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台酒身上的“政治酒香”散发到了中国的重大政治活动中。在这些政治活动中,只要准备茅台永远不会错。
外来人很难想象,赤水河边的传统酿酒工艺,如今支撑着整个贵州省10%以上的财政收入。茅台人深知自身的独特性,在其文化城的展厅里,大幅历史照片讲述着茅台“政治外交”的故事,茅台高层与各国元首领导人的合照布满了几面墙。在库藏车间里,数十坛1000斤容量的大陶缸,贴着个人签名的封条,“这些都是中央或部队的高级领导,一般人有钱也享受不到这样的荣誉啊”。
“红酒”茅台
红色,在贵州茅台身上已经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茅台酒的政治化开端,或许可以追溯到1935年——那一年,它遇到了红军。
那年3月,一支红色的队伍走进了茅台镇。为了保护茅台酒,时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李富春还特地颁布了《关于保护茅台酒的通知》:
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的茅台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金奖,为人民争了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 主任:王稼祥
副主任:李富春
一九三五年三月十六日
这份通知在茅台群众中广为传播,受到当地士农工商的热烈欢迎。从最高统帅毛泽东到普通士兵,都严格遵守这个规定。毛泽东派警卫员陈昌奉、朱德派工兵连长王耀南、周恩来派警卫员魏国禄一同去买酒,用4块银元买了两竹筒茅台酒,慰问将士。将士们这两竹简茅台酒擦脚。“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当年参加长征的成仿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段故事,后来升级成为茅台酒可以疗伤。抗战末期,周恩来总理曾对作家姚雪垠说:“1935年,我们长征到茅台时,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来欢迎,战士们用茅台酒擦洗脚腿伤口,止痛消炎,喝了可以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一大困难。红军长征胜利了,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
这些红色的记忆,为茅台的百年辉煌埋下了伏笔。1949年,周恩来在中南海召开会议,亲自审定茅台酒为开国第一宴的主酒。茅台从此迈入政治舞台。
1949年12月,毛主席对苏联进行友好访问,同时给斯大林庆祝70寿辰。在随车运输的萝卜、大葱、苹果等众多物品中,毛主席不忘把茅台酒作为国礼相赠。1950年1月毛主席回国时,斯大林也同样准备了厚礼回赠,这些礼物中就有斯大林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吉姆牌高级小轿车。有的同志常常以玩笑的口吻说:“毛主席的汽车来得划算呢,是用茅台酒和大白菜换来的!”
1956年6月1日,毛主席与茅台又留下一段诗酒佳话。当天上午,毛主席第一次畅游长江后,上船吃饭。国家首批特级厨师杨纯清为主席做了四菜一汤,即:清蒸鳊鱼、烧(草)鱼块、回锅猪肉、炒青菜和榨菜肉丝汤。这一餐,毛主席喝了一小杯茅台酒。
饭后,毛主席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条幅对杨纯清说:“杨师傅,我刚刚写了一首新诗,送给你要不要呀?不喝茅台酒,不吃武昌鱼,我是写不出诗来的。”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由来。
“国酒”茅台
从1949年至今,茅台频繁出现在国宴之上。至少尼克松、西哈努克、撒切尔夫人等都品尝过它。“高级别的宴会用茅台招待外宾,是中国特色最著名的白酒,它的符号性的作用太强。如果级别低,人又比较多,才会使用红葡萄酒。”
1954年4月,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积极灵活展开外交。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便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举行了招待会。招待各国代表、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茅台酒以其优秀的品质,一下子成了宴会上的话题。宾主都十分高兴,在品评茅台酒的友好氛围中,频频举杯沟通感情。
回国后,周总理向党中央汇报时,曾感慨地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我们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茅台,一台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美建交中,周总理的“茅台外交”更让茅台大放光彩。
1971年8月,美国《纽约时报》副社长兼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夫妇应邀访华。此行实为次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作铺垫。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赖斯顿夫妇长谈5小时后设宴款待。席间,周总理以茅台酒相敬。赖斯顿喝后惊呼:“这酒真厉害。”酒过三巡后,赖斯顿兴奋了,在食荷叶包肉时,竟连荷叶也一并吃了。事后,赖斯顿特地撰写特写记此盛事,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
1972年2月21日下午,尼克松从毛主席书房会见出来后,便前往人民大会堂出席周总理为他举行的盛大欢迎宴会。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酒精含量在50度以上。”周恩来举起酒杯向尼克松介绍。
“我听说过您讲的笑话。说一个人喝多了,饭后想吸一支烟,可是点火时,烟还没有吸燃,他自己先爆炸了。”尼克松讲到这里,不等翻译译出,自己先笑了。周恩来也开怀大笑,周总理当真拿来火柴,划着之后,认真点燃自己杯中的茅台酒,用愉快的声音说:“尼克松先生,请看,它确实可以燃烧。”
那团跳跃着幽蓝光芒的火焰,是全球冷战出现转暖的先兆。“茅台杯酒融坚冰”的典故,随之载人中美外交史册。
“官酒”茅台
茅台酒身上的“政治酒香”已然散发到了中国所有的重大政治活动中,民间对于茅台拥有政治色彩已经成了共识。
“前两年还流行过另一种高档酒,但那像一阵风就过去了,只要准备茅台永远不会错。”——这就好比奥迪车,某省级驻京办工作人员李益比喻说,为了降低进部委时的被拦截概率,现在企业的老板们也都爱买奥迪A8了,“看着就像部长的车”。
“茅台就是面子。特别是一些较为私密的高级场合,只有茅台酒才能进场。”常负责执行接待任务的王锋(化名)说。
最近,佛山高明区,有几个局长落马。其中,有一个被称为“茅台局长”,此人“性格豪爽,喜饮酒,尤钟情茅台,每宴必喝茅台。”因为有“茅台局长”的名号,逢年过节,上门送礼都提着茅台酒。被查处时,家中搜出20多箱茅台。高明“茅台局长”负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茅台酒成了局长和地产商交易的触媒。茅台在这个经济游戏中,成为一个媒介,搭起权贵与建筑商勾结的桥梁。
茅台酒披上了“权贵外衣”,价格也连番上涨。有好事者,把茅台酒跟中国的干部级别连在一起,把茅台酒的价格跟中国的处级干部的工资挂钩。一般而言,一个处级干部的工资收入,大约可以买10瓶茅台酒。30年前,一瓶茅台酒的价格,是8元人民币,那时的处长的工资大约是80元一个月。现在,一斤茅台酒的价格,大约还是一个处长的工资的十分之一左右。
如今的茅台已经靠官员的工资来计算了,早已不是平民百姓能喝到的“红酒”了。
外来人很难想象,赤水河边的传统酿酒工艺,如今支撑着整个贵州省10%以上的财政收入。茅台人深知自身的独特性,在其文化城的展厅里,大幅历史照片讲述着茅台“政治外交”的故事,茅台高层与各国元首领导人的合照布满了几面墙。在库藏车间里,数十坛1000斤容量的大陶缸,贴着个人签名的封条,“这些都是中央或部队的高级领导,一般人有钱也享受不到这样的荣誉啊”。
“红酒”茅台
红色,在贵州茅台身上已经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茅台酒的政治化开端,或许可以追溯到1935年——那一年,它遇到了红军。
那年3月,一支红色的队伍走进了茅台镇。为了保护茅台酒,时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李富春还特地颁布了《关于保护茅台酒的通知》:
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的茅台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金奖,为人民争了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 主任:王稼祥
副主任:李富春
一九三五年三月十六日
这份通知在茅台群众中广为传播,受到当地士农工商的热烈欢迎。从最高统帅毛泽东到普通士兵,都严格遵守这个规定。毛泽东派警卫员陈昌奉、朱德派工兵连长王耀南、周恩来派警卫员魏国禄一同去买酒,用4块银元买了两竹筒茅台酒,慰问将士。将士们这两竹简茅台酒擦脚。“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当年参加长征的成仿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段故事,后来升级成为茅台酒可以疗伤。抗战末期,周恩来总理曾对作家姚雪垠说:“1935年,我们长征到茅台时,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来欢迎,战士们用茅台酒擦洗脚腿伤口,止痛消炎,喝了可以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一大困难。红军长征胜利了,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
这些红色的记忆,为茅台的百年辉煌埋下了伏笔。1949年,周恩来在中南海召开会议,亲自审定茅台酒为开国第一宴的主酒。茅台从此迈入政治舞台。
1949年12月,毛主席对苏联进行友好访问,同时给斯大林庆祝70寿辰。在随车运输的萝卜、大葱、苹果等众多物品中,毛主席不忘把茅台酒作为国礼相赠。1950年1月毛主席回国时,斯大林也同样准备了厚礼回赠,这些礼物中就有斯大林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吉姆牌高级小轿车。有的同志常常以玩笑的口吻说:“毛主席的汽车来得划算呢,是用茅台酒和大白菜换来的!”
1956年6月1日,毛主席与茅台又留下一段诗酒佳话。当天上午,毛主席第一次畅游长江后,上船吃饭。国家首批特级厨师杨纯清为主席做了四菜一汤,即:清蒸鳊鱼、烧(草)鱼块、回锅猪肉、炒青菜和榨菜肉丝汤。这一餐,毛主席喝了一小杯茅台酒。
饭后,毛主席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条幅对杨纯清说:“杨师傅,我刚刚写了一首新诗,送给你要不要呀?不喝茅台酒,不吃武昌鱼,我是写不出诗来的。”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由来。
“国酒”茅台
从1949年至今,茅台频繁出现在国宴之上。至少尼克松、西哈努克、撒切尔夫人等都品尝过它。“高级别的宴会用茅台招待外宾,是中国特色最著名的白酒,它的符号性的作用太强。如果级别低,人又比较多,才会使用红葡萄酒。”
1954年4月,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积极灵活展开外交。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便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举行了招待会。招待各国代表、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茅台酒以其优秀的品质,一下子成了宴会上的话题。宾主都十分高兴,在品评茅台酒的友好氛围中,频频举杯沟通感情。
回国后,周总理向党中央汇报时,曾感慨地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我们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茅台,一台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美建交中,周总理的“茅台外交”更让茅台大放光彩。
1971年8月,美国《纽约时报》副社长兼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夫妇应邀访华。此行实为次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作铺垫。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赖斯顿夫妇长谈5小时后设宴款待。席间,周总理以茅台酒相敬。赖斯顿喝后惊呼:“这酒真厉害。”酒过三巡后,赖斯顿兴奋了,在食荷叶包肉时,竟连荷叶也一并吃了。事后,赖斯顿特地撰写特写记此盛事,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
1972年2月21日下午,尼克松从毛主席书房会见出来后,便前往人民大会堂出席周总理为他举行的盛大欢迎宴会。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酒精含量在50度以上。”周恩来举起酒杯向尼克松介绍。
“我听说过您讲的笑话。说一个人喝多了,饭后想吸一支烟,可是点火时,烟还没有吸燃,他自己先爆炸了。”尼克松讲到这里,不等翻译译出,自己先笑了。周恩来也开怀大笑,周总理当真拿来火柴,划着之后,认真点燃自己杯中的茅台酒,用愉快的声音说:“尼克松先生,请看,它确实可以燃烧。”
那团跳跃着幽蓝光芒的火焰,是全球冷战出现转暖的先兆。“茅台杯酒融坚冰”的典故,随之载人中美外交史册。
“官酒”茅台
茅台酒身上的“政治酒香”已然散发到了中国所有的重大政治活动中,民间对于茅台拥有政治色彩已经成了共识。
“前两年还流行过另一种高档酒,但那像一阵风就过去了,只要准备茅台永远不会错。”——这就好比奥迪车,某省级驻京办工作人员李益比喻说,为了降低进部委时的被拦截概率,现在企业的老板们也都爱买奥迪A8了,“看着就像部长的车”。
“茅台就是面子。特别是一些较为私密的高级场合,只有茅台酒才能进场。”常负责执行接待任务的王锋(化名)说。
最近,佛山高明区,有几个局长落马。其中,有一个被称为“茅台局长”,此人“性格豪爽,喜饮酒,尤钟情茅台,每宴必喝茅台。”因为有“茅台局长”的名号,逢年过节,上门送礼都提着茅台酒。被查处时,家中搜出20多箱茅台。高明“茅台局长”负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茅台酒成了局长和地产商交易的触媒。茅台在这个经济游戏中,成为一个媒介,搭起权贵与建筑商勾结的桥梁。
茅台酒披上了“权贵外衣”,价格也连番上涨。有好事者,把茅台酒跟中国的干部级别连在一起,把茅台酒的价格跟中国的处级干部的工资挂钩。一般而言,一个处级干部的工资收入,大约可以买10瓶茅台酒。30年前,一瓶茅台酒的价格,是8元人民币,那时的处长的工资大约是80元一个月。现在,一斤茅台酒的价格,大约还是一个处长的工资的十分之一左右。
如今的茅台已经靠官员的工资来计算了,早已不是平民百姓能喝到的“红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