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黑龙江省依兰农场学校积极引入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手段为平台,不但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了转变,也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以阐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影响为出发点,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273-01
一、 引入信息技术改变了落后观念
人的差异主要在于观念上的差异。我校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初期,部分教师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先进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在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使用信息技术和上公开课、优质课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课上使用信息技术只是为了达到教学评价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只是为了“要用”而“用”,而不是为服务于学生。通过强化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校及每一位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及时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抓住机遇,积极投身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引入信息技术实现了教与学的多元化
针对在学校当中因部分教师传统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实际,我校积极进行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了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起到较好效果。我们有如下体会
1.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习空间拓宽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学生不但可通过传统途径获得知识,还以网络、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获得更加丰富直观的知识。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我校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都得到较大改变。这种教育方式,使以往的以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变,既为学生获取更全面的知识提供了便利,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了学生学习思路。
2.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拓宽了教师的教学空间
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我校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能发挥讲台和黑板这些传统用具的作用,还实现了用多媒体和网络来辅助教学。在这方面,我们积极进行了探索。例如,通过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同时,动画、视频等课件使一些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实现了更直观的表达。不但使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也使教师的教学空间进一步拓宽。
3. 引入信息技术,有助于多元化教与学模式形成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实现了学习模式的多元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越来越多;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和教育渠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实现了教学的多样化、个别化,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与实际教学的结合。
三、信息技术在我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我校在学校领导前瞻性决策下,教育信息化的装备已达到当地的先进水平,并开发了一套内部信息管理和发布系统。
通过学校内部的教学发布系统,我校的教师既能在较短时间内收至学校种种通知,有条理地整理自己在教学中产生的各类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共享和办公现代化方面走到我县的前列,实现网络办公。
2.信息技术导进数字化课堂
我校制定了信息技术学习的要求和标准,要求每一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把掌握PPT、FLASH、几何画板和电子白板等软件作为能承担教学任务的标准之一。同时,要求老师在课程中制作适合自身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课件,课堂教学实现了形象化、生动化。在课堂教学外,主要用数字化教学,时间和空间对课堂的限制减少了许多。通过远程功能,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外自主学习中,我们尝试建立了自学的教学资源库,开阔了学生视野。
3.信息技术教学让师生网络互动学习效果更好
我校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发展,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局限性。如,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自学、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都可通过网络进行。现在,我校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师在线解疑,学生在线提问,课后的随机测试和课程考试等,使我校的网络互动学习实现了真正服务于学生。
对我校的老师来说,网络备课功能可将教学的大纲、授课的计划、作业的计划、各类课件、习题的讲解、案例的分析等上传到网络课堂,根据教学当中的需要,作为主讲老师还经常更新网上资料,确保网上教学资源的先进性。
总之,我校引入信息技术的最大变化是,既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也令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空间拓宽,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更加有效互动,使教和学更加多元化,教育教学实现了向着更加网络化、互动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威.浅谈学校日常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0,(11).
[2] 吴恩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和实践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2).
[3] 陈世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四要素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
[4] 王运武.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273-01
一、 引入信息技术改变了落后观念
人的差异主要在于观念上的差异。我校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初期,部分教师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先进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在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使用信息技术和上公开课、优质课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课上使用信息技术只是为了达到教学评价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只是为了“要用”而“用”,而不是为服务于学生。通过强化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校及每一位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及时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抓住机遇,积极投身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引入信息技术实现了教与学的多元化
针对在学校当中因部分教师传统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实际,我校积极进行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了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起到较好效果。我们有如下体会
1.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习空间拓宽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学生不但可通过传统途径获得知识,还以网络、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获得更加丰富直观的知识。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我校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都得到较大改变。这种教育方式,使以往的以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变,既为学生获取更全面的知识提供了便利,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了学生学习思路。
2.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拓宽了教师的教学空间
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我校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能发挥讲台和黑板这些传统用具的作用,还实现了用多媒体和网络来辅助教学。在这方面,我们积极进行了探索。例如,通过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同时,动画、视频等课件使一些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实现了更直观的表达。不但使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也使教师的教学空间进一步拓宽。
3. 引入信息技术,有助于多元化教与学模式形成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实现了学习模式的多元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越来越多;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和教育渠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实现了教学的多样化、个别化,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与实际教学的结合。
三、信息技术在我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我校在学校领导前瞻性决策下,教育信息化的装备已达到当地的先进水平,并开发了一套内部信息管理和发布系统。
通过学校内部的教学发布系统,我校的教师既能在较短时间内收至学校种种通知,有条理地整理自己在教学中产生的各类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共享和办公现代化方面走到我县的前列,实现网络办公。
2.信息技术导进数字化课堂
我校制定了信息技术学习的要求和标准,要求每一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把掌握PPT、FLASH、几何画板和电子白板等软件作为能承担教学任务的标准之一。同时,要求老师在课程中制作适合自身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课件,课堂教学实现了形象化、生动化。在课堂教学外,主要用数字化教学,时间和空间对课堂的限制减少了许多。通过远程功能,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外自主学习中,我们尝试建立了自学的教学资源库,开阔了学生视野。
3.信息技术教学让师生网络互动学习效果更好
我校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发展,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局限性。如,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自学、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都可通过网络进行。现在,我校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师在线解疑,学生在线提问,课后的随机测试和课程考试等,使我校的网络互动学习实现了真正服务于学生。
对我校的老师来说,网络备课功能可将教学的大纲、授课的计划、作业的计划、各类课件、习题的讲解、案例的分析等上传到网络课堂,根据教学当中的需要,作为主讲老师还经常更新网上资料,确保网上教学资源的先进性。
总之,我校引入信息技术的最大变化是,既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也令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空间拓宽,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更加有效互动,使教和学更加多元化,教育教学实现了向着更加网络化、互动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威.浅谈学校日常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0,(11).
[2] 吴恩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和实践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2).
[3] 陈世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四要素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
[4] 王运武.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