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时间的交融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he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朵红红的玫瑰》是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经典诗作,诗中歌颂的爱情热情洋溢,奔放流畅。这首诗流传甚广且经久不衰的原因是,诗人在诗中构建的隐喻和意象图式引发了读者的共鸣。首先,诗人分别构建了关于概念域“爱”与“时间”的隐喻,通过多个源域的映射从不同角度唤起读者对爱情的认知;其次,诗人构建了释放图式、容器图式和始源-路径-目标图式,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爱情的理解。此外,隐喻系统性和图形-背景理论在诗中的体现使得全诗更具整体性,这也是诗作成功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一朵红红的玫瑰》 隐喻模式 意象图式模式
  引言
  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甚广。其中,《一朵红红的玫瑰》倍受读者喜爱,经典译作频现。诗歌是美的载体,对诗歌的解读就是一种审美。除体验韵律、辞藻之美外,更多的是体验意象之美,是读者与诗人经验和感知的碰撞和交融。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会给心智或大脑带来内部概念化所需要的刺激,继而形成‘外部’的概念表达,并反映在语言行为中”。诗人的创作过程就是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经验和感知寓于诗作中,再通过诗作唤起读者对相同或者类似事物的认知。而对诗作的解读,就是读者从诗文到概念与意象的认知。
  乔治·莱考夫指出,“认知模式”是人们对世界总的表征,它提供一种规约化的、简约的方式理解人类关于世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既可以是真实的又可以是虚拟的。温格瑞尔(Ungerer·F)和施密德(Schmid·H·J)进一步阐释道“认知模式是基于一组相关情景和语境,存储于人类大脑中的某一领域中所有相关知识的表征,它是形成范畴和概念的基础。”莱考夫继而又提出了“理想化的认知模式”,指“特定的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做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理想化的认知模式不需要与客观世界切合,讲话人可以用其来暗示如何去理解某个特定情景。诗人正是通过诗作暗示读者如何在其创造的情景中理解诗的主题与内容。本文将从“隐喻模式”和“意象图式模式”的视角重读《一朵红红的玫瑰》。
  一 隐喻模式的视角
  概念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是通过对一类事物的体验和理解来认知另一类事物。概念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思想表达的认知方式。“诗歌是整体隐喻,隐喻图像连通(metaphorical-iconic-links)对诗歌的创作和理解起支配作用诗的理解过程是诗歌形式和意义整合的过程,而隐喻映射是诗歌形式同意义整合的动因”。对隐喻运行机制的研究发现,相似性作用是隐喻意义产生的基础条件,相似性包括形状相似、功能相似和心理相似,且相似性与人类的知识结构有关。诗人通过相似性作用,构建了一个个隐喻,用语言反映在诗中。对于诗的解读过程,就是通过语言表象,探究隐喻本质,识解诗人关于相似性的认知。
  在《一朵红红的玫瑰》中,彭斯向读者传递了两个核心的概念,即“爱”与“时间”。
  诗的第一节,以概念域“爱”为主。诗人分别用源域“玫瑰”与“曲子”来映射目标域“爱”,即“爱是玫瑰”和“爱是曲子”。“爱”作为人类的一种情感,虽无形无声,却实实在在被感知。“爱”带给人们的认知如同看到“六月里初开的玫瑰”和听到“甜美和谐的曲子”。诗人写到“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诗人重复“红”是借玫瑰颜色的鲜亮让读者体验“爱”的绚烂。“在六月里初开”,六月正是玫瑰作为花朵短暂一生的最美时刻,而“爱”亦有其鼎盛之时。曲子的演奏有很多不确定性,甜甜的曲子奏得合拍、和谐,既是让人舒畅的,又是难得的。而找到真爱的感觉亦是既难得又幸福的。“六月里红红的玫瑰”与“甜美合拍的曲子”正是彭斯给读者设定的第一个情景—轰轰烈烈的美丽爱情,甜蜜、舒坦、幸福而又难得,同时这也是感受诗作魅力的路径之一。
  这两个隐喻从视觉、听觉和感觉三个方面呈现了“我的爱”。视觉上 “我的爱”拥有六月玫瑰的红,听觉上“我的爱”响彻着和谐的曲子,感觉上“我的爱”是“甜甜的、新新的”。第一节中“我的爱”炽热、充满激情、却是短暂的,因为六月玫瑰终会凋零,合拍又和谐的曲子最后也要曲终人散。此节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关于时间的隐喻,却引导读者体验着短暂的快乐与幸福。
  在二、三节,诗人以概念域“时间”为主,通过“海水干涸”和“岩石融化”来唤起读者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即“时间是海水干涸”和“时间是岩石融化”。诗人描述了“爱之深”和“爱之久”,诗人向读者展现了两个无法直接体验却可通过心智升华的时间概念——海水干涸和太阳融化岩石的时间。海水给人们的感觉经验是广袤的、无边的。小溪的干涸尚需时日,广袤的海水变得干涸的时间足以让读者想象;岩石给人的感觉经验则是坚不可摧的,遥远的太阳即便炙热,将岩石融化也是相当耗时的事情,也许需要千年万年。在“海水干涸、太阳融化岩石”这一设定的场景中,读者只能感慨“爱”是多么的久远,甚至无法企及“爱”的“时间”的结束。同时,读者对“海水干涸”和“岩石融化”的经验给“爱”这一概念域增添了豪迈、壮观的映射。
  诗的第四节,“爱”的概念从“时间”转入了“空间”,从“久远厮守”变成了“遥远期盼”。诗人在小节的开头为读者设定了一个分别的场景。热恋中的两个人要处于不同的“空间”,这无疑是人们不愿接受的。“短暂的分别”是前三个小节中炽热、豪迈的爱情的缺憾。然而,“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海伦·凯乐)。“短暂的分别”让读者更加感受到爱情的可贵。此时,诗人话锋一转,告诉爱人,纵使千里万里我也会归来,“爱”从“久远永恒”转为“遥远的期盼与承诺”。
  二 意象图式模式的视角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首次将“意象”与“图式”的概念结合起来,产生了意象图式的概念。“意象图式是在我们的视觉、动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动态模式,它使我们的经验具有了连贯性及结构”。意象图式来源于人类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经验与互动,是图解式的,具有抽象性,是“先于概念和语言的抽象结构”,它是“形成概念体系的基础概念”,并且“能够产生更为具体的概念”。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离不开意象图式,其图解式与互动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形象地构建与诗人相同或者类似的经验、从而解读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诗的第一节中,两个隐喻“爱是玫瑰”与“爱是曲子”都是由释放图式生发而来。红红的玫瑰和悦耳的音乐是动体,分别从花苞的状态和演奏的乐器中释放出来。释放图式给读者带来了这样的认知:爱情轰轰烈烈地从诗人的内心深处迸发出来,如花朵绽放、乐声飘散,这种情感正在诗人的体内涌动。
  诗的二、三节则体现了容器图式。诗句“我是如此深爱着”中的“爱”就是容器,诗人沉浸于“爱”的容器中,爱意浓浓。两个关于“时间”概念的诗句 “海水从大海中干涸”和“沙子从沙漏中滴完”源自于容器图式中的FULL-EMPTY图式。海水和沙子是动体,大海和沙漏是路标。但这两个诗句所表达的“时间”概念是不同的。海水从大海中干涸的时间相对久远,沙子从沙漏中滴完的“时间”相对短暂。“时间”久远,“我是爱你的”;“时间”短暂,“我依然是爱你的”。容器图式构建了读者这样的认知:无论“时间”久远与短暂,诗人的“爱”是永恒的。
  诗的第四节提到诗人与心爱之人即将短暂离别,千里万里也会回来,体现了始源—路径—目标图式,特殊之处在于始源和目标是一致的。这一图式激发了中国读者关于“小别胜新婚”的经验认知,诗人的挚爱之情跃然纸上。
  三 隐喻、图形-背景理论与语篇整体性
  在诗作中,相互联系的喻体跨越了源域的多个方面,将隐喻在诗作内部延伸。“玫瑰”与“乐曲”从视觉、听觉和感觉三个方面延展了读者关于“爱”的经验;“海水干涸”与“岩石融化”让读者体验到了“时间”的久远和“爱”的壮烈。加之意象图式和音律的因素,整首诗一气呵成,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爱”的真挚热忱、惊天动地。
  图形—背景理论是指人们关注某个物体,并将其与背景区域分开。图形的凸显,更容易让人们对其进行认知活动。纵览全诗,“luve”出现7次,其中“my luve”出现4次,与之同义的“my dear”出现3次。短短的一首诗作,关于“爱”的概念的直接表达就有10次之多,这凸显了诗作所歌颂的对象“我的爱人”,让读者仿佛看到一个对爱人不断念叨、惦记的有情人的形象,同时也使全诗浑然一体。
  结语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是《一朵红红的玫瑰》流传至今、译作甚广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彭斯在诗中构建的隐喻与意象图式让人们对他笔下的爱情产生了共鸣。“语言是概念化的,但诗歌中的情感和审美是非概念化的”,这种非概念化的情感与审美需要读者透过语言看到诗人对自身和世界的经验与感知。彭斯生活在苏格兰高地,经历赋予了他豪爽、真诚的品质。诗如其人,《一朵红红的玫瑰》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爱情,大胆奔放且幸福甜美,这正是人类共同向往的美好事物。美寓于诗文中,美寓于隐喻与意象之中,美寓于人类共同的经验与认知中。
  注: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YYJG081;秦皇岛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01A340。
  参考文献:
  [1] 卢卫中:《语言象似性研究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6期。
  [2] 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3]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王寅、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 杨俊峰:《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4期。
  [6] Johnson,M.The Body of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7] Lakoff,G.Woma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Our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8] Lakoff,G.& M.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9] Tsur,R.Aspects of cognitive poetics[C] .Semino,E.& J.Culpeper.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t Analysis.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2.
  [10] Unge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郝春雷,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王鹏,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小说家,《米德尔马契》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在小说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米德尔马契》的悲剧性色彩十分浓重,对于性格十分坦诚的乔治·艾略特来说,用作品体现现实生活,唤醒人们才是写作的真正价值。本文主要从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人物的性格缺陷,以及灾难性的婚姻
期刊
摘要 玛丽安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理智与情感》中的女主人公。在这部作品中,玛丽安最初是一位敢爱敢恨,敢于挑战世俗也不甘于平庸的女性,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感情变故后,开始变成一位世俗、现实,但不庸俗的女性。从浪漫走向世俗,并不是一种倒退,更多的是一种成熟,在理智与情感的选择中,选择理智的感情,这也是作者奥斯丁一直追求的。  关键词:简·奥斯丁 浪漫主义 感情变故 世俗  一 作者与作品
期刊
摘要 《道林·格雷的画像》作为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唯一的小说作品,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对其绘画元素研究却是空白,本研究立足于艺格敷词的视角,寻求小说文本中视觉图和话语图两种互补语言图像联合的内在规律。从绘画构图、绘画比喻、绘画风格方面详细分析了小说的绘画语言,呈现出王尔德对绘画的深刻理解,以及运用独特的绘画叙事完成画为文言,绘画与文学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唯美
期刊
摘要 在名作《苹果树》中,约翰·高尔斯华绥以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揭示了主人公阿瑟斯特的情感悲剧。主体意识从“想象态”的无意识状态经由“镜子阶段”而逐步转入“象征性秩序”,阿瑟斯特回应了自我社会归属的“传唤”,选择了现实中自我镜像的统一体斯特拉为妻。他的情感悲剧演绎了两种生活方式、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关键词:悲剧 主体 想象态 镜子阶段 象征性秩序  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批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期刊
摘要 《甜蜜天堂》是澳大利亚一部充分表现日丹诺夫革命浪漫主义原则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经历了从“他者”到“自我”的嬗变过程,反映出生活在男权制为中心的澳大利亚工人阶级女性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颠覆“他者”形象,最终实现独立人格和自由身份的艰难历程。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透视作者对男权制规范下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关键词:他者 颠覆 重构  一 引言  澳大利亚左翼
期刊
摘要 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把矛头直指男性,似乎忘记了是父权制造成了今天男尊女卑的局面。在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一直不乏支持女性主义的男性。这种支持女性主义的态度被一些学者称为拥女主义。大众与女性主义的偏见,备受争议的身份界定,使拥女主义者抛开女性主义标签,关注男性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女性主义亦是时候走出排斥拥女男性的误区,意识到女性群体无力而男性群体有力的局面,转变对拥女主义男性的态度,共同面对少数特权
期刊
摘要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影响甚广,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主人公浮士德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本文从浮士德的形象入手,细致分析了浮士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对《浮士德》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浮士德》 人物形象  引言  《浮士德》是西方象征文学艺术的至境
期刊
摘要 《樱桃园》是俄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所著,其作品体裁百年以来都深受文学界的关注。本文认为该剧的外在喜剧特征是由轻松喜剧因素所构成,而构成该剧内在喜剧本质的是作家对小说中人物情感、冲突以及生活的关照方式恰到好处的处理。诙谐和忧愁的融合是这种喜剧的最大本质表现,同时这也标志了契诃夫独特的喜剧精神和其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的话剧以及西方荒诞派深受契诃夫这种内在的喜剧精神的影响,因此,掌握
期刊
摘要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现实主义作家树上春树的长篇青春恋爱小说。作者因平实的文字,流畅的文笔,平常的人物形象塑造,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被推崇为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旗手。在《挪威森林》现世之初,销售量就超过一千万,引起了“村上现象”的热潮。全文以主人翁渡边彻与两位女性,患有精神病又风情万种、成熟娇美的直子和清新活泼的绿子的爱情纠葛以及死亡的人生选择为基调,揭示了日本在战后,因片面追求物质的
期刊
摘要 纵观村上春树的作品,我们发现“疏离感”成为了其最新颖的特点之一,并发展成了其文学世界一以贯之的整体特色。本文以《寻羊冒险记》为例,从读者与主人公之间、故事中人与人之间、故事情节与现实之间以及作者与社会之间四个方面分析疏离感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疏离感 孤独 距离  村上春树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旗手,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他的《且听风吟》、《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和《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