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难以沉受之重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pu05104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现实主义作家树上春树的长篇青春恋爱小说。作者因平实的文字,流畅的文笔,平常的人物形象塑造,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被推崇为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旗手。在《挪威森林》现世之初,销售量就超过一千万,引起了“村上现象”的热潮。全文以主人翁渡边彻与两位女性,患有精神病又风情万种、成熟娇美的直子和清新活泼的绿子的爱情纠葛以及死亡的人生选择为基调,揭示了日本在战后,因片面追求物质的发展,而对内心和精神需求的忽视。作者将自己周遭常见的现象,诉诸笔端,体现了一位人道主义作家的人性关怀。
  关键词:生命爱情 死亡 人性关怀
  引言
  说起日本文学,没有哪一部著作,比《挪威的森林》更广为人知了。这部小说之所以风靡东瀛,受广大的青年读者的喜爱,追根究底的原因,除了作者优美的笔调之外,还有文中孤独情调,引起了这些读者的共鸣。文中的人物,从爱看书,喜欢喝威士忌和白兰地,又稍有孤僻。《挪威的森林》2010年在日本一上世,就创造了超过一千万销量的记录,而形成一股“村上春树”现象的新潮。之后,这部小说,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多个国家出版。村上春树也因此一跃成为外国青年读者最熟悉的日本作家。小说中,木月和直子的死亡,让整部小说,充斥在低沉哀伤的氛围中。两者的死亡非常相似——都是死亡于爱情。所以,这部小说,也是一部爱情的悲剧。但它的成功之处却并不仅限此处,爱情只是一个浓缩。《挪威的森林》自诞生以来,在评论界就有两种争议。一种认为,小说过于灰暗,无可取之处。另一种认为,小说优美,反映了日本的现代生存境况。我们认为,这部小说通过对爱情和死亡的描写,来揭示了日本当代人的生存状况。作者平实的笔调,对普通人物的塑造,他并没有采取特意的渲染,却让那个时期的日本大多数人的生存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出他对大多数人的生存境况,精神需求,前途未来的关注和担忧,而以渡边彻对未来的思索,给全文画上句点,意味着一种新生,作者提倡自我救赎,这才是一部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化意义。对于现实文学,我们是无法用诗、浪漫主义小说相同的衡量标准来评价其价值的,它自有存在的意义。
  一 爱情的悲欢离合,恰如生命经历
  1 死亡,爱情的开端
  木月是直子的男朋友,是渡边彻的死党。这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但文中对他的直接描写并不多。大多是从侧面来塑造他的人物形象的。木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却远离人群,“在学校,除了我之外,他和谁也合不来”。他的朋友也只有直子和渡边彻。他的潇洒、才华,也只能在这两个人面前的天地中施展。他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只有渡边彻的言谈。渡边彻对直子说,“这种状态,不可能无休止的继续下去,那个小圈子般的东西不可能维持到永远。这点木月明白,我也明白,你心里清楚,不是吗?”作者用了寥寥几笔,从侧面概括了木月的人物性格。木子和直子青梅竹马,非常相爱,但是,他无法给予直子一个女人应该有的幸福。而他在生存中,渐觉压力难以承受,倍感绝望,死得莫名其妙。马克思认为,要透过表象看本质。木月的死,看起来莫名其妙,事实上,却是长期心理挣扎后的绝望。诚然,他是软弱和孤僻的,死亡成了他最终的归宿。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曾说,人的一切决定,都有以往历史的缩影。木月的死亡,是渡边彻和直子爱情的开始。木月的自杀,让本其乐融融的三人世界,顷刻瓦解。渡边彻从神户逃离东京,直子也到了没有“过去”的城市。随后,他们在偶遇的情况下结合了。渡边彻爱心系木月的直子,不求回报的奉献。他一直努力的让直子重返现实社会。在直子20岁生日当晚,他们发生了性关系。第二天,直子不知去向。直子从性关系中得到的愉悦,恰恰填补了与木月爱情中性的空白。但是,生理满足却不是全部,直子的心灵,依然是空虚孤独的。渡边彻再有直子消息的时候,她已经进了精神疗养院。他去精神疗养院看直子,并承诺,永远等她。
  2 爱情纠缠
  绿子与渡边彻相识于一次就餐。她清新活泼,非常开朗,脸上常常挂着笑,她情绪化,也爱撒娇,她的双亲,都因病去逝。她是全文中,少有的一抹亮色风景,她似乎,能够冲破黑暗,迎接属于自己的阳光。而这些,正是吸引渡边彻的地方。“她全身迸发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简直就像刚刚迎接春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渡边彻无法拒绝这种对清新阳光的向往,她被天真率性的绿子吸引,同时,他也爱着娴静腼腆、美丽成熟的直子。绿子的生活,其实并不一帆风顺。她自小就没有父母的关爱,母亲很早就去逝了,父亲也得了癌症。为了买一口锅子,她不得不长期穿着半干的内衣。仅有的生活来源——书店,也关门了,姐姐也远嫁他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已无亲无故,没有依靠,连心理的暂时的安慰也没有。尽管这样,她仍然很乐观开朗,她相信爱情,并希望能够从男朋友那里得到安慰。遗憾的是,这也没法实现,她爱上了心里有直子的渡边彻。“如果说直子象征着封闭、虚幻、纯洁、寂静的阴界,是一个非现实的纯在,那么,绿子则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代表着现实、开放、浑浊和喧嚣的阳界。”绿子于渡边彻来说,是一种向往,一种远离悲凉、哀伤、压抑的向住。渡边彻一直处在追求直子,挽救直子的过程中,也不得不感染了那份沉重的压抑,当然,也有他自己的性格因素。绿子,就是他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渠道。渡边彻被直子和绿子身上不同的特质吸引,也不想伤害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但这种完美的方式,是不存在的,只会让彼此都痛苦。
  3 死亡与思索
  渡边彻对直子的挽救是失败的。在文中开头写到,直子被森林边缘的井所吸引,这口井深得坠入便只有孤独直至死亡,这正是直子所迷恋之处,只因为这口井,与现实隔绝。这是直子本人的真实写照,也是命运的写照,和最终归宿的总结。直子的生活,积极的说是不问凡尘,出俗脱世。说消极一点,就是怯弱畏世。她就像这口井,在无人的郊外,娴静深幽,却也有如森林之井般的孤独和自闭。木月的死亡,让直子悲伤难过,可是,还有渡边彻陪在她身边。遗憾的是,渡边彻无法带给直子新生的力量,直子在长期找不到自我,无法调节自己的生活态度时,最终选择了和木月一样的死亡之路。她从始至终,都生活在一个孤独、完全封闭的环境里,包括她自己的内心。生活对她来说,永远是黑色,没有阳光。在她住在精神疗养院期间,玲子,是她唯一通往外界的渠道。亦如,曾经渡边彻是木月与外界的通道。这两个相爱的人,选择了同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直子的自杀,渡边彻不知所措,疯狂思念直子,绿子向他表明了自己的爱意,却对他心里有别的女人这种现况,无能为力,不得不暂时离开,让彼此冷静一下。渡边彻企图用旅行,让自己彻底走出直子和木月的死亡带来的沉重,但他却失败了。文章的结尾,是渡边彻对绿子的呼唤,这也是对阳光生活的呼唤。“我给绿子打电话,告诉她……两人一切从头开始”。绿子问她在那,他环顾四周,却不知身在何处。“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这一句,让作品的内涵上升到对日本社会的关注,是对大多数同渡边彻一样生存境遇和心理状况的描写。对自己身在何处的思索,正是对自己的审视,也是对通往光明之路的思考。   二 精神失衡与独特的无常观
  1 精神空虚和自我迷失
  村上春树曾经坦言,《挪威的森林》真正要表达的是一种自我救赎。既然有救赎,必然是现状的不堪,难以承受。作者在描写这些的时候,是非常直接赤裸的。他曾经自嘲,就像把毒液注入到别人体内一样。这应该是这本小说给人的第一印象——太赤裸的现实,太压抑和悲伤。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经历战争后,片面追求物质的高速发展,日本也得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行列。但这也有个弊端,那就是对精神追求的忽视。很多人正如故事人物木月、渡边彻、直子一样,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生活态度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心理距离增大,自然会产生孤独感。人毕竟是群体生活的动物,长期的与世隔绝,就会陷入精神的荒漠。他们如无根浮萍,飘浮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时常要面对孤独,无助,迷失,绝望,这些让作者深感痛心和忧虑。而文中的主人公,正是青春期迷失自我的典型。直子喜欢听披头士的歌曲《挪威的森林》,每一次听,她都觉得自己置身在又黑又冻的森林深处,这些,是人生经历中的彷徨、恐惧、摸索、迷惑的表征。文中刻意减少了对直子和渡边彻爱情描写的笔墨,更多的是对他们性爱的描写。很多人认为,作者这是在宣扬性爱分离的观点,事实上,却是作者以爱、性为对象,高度囊括了人的需求和境遇的冲突。渡边彻于直子,是唯一能证明自己仍然活着的证据。她不爱他,却与他发生关系。这正是由于在精神世界里求而不得,才转而抓住生活仅有的浮木来宣泄一种无力之感。而渡边彻在将直子挽救于社会正常生活的过程中,也迷失了自己,不知自己身处何方。而唯一没有在现实中迷失的绿子,却不得不面对爱人心系她人,日夜伺候卧病在床的父亲,亲人的离逝。林少华说,《挪威的森林》,有非常深刻的人生意义,因为它对于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的描写,超过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
  2 日本独特的无常观
  无常,取虚无飘渺,变化无端之意。本是源于佛教,但它对日本人、日本文学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之中,这主要是由于日本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日本是一个岛国,远离陆地,在国家成立以来,就受倍受外族侵略,因此,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孤独感。死亡,是无常的极致。在小说中,死亡几乎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而小说呈现出来的悲凉气质,也多是因为它。在文章的开端,作者就写到了死亡,写到了直子对坠入森林之井的孤独直至死亡的心理感受。又写到了木月、直子等的死亡。除了绿子的父母亲外,其余的都是自杀。木月17岁,直子20岁,初美25岁,他们都在青春的大好年华,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直子的姐姐也死于自杀,玲子自杀未遂。而在文中死亡的这种普遍现象,几乎都与精神压抑相关。作者在写这些的时候,并没有将死亡的悲凉感渲染出来,而是不急不徐,非常平实。青春流逝,死亡终结,平凡人的这些故事,正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一种日本文化独有的特质,即无常观。而作者,正是将日本文化中常有的“物衰”、“寂”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结语
  本文围绕着爱情和死亡的主题,描写了渡边彻与直子、绿子的爱情纠缠。其中,自我的迷失、孤独、彷徨,是年轻一代在青春期的成长中,所必然要面临的问题。也是物质发达与精神世界的失衡,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无常”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它没有积极消极之分。我们可以慨叹世事无常,青春、生命易逝,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在面对变化无端时,放弃人生追求。我们也可以如绿子,在世事无常中,坚强勇敢。而世界存在的规律,便是无时无刻的在变化,这也是无常,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孙晓柳:《论日本人的无常观》,《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 村上春树,林少华译:《村上春树作品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3] 王爱军:《评〈二十世纪日本文学批评〉》,《外国问题研究》,2011年第1期。
  [4] 赵武平:《村上春树访谈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汪娟,武昌理工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摘要 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阿拉比》充满了丰富的意象,本文分别从小说的场景、小说的人物以及小说的宗教意蕴三个层面就《阿拉比》中的意象进行解读,分析这个以一个男孩的视角展现出来的20世纪初的爱尔兰精神荒芜的景象,以及在这种叙述中,作者对于遥远的神圣与真诚的追思,而呈现出的朦胧的诗意。  关键词:《阿拉比》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 意象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出版于1
期刊
摘要 《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卷之作,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被李健吾称为最富有现代性的小说。两部作品在主导意象与主题、叙事手法和心理刻画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同时又体现了两位作家各自独具的艺术特色。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两者间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主导意象与主题 叙事手法 心理刻画  詹姆斯·乔伊斯和林徽因分属世界东西两端,但同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积极开拓
期刊
摘要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小说家,《米德尔马契》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在小说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米德尔马契》的悲剧性色彩十分浓重,对于性格十分坦诚的乔治·艾略特来说,用作品体现现实生活,唤醒人们才是写作的真正价值。本文主要从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人物的性格缺陷,以及灾难性的婚姻
期刊
摘要 玛丽安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理智与情感》中的女主人公。在这部作品中,玛丽安最初是一位敢爱敢恨,敢于挑战世俗也不甘于平庸的女性,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感情变故后,开始变成一位世俗、现实,但不庸俗的女性。从浪漫走向世俗,并不是一种倒退,更多的是一种成熟,在理智与情感的选择中,选择理智的感情,这也是作者奥斯丁一直追求的。  关键词:简·奥斯丁 浪漫主义 感情变故 世俗  一 作者与作品
期刊
摘要 《道林·格雷的画像》作为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唯一的小说作品,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对其绘画元素研究却是空白,本研究立足于艺格敷词的视角,寻求小说文本中视觉图和话语图两种互补语言图像联合的内在规律。从绘画构图、绘画比喻、绘画风格方面详细分析了小说的绘画语言,呈现出王尔德对绘画的深刻理解,以及运用独特的绘画叙事完成画为文言,绘画与文学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唯美
期刊
摘要 在名作《苹果树》中,约翰·高尔斯华绥以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揭示了主人公阿瑟斯特的情感悲剧。主体意识从“想象态”的无意识状态经由“镜子阶段”而逐步转入“象征性秩序”,阿瑟斯特回应了自我社会归属的“传唤”,选择了现实中自我镜像的统一体斯特拉为妻。他的情感悲剧演绎了两种生活方式、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关键词:悲剧 主体 想象态 镜子阶段 象征性秩序  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批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期刊
摘要 《甜蜜天堂》是澳大利亚一部充分表现日丹诺夫革命浪漫主义原则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经历了从“他者”到“自我”的嬗变过程,反映出生活在男权制为中心的澳大利亚工人阶级女性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颠覆“他者”形象,最终实现独立人格和自由身份的艰难历程。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透视作者对男权制规范下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关键词:他者 颠覆 重构  一 引言  澳大利亚左翼
期刊
摘要 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把矛头直指男性,似乎忘记了是父权制造成了今天男尊女卑的局面。在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一直不乏支持女性主义的男性。这种支持女性主义的态度被一些学者称为拥女主义。大众与女性主义的偏见,备受争议的身份界定,使拥女主义者抛开女性主义标签,关注男性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女性主义亦是时候走出排斥拥女男性的误区,意识到女性群体无力而男性群体有力的局面,转变对拥女主义男性的态度,共同面对少数特权
期刊
摘要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影响甚广,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主人公浮士德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本文从浮士德的形象入手,细致分析了浮士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对《浮士德》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浮士德》 人物形象  引言  《浮士德》是西方象征文学艺术的至境
期刊
摘要 《樱桃园》是俄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所著,其作品体裁百年以来都深受文学界的关注。本文认为该剧的外在喜剧特征是由轻松喜剧因素所构成,而构成该剧内在喜剧本质的是作家对小说中人物情感、冲突以及生活的关照方式恰到好处的处理。诙谐和忧愁的融合是这种喜剧的最大本质表现,同时这也标志了契诃夫独特的喜剧精神和其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的话剧以及西方荒诞派深受契诃夫这种内在的喜剧精神的影响,因此,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