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就美的基石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uy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人本性的追求,“美”是广义的,它包含了人的天赋中的“真”与“善”。
  美术教育仅是“美育”的一部分,是狭义的“美育”。狭义却不能太“狭窄”,尤其是小学美术教育,小学阶段不是专业研究而是基础的美育阶段,这是人最初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稚嫩却最有生命力。“狭窄”的教育会摸煞和破坏孩子的天赋,并使其在未来的生活中受到不可预见的局限。
  美术是视觉上的空间艺术,它通过形、体、色、光的结合由人的感知以至联觉联想而引起精神上的感受和变化,产生一种无以替代的兴奋,这便是其中艺术的魅力。这种由生理上的变化升华为精神领域的审美感受,不同的人是有差异的,这也就是每个人存在的个性因素的不同,小孩子也不例外。这些个性的因素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个体所获得的感受有着相对的无法等同和交流共享性,如果将其转变为创作因素,则具有不可多得的个性与价值。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艺术创作的个性条件,但往往在后天的环境中过多地同化和埋没了,因此艺术美的教育应从孩提之时重视个性与共性的合理引导和培养。
  近几年来教育发展迅速,素质教育被日益重视,学校里艺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的美术教材,内容丰富,素材的选用也重视全面性,从欣赏引发兴趣与感悟。欣赏课,要让孩子收获到自己真正对美的感受,应以较高质量的图片或原作来让学生看,并且要让学生多看。教师对所谓学的东西尽量要少讲,当然可以说一些有关作品内容,学生在观看真正的艺术作品时,虽然他们可能表达不出来,却都会从中各有感受的。这时候不可缺少的便是“问”,在教学中应贯穿全部的教学活动,要把问放在第一位,恰当的问有时是最好的引导和激发。多问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模糊的感受得以升华和清晰起来,有利于学生自身对美的解释能力。
  在技巧技能教学中,要区别于中学生。小学生的思维及身体发育状态都是比较低幼的,所以在动手的过程中要注重讲解工具材料的使用性能特点,而具体如何做出一个东西或画出一个物体,就不必公式化地去教。因为学生只要能用工具去完成相应的内容及效果便是目的,而不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结果,要知道这是什么阶段。当然,在小学高年级的学段里,应对观察方法及目的结果作不同程度的要求。就如同画素描,不要把排线上调子的漂亮与否,及过程中的具体用笔如何看得太重,那样会失去对素描目的的把握。所以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过程中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把握大纲要,其他放给学生自主。
  美术教育包含着智力开发的因素,属于发散思维模式,没有很多的公式条条。小学阶段更应突出这种智力开发形式的美术教育,让学生真正把思维发散开来。比如绘画课上,来画房子,如果教材上画面中有一座房子,可能学生也会去画一座房子。这时,我们不妨先从这样一个角度引导学生:是否能把与房子有关的一些事物添加到画面?都有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可能完成得很顺利,也很有兴致。然后,我们再反过来问一问:与房子无关的都有什么?把它们能否联系起来?组合到一起如何?看看谁组合得最好。这样在教学中注重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思路开阔,不局限于书本,从而活跃起来,达到了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的目的。
  美术不是单一的绘画,它包含着二维和多维的表现形式,现在的小学教材里也都涉及到这些内容。在小学的美术教育中,应等同对待多维与二维的课业安排,多维的包括折纸、泥塑、立体构成、装置及行为表现等,多维的这些课业学习中能使学生更为广阔和具象地理解事物,并形成对抽象因素具象化的基础思维方式。
  最后是创造性教学法和学生创作问题,这里是说教师要创作性地教学。教师在大纲的基本要求指导下,在教材的基础上,应创造性地教学。我们人是物质,所以我从生理角度来分析一下,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迪,从中获取某些方法和途径。我们都知道人大脑的生理机制有左右分工的问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不同思维方式在脑组织内能形成不同的兴奋反应区。在这一规律的指导下,我认为如同现在的许多健身操一样,可以运用各种方式直接刺激开发这种思维能力。比如在一些特殊的状态下,大脑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等,这些对学生智力的开发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并且空间很大。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地“问”,本质上说是学生对自己具象思维的形象加以抽象的语言描述,是在不断地交替使用两种思维模式。我曾在不同年龄段作过部分突破常规的尝试,如“非常态形象记忆”“幽冥形象绘画”及“定位感练习”等,都运用了类似的原理和方法。因为这些方法都属于尝试性的内容,尚未成熟,暂不详述。对于学生搞创作,教材上的题目不一定照用,可以将其改动一下,以免学生被教材的范例所局限。可以综合各种方法,加入一些有关或无关的事物来命题,让学生合理地组合,使学生在创作时能扩展联想和想象能力,加上及时地“问”,使学生的能力全面发展。
  总之,一切手段和方法,都要放在开发学生智力与潜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上,并使之有效,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好“美育”的基础。要让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对表现生活的乐趣,而不要把小学美术教育变为培养绘画人才或天才的专业课堂。一管之见,未必全面和正确,恳请有识同仁斧正。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不能呆板,对学生要求得过紧,反而会束缚学生的写作思维,学生会感觉无内容可写。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指导学生创新写作谈几点体会。  一、形式创新  作文教学实现从“封闭”转向“开放”,作文形式就要丰富多样。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学法的课堂形式要丰富多彩。以往的作文课教学,教师“生动”地讲,学生“空洞”地想,之后就是学生“自动”地写,许多教师把这种“自动化”误等于学生的“能动
期刊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要想学习好、要想成材,必须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品质结合起来。  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其他条件。古今中外有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个公式的正确性。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智力水平很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多大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中等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观上努力奋斗,也会取得很大的成功。因此,
期刊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现以“圆的周长”为例,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
期刊
现在,后进生是各类学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所谓的后进生,顾名思义,也就是后来进步的学生,是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对于后进生,不可否认,在学校有的教师教育方式不当,对后进生冷眼相待,在这种冷漠态度下生活久了,后进生便滋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优秀生呵护有加,对后进生置之不理,致使后进生在后进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
期刊
摘 要: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要破除传统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创设情境促进自主学习,突出思维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启发诱导适时点拨,多给问题让他们去解决,多给是非让他们去明辨,多给疑难让他们去探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自主 民主 思维培养 终身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
期刊
摘 要:用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这需要我们先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想像性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们的想像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从而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 想像 兴趣    没有创新的作品,读起来是老生常谈,味如嚼蜡;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才会脍炙人口、引人入胜。李白的诗之所以源远流
期刊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是幼儿生活的第一需要,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良好情绪。亲子游戏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爱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为目的。亲子游戏恰恰是儿童游戏的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内成人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孩子各方面的发
期刊
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阅读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接受美的陶冶,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使学生在读中乐、于乐中读,并且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读之有物,已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   下面就以阅读教学为例,
期刊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察看。  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  观察是一种主动的
期刊
在幼儿的活动中,针对我园传统的只强调教育教学而忽视幼儿主动学习、只重视知识而忽视培养能力等问题,我对大、中、小班的教学中运用分类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进行了探索。  一、以主动学习为前提,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我以为只要幼儿有动手的机会就算主动学习了,如在“图形分类”活动中,教师拿出图形,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然后再让他们拿出和教师相同的图形,以此类推,让幼儿感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