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年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次紫砂壶、茶叶罐、砚台、花盆等紫砂器物展。我仔细欣赏了这些乾隆皇帝生活中把玩过的紫砂器物,心中便产生了疑问,乾隆皇帝所把玩、收藏的工艺品大多精美绝伦,但是眼前所见到的这些紫砂壶、茶叶罐等器物,工艺、品相并不算顶级,部分还有破损,样式非常朴素,这是为何?2012年7月16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冯明珠院长送我一本有关茶器、茶事的书,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首次下江南,在无锡惠山,即被一眼泉水旁的竹炉山房所吸引。这是一座江南文人聚会品茗的茶舍,室内墙上高挂唐伯虎的山水画作,两旁是对联。画作下的明式红木长条案上放置着假山盆景和茶圣陆羽半身雕像,条案两边是红木花几,陈设一对景德镇青花瓷瓶,条案正前方是一张红木八仙桌,桌上置放竹风炉、紫砂壶、紫砂茶叶罐、瓷器茶盅以及木夹、木匙、木纡等泡茶用具。八仙桌的左侧是一张古琴,琴旁端坐着似道骨仙人般的抚琴者。一曲犹如天籁之音的古琴曲弹奏后,几位文人一壶碧螺春,洗清茶后,第二泡开始沏入瓷茶盅,文人们端起茶盅,优雅地品过第一杯茶后,即开始鉴赏墙上的唐伯虎山水画,然后,茶友中一人取出自带的一幅画,请众友帮助鉴赏。文人们聚精会神看画讨论时,茶童们不紧不慢地为这些文人墨客沏茶,条案上时时飘来屡屡沉香的味道。
这就是江南文人品茗的情景,喝一杯茶如此讲究,无论是环境、工艺陈设、气氛烘托、茶室装潢,甚至嗅觉也有章法。乾隆第一次看到如此讲究的品茗之事,若有所思。第二站到了苏州,在木渎千尺雪茶舍,他同样见到了与无锡惠山竹炉山房一样的品茗情景。回到京城后,乾隆便吩咐太监们按照无锡惠山、苏州木渎两处文人茶房的样式,首先在香山静宜园,用三间白屋房舍建成了京城第一家茶舍“玉乳泉”。1751年在玉泉山静明园开设了竹炉山房茶舍,房中悬挂乾隆御笔《竹炉山房图》挂轴,另在案几上置放御书《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诗》手卷。到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乾隆皇帝在紫禁城的建福宫、建福花园以及万寿山、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香山碧云寺等地方,陆续兴建了“春风啜茗苔、露香斋、池上居、焙茶坞、竹炉精舍、千尺雪、清可轩、碧玉林馆、玉壶冰”等15家诗情画意的茶舍。这些茶舍内的书画、家具、工艺陈设、室内装潢远远超过惠山的竹炉山房,并按统一的标准配置紫砂壶、紫砂茶叶罐、竹编风炉、瓷茶盅。乾隆在茶舍休息、小憩或鉴赏书画,兴趣之至时便在画作御笔点评。有时诗兴大发即在茶舍挥毫泼墨,亲赠大臣,以示嘉奖。此外,乾隆皇帝在紫禁城内还有一座正式的茶舍——漱芳斋,这里陈设講究,装潢一流,是乾隆建造等级最高的茶舍,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乾隆皇帝都会来到这里,亲自用荷露上的水或雪水沏泡配制的“三清茶”,招待有功的大臣,并赠送御笔书诗。
乾隆一生好茶,更喜欢写诗,在他所写的4万余首诗中,有600多首是在茶舍中写作的,所以有“茶诗”皇帝之称。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乾隆紫砂壶、茶叶罐、花盆等紫砂器物为何多有破损,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今我们在台北故宫欣赏到的康熙紫砂珐琅彩壶,之所以如此精美,保存完好,关键在于康熙后代子孙均把它作为“国宝”珍藏,且流传有绪。因此,清代两个爷孙皇帝的茶器有如此大的差别,也就符合历史了。
乾隆茶舍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宫廷茶道的精华所至,让茶舍回归它的本意,文人品茗、赏画、鉴画、作画、作诗,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糅进今天的文化与生活内涵。
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首次下江南,在无锡惠山,即被一眼泉水旁的竹炉山房所吸引。这是一座江南文人聚会品茗的茶舍,室内墙上高挂唐伯虎的山水画作,两旁是对联。画作下的明式红木长条案上放置着假山盆景和茶圣陆羽半身雕像,条案两边是红木花几,陈设一对景德镇青花瓷瓶,条案正前方是一张红木八仙桌,桌上置放竹风炉、紫砂壶、紫砂茶叶罐、瓷器茶盅以及木夹、木匙、木纡等泡茶用具。八仙桌的左侧是一张古琴,琴旁端坐着似道骨仙人般的抚琴者。一曲犹如天籁之音的古琴曲弹奏后,几位文人一壶碧螺春,洗清茶后,第二泡开始沏入瓷茶盅,文人们端起茶盅,优雅地品过第一杯茶后,即开始鉴赏墙上的唐伯虎山水画,然后,茶友中一人取出自带的一幅画,请众友帮助鉴赏。文人们聚精会神看画讨论时,茶童们不紧不慢地为这些文人墨客沏茶,条案上时时飘来屡屡沉香的味道。
这就是江南文人品茗的情景,喝一杯茶如此讲究,无论是环境、工艺陈设、气氛烘托、茶室装潢,甚至嗅觉也有章法。乾隆第一次看到如此讲究的品茗之事,若有所思。第二站到了苏州,在木渎千尺雪茶舍,他同样见到了与无锡惠山竹炉山房一样的品茗情景。回到京城后,乾隆便吩咐太监们按照无锡惠山、苏州木渎两处文人茶房的样式,首先在香山静宜园,用三间白屋房舍建成了京城第一家茶舍“玉乳泉”。1751年在玉泉山静明园开设了竹炉山房茶舍,房中悬挂乾隆御笔《竹炉山房图》挂轴,另在案几上置放御书《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诗》手卷。到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乾隆皇帝在紫禁城的建福宫、建福花园以及万寿山、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香山碧云寺等地方,陆续兴建了“春风啜茗苔、露香斋、池上居、焙茶坞、竹炉精舍、千尺雪、清可轩、碧玉林馆、玉壶冰”等15家诗情画意的茶舍。这些茶舍内的书画、家具、工艺陈设、室内装潢远远超过惠山的竹炉山房,并按统一的标准配置紫砂壶、紫砂茶叶罐、竹编风炉、瓷茶盅。乾隆在茶舍休息、小憩或鉴赏书画,兴趣之至时便在画作御笔点评。有时诗兴大发即在茶舍挥毫泼墨,亲赠大臣,以示嘉奖。此外,乾隆皇帝在紫禁城内还有一座正式的茶舍——漱芳斋,这里陈设講究,装潢一流,是乾隆建造等级最高的茶舍,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乾隆皇帝都会来到这里,亲自用荷露上的水或雪水沏泡配制的“三清茶”,招待有功的大臣,并赠送御笔书诗。
乾隆一生好茶,更喜欢写诗,在他所写的4万余首诗中,有600多首是在茶舍中写作的,所以有“茶诗”皇帝之称。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乾隆紫砂壶、茶叶罐、花盆等紫砂器物为何多有破损,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今我们在台北故宫欣赏到的康熙紫砂珐琅彩壶,之所以如此精美,保存完好,关键在于康熙后代子孙均把它作为“国宝”珍藏,且流传有绪。因此,清代两个爷孙皇帝的茶器有如此大的差别,也就符合历史了。
乾隆茶舍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宫廷茶道的精华所至,让茶舍回归它的本意,文人品茗、赏画、鉴画、作画、作诗,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糅进今天的文化与生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