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年代秀》的“怀旧风”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2011年底,一场由深圳卫视《年代秀》引发的怀旧混搭型风格的综艺节目悄然引起所有人关注,笔者认为,《年代秀》的成功是因为其注重节目主题和谐氛围,但更深入而言,它是对分众时代下狭隘的受众分析观的一次成功反驳。
  关键词:《年代秀》;怀旧;分众时代;受众分析
  一、分众时代——大众传媒的分众之势
  提到电视,大家都将其一贯视作大众传媒的载体。所谓大众传媒,郭庆光先生曾有过如此概括:“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与他人的人。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首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在目前,电视已然因其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广大而及时的信息覆盖范围成为大众传媒中的中流砥柱。
  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新的信息接收习惯开始冲击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网络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传统的传播者为接受者提供所有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再适用,受众需要通过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自己关心的信息,这样在网络信息平台上,率先产生了分众这一现象,这种分众可以是年龄上的,比如中年人喜欢上新闻网站,而青年人喜欢上娱乐网站;也可以是性别的,比如男性喜欢体育,军事,政治网站,而女性喜欢购物,娱乐,八卦网站等。这种以受众选择性为中心的(push technology)信息接受习惯背景下成长的一批年轻人也将这种习惯带到了传统的大众传媒媒介上来。这也导致了电视的分众化的趋势的到来与发展,而且在年轻一代最热衷的娱乐节目与综艺节目中得到了最快,最明显的体现。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圳卫视的《年代秀》节目诞生了。说到《年代秀》,不免要咬文嚼字一下。前面一词,年代,无疑是最能牵动中国人神经的了。从古代的赏古怀今,到现代沧桑岁月,再到如今的与时俱进,见往昔忆来者,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中国人独有的以时间来思量世界的文化情感,而如今八零九零等十年为一代的年代感被媒体和大众普遍的接受与使用,更使得年代一词总能勾起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一部分,年代里沉淀着岁月流逝,年代里搅动着五味杂陈;再论“秀”,这种节目形式无疑是近年来最火最新潮的一种了,所谓秀,就是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展现一个人的才艺,情感等,以满足观众的窥私或猎奇心理,在当今的综艺节目中,秀特别是真人秀节目受到了大众的青睐,获得很大的成功。《年代秀》融入了真人秀,模仿秀,歌舞秀的元素,其综艺秀的形式更加满足了秀本身的魅力与限娱令后严格的国家政策的限制之间的平衡。
  归而言之,《年代秀》其节目本身的定义就拥有了很多独特的优势,一是受众范围广,从六零年代到零零年代,五十年的时间跨度包罗万象,总有一处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适合全家老少一同观看;二是选材范围广,舞蹈,电影,音乐,体育等等,《年代秀》邀请到各界的明星参与节目,各行各业的明星不仅能够吸引不同爱好的观众,更能让节目内容异彩纷呈;三是契合国家宣传政策,回顾经典,展现流行,节目本身也展现了建国以来不少的历史时刻,表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感人历程,增进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密切,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主题为王,年龄不是娱乐节目分众的唯一标准
  《年代秀》是深圳卫视引进比利时Generation show的模式,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后的全明星代际互动综艺秀。突出年代主题,是《年代秀》的一个独特之处。除了上文笔者提到的传统上中国人对年代和时间的独特情怀以及最近比较火的年代感的说法外,年代也成为了整个节目规则与编排的重要的尺码。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下《年代秀》的基本规则。
  《年代秀》节目分七个环节,其中有五个环节分别是“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其中还插入了一个环节“老歌新唱”,老歌新唱后如有平手出现,还会有加赛。 每个年代的嘉宾都有自己年代的环节,每个年代环节都有三道题,前两题都是每个年代队的嘉宾的必答题,第三道题就是每个年代队的专属题。前两题的内容都是与这个年代息息相关的,比如到了 “60年代”环节,就会出60年代的题目,同时在年代环节里,还会综合这个年代的影视,音乐,习惯进行回忆,来寻找浓浓的当年情。每道题的分值是五分,最终分值最高的年代队胜出。
  虽然《年代秀》采取了竞赛的形式编排节目,但笔者认为《年代秀》的风格绝不同于《开心辞典》之类的智力竞猜节目,它并不以谁获得胜利为节目的最大看点,而是以整个节目中透出的浓浓的——“和谐”氛围。这也是《年代秀》的主题所在,温情的回忆,或感动或欢乐的泪,如家般被包容被关怀的温暖。对于跨过小五十年的时间的节目,唯一能将老中青三代人捆绑在一起的就是感情的共振,这要比单纯的观众移情于某明星或急切追求比赛结果产生的效果更好更持久。对于不同时代的人而言,见证自己不熟悉的时代的人和事,不仅仅是一次猎奇,更是与那个年代的人(祖辈与孙辈,父辈与子辈等)的一次认识与情感交流,这样的定位显然更能体现出娱乐背后的社会意义。
  但是,仅仅是主题上的高超之处并不能使的《年代秀》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在具体的节目呈现上编导的惨淡经营更是重中之重,此外,相比起有单纯年龄段受众的娱乐节目只需迎合特定受众的审美与心理需求,综艺节目的编排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才能即保证老年人的审美需求又能保证年轻人不因无聊而换台,这就需要以下几点的细细考量了。
  1.节目内容考虑受众需求
  《年代秀》横亘六零,七零,八零,九零,零零五个年代,所谓众口难调,节目内容如何,直接关系到节目最终的呈现效果与关注程度。因此,《年代秀》在各年代中邀请到了当时成绩斐然的明星,利用他们的招牌作用,吸引到了各个年代的观众,通过他们的才艺展示来丰富节目内容,不会遗漏或忽略某个年龄段的观众。   2.节目包装满足现代人审美习惯
  曾经作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代表的《综艺大观》最终的陨灭,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节目形式更新不够快,忽略了年青一代的观众的需求。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社会,如何能将节目做的满足人们的平常审美习惯变得十分重要,“怀旧”并不等于“复古”,如何将往日的经典用现代人的审美习惯进行包装,也就成为节目创作的首要问题。《年代秀》的包装当然是完全的现代商业化了,这里暂且不提,单谈其舞台包装。《年代秀》舞美设计现代感十足,只是在某些细小的装饰上体现时代气息,这样看来一是“顺眼”,二是在细节处又能表达出节目的主题。《年代秀》的舞台没有台阶,便于嘉宾的行动,除了环节设计需要的“时光隧道”以及有红幕的展示台外,还有数快大小不一的LED屏幕,这样在影音与现场结合和氛围烘托上更能发挥比固定景片快捷和自由的优势,让人耳目一新。
  3.节目代季间的情感交汇设计凸显主题
  《年代秀》中,代季间的合作与交流贯穿始终,这点或是因为环节需要,或是因为嘉宾互动产生。譬如六零年代的老前辈和零零年代的新生代的合作表演,既使人感觉好奇,产生或温情或搞笑的桥段,又同时突出了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表达整个节目的主题。这使我联想起老师在课上曾经提到的《春晚》的“四不像”节目,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效果上的确是异曲同工。
  4.节目的电视化手段让人耳目一新
  对角线构图,急推急拉,旋转,叠化……以及灵活的游击和斯坦尼康的跟拍环摇,在画面上《年代秀》一改以往综艺娱乐节目倒三角构图的死板沉闷,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再加上现场的电脑灯与聚光灯与镜头画面的配合,电视化手段反而凸显了这个节目怀旧背后年轻富有活力的一面,更加吸引了年青一代人的关注。
  5.节目内容编排的平衡把握
  这是笔者认为综艺节目成败与否的关键。从内容来讲,开场舞是什么类型?形式上讲,歌舞,语言类节目的比例是多少?从整体与细节来讲,这个节目与整体而言合不合适?所以在结合趣味性,知识性的前提之上要有公平的平衡把握,这样才能吸引全家人的关注。
  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先天就存在缺陷,也没有哪一种时代下标新立异是死路一条。一度电视的兴盛伊始有人恐慌是报刊与广播的陌路,有一度有人大吵网络将取代传统的大众媒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网络的出现和兴盛,反而刺激了电视进一步的发展,分众时代的背后,是电视人对于观众,对于自己衣食父母需求的认真考量。像《年代秀》这样的节目的出现,就是电视人对于受众需求分析的进一步清晰,也是对自身工作理论的一次提高,诚然,中国的电视节目还存在创新不足,恶意竞争等等弊病,但是我们应该高兴的是电视理论在电视的蓬勃发展中得到了长足进展。《年代秀》引起的怀旧风不是对分众时代的一次反驳,而是分众时代下进一步前进与发展,这点是我们应该关注和分析的。
  作者简介:沈鹭(1991-8),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其他文献
在小说《家》中,巴金描写了高老太爷、陈姨太、克安、克定等封建家长的暴虐和堕落,又以更多的笔墨,写出了年轻一代在封建宗法礼教重压下的痛苦,呻吟和抗争,而在青年人的艺术群像中,觉新是作家刻划最力,挖掘最深的一个艺术典型。  觉新成长在一个封建宗法礼教实施着严酷统治的旧家庭。小说中的搞公馆,封建家长掌握着家庭里的一切生杀予夺之权,青年一辈则丧失了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和权利。觉新也曾有过未来的憧憬和爱情的幻
期刊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 ,是我国民俗学历史上一步里程碑式的伟大巨作,它开启了我国民族志田野民族调查指向上之路。并在同时代的民族志创作时代成为出类拔萃制作,引领了学术创新之路。凌纯声先生这部浩瀚巨著,是在1930年与商承祖先生等人同赴依兰、抚远一带,进行了实地考察当地赫哲族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情况之后写成的(此行历时三个月)。  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大都分布在我国东北三江流域,即松
期刊
摘 要:幼儿时代是对一切价值观初步接受并随成长经验逐步加深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幼儿友谊观的形成,需要一段循序渐进,科学引导的过程。本文就从一些研究总结,长辈的合理做法和孩子的生长环境三个方面来初步探讨幼儿友谊观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幼儿;友谊观;发展  什么是朋友?友情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如果对待友情?这在成年人看来,早已是个已成定数的经验总结,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从人生中第一次交到朋友,到对友谊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把国学文化思想融入教育呈逐渐强化趋势。教育部明确表示,在2015年新的语文教材里,国学内容占比提高到35%,将于2015年9月走进中小学课堂。但在幼儿教育中应用国学文化思想投入教学还有很大欠缺。作者从意义、思路和操作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具有相对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对幼教工作交流十分有益。  关键词:教育类;幼儿教育;国学经典思想财富导入教学;问题的思考  把
期刊
摘 要:精细化管理及班级管理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效。本文在在论述精细化管理及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加强精细化管理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班级管理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新
期刊
摘 要:作者对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融洽程度和孩子的合作精神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通过积极探索,并提出了情感交流、亲子合作、家庭会议等三方面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家长的困惑。  关键词:亲子关系;合作精神;平等尊重;理解接纳;交流合作  什么是合作精神呢?合作精神是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以及包容接纳他人的能力,涵盖着一个人对己、对事、对人的自制力。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平等尊重、理解
期刊
摘 要:如果说莎士比亚在诗剧创作上的地位就像英国女王头上的王冠一样举世无双的话,那么《哈姆雷特》这部悲剧就像是王冠上的大钻石,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哈姆雷特性格是刚毅的,本性是善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的境遇使他成为了一个悲剧性人物,而正是哈姆雷特这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人生悲剧的必然,哈姆雷特的毁灭,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
期刊
摘 要:盛唐诗人的漫游对盛唐诗风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文章用两大部分来阐述这一问题:首先分析和综述唐代诗人漫游的原因及主要的漫游诗人的漫游状况,其次分析盛唐诗人的漫游生活对盛唐诗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漫游生活;盛唐诗风;影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时代,唐代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社会,唐朝建国以后,平定了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把经济从隋朝的大衰败中恢复过来,又加上
期刊
摘 要:人性论问题由来已久,中国古代众多的先贤哲人对此进行了长久的论战,不同流派的不同代表人物对于人性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诸如孔孟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荀子的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杨雄的性善恶混论,韩愈的新性三品论等等。本文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对周敦颐的人类起源说、人性善恶环境影响论、主静修养论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和剖析,再次论述了周氏人性论的历史地位及其
期刊
摘 要: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得以持久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指导着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强化民族精神,努力完善充实自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从而提高我们学生道德素养出发,为培养一批有素质爱国、严于律己的新型人才提供了精神指导。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学生;道德素养;传承与弘扬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