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与倒影

来源 :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21日
  就在一年多之前,我回到了奥克尼岛,本想着是要短暂停留一下。我当时正在申请伦敦的工作,盼望着快点回归我“真实的生活”。现在想来还是很吃惊,当年关将至,我居然已自愿决定更加远离城市:我要去帕帕韦斯特雷过冬,那里人称帕佩,位于奥克尼群岛最西北边,也是群岛中有人居住的最小的岛屿——仅有四英里长、一英里宽,七十个居民。
  2月,我在当地的报纸《奥克尼人》上看到一则广告,之后我意外地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夏天,为皇家鸟类保护协会一个保护濒危秧鸡的持续性项目工作。这份差事为我打开了新的想法和可能性,而且夜里驾车环岛,留心听那种鸟的叫声是对这个我成长的地方的一种重新探索。
  在这帕佩岛上,我暂住看守人的房子——“女爱鸟者之屋”——冬季这里往往没人居住。这间房子之所以被称作玫瑰小屋,与其说是因为什么花,不如说是因它耀眼的粉色外墙。我大约一个月前到达这里,带着我的笔记本电脑、一包三公斤重的米糊以及保暖内衣。确认宽带可以正常联网之后,我点燃了壁炉——这间房子的保温效果不怎么样,不过有一团燃烧的火焰倒也相当温馨。从厨房向南看去,视线穿过伊迪岛和韦斯特雷岛,太阳的运动半径每天都在减小,直到下周的仲冬。对于这座小岛来说,四面八方都是海,这让我时刻都能感觉到自己身处一个岛上。当暴风雨来临时,浪花会溅得到处都是。
  帕佩岛的最北边是一片位于山崖之上的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的保护区,除了连通到北极的海洋,那儿什么都没有。这里让人感觉好像到了世界的尽头。海面之上,泛着白色浪花的“巨型海浪”标志着大西洋和北海洋流的猛烈碰撞,形成汹涌的漩涡。
  我每天都会出门,并且制定了一些目标好支撑自己度过冬天。我听人说过,天气好的时候,能看见西北方向的费尔岛,于是我拿着双筒望远镜沿着海平线仔细寻找。我搜索着玛瑙贝——一种很小的粉色珍贵贝类,同时寻找一块能放进烤箱的完美的烤面包石板。我一直都在用手机卫星定位小程序记录自己的足迹。沿着放羊的路线,顺着高处的溪流,绕着湖兴致勃勃再现了一番那古老的意在治愈盲人的朝拜仪式。我一直都在拍摄月亮的形状,尝试观察月亮的盈亏以理解潮汐的规律。我会捡来浮木生火,最好是在满月或者是狂风过后,风向决定了海滩上是否有最丰硕的收获。
  离开奥克尼群岛十年了,这次回归我对这些岛屿的特别和有趣之处多了一份新的赏识。我为“情系河流”网站写的《奇异的岛屿》专栏让我有机会去描述这些年我的一些经历,包括在无人居住的克平赛岛上过夜,在我父亲的农场里重建干砌石坝,以及加入一个一整年都在海里游泳的古怪的小组。
  今年我的重心已经向北偏移了——我去了设得岛和冰岛,正计划去就在海平线不远处的费尔岛。我仍然感到震惊,去年自己怎么就进了改造所,如何一整年都没碰过酒,然后又回到了这里,站在多风的岩石之上。几天前我在悬崖的顶部发现了一只海星——它只可能是被鸟儿丢在这里的。
  不遠处,在无人居住的拉斯克霍姆小岛上,建了一座带着旋转阶梯的石塔,让岛上靠吃海草为生的坚韧的“霍姆羊”能在潮水最高的时候爬上去,以免被最猛烈的海浪扫进大海淹死。现在,这座小岛就是我的拉斯克霍姆塔,一个当汹涌的潮水上涨的时候,我还能呼吸的地方。
  2013年12月20日
  几年前,我绝对想不到我2013年的高光时刻是看到了一种稀有的云。根据照片上的时间戳,我是在7月2日凌晨01:08分发现它的。
  去年和前年夏天,我一直在不那么认真地寻找“夜光云”。我知道这种云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仲夏那几周,而且是深夜里。我也知道,因为自己身处奥克尼岛,干的是在野外做鸟类调查、留心听濒危秧鸡叫声的夜活儿,我是有机会看见它的。
  “夜光云”,实际上就是会在夜里发光的云,是离地面最高的云,也是一种最稀有的云,飘荡在高层大气层中,由冰晶而不是水滴组成。“夜光云”通常是看不见的,不过在仲夏附近的日落之后——在“深邃暮光”中——地球的转动会让这种云抓住最后一缕阳光。
  有些时候,它被叫作“太空云”,是发现时间相当新的一种气象学现象。首次的观测记录是1885年,也就是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的两年。有可能是在灰尘的颗粒上形成了冰晶,这些灰尘可能来自火山喷发、流星或者航天飞船的排气管。污染有时也能创造美景的说法让我很喜欢。
  相较于之前的任何一年,2013年对我来说,最显著特点是一人度过。我一个人待在帕帕韦斯特雷小岛和港口小镇斯特罗姆内斯我住的小房子里,独自干着写作和鸟类调查的活儿。
  有时我感到孤独,但正是我必须做的事情,帮助我去了解这些岛屿。月亮、风(还有互联网),成了我的朋友。
  第一次看见“夜光云”的时候,我就在斯滕内斯地区的一条小路上,独自待在车里。我花了好几周时间在这些昏暗的小岛上搜寻秧鸡、蝙蝠、手机信号以及稀有云种,可我的鸟类调查期差不多就要结束了。要是当时和什么人在一起聊着天,我也许就不会注意到,可是那天夜里,它就在那儿,在我视野的最高处,不会错的。五十英里的高空,在那深邃暮光中,晶莹的蓝色冰束挂在那儿,像是棉花交织的闪电。我下车,拿手机对着天空,笑得像个疯子。夜里的这个时候,大多数的云都成了阴影,只有“太空云”闪着光亮。
  2014年12月27日
  2014年我在游泳中度过。一整年里我没停止过听弗兰克·奥申的单曲,其中他唱“我试着游离那些比我还大的问题”,这正是我一直坚持做的事。年初的时候,我在奥克尼群岛的一个小岛帕佩岛上,待在一个东西方向距离大海都只有五百米的房子里,我没想到我会在年底生活在离大海六百公里的地方——柏林。
  元旦那天,我独自在帕佩岛房子附近的海湾泡了泡。游得很短暂,又冷又爽快,在回去冲热水浴的路上,我在一片野地里瞥见了一种珍稀鸟类——彩鹮。2月,我搬回了奥克尼主岛上的海港小镇斯特罗姆内斯,和奥克尼北极熊俱乐部一起,定期在海里冬泳:在沃柏思海滩,我们游向霍伊岛和大西洋;在斯凯尔湾,我们头顶是朦胧的蓝天和大雁;在圣玛丽村,我爬上伸出海面的生锈的梯子,穿着游泳衣在狂风中把整个码头从头跑到尾,然后伴随着汽车空调的轰鸣,兴高采烈地驱车回家。   我在斯特罗姆内斯找到了一处可以定期游泳的地方,就在博物馆背后的下水滑道外面,从乔治·麦凯·布朗(斯特罗姆内斯本地诗人,被认为是20世纪苏格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曾经居住的房子可以俯瞰这里。复活节那个周日我在那里游泳时,海水渐渐暖和起来,我游过丝绸般的海水,径直游到一只黑海鸽跟前,朝码头上惊讶的人们高喊“复活节快乐”。我常常和朋友山姆一起游泳,他是半个“海豹精”,潜水去捡从斯特罗姆内斯高尔夫球场打落的球。
  5月中旬,为庆祝我的书得以出版,我进行了一次海泳,陪同的是三个女人,两个“欧绒鸭”,一个“海豹”。6月夏至那天,我夜里11点半下水,往伯赛湾布拉夫灯塔方向游去。月光明亮,看得见海水里数百只小海月水母。第二天晚上,我们一群人从一个仲夏聚会上离开,去斯凯尔湾游泳,我父亲把他的四驱车一直开到海滩上加入我们,放着爆炸般的音乐,脱下他的摩洛哥传统长袍下到水里。又一个夏夜,我跟我兄弟汤姆和他爱人佩姬,在我们长大的农场附近一个岩石环绕的潮水潭里游泳,感觉自己回到了童年。
  户外游泳因兼具庆祝和舒缓压力的作用,对我来说已越来越重要了。那一阵冰冷的刺激,是缓解紧张的良药。户外游泳还可帮我观察和标记季节的转换(春天我在欧绒鸭求偶声中游泳,到了夏天就跟它们的小鸭仔一起游了),以及波动的天气情况和大海的状态。这样的海泳,是平淡的日常和难以记住的日子闪光的波峰,让我从工作、焦虑、计划和挫败中恢复活力。当海藻和大西洋的海水贴紧我的肌肤,当我与海葵和帽贝靠得那么近,我便活了过来。离开水的时候,肌肤和大脑隐隐作痛,我总是感到更加清醒,有了一种跟海豹和鸭子同一视平线所获得的新鲜视野。
  7月,我进行了“训练”,头一回,在我母亲陪同下,勉力绕着英盖内斯湾的沉船游了一整圈。我在为能参加一年一度的“霍姆赛”做准备。比赛时我们会坐一艘小渡船离开斯特罗姆内斯港口,从船尾跳入海中,然后游回小镇。这个赛事令人兴奋,肾上腺素让我忘记寒冷,我们“北极熊”全都抵达了终点,嘁嘁喳喳一片。
  我今年最爽的一次游泳,毫无疑问是7月25日回帕佩岛过周末那次。一个人,天下着雨,不过水温够舒服,让我可以在水里泡上好一会儿。半个帕佩岛隐在雾中,海天莫辨。除了黑海鸽醒目的身影,一片朦胧。我游着的时候,北极燕鸥在我附近潜水。我看见两只狮鬃水母在我下方跃动,那么魔幻。
  8月,我去了愛丁堡边缘艺术节,通过推特加入了波托贝洛(爱丁堡东北部一海滨住宅区,距市中心三英里)一个由喜剧演员乔希·隆恩组织的二十人左右的游泳小组:一场城区举行的娱乐性游泳,显然要比奥克尼岛的海水暖和不少。
  夏天过后,我决定离开奥克尼群岛。最后一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天气暖和起来,我修理完农庄的干砌石堤,一身灰尘,就跑去海边岩石区的潮水潭里游泳,一丝不挂,沐浴在阳光里,和一只蝴蝶为伴。大西洋巨大的海浪撞击着前方的岩石,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美人鱼,禁不住纳闷自己为什么要离开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在奥克尼的最后一天,我和来访的制片人芙洛丽一道乘船去了弗洛塔岛,我们在一个二战时期的巨大弹坑中游泳。
  9月我在伦敦度过,先是和多年不见的朋友夏伊拉兹去汉普斯特德希思的女泳池,然后和莱奥妮去伦敦的室外泳池游泳。9月末,我在杰西岛的布朗卡什艺术节上第一次公开朗读了我的作品;第二天一早,我便和老朋友卢克一起在一个能远眺根西岛的海湾里畅游。
  如今我到了内陆城市柏林,不过这里很流行在湖里游泳。我到这里时已是初冬,我还是设法和新朋友们来了几次户外游泳:在斯普雷河的一条支流,在柏林城郊森林里的托伊弗尔湖(字面意思是“魔鬼湖”),那座湖在一个冷战时期的侦听站的俯瞰之下。现在这些湖都开始结冰,即便是我这只“北极熊”,也觉得游泳太冷了点儿。不过2015年我还是有很多下水计划的。
  2020年1月11日
  我最后几次为“情系河流”网站撰写的年终文章中,在2013年那篇里我说过,一个人过是那一年的主要特征。那以后发生了很多事,而我最近一年的情况刚好相反:我现在和两个喜欢搂着我睡觉的人生活在一起。我的人生哲学是接受我所处的任何环境,正如我之前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孤独,我现在格外感激家庭生活中的这种亲密关系。
  今年夏天,我们决定以更为亲近的方式度过一个月,开着房车游历法国和西班牙。以下就是我那个月里日记的一页:
  2019年9月4日
  我在营地厨房里失手摔碎了一个盘子。我蹲下身去清理,从红色陶瓷地砖上捡起了一百个白色的碎片。
  有时候,这样的时刻出现,迫使我把节奏慢下来,并且保持安静。
  在手忙脚乱的一天过后,我们花了半天时间找地方洗衣服。我们找到一家营业中的自助洗衣店,弄到了合适的零钱,找到了停车场。这期间,天越来越热,我们不断吃力看地图,保持设备的电量,直接回到房车——家,给宝宝喂好吃的和水。我们都弄得还算干净,开心,不在太阳底下。
  我们出来已经二十一天了。挤在一起睡觉,醒的很迟,就着停车点边上碰到什么就是什么的溪流或湖水洗脸。
  在比利牛斯山的影子里,我洗了煮粥的锅。伴随着秃鹰在附近翱翔,我给宝宝换了尿布。我把衣服晾在林间空地上,在石灰岩洞穴里揩干眼泪。
  时常,我渴望有空去思考,有时间去阅读。时常,我会为这样的美的瞬间所震惊:我儿子第一次指认出月亮;我们的车子开出山中隧道时那炫目的光亮。
  蹲在这里,一切都充满着意义。我想着自己所作的一个个决定,一步步走到这个境地,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到四十岁,拖着淤青的身体、湿湿的头发,蹲在西班牙北部某个刚过旅游旺季的安静营地的厨房里。
  好几天来第一次冲了个澡,我的肌肤感觉很舒服。我有上千件事要记住。
  我正处在人生最紧张的阶段,做着各种事情。我在想着长远,我在做的计划在一段时间内都见不到成果。盘子掉地时发出惊人的声响。天色渐暗,我得哄孩子睡觉了。慢慢扫完最后一个碎片,我回到了房车里。
其他文献
访谈时间:自2008年,历经十二年,进行数次交流,最后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艰难时期:2020年1月20日—2020年1月25日。彼时,赵光鸣老师宅在西双版纳的出租屋,张春梅在新疆伊犁的小县城。是时,冬去春来,疫情渐趋消散,万里长城坚韧如初。  张春梅,江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交流关系研究。代表性成果有《身体的辩证法》《察析新疆当代文学批评》《翻译中的文化
期刊
华孚就像一片洁白的云朵,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  顺着绵延不断的纱线,走进新疆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的时候,天空澄澈,阳光轻轻地撒在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上,映照在华孚人的脸上,灿烂无比。  华孚公司有两个厂区,南区和北区。南北两区的中间,有一条宽阔的马路,它就像巨龙一样横卧在整个阿克苏工业园区,这条“巨龙”就是大名鼎鼎的华孚路。阿克苏地区政府为了感谢华孚公司为阿克苏人民做出的贡献,特意将这路命名为
期刊
2019年春节,我飞往喀什,去看望在疏勒县洋大曼乡的钱美荣。  扶贫车间正对产业园大门,迎头便能看见墙上红底黄字的标语——“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它提醒着我,产业扶贫,正在洋大曼乡实实在在地进行,积弱积贫的状态将从此改观。  钱美荣长裙飘飘,乌发齐腰,气质端雅,走路如风,依然是各类报道镜头中的美丽形象。不得不说,即使没有“国际评委”“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自治
期刊
赵光鸣是新疆文学界的一员老将,成名于1980年代中后期。他不是一个流行作家,却是一个有鲜明创作特色和创作追求的作家。在他获得盛名的1990年代,他被评论界公认为是“西部流浪汉小说创作之父”(夏冠洲《新疆汉语小说与地域文化——以王蒙、赵光鸣和董立勃为例》),他的创作接续和回应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艾芜先生开辟的流浪小说的文脉和传统。  在评论界的一致评价中,都提到赵光鸣创作的鲜明叙事特色——底层。笔者
期刊
晋北一带,山多,且陡峭,发现煤层大多无路可上,开采难度大。  紧挨山坡边沿,挖坑,顺坑口往下,直达下面山沟的路边,再挖一个面积更大更阔的深坑。最后开一条小渠。可别小瞧这条浅浅窄窄的小沟,瞬时可将上下两个坑连通起来。  挖出的煤,先集中堆进上面的坑,而后从山间引来泉水,慢慢往坑里灌。待达到一定水量,将小沟口拦煤的木板一抽。别小看那么一点水,一次可以将好几吨的煤由坡上冲下。接着从下面路边的坑里,直接将
期刊
流动的飞沙早已疲倦,没有人挽留它们,风暴将它们带来又带走,从不知家在何方……  四处飘飞的红柳种子,它们渴望孕育生命,没有一滴水让它们生根发芽,被遗落的命运从未改变……  这是塔克拉玛干千年的呼唤、万年的等待,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有一个人向它们走来。  ——题记  临危受命  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缘的策勒县,每年都有两个多月的沙尘天气。  在策勒县的历史上,由于沙尘暴的侵袭,已造成两次向南
期刊
研究新中国“治淮史”,你会发现,年轻的共和国把淮河作为夺取政权后第一条治理的大河,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考虑。据2010年的统计数字,淮河流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流域,流域5省共涉及40个市、158个县,人口總数1.71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6倍。这里又是中国的粮仓,以不足全国2.8%的土地面积,产出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3%的粮食,养育着占全国1/8的人口——我
期刊
〔英国〕桑德斯·刘易斯  拉弗诺克  漠泽和大海,云雀的歌  穿过风的领地升上天,  我们照样立定倾听  一如我们从前。  怎样的财富留下了,历尽  这旅程的种种磨难?  漠泽和大海,云雀的歌  穿过风的领地落下来。  〔英国〕伊恩·克莱顿·史密斯  邻居  在溪河上为我建座桥吧  通往我的邻居家  他身穿粗布工装裤站着的地方  在清新的早晨  一圈圈雪花莲啊  随你心愿蔓延生长  而你还隔着篱笆
期刊
沈苇  哈巴河  大团大团的云  很沉很重,像高车轮子  滚动在去哈巴河的路上  也滚动在去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路上  秋天是一曲多彩的魔幻乐章  这幅超现实主义油画  只属于天空  而天空,正在鹰的翅膀上滑翔、降临  白桦,欧洲荚蒾,西伯利亚花楸  仍在那里,扎根中运动  像我可以倾诉的久违亲人  此刻,我不想说近或远,故土或异乡  只想在漫长劳顿的旅途中  在仿佛的世界尽头  找到逝者行囊中的
期刊
丹尼尔·卡拉布雷斯,1962年生于阿根廷科尔多瓦省多洛雷斯镇,现居智利圣地亚哥。出版诗集多部,其中《漫游的面孔》获1990年度“阿尔方西娜”奖,《氧化》于2001年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家艺术基金奖,《二号公路》获2013年智利图书奖。作品被译成英语、意大利语和日语。创办并主编年度诗刊《俯瞰》。  奇观  ——致阿丰索·马约  这是一天的日程  将巨石搬动。  它很重,  胜过一头耕牛  一条盛满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