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以下策略来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一是注重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二是开展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三是多种方式评价,提升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本文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美术活动;民间艺术;兴趣
幼儿园课程改革体现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再以知识和技能的传遞为主,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将民间艺术与美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不但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播与继承,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具体的美术活动探讨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兴趣的策略。
一、注重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环境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在民间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浓浓的教育氛围,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这对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的作品流淌着创新的血液,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只有系统性的、系列化的环境教育设计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从而挖掘民间美术教育最大的潜力。
以大班的民间美术活动为例,我们要从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出发,为他们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环境,使他们在浓浓的民间艺术环境氛围中获得感性经验,激发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有的教师会在特定的区域设置一个展览区,在这里孩子们会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民间艺术工艺品,这是培养孩子们对民间艺术作品感知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对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瑞吉欧教育的环境观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将美术活动与传统节日进行有机结合,并开展师幼共创主题墙的活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创设节日环境氛围,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收集废旧纸盒、瓶子等物品,及亲自动手制作灯笼、鞭炮、龙舟的过程中,感受节日氛围,明确活动主题,增强对民间艺术的敏感性,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二、开展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以水墨画为例,在水墨画与美术教育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用说教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水墨画,而是在亲身体验中,让他们感知墨的浓淡及其在纸上的不同表现,从而使他们在水墨游戏中提高了作画的兴趣。如有的孩子亲自动手画一画便有了惊喜的发现:在宣纸上点一点就变出一朵小花、一只小蝌蚪;画一条线就能变出一条小河;用浓浓的墨可以画出天黑了,再加上一些水马上天就亮了。在水墨交融中,孩子们乘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地点、画,让水墨在宣纸上自由变化,从而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了水墨画的神奇魅力,对水、宣纸、墨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脱口而出:“这样画真是太有意思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向孩子们介绍水墨画的源起,以及在作画过程中还会用到的其他工具,孩子们一定会听得兴味盎然。当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名家作品,如齐白石笔下的白菜和虾、徐悲鸿笔下的马等,让孩子们与“大师”面对面,在鉴赏作品中激发他们对水墨画的兴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脸谱、剪纸、面塑等民间艺术与美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传承民间优秀文化,萌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多种方式评价,提升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评价在教学中具有引领和监督的功能。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与有效的课堂教学都非常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我们以结果性评价为主,不能客观而全面地对幼儿的发展做出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改革以来,我们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并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从而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之下,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在剪纸美术活动中,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剪纸的兴趣,我们把孩子们在手工活动中的作品专门进行了展览,并且放在活动室最显眼的位置,只要一走进活动室,大家都会发出赞叹,从而使孩子们感到特别自豪,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怀着愉快地心情继续参加剪纸活动。通过展览最终作品的方式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但还不够全面。在剪纸活动中,我们曾经举行了亲子活动,其中一位妈妈在活动中发现,一向不会使用剪刀的孩子这次竟然能够快速地剪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妈妈及时表扬了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这名幼儿剪出了好多漂亮的蝴蝶。在活动过程中,成年人要及时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评价,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
在幼儿园艺术领域中,我们将民间艺术与美术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民间美术深深扎根幼儿的内心,使他们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画一画的美术活动中,不断地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有效萌发了他们对民间美术的情感,激起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郭怡麟.有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探索[J].甘肃教育,2016(05):119.
[2]林芳.民间艺术与幼儿美术活动融合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68-169.
关键词:美术活动;民间艺术;兴趣
幼儿园课程改革体现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再以知识和技能的传遞为主,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将民间艺术与美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不但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播与继承,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具体的美术活动探讨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兴趣的策略。
一、注重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环境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在民间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浓浓的教育氛围,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这对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的作品流淌着创新的血液,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只有系统性的、系列化的环境教育设计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从而挖掘民间美术教育最大的潜力。
以大班的民间美术活动为例,我们要从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出发,为他们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环境,使他们在浓浓的民间艺术环境氛围中获得感性经验,激发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有的教师会在特定的区域设置一个展览区,在这里孩子们会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民间艺术工艺品,这是培养孩子们对民间艺术作品感知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对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瑞吉欧教育的环境观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将美术活动与传统节日进行有机结合,并开展师幼共创主题墙的活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创设节日环境氛围,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收集废旧纸盒、瓶子等物品,及亲自动手制作灯笼、鞭炮、龙舟的过程中,感受节日氛围,明确活动主题,增强对民间艺术的敏感性,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二、开展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以水墨画为例,在水墨画与美术教育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用说教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水墨画,而是在亲身体验中,让他们感知墨的浓淡及其在纸上的不同表现,从而使他们在水墨游戏中提高了作画的兴趣。如有的孩子亲自动手画一画便有了惊喜的发现:在宣纸上点一点就变出一朵小花、一只小蝌蚪;画一条线就能变出一条小河;用浓浓的墨可以画出天黑了,再加上一些水马上天就亮了。在水墨交融中,孩子们乘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地点、画,让水墨在宣纸上自由变化,从而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了水墨画的神奇魅力,对水、宣纸、墨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脱口而出:“这样画真是太有意思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向孩子们介绍水墨画的源起,以及在作画过程中还会用到的其他工具,孩子们一定会听得兴味盎然。当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名家作品,如齐白石笔下的白菜和虾、徐悲鸿笔下的马等,让孩子们与“大师”面对面,在鉴赏作品中激发他们对水墨画的兴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脸谱、剪纸、面塑等民间艺术与美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传承民间优秀文化,萌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多种方式评价,提升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评价在教学中具有引领和监督的功能。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与有效的课堂教学都非常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我们以结果性评价为主,不能客观而全面地对幼儿的发展做出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改革以来,我们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并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从而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之下,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在剪纸美术活动中,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剪纸的兴趣,我们把孩子们在手工活动中的作品专门进行了展览,并且放在活动室最显眼的位置,只要一走进活动室,大家都会发出赞叹,从而使孩子们感到特别自豪,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怀着愉快地心情继续参加剪纸活动。通过展览最终作品的方式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但还不够全面。在剪纸活动中,我们曾经举行了亲子活动,其中一位妈妈在活动中发现,一向不会使用剪刀的孩子这次竟然能够快速地剪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妈妈及时表扬了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这名幼儿剪出了好多漂亮的蝴蝶。在活动过程中,成年人要及时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评价,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
在幼儿园艺术领域中,我们将民间艺术与美术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民间美术深深扎根幼儿的内心,使他们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画一画的美术活动中,不断地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有效萌发了他们对民间美术的情感,激起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郭怡麟.有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探索[J].甘肃教育,2016(05):119.
[2]林芳.民间艺术与幼儿美术活动融合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