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摄影者的职业审视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通常对自己的职业都没那么热爱,更少对自己的工作有瘾成癖。为了满足工作之余的各种需求和充实空余的时间,大家几乎都有着一份或几份爱好。这爱好有雅有俗,琴棋书画,扑克麻将,不一而足。所谓爱好一定是与自身职业没有多少相干,古今中外都如此,比如奉为书圣的王羲之,本是右将军;大诗人苏东坡从26岁起为官一生;NBA大名鼎鼎的加索尔, 22岁时从一名实习医生成为灰熊队年度最佳新秀。以爱好成就了大事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难怪爱因斯坦感慨:“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我们理解,且不说业余时间能做出一番什么了不起的事,至少通过业余时间的消磨,可以看出某人的趣味与品格。
  摄影圈几乎是由爱好者搭建的,入门简单又喜闻乐见,爱好者自然众多。绝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通过拍照,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和无聊,在名山大川、花鸟美人中找寻他们美的享受,以及成为一个艺术实践者的可能。虽然他们付出了很多自觉自愿的辛苦,还是得到了自娱自乐的欢愉。在这些爱好者当中又分离出一群近乎专业的业余摄影者,他们不仅是摄影的票友,还有意识地进行有思考的创作,同时他们的作品还在业界或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成为了职业摄影师,还有一些人坚持着业余的身份,仅仅把摄影当作工作以外的爱好。
  刚才所说,爱好通常与自己的职业无关,但是我们看到有一些业余摄影者,让爱好与职业交集在一起,不论是记录和表现自身职业的状态,还是对自身职业审视之后的批评,亦或是享受因职业带来的拍摄的乐趣,他们的拍摄总是围绕与工作相关的题材内容。
  曾经的航空乘务员王淋,因一组表现“空姐”工作和生活的《空中郁金香》(或称《空姐日记》)在社会广为流传并引起不小的关注,当然这有互联网传播的效应,也不乏围观者的猎奇或误读。虽然这组作品得到了摄影业界的认可,但她还是因这组作品而丢了工作。当她离开了飞机离开了姐妹们从空中回到地面,她成为了一枝《流浪的郁金香》,并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一组更具艺术表达性的作品。作品中弥漫着苍凉无奈的情绪,每一个画面都不断出现渺小而孤独的自己的身影,和她永远挥之不去的情节—飞机。
  王淋是有追求的,她在当空乘多年后,为了延伸自己的摄影爱好,她决然辞掉工作去高校学习摄影,学成之后复又回到空乘岗位,才有了《云中郁金香》《阳光月色》《三万英尺》等一系列关于飞机、关于空姐、关于天空的作品。
  现在被成为自由职业的王淋,可以更随心所欲地创作,但是有一点恐怕不会改变,就是曾经职业留给她的烙印,她的作品或许将永远围绕着天空。
  有着20年职业经历的建筑设计师郑川,压抑着惊讶与愤怒,在全国各地拍下几十座荒唐的建筑,这些拙劣的山寨模仿、低俗的审美、毫不掩饰的拜金崇洋,堂而皇之地矗立在公共视野,占据着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重要位置。
  医生李铁军在医院的显微镜下,找寻人体组织和病毒的风景。把物体无限地放大或缩小,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微观世界所呈现的真实是我们不易看到也不愿意承认的。正是这个即现实又梦幻的景象,带给我们奇妙的想象和近乎哲学式的思考。
  这些微小的生命的组成体,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时刻陪伴着我们,而我们却对它们如此陌生。把它们在百倍千倍放大之后,又如同在遥远的地域观望着地球与天空,在宏大与微小之间有着多么不可琢磨的联系。
  如今已是知名摄影师的任曙林,30多年前还是北京一家工厂的钳工,爱好摄影的他接到领导布置的活儿,给厂里的先进工作者拍照。40多年过去了,被时间覆盖了许久的这些粗糙的人像照片,今天看来有着太多别样的意味。那些穿着、表情、简陋的用光、布景,俨然具备了所谓当代艺术的诸多要素。时间加上不同的解读,让这组曾经平淡无奇的照片,成为了脱胎换骨的在各种当代艺术展上令人瞩目的《先进个人》。
  开了30年吊车的魏根生,常年在上海的百米高空之上眺望这座城市,这座同时也是他家乡的城市,对于中国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职业给了他机会,摄影,或者说爱好,让他把这个机会充分利用,他在这城市的上空独自享有着随时拍摄的权利,天气的瞬息变化都在他的把握之中,这城市的变化也被他宽大地记录下来。
  有人说,魏根生的照片太漂亮。你可知,他的职业想让他的照片难看都不容易,更何况这只是以一个普通工人的理想和审美,审视自己的家乡,审视这座著名的城市。
  与自身职业相关的拍摄,一定是难得的、真切的,也应该是深思熟虑并带有持续和连贯性的,也是旁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这样的拍摄也总是意味深长。
  其实,在当今人人拍照的情况下,划分业余与专业变得模糊,之所以做这个似乎是关于业余人士的“爱好者”专题,是想褒扬非职业的摄影者的业余精神和状态,更为他们能把自己的摄影与自身职业关联起来,让我看到他们职业以外的人很难看的场景,以及他们对自身职业,和由此引发的思考。可以断定他们是一群优秀的摄影者,一群有趣的业余摄影师,一群了不起的爱好者。
其他文献
多年前,在一个没有生意的夜总会包房里一个古老的对话在进行,趁着飘散在空气中的马爹利干邑香味,我借机问安德斯·皮德森他是如何漂流到德国汉堡。他坦白地说,当年他很年轻,觉得呆在瑞典没有未来也没意义,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最靠近南方的国家,那就是汉堡。他到达那里时口袋里只有几块马克,并很快就跟一个卖身的芬兰女孩同居。白天,他到港口码头去画画,并向下船的美国水兵出售画作。我问了一下他的画价,他说,每张小幅油画卖
期刊
物影摄影是有着最为悠久历史的摄影手段,摄影术的发明由达盖尔和塔尔伯特一分为二,前者是相机加镜头的成像方式,后者则是不借助相机直接印像的物影摄影。摄影(photography)一词的本身意义为光的绘画,从这个角度来看,物影摄影倒是更接近它的定义。回顾整个摄影史,物影摄影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世纪时安娜·阿特金斯(Anna Atkins)以这种方法制作植物标本的照片作为科学研究的插图,20世纪初
期刊
最佳拍照手机  虽然由于安装了一支大口径的10倍光学变焦镜头,使得K Zoom直接放在桌子上的时候显得要比今天常见的普通智能手机略厚一点,但无论是实际使用还是携带,这部手机的便携性都与普通智能手机无异。  而如果仔细查询这部手机摄影部分参数和功能,你会发现它拥有比卡片相机更为强悍而专业的功能。  该机采用了一块2070万像素背照式CMOS,所配备的10倍光学变焦镜头具有等效35mm相机24-240
期刊
奥林巴斯E-PL7  2014年8月28日,奥林巴斯推出了微型4/3系统又一新品—PEN Lite系列E-PL7微型单电相机。E-PL7拥有媲美OM-D旗舰微型单电相机的内在品质,搭载了约1605万像素的Live MOS传感器、TruePic VII影像处理引擎和Wi-Fi模块,拥有81点的FAST AF调焦系统以及8幅/秒的高速连拍功能。  极限防水  理光WG-M1  理光WG系列的最新机型W
期刊
时间:5.16—7.31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该展展出了当代著名油画家刘小东自1984年至今拍摄的千余幅摄影作品,以时间为轴,将艺术家的个体成长史、生活体味、社会洞察呈现于观众,为观众搜寻这三十年社会生活及时代变迁的轨迹提供个体性的样本。一同展出的还有由国内外导演拍摄的与刘小东相关的纪录片与电影。陈丹青评价道刘小东“永是在看,亦如动物般敏于被看”,“他以大肆拍照而制伏摄影,同时,掌控电影
期刊
时间:6.7—6.14 地点: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  该展展出了西安理工大学摄影专业成立十周年以来的各届师生作品共计237幅。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专业从2004年成立至今的10年间, 6届本科毕业生的作品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共获奖200余项。展览以 “平遥国际摄影节”“大理国际影会”“第十五届国际摄影展”以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三影堂摄影奖”等师生获奖的影像作品构成主体内容。展览开
期刊
时间:5.24—7.20 地点:北京/三影堂  2010年至2013年,张克纯以黄河为叙事线索进行拍摄,完成了这组由50幅作品组成景观摄影作品,表现了摄影师对黄河及其周边民众生活、城乡变迁的追问和思考。此次展览在三影堂主展厅展出了其中的27幅作品,另于VIP空间展示张克纯3幅名为《山水之间》的新作。
期刊
受惠于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人们,似乎全都沉浸在定格世界,谋杀快门的快感里不可自拔,如果还剩余一些精力来研究摄影,则大都热衷于拍摄前的画面经营或拍摄后的数字处理,而遗忘了照片背后的影像转换过程。表面上看,数码相机似乎只是革了传统银盐胶卷的命,但实际上,它也因其高度的电子化、自动化使当代人在沉思摄影的方方面面时,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思维盲点:那就是对成像过程的无意识遗忘。  实际上,当我们把目光
期刊
时间:6.7—6.13 地点:长沙/解放西路  该展展出了摄影记者杨抒怀4年来对解放西路——长沙著名的夜店一条街的记录。在多次以突发新闻的拍摄而获奖后,杨抒怀在这组作品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展现出他的视角深度,以及他优秀的影像把控能力。
期刊
Q:为什么要选择物影来做新的作品?你怎样理解物影这样一种古老的成像方式?  A:一般我们认为物影法是非常古老的做法,摄影发明之后,头二、三十年,前人就有这样的试验精神,非常令我敬佩,当时的人也想摆脱照相机直接成像,尝试摄影的可能性。现在国内外有很多人也在做,特别是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的努力,利用复印机和用相纸直接曝光的做法,扩大了我们对摄影的理解,放弃相机,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