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进安德斯·皮德森的皮肤下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g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在一个没有生意的夜总会包房里一个古老的对话在进行,趁着飘散在空气中的马爹利干邑香味,我借机问安德斯·皮德森他是如何漂流到德国汉堡。他坦白地说,当年他很年轻,觉得呆在瑞典没有未来也没意义,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最靠近南方的国家,那就是汉堡。他到达那里时口袋里只有几块马克,并很快就跟一个卖身的芬兰女孩同居。白天,他到港口码头去画画,并向下船的美国水兵出售画作。我问了一下他的画价,他说,每张小幅油画卖5美元、10美元的价格,他只画风景,日落海港类的场景。到了晚上,他跟一帮不伦不类无业游民,艺术家和作家等去汉堡的红灯区绳索街的酒吧或咖啡厅。在一个叫雷密兹的咖啡吧那里,他发现了最不寻常的人类组合,一帮脸上刻着坎坷人生和多年被酒精浸透的皱纹、沧桑的孤独男人和女人,有餐馆服务员,电影技师,皮条客和妓女,鱼贩和码头工人,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异装癖,脱衣舞娘和小偷。这时候,安德斯开始使用他以卖画赚来的钱买到的二手相机,他说开始是为了好玩。积累到足够的胶卷,他回到了斯德哥尔摩,找到一个朋友帮忙。朋友告诉他,“你晚上到我这个地方,但你必须保密。”安德斯开始每天夜里就到一个暗房里去学习冲洗和放大底片。突然有天晚上,一个人走进来把灯打开,眼前出现一幕吓人的场景:一个高大秃头的家伙,戴着单个耳环,看上去像一个海盗。这人对他说:“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这里做你的东西,现在你把照片拿出来给我看看。”安德斯于是递交上他的照片。令人惊讶的是,气势汹汹的家伙对他说:“你明天就来我的班上课。”这个不可思议的传奇性的故事是安德斯亲口告诉我的,我不知道有别的艺术家如他那样这么偶然就遇到他的启蒙恩师:克里斯特·斯特洛荷姆Christer Str?mholm,瑞典最伟大的摄影大师,斯德哥尔摩大学摄影学院的创始人。三年后斯特洛荷姆告诉他:“现在你可以回到汉堡,去完成你还没结束的作品。”
  安德斯已经学会了怎样成为人群中的一部分,怎样被其接受,这就是他如何完成《雷密兹咖啡》(Café Lehmitz)纪录片的秘诀。《雷密兹咖啡》这本书出版于1978年,立刻成为了参考性的经典之作,其在摄影界的影响力堪比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
  我第一次看到安德斯·皮德森的图片是在汤姆·威兹(Tom Waits)的专辑《雨狗》(Rain Dogs)的封面上。我还以为这纹身男子就是歌手本人,他的脸紧贴入一个正在大笑的肥胖女人的胸怀里。汤姆·威兹的《雨狗》是发行于1985年的概念专辑,描述纽约的无依无靠的城市人,就像淋雨后迷失方向的流浪狗。音乐和歌词是多么契合安德斯·皮德森的雷密兹咖啡的气氛。《滚石》杂志当时对威兹的评论,让我们更能接近安德斯·皮德森的 “雷米兹咖啡”;“库尔特·韦尔式的颓废社会主义,摇滚前期的诚实,又旧又脏的蓝调,新奥尔良葬礼铜管乐队的忧郁挽歌,形成街头悲惨王国最优秀的画像。”不一定是瑞典人才能欣赏安德斯·皮德森的摄影,但你最好还是经历过瑞典的漫长漆黑的冬夜,才能稍微了解一点,并钻得进他的皮肤里感同身受。我首次接触瑞典是看一部与死神下棋挑战的一个中世纪骑士的黑白电影—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封印》。那是我第一次被摄影的美和的神秘感打动,启发了我1969年前往瑞典的旅程,还差点死于体温过低—我冲动地跳进一个看起来充满夏日阳光照耀、其实是冰冷的湖水里—这是我对于瑞典的第二个经验。我品尝了瑞典国酒—生命之水Akvavit尤其是Br?nnvin的那种冰冷苦涩和火热激情,像抑郁症的两极性格。这种北欧的感性,安德斯叫做“诗意的悲伤”(poetical sadness)。跟英格玛·伯格曼与他父亲的矛盾一样,安德斯·皮德森的父亲很早就抛弃妻子和孩子离家出走,所以安德斯与他的父亲很少联系。这可以解释当年他与启蒙恩师斯特洛荷姆的特殊关系和他现在非常受欢迎的教学和大师培训班,他的慷慨,激励的教育培养出许多年轻的甚至超越瑞典本土范围的摄影师。


  拍完雷米兹咖啡后安德斯展开了他所谓的三部曲,用十年的时间做了三本书,都是关于活在密闭空间里的人。他想了解被关进四面墙里的感受,他想探索近距离面对绝望与死亡的感觉:所以他先后拍摄了监狱、精神病院和养老院,尽可能地与他的被拍者共同住宿,共同生活。他说,睡在精神病院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历:“很多事情会发生在夜里,在医院里……但我拍到的许多照片被病人的家属要求删掉了。”“我的拍摄过程实际上是关于我如何被被拍者接受,如何让他们拥有我。”他还苦笑着告诉我这样一段轶事,准确地描写了他的拍摄方法:怎样跟被拍者交流,怎样分享人性。在监狱里有一名被拘留者要求他帮忙促进他见他女朋友一面。安德斯想了办法获得批准,为他们俩争取到一个私人房间方便他们相聚,条件是他们同意让他在场拍摄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女友一走进房间”,安德斯说,“棒!棒!他们马上脱光衣服,跳到床上疯狂地做爱。”安德斯像发了烧似地狂拍,直到用光他带来的所有胶卷。他走到门口弄响了狱警铃,可是没有人来开门。结果他被锁在“爱房”里,靠着门坐在地上,无能的相机挂在胸怀里,时间变得很漫长,他只能无奈地等待着那无休止的叫床停静下来。 “一旦你被锁进去你才意识到没有自由了。自由成为一种向往。我的摄影术就是向往”。


  “请不要解读我的摄影,他常说,无标题就是最好的说明。”在2007年的连州摄影节上,我帮他把作品挂在墙上,他对我说,“我不需要任何特定的顺序,我的影像就是一张人的肖像,一张风景,一张色情,一张城市结构,一张静物,一张天空,一张水,一张火,一张动物,一张食物,再来一张肖像。”他强调:“拍照和生命之间没有多大的区别。你活着,做爱,吃饭,睡觉,摄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不禁注意到安德斯拍的大多数照片都是“肖像”样式,竖直比起横放占主导地位,英语中,的竖幅格式叫“portrait”(肖象),横幅叫“landscape”(风景)是很有意思的。我借用荣格的角度来看,竖幅是“父”性,横幅是“母”性。毕竟一切都可以拍成肖像,包括自拍像,人生是令人振奋仰头往上看的, 而不是低下头来观看自己肚脐眼的。安德斯一直用一个不显眼的小相机,系统性地拍摄充满张力的黑白胶片,大部分时间运用闪光灯来创建一种生猛力量,好像要把闪耀的光照进入我们的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摄影对我来说是找到一种发热,一种高烧,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共震。我有两种不同的拍摄方式。一种是当我遇到一个人时,这相遇可能是一小时,也可能是三天,我会跟这人回家,呆在那里,然后离开。我的另一种拍摄方式就是快拍。好比切片的切, 切是一个很好的动词。我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因为它是如此之快。然后,我一层一层的剥开。”   “擢升人性”,这是我当年给他连州展览起的标题,我是引用自克里斯蒂安·高若勒。高若勒是法国VU’图片社的创始人,是他最早把安德斯·皮德森介绍到国际摄影舞台上。 我觉得“擢升人性”是他从意外得到惊喜,并尽可能接近他人的一直不变的追求,我想这是最能描写安德斯·皮德森的摄影方式。


  在一个破碎的时钟里
  飞溅的酒中
  有这么多的雨狗
  出租车,我们宁愿走路。
  和雨狗一起瑟缩在门廊下
  因为我也是一条雨狗
  (合唱)哦,我们如何跳舞,如何吞下了这一夜
  到做梦的时间了
  哦,我们如何跳舞
  跳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
  我们一直都像疯子一样
  朗姆酒倒出来又辣又稀
  清洁工走了我们还在
  随着雨狗
  搭上这艘破烂的火车
  把我的伞给雨狗
  因为我也是一条雨狗
  哦,我们如何跳舞的
  特瑞里的玫瑰
  她长长的头发黑如乌鸦
  哦,我们如何跳舞,
  你
  低声对我说
  你永远不想回家
  你永远不想回家
  —《雨狗》 (Rain Dogs)歌词
  汤姆·威兹(Tom Waits)
  Island Records,1985年
  (中文翻译:尚陆)








  安德斯·皮德森
  1944年出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14岁时举家搬迁到韦姆兰省卡尔斯塔德地区。
  1961年,他在德国呆了一段时间,学习德语、写作、画画。五年后,他遇到克里斯特·斯特洛荷姆Christer Str?mholm,在斯德哥尔摩摄影学校拜他为师。斯特洛荷姆的影响对他留下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记。
  在1967年至1970年他在汉堡拍摄雷米兹咖啡创作,1970年在那里举办了他的第一个展览,将350张照片钉在墙上,1973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游乐场》(Gr?na Lund),关于在斯德哥尔摩游乐园的人群。 1974年,他从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学院毕业。 1978年《雷米兹咖啡》在德国出版。
  1984年关于闭合机构的三部曲的第一本书出版。这三本书是关于在监狱、养老院和精神病院里的人群。
  在2003年和2004年安德斯·皮德森被任命瑞典哥德堡大学摄影和电影学院的摄影教授。
  他在欧洲、亚洲和美国定期举办展览和培训班。 2003年,他被阿尔勒摄影节评选为“年度摄影师”。 2007年,他的《擢升人性》展在连州摄影节获得“评委特别奖”。2008年他获得埃里希·所罗门终生成就奖。 2013年他的回顾展《安德斯·皮德森:影像》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展出他最重要的320幅作品。安德斯喜欢跟他得意的门生合作,2009年他和瑞典摄影师恩斯特罗姆J.H.Engstr?m一起拍摄,展览并出版一本书关于他们家乡韦姆兰省的影像《老家》“From Back Home”。2013年安德斯和丹麦摄影师(马格南)苏波尔JacobAue Sobol 举办双人展并出版一书《血管》“Veins”。2014年出版“罗马”一书,由Walther Konig出版社发行。

其他文献
评论杨抒怀,我决定从职业摄影师群体的困局与他个人的痛苦写起。  倘若将摄影作为职业,便必须同时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  一方面,理想与现实貌似相当有保障地重合:作为媒体单位的执业者,掌握信息领域的优先特权,占有相对优厚的资源和优越的传播渠道;个人照片经由大众媒体的放大和曝光,成为某个事实无可辩驳的形象代言,成为万众瞩目的社会焦点。在一个“媒介即信息,传播即价值”的年代,这种聚焦本身,意味着巨大的
期刊
李丹丹是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系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今年她在索尼世界摄影奖中获得专业学生组亚太区第一名。我们此次刊登的是她的毕业作品《慰安所的人体》系列。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她选择了复杂的“摄影、绘画加版画”的创作手段。   Q =陈奇军A =李丹丹  Q:您从何时开始喜欢摄影?主攻方向是什么?  A:我从高中开始接触摄影,当时在学习绘画,对摄影产生了好奇,经常会看一些关于摄影的书。我
期刊
点亮弱光  索尼微单TMA7S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其感光度具备ISO 100-102400,并且可扩展至ISO 409600,可以说只要有一点微光,索尼微单TMA7S就能将其记录下来,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感光利器”。索尼微单TMA7S之所以能有如此好的表现能力,这要得益于其配有约1220万有效像素35mm全画幅 Exmor CMOS影像传感器和优化的高速BIONZ X影像处理器,而无隙的芯片镜片技术能够
期刊
Q =陈奇军A =翟文礼  Q:请介绍一下您的工作情况?  A:我在英国拿到法律学位。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我返港成为执业律师并成立了个人的律师事务所—翟氏律师行。主要业务是为整个亚太地区的工业企业和商业提供法律服务,提供策略性法律意见及处理商业诉讼纠纷的案件。  Q:除了律师外,摄影是您的另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占用您的时间和精力多吗?您每年大约花多长时间去拍摄?  A:我很热爱我的第二职业
期刊
一镜横空  正当众网友们在“双11”的购物疯潮中起早贪黑时,第十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拉开维幕。每两年一届的珠海航展已经历经十届,对于军迷和摄友来说这同样是件大事儿,相比起一般的体育赛事和风景胜地,这里布满长枪短炮的阵式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是更胜一筹,“大战”即将打响,各路英豪早早就汇集于此,将偌大的航展场地层层包围,只待战机轰鸣,风驰电掣。  由于生活在珠海,对于已有几届拍摄航展经验的
期刊
京剧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有“行当”之分。行当就是把世间的人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分成生、旦、净、丑四大类。因此在京剧的舞台上,每一个出场人物都有一个固定的行当,也叫“按行分类”。搞了一辈子戏曲的父亲在晚年的时候,交给我几个铁皮制做的老式饼干盒子,里面装满了家里的老照片和底片。为什么这些老照片和底片交给我呢?我想主要是因为我在三个孩子当中是做摄影工作的,父亲按照行当分类的规矩,认为这些老照片交给我比较合适。
期刊
Q =毛文A =杨卫列  Q:请问您是如何与手机摄影结缘的呢?  A:2010年,工厂新来的老总常用三星8800C手机(800万像素)拍照。我感觉他用手机拍出的片子比我的富士S5600相机(500万像素)拍的还要好,这完全改变了我以前对手机拍照的看法。2011年7月份,我从巴基斯坦回国探亲时在淘宝网上买了一部800万像素的索爱U5i手机,后来又买了一部1200万像素的诺基亚N8手机,从此走上了手机
期刊
顶级制造  相比D800,D810重新设计了机身外壳,虽然基本机身外观并没有过大的改进,但小幅调整后,综合操控感受都有了一定的提升。由于改进了相机的按键形状与位置以及手柄的轮廓,如果同时握持D800和D810,就会发现,D810握持更稳定一些,而且细腻的操控手感也让人感觉更为舒适。为了提高相机的握持稳定性,D810还在机器背部特别是存储卡舱外也增加了胶皮。而在功能设计上,该机在液晶屏右侧新增加了“
期刊
贴近生活的摄影方式  手机拍照相对于相机有着更多的便捷性,首先它是生活必需品,不管你用不用它拍照,它都在那;其次它能更快将摄影作品分享至社交网络,对于摄影师来说,分享可能就是你的名片,对于拍摄本身来说,手机有着更强的隐蔽性,手机是人人都会使用的工具,对于街上的被摄者来说,手机有着相对的“亲和力”。这次在香港街拍中使用的OPPO Find 7、OPPO N1 mini则有着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OP
期刊
随心所欲  索尼微单?A5100与上代A5000相比,在像素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达到了约2430万像素,这与A6000相机像素相当。从技术规格来看,索尼微单?A5100采用了更多的A6000的技术,如Exmor APS HD CMOS影像传感器、BIONZ X影像处理器、179点相位检测自动调焦点及25点对比检测自动调焦点。从技术指标看,索尼微单?A5100确实有着更强的调焦系统,能够更快更准地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