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风景略不同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的三首诗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反思色彩,借助外在场景的契机,找寻个人的心灵甬道,表达对于自我存在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感受和思考。
  沈健作为诗坛老将,这首《离开》却带有鲜明的青春气息。随着一系列传统意象的铺排,加之悠长低徊的语调,一种古典的自恋跃然纸上。没读到结尾之前,险些认为它是首俗套的抒情诗,诗人在末尾袒露对情爱细腻的理性思考后,整首诗的意蕴峰回路转。这首诗可看作是对沈尹默《月夜》和舒婷《致橡树》中体现的情爱独立精神的一脉相承。
  整首诗以“我要”的主动句式开头,虚构离别场景。抒情主人公看似柔弱,却有着强大的意志。情感表达深入细腻,却又保持节制,诗人尽力营造出一种审慎、内敛的氛围。“我”要离开的世界和到达的地方,并不是此在和彼岸,而是离开个人边界模糊的情感世界,重建自我边界的心灵空间,属于漩涡与火焰中的自救,既是对于无上情爱理想的追寻,也是对于自我的保护。诗人强调,让爱归于宁静,保持足够反省,才能真正感受爱神的馈赠。“我”的离别源于对至高无上之美的追寻:“我要选择在一本书里/结束我的生命,在那无边的美的念想中/我要安静得像一幅插图”。“我”的情爱应如随物赋型之水,从不依赖的树,独立自在的月,尽管陪你游戏,落有雪花,被你赞美:“我要选择在你眸子里宁静地睡去/我要选择像一片你童年戏过的水/或者落上第一片雪花的树/我要选择像你无数次赞美过的”。从另一种角度解读,这些句子也在潜意识里暴露了“我”渴望霸占恋人身体、空间和历史的潜意识,展露了无节制的炙热情感带来的侵略性。
  “我”在结尾中重回离别现场,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向读者揭示,离别对于“我”究竟意味着什么。诗人用了几个主要意象:重返清澈的湖泊,一棵葱绿的古树。两组象征关系:一本书和欣赏他的眼睛的守望,嘴唇和一孔笛音的共振。并以此来表达“我”的认识:要想让情感重回葱翠,重返清澈,以至无间合一,就要保持自我而守望欣赏,彼此理解而共振和鸣。
  作为诗歌素材,火车是一个极易激荡心中沟壑的意象,大地之上的自在幽灵,自远方来,稍作停留,便走向远方,不知所踪,大地也抓不住它的影子。作为女性诗人,南子在《火车》中直觉敏锐细密,直观感受和火车意象合一,表达得入木三分。一开篇,她就能牢牢抓住火车的影子,抓住它的声音:“有着阵阵弯曲/一半埋在土里/另一半被暮晚的寒风吹送”。声音一半潜入土里,埋葬亡灵的大地,低徊浑浊,另一半随风远啸,孤独阵阵凉。这首诗中有一句颇有意思:“澄澈的棺木”。棺木向来是凝重的,这种象征让火车带有死亡意味,但澄澈一词让死亡透明而富有灵性。火车作为无始无终的意象,向来不只是空间存在物,它连通往昔与未来,孤独自在,与岁月周旋,厚重自如:“吹来的风中有一些放弃/一切又都是新的”。在其面前,人的渺小和卑微构成了失败者形象。最后,女诗人的“仿佛它正和多年后的自己相遇”,可理解为期望和自我认同。在这个世界中遗世而独立,广阔而自在。
  姚风的诗歌节奏轻快,用词典雅,主题却常常充满对自身、社会和文化的反省与质疑,其诗可称之为质疑之诗,具有一种天然的思想深度。这首《苍老》很容易让人想到韩东的《你见过大海》,但主题相距甚远。姚风不仅对文化进行反思,还对成人角色进行质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大海,诗中的“我”对大海充满想象,女儿则在直觉上对大海充满兴奋。对于自我的成长:“而我,一个已在恐惧中学习半生的人”。姚风在此刻予以否定,他抓住刹那的灵动,对文明的灵性遮蔽和自我的心灵遮蔽进行反思。对于大海的文化命名,对于它的后天恐惧,我们在如此广阔敞亮的空间里幽闭而不自知。诗人的视角在末尾重新落到大海之上,充满了无奈乃至悲凉的感觉:“大海波平如镜/折射的光芒都是苍苍白发”。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其他文献
继舒婷之后,福建再次走向全国诗坛并有一定影响的女诗人,该是闽东诗人叶玉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叶玉琳开始发表诗作,1993年,她与大解、马永波等诗人,一起参与了诗刊社第十一届“青春诗会”。至今为止,叶玉琳共出版了四部诗集《大地的女儿》(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永远的花篮》(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那些美好的事物》(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海边书》(昆仑出版社2012)。在诗人圈中,叶玉琳并非
期刊
赵目珍诗歌的意味,来自某种古典的抒情,他立足真相,直白其心,下笔总有一种干脆和力道,将见闻、思想皆纳入其语言创造中,以心感受,以魂靠近,在具体的个人体验中寻求诗的生动与神秘。这是我对赵目珍诗歌的基本印象,而他近年来的诗歌写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我的判断,其对日常经验的转化,并非要作刻意的升华,这种自然的接受,全在于某种独特的人生领悟。他近年所写的组诗《有所思》,在我看来,就是他在融合了自己的古典学
期刊
当一个女孩不能用撒娇的口吻诉说心中深藏的痛苦时,她就注定了有成为一个诗人的潜质。  我们无法揣测梅依然儿时曾遭遇过何种深重伤害。她也只是在诗集《女人的声音》的后记里隐约提起,并郑重强调“现在,我是不愿说出来”。因此,我们只能透过文字触摸出这次伤害把她幼年的生命劈开过一道深不可测的裂谷。用她的话说,“它们已成为了我黑暗的源头”(《神秘与忧郁》)。但可以推断,正是这种无法言说的伤害造成的痛苦与孤独催生
期刊
时间与生命是永恒的母题。凡夫肉体,均会经历同样的生老病死,但具体到每个个体,其间所迸发出的切肤感受,又可谓各不相同。因此,时间具有永恒的魅力。诗人相遇了时间,切割下某一刹那的体验,我们相遇了他们的诗,在不同的美感中逡巡,也尽是岁月刹那的赠予了。在此刻,我们读到了三首美感不同的诗,时间与生命,也便展现了属于当下的多棱。  《变老的时候》仿佛一张切片,完整而无可挑剔地塑形出理想的老年姿态。尽管题目为“
期刊
《五颗黄豆》出自80后诗人巫小茶之笔,诗人年轻,诗句却相当老练,常有惊人之笔。黄豆,本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物什,却被用以表现生命觉醒的过程,可见诗歌的日常生活转向与精神喻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全诗从戏剧性的撒下五颗黄豆开始,将黄豆从孕育、生长到成熟的过程展现得颇为精巧。黄豆成熟形态的比喻生动贴切,细致入微,形象地描摹出黄豆成熟时的喜悦,但这与“我”何干?随着诗句的延展,读者才发现黄豆虽不爱“我”,却
期刊
诗人宋琳在《精灵的名字》一文中这样概括张枣的写作:“善于运用古老的韵府,并从中配制出一行行新奇的文字”。或许正是在“配置”这个动词的牵引下,张枣把“梅花”、“灯芯绒”、“鹤”、“天鹅”、“何斯人”、“娟娟”……这些带有距离感的名词调和在一起,纵向搭建了诗歌中现代元素与古典元素的良性互动。因此,读张枣的诗不得不凝视梅花、鹤、楚王这些颇具古典意味的字眼,诗人总会在自己的诗歌中纳入这些古典元素,并由此激
期刊
我想我的好运气  终有一天会来临  我将被我终生想象着的  寥若星辰的那么几个佼佼者  阅读,并且喜爱  ——张枣《云天》  一、“传统”的新写作点  新诗百年的任何一个时期,大学校园都是一个孵化诗人与探索发展诗歌的重要阵地。在号称诗歌的“黄金年代”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一样,很多当代重要的诗人都是从大学校园开始接触诗歌与走上诗歌写作的道路,并在后来的人生持续写作中取得成就。因为大学校园在诗歌演化中
期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诗歌摒弃之前“大词”操练带来的虚空和浮华,展现出亲近生活的“及物”姿态,这种姿态纠正了诗歌与现实的疏离态度,重新为诗行注入生活的光泽,诗歌由此重获坚实的艺术生命。“及物”写作以其辉煌实绩证明——关注芸芸众生的生存现实,才是诗歌发展的真正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对“及物”写作的单纯强调也为诗歌带来诸多问题:诗歌沦为单纯的情绪的发泄;形态过度琐碎和具体,因而远离深度,削弱了诗歌的表现
期刊
一、现代社会的友谊  人是一种孤独的动物。孤独类似于饥饿,无论制造多少食物都不能满足饥饿,无论拥有多少亲情、爱情、友情都不能消除孤独。在古代,诗人大多居官,是统治阶级集体中的一员,受君臣秩序约束,这种严格的等级秩序可以给其成员带来相对稳定的归宿感。他们的孤独往往产生于脱离官方秩序或不能进入官方秩序的时刻。如不甘事权贵的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战乱年代与官方秩序失去联系的杜甫“飘飘何所似,天
期刊
荷马是欧洲和世界文化之父,他的两部伟大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文学的基石,带给艺术与文化永恒的灵感。这位盲歌手留下的普遍性的讯息,建立的丰碑,都不会为千百年的时光所磨灭。这位伟大创造者的幻想具有火焰的力量,引燃了从古至今的无数想象。为表彰各国艺术家们创造的伟大遗产,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评选机构设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奖项评委包括来自美国、比利时、德国、波兰、意大利、法国、保加利亚、巴西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