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虎头村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a1982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碚区虎头村位于蜿蜒连绵的缙云山深处,平均海拔六百米。四百多年前,汪、王两大家族的先祖为躲避战乱,从千里之外的湖北麻城孝感一带迁徙到这里。
  同期 彭方富(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村民): 那时候我们饭都吃不上,就吃黄泥巴、刺疙瘩,从山坡上挖刺疙瘩来吃,连结婚时穿的衣服都是借的……
  土地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几百年来,居住在村子上半槽的汪家和下半槽的王家,时常因为争夺土地和水源,大打出手……
  三十二年前,年仅十岁的王久元看到虎头村的贫穷与落后,萌发了一个长大后要改变家乡面貌的梦想……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小时候有个)星期天我们出去打猪草,我就跟我们那些同学摆龙门阵,我说你看我们虎头村,实在好穷哦,这个地方真的是看起来太凄凉了、太凄惨了。我说如果哪天我当到虎头村的一个官的话,我一定要把虎头村变个样子。
  2005年1月,从部队退伍的王久元,不顾同学和战友的劝阻,毅然回到了虎头村,当上了一名连村干部都算不上的社长。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我们(有个)同学是企业家,他说你去当什么社长嘛,你到我这里来干,你当社长能挣好多钱吗?其实当社长没有钱,我们那时候一分钱都没有。他说没有钱你去搞有什么意思呢?
  这个小小的社长,心里装的可不只是他那一亩三分地。他常常在思考虎头村落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虎头村的未来在哪里。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我就一直在想(该)怎样发展,是搞养殖业还是搞种植业?哪个能把这个荒山变为金山?把死资源变为活资源?
  2006年8月,一场以“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正在这里举行……这次演讲,让镇领导重新认识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也让村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虎头村的希望。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我说我是虎头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家乡;我生是虎头村的,死也是虎头村的。那么我作为虎头村的一员,就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一年后的村级换届选举,王久元成为了虎头村自建村以来得票数最高的党支部书记,被选为虎头村新的当家人,也开启了他曲折的追梦历程……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我刚刚上任,有些人就泼冷水,说一些讽刺的话呀,包括一些负面的语言呀,一波接着一波来,说看我能搞出个什么名堂来……
  这是虎头村当年唯一通往山外的道路,在这条小路上,不知留下了多少虎头村人进出大山的脚印……
  上任之初的王久元和几个村干部商量,必须要打通一条能通车的路。只有通了这条路,才能缩短山里山外的距离,让村民告别肩挑背扛的日子……
  平坦的道路,(其)修建过程往往并不平坦。道路占地的协调、修路资金的争取……山里与山外,这辆二手摩托车陪伴着王久元来回数万公里地奔波,可他却完全无暇陪伴自己的家人……
  同期 王久元妻子:特别是有次我们娃儿生病了,晚上九点多钟,家里又没其他人,我打电话说你还在忙啥子,娃儿发高烧。他说他在村里还有事。我娃儿烧得这么严重,都三十九度多了,一发烧一点精神都没有,就像在睡觉,家里都没个人能出出主意……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我们说(修)这条小虎路不容易,如果修好了就是我们虎头村的经济命脉。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按质按量按时地把这条路修好。
  经过多方筹资,这条被王久元视为虎头村经济命脉的小虎路开工了。然而,当居住在下半槽的王姓村民得知这条路暂时只修到上半槽时,他们对这个本家书记有了看法…… 接下来的几天,王久元一家一家地动员,反复开导自己王家的族人。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我说这是一个发展规划,该修哪条就修哪条,最后我们再慢慢全覆盖,你们不要着急……
  在他的诚心打动下,全村老小都积极参与进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到半年时间,全长15公里的水泥公路顺利完工了。
  同期 汪兴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村民):公路修通了,第一再也没有肩挑背扛了;第二赶场也方便了,像我现在八十几了,赶场坐车子很方便……
  这条公路的通车,让虎头村的村民看到了山外世界的精彩,也让山外的人们得以走进这个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事情大家辛苦了。端午节到来之际,祝大家身体健康,一家人欢欢喜喜高高兴兴的,好不好?
  自王久元担任村书记以来,每逢传统节日,他都会召集村民们一起团聚,以此来促进两大家族的感情沟通;有村民生病住院,他也必去看望、照顾。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虎头村哪个群众生辰满十要去一趟,不管男女老少;特别是老人生了病,重病也好,只要听说在住院,必须去看一趟。我们当时都是自己掏腰包,现在我们也都是在这样做。
  同期 汪兴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村民):下面那个石木罐(村民曹洪均),他最穷,王久元去把他背到医院去,哪个书记做得到啊? (曹洪均)身上还有粪,全身夹夹(污垢)很厚,眼睛都看不到,他要到医院去,王久元就把他背到医院去。实事求是(地讲),我没有说半句假话,真的谁都做不到……
  把村民当成父母来孝敬,把村子当成家庭来经营,这是王久元八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正是靠着这一理念,他团结村民们一起,通过八年的努力,让每一户村民家门前都连通了宽敞的水泥公路,让每一户村民都喝上了清澈卫生的自来水。
  十年前,和许多虎头村的年轻人一样,汪海利选择了外出闯荡,在重庆主城区开了一家餐厅,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有十多万元的收入。但在半年前,他却关掉了城里的餐厅,回到了家乡。
  同期 汪海利(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村民):村里公路修好了,又有(自来)水了,村长和书记就说,你在外面开馆子味道都那么好,不如回来搞农家乐。我自己也想在家里发展,觉得比较好一点。
  虎头村变了,通过土地流转进行集中打造的生态观光农业公园吸引着远近游客,也吸引了更多像汪海利一样的年轻人回家乡创业。沉寂的虎头村热闹起来,虎头村的村民也渐渐地富了起来。然而,王久元追逐梦想的脚步仍在继续……
  同期 王久元(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以农养人,以农富村,以农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我们在农上来做文章。农村的房子、 农村的资源、 农村的土地、农村的森林,我们把全部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打造一个特色的生态虎头村。
  字幕:2006年,虎头村人均年收入3521元;2014年,虎头村人均年收入14 861元。
  同期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村民甲:我听说书记的钱都拿出一两万来用了,就为了把村子搞好……
  同期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村民乙:这么多年来,我们村里有过几个老书记,(但)没有哪个有这个书记做得这么出色……
  同期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村民丙:我希望他长期在我们村里当书记……
  同期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村民丁:我觉得现在过得很好……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委组织部)
  (该片荣获2015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活动三等奖、重庆市第七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活动一等奖,并在重庆卫视播出。)
其他文献
“这是东山社区腰鼓队表演的腰鼓秧歌,真是太带劲了!”2013年新春,辽宁省长海县大长山岛镇组织各村和社区开展秧歌会演,其中东山社区表演的腰鼓《欢笑的日子》格外引人注目。有人问社区工作人员:“你们的腰鼓找谁编排的?一定花了不少钱吧?”工作人员相视一笑:“我们既没请人也没花钱,我们社区有个免费的‘全能老师’,是她教我们的。”大家口中的“全能老师”就是付春华,是大长山岛镇东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兼远教终端站
期刊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地处关中东部,南靠秦岭,北依渭河,风光秀丽,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十一五”以来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各项产业蓬勃兴起。经济发展的加速使群众对产业技术和信息的需求出现井喷,也导致了技术和信息资源的相对短缺。为此,华州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平台,实行教学订单化、服务专业化、处置快速化的“订单式”教学服务,为基层党员解了燃眉之急,为农村群众拓宽了致富之路。  立足实际,整合资
期刊
有不少远教干部反映,现在在农村,传统的远教播放日制度越来越难落实了。虽然,各地都有一套监督播放工作的机制和办法,但是站点紧锁、设备空放等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有的站点每到播放日,按照播放计划空放课件,完成在线课时了事,实际并没有党员群众来参学;有的站点甚至常年无活动,上级检查就召集党员群众来做做样子,上级一走仍旧放羊吃草。久而久之,上级就像打游击,站点就像捉迷藏,上下都疲惫不堪,工作却没有起色。时间长
期刊
笔者在工作中走访机关事业单位时,发现不少地方没有建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平时开展集中学习,要么播放现有光盘,要么从网上下载视频来收看,常常为了寻找课件而大费周章。我们应该看到,在集中学习上,远程教育的独特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不能与时俱进,做到远程教育全覆盖,则必然与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党员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相脱节。因此,笔者建议,务必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机关事业单位远教站点建设。  
期刊
现今“精准扶贫”正越来越成为时代热词,所取得的突出成果也有力证明着“精准”理念的正确、科学。那么对党员教育片制作来说,是否也可以引进“精准”这一理念呢?享有“雷锋精神肇始之地”美誉的辽宁省抚顺市针对以往党教制片中所面临的一些常规化、传统化顽疾,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自2014年以来开创了“精准制片法”,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四“精”四“准”的党教制片创新模式,“精准”理念有如一抹最亮丽的新色,扮靓了雷锋城
期刊
党员电教片是我党加强党员政治思想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党教片创作既具有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规律性,更具有党员宣传教育的特殊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节目形态,党员电教专题片的发展历程、现实状况、未来走向,都一直挑战着电教人的心智,可以说电教片已成为党员电教工作发展的命脉所在。本人通过近些年对党员电教片的积累、沉淀、酝酿、思考,对此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理解。  一、党员电教专题片的解读  (一)电视专题
期刊
走进陕西省彬县闫家河村,就被漫山遍野的金银花花海所吸引,那迎风摇曳的簇簇白花在欢快地诉说着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地的村民自豪地告诉我:“这小小的金银花,就是我们闫家河的致富花!要是没有它,哪来现在的好日子呢?”听了这番话,我真得为小小的金银花点赞!  不过以前的闫家河村,可没有这样的红火景象,原始的窑洞、崎岖的山道,“走路不是上山就是下河,吃水不是人担就是驴驮”……靠天种粮的苦日子让闫家河人看不到一点
期刊
每个工作日,不是在站点里播放课件,就是到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他的脑袋里想的都是利用远教服务农民的实事。在别人眼里,他总是闲不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没有丝毫懈怠。他,就是安徽省定远县桑涧镇蒋雨村远教站点管理员、大学生村官潘健。  2014年2月,潘健来到蒋雨村任职。刚到村里,他就主动担当起站点管理员的重任。没过多久,正赶上全县站点设备更新升级,新的机顶盒与老式机顶盒完全不一样,里面的课件频道也进行
期刊
专题片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感形态各异,而运动镜头带来的动感美就是其中之一。说起运动镜头,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镜头的升降、推拉、摇移、跟拍等拍摄手法,这也是电教工作者较为常用的手法。运动镜头能够赋予专题片独特的、无与伦比的灵气与神韵,很值得我们通过不断的借鉴与实践来充分释放这份美感。  由重庆市委组织部、北碚区委组织部联合摄制的《逐梦虎头山》,其制片方面的诸多优点中尤以运动镜头的娴熟运用更令人眼前一亮。笔者
期刊
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很多地方为了提升远教培训效果、促进学用转化,经常会邀请一些“土专家”到站点结合课件讲解,或者到地头展开实践指导。由于“土专家”介绍的经验和方法比较切合本地实际,因此请他们来讲课能够摸准农民的脉,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土专家”授课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存在着“肚里有货倒不出”“东拉西扯抓不到重点”“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土专家”自身文化水平有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