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观众从感动中“拯救”出来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8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奥· 福和他的妻子法兰卡·雷姆一起创作的《开放夫妻》(The Open Couple)在上海演出。不同于国内一般的“参考”“借鉴”“致敬”等一系列惯常做法,这是该剧国内首次正式得到授权引进的演出,这样的态度值得肯定,尊重原著的创作是提高水平的最基本步伐。中国话剧诞生刚超过100年,我们还是得从基本做起,这是可悲还是可喜?无论如何,能踏出第一步总是好的。
  《开放夫妻》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对男女结成夫妻,丈夫在婚后出轨,妻子活在悲伤之中,无计可施,丈夫提出“开放夫妻”这样的概念,鼓励妻子也可以像他一样,找寻丈夫以外的伴侣,到妻子终于找到她的情人时,丈夫却崩溃了……
  一对男女,经过恋爱,踏入婚姻的殿堂,从此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这是传统赋予婚姻的定义,婚姻的关系应该是一对相爱的男女在法律的保证下,生儿育女,一辈子的厮守。只是时代变迁,人心也不一样了,婚姻的意义、夫妻的关系转变了,原本为了稳定男女间关系的制度变得充满了危机,背叛与忠诚、占有与被占有,男女之间的角力;男与女、性与爱、开放与保守,一连串尖锐的冲突矛盾,达里奥· 福在1983年把夫妻间的私密话题以即兴喜剧的方式面向社会的公众舞台,戏谑手法,充满禁忌的大胆话题,引起极大的反响。33年后的今天,达里奥· 福引发的思考一点也没有过时。
  严肃戏剧在商业社会向来难以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尤其在被戏谑为“魔都”的上海,出乎意料,《开放夫妻》的首演座无虚席。舞台设计是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空间,通过舞美设计和灯光效果把空间融为一体。之前曾阅读过执导本剧的李旻原先生的访问稿,他着力于实践东西方结合的戏剧方式和演员训练方法。在《开放夫妻》的简约舞美中,“意在物外”的东方式审美情趣在剧情的空间里无时无刻不渗透着。
  舞美设计的主要作用是让演员能在这空间里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演员以他们的身体语言演出而不是演技,这里说的身体语言不是肢体语言,身体包含四肢、声音、眼神、脊椎以及体内的各种能量结合。于是在舞台上看到的是把演出痕迹减至最少的演出(也就是即兴的一种形式),演员们似乎在随意地说着话,随意地在动着,而这种“随意”其实也是有意为之的;以喜剧戏谑的方式来讨论婚姻、爱情、两性以及自由、独裁这样严肃的话题,以写意来表现夫妻生活这样写实的剧情。随意与有意、戏谑与严肃、写意与写实,这样的矛盾是戏剧故事以外的另一种戏剧张力,和传统的观剧体验不一样,这次演出的戏剧力量更多是来自故事以外的,这同时也是一种东方人特有的审美情趣——意在言外。
  以这样的方式来做演出,在国内的剧场并不多见,尤其是以票房为主导的商业演出,更是凤毛麟角,《开放夫妻》是一次有意思的试验,这当中也有讨巧的地方,以喜剧来做尝试,有效地吸引观众进剧场去接受这样的戏剧实验或戏剧教育。
  一场演出的成功与否,最直观的是现场观众的反应。演出中,不时会有观众发出会心的微笑,被剧中的剧情、演员动作和幽默的台词所牵引着,从这个角度来看,《开放夫妻》这次的尝试有很不错的结果,但让观众发笑从来不是戏剧最重要的功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认为,戏剧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思考应该成为一种娱乐的方式,那《开放夫妻》能否达到布莱希特所说的戏剧?《开放夫妻》演出完毕后,剧组预留了十五分钟让观众和剧组创作人员进行交流。有观众提出《开放夫妻》不写实,虚假,不感人,让人无法投入;另外有观众认为《开放夫妻》引起了他的共鸣,让他思考很多平日没有思考过的或者羞于启齿的问题,他对如何达到这样的演出效果很感兴趣……
  观众的想法其实引发出一个有趣的思考,国内的观众习惯于感动、移情这样的戏剧审美观,没有感动和移情就难以接受;而现代的戏剧(或者是西方戏剧)的发展,早已从感人、投入的概念中跳出来,反而强调戏剧的虚假性,要把观众从“感动”中“拯救”出来;戏剧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工具,好的戏剧应该直面现实、审视这残酷世界,引发思考和想象,观众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主动的获取。为了“防止”观众投入剧情中,布莱希特提出了“间离”“陌生化”这样的手段,处处提醒观众时刻保持思考。《开放夫妻》的导演李旻原以布莱希特的观点来回答了观众的问题。
  这似乎和大部分中国观众的观剧习惯矛盾。很多观众进剧场是想哭一场,笑一场,打发时间,而不是思考人生中、社会上的各种问题,探索人类灵魂最深层次的本质,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做一个相对没那么多缺憾的人;而大部分的戏剧工作者却希望通过戏剧表达创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对各种社会人类问题的思考探索。这其实也是戏剧演出以外的矛盾点,而且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这次《开放夫妻》的演出,探讨了婚姻关系、夫妻关系、男权女权、性与爱、自由与平等。而对从事戏剧事业的戏剧人来说,想的更多的是戏剧的形式、演出和观众的关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老师在他的著作《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中提出,未来的中国话剧的探索除了做什么戏外,更重要的是怎样做戏。
其他文献
有些抉择,或许就会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一生,《摆渡人》(The Ferryman)中的每個人,几乎都要面对这所有的抉择。  Quinn Carney曾经是爱尔兰共和军(IRA)的成员,现在他和妻子Mary Carney一起在阿马郡经营他们的农场并育有六个子女。他的弟弟Seamus追随自己的脚步也进了爱尔兰共和军,却于十年前神秘失踪,生死未卜。因此,弟妹Caitlin和弟妹的儿子Oisin不得不
期刊
如何将莎剧这样的西方经典改编成中国艺苑中的另类表演形式——木偶剧?当莎士比亚的经典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时怎样才能各自取长补短呢?在观看完由上戏木偶班师生创作的木偶剧《哈姆雷特》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木偶剧《哈姆雷特》只是节选了几段剧情加以演绎,表演形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个卫士在城楼上的对话,这段表演使用了杖头木偶,表演者的身体完全隐藏在城堡后面。第二段,哈姆雷特回国奔丧,这时演出加入了
期刊
近日,一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又一次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上演。不过,这一次的故事,却和以往不太一样。作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上戏有戏”莎剧演出季中唯一的原创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几个世纪之后的舞台上,讲述着与莎翁有关,却截然不同的故事。  女孩出生在保守的“没落贵族”家庭,靠未婚夫的资助来维持生计,父亲和未婚夫把他们住的房间租给拍摄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组,女孩瞒着父亲去剧
期刊
哈罗德·品特曾经在不同的回忆文字里,多次讲述自己作品的观众反应。一次,品特前去剧院看自己的作品《生日晚会》,迟到了的他决定直接去二楼观众席,却被票务员拦下。原来因为观众太少,二楼的观众席是关闭的。在得知这位观众就是编剧本人后,票务员露出了怜悯的表情放了品特进去,品特发现不仅二楼观众席只有自己,楼下也只有六名观众,这场演出的票房收入是两英镑六先令。还有一次,品特带领剧团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首演《看门人》
期刊
记得《上海戏剧》在2013年开辟了一个专栏“名为青话”,用了十二期连续刊出。我们作为青话的演员感受到久违的关怀。这也让我们似乎有一种从梦中醒来的感觉,静心地追忆梦里发生的影像,并且理性地解解梦。  青话值得怀念和惋惜的是她多年创造形成的演出艺术风格,这是她经过建团38年来艺术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我们想到这个题目时,有人提出质疑:是的,青话让人留恋,更让人惋惜,可是她已经离去二十多年了,再追忆她的
期刊
将莎士比亚作品改编为戏曲并不鲜见,《驯悍记》的戏曲改编也不算少,它早在民国初便由吴我尊与汉调戏班合作带上舞台,40年代初又有马师曾改编的《刁蛮公主憨驸马》,进入本世纪,陆续有2002年台北京剧版,2013年武汉汉剧版和2014年香港的粤剧版。  此次上戏创作的京剧版《驯悍记》,关注点在坚持京剧本身艺术特性基础上激活传统,着意于京剧艺术本身的自我突破。戏曲改编外国作品,策略之一为中国化,即将其移植到
期刊
早先有媒体报道,在此次波兰导演陆帕将史铁生的中篇小说《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以下简称《戏剧之设想》或原著)搬上舞台前,林兆华导演就曾有将其搬上舞台的打算。但正如史铁生在《戏剧之设想》的第十四章“后记”中所言:“我相信,这东西不大可能实际排演和拍摄,所以它最好甘于寂寞在小说里。难于排演、拍摄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资金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而林兆华也曾说:“小说里有戏,有电影,非常丰富,
期刊
时隔多年,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再度来到上海。这个诞生于1980年的新编戏一经创排就引起剧坛注目,先后出现了豫剧、潮剧、秦腔、越剧多个移植版本,改编的电影同样取得巨大成功。三十多年来,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久演不衰,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次湖北省京剧院的《徐九经升官记》巡演,北京、上海观众还看到了新一代“徐九经”谈元与原版“徐九经”朱世慧同台共演。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取材于民间故事,剧中人物都是
期刊
文化广场每年春天举行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今年首次邀请了台湾音乐剧加入,分别是广艺基金会的《天天想你》以及人力飞行剧团的《向左走 向右走》,特别是《向左走 向右走》市场火爆,热烈的反应让剧院加场加座。然而我周遭亲朋好友褒贬不一。面对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该如何理解各自有理的批评跟赞赏的观点呢?  对此剧无法忍受的友人过去在音乐剧发达的伦敦求学。伦敦西区跟纽约百老汇其实是双城一体,虽处大西洋两岸,
期刊
对于法国人而言,古典主义不仅是艺术史上的一座灯塔,更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哲学。这种考究端正的美同它的艺术戒律一样,矜贵而严苛——路易十三的风格有些沉重而臃肿,路易十五的时代又太过漂亮做作,只有太阳王路易十四才处在古典主义坐标的正中,自然,也只有这一时期的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才是古典主义戏剧的最高典范。这种法国式的骄矜一直守护着古典主义的传统,将之顽强地延续到法国的现代演剧中。譬如这次由法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