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首次专利拍卖开展以来,中国技术交易所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完善交易制度和规则、创新交易机制和模式、培育市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典型的示范效应,目前中技所已具备了开展常态化专利拍卖业务的能力。
近日,围绕正在开展的“中国技术交易所专利拍卖会(生物医药专场)”相关话题,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裁李中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李中华早年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荷兰Nijme-gen大学和美国Tennessee大学从事过近10年的科研工作,后在美国从事生物技术投融资工作。2007年回国后,曾先后担任北京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副主任、中国技术交易所总裁助理,现任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裁,在技术转移和技术投融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医药技术交易现状
China IP: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医药领域专利技术交易、转让的整体状况?
李中华:医药行业是一个具有高度技术依赖性的行业,由于中国的绝大多数医药企业缺乏R&D能力,因此外购技术成为医药企业主要的产品技术来源渠道,医药领域的专利技术交易相对而言非常活跃。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医药市场主要以仿制药品为主,相对于化学药领域而言,专利交易相对较少,批件交易量很大,但工艺类及新晶型类的专利交易近几年来逐步活跃;在生物药及重要领域,专利较多,批件与专利同时交易较多。随着国家对新药研发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市场环境及监管环境的变化,未来中国医药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交易会越来越活跃。
China IP:在您看来,目前在国内医药领域技术交易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李中华:目前国内医药技术交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高质量的技术不多,主要还是以仿制药为主;二是定价困难,积累的历史数据不多,而且技术不是驱动市场的主要因素,营销能力更重要;三是交易行为不规范,诚信缺失,合同签署后执行难度大;四是存在灰色地带,经常有索要回扣的情况出现。
China IP:选择天津药物研究院作为合作机构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的?
李中华:选择天津药物研究院作为合作机构,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其一,天津药物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药品研发基地,主要定位于医药技术工程化,和市场结合紧密,其转让的技术已成为国内很多知名制药企业的市场主打产品,在国内医药界具有崇高的声誉;其二,长期以来,天津药物研究院与中技所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中技所成立后成交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天津药物研究院研发的盐酸马尼地平技术,中技所与天津药物研究院合作的“龙加通络胶囊”技术项目通过创新交易模式,创下国内同类药物交易价格之最,该案例曾被评为北京产权市场十大交易项目之一;其三,天津药物研究院的领导长期以来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对专利经营的重视和能力均有独到的见解,容易和中技所这样的技术交易平台达成互惠互赢的合作。
创新完善交易机制
China IP:与其他行业的专利拍卖活动相比,医药技术专利拍卖具有哪些特别之处?
李中华:医药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医药技术专利相对数目不大,实现产业化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大,国外尝试医药类技术转移拍卖的并不多;且相比信息产业领域,由于国内医药市场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国内绝大多数医药企业对专利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尚不高,这些因素均导致医药类技术专利的拍卖较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拍卖难度更大。
China IP:本次专利拍卖会主要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该方式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李中华:本次专利拍卖将采取网络动态报价的形式进行,相比传统的现场拍卖,网络动态报价具有诸多的优势:一是解决了传统现场拍卖的地域限制问题,散布于各地的购买方均可同步参与竞买;二是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选择报价,解决了现场报价决策时间短的问题,使得竞买方能有时间对于像专利这样复杂的标的做出更为理性的分析和报价;三是提供了良好的匿名保护机制。
China IP: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使本次专利拍卖会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中技所在前期都做了哪些调整和准备工作?
李中华: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加强:首先,强化了前期的专利分析和评价工作,对专利标的的说明及价值点进行分析,方便竞买人的前期评价工作;其次,针对专利的特点分析潜在竞买企业的产品结构,有针对性地向目标客户进行推介;再次,强化宣传和推介工作,在招商过程中与潜在客户保持密切沟通。
China IP:您认为在本次专利拍卖活动整个的工作流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哪个环节?
李中华:最难的还是招商工作。因为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专利拍卖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要向目标企业介绍专利的价值,另外也需要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
总结专利拍卖经验
China IP:通过前几届专利拍卖会的举办,您认为其中暴露出哪些问题有待今后去加以改进?从技术操作层面来说,将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克服?
李中华:总体来讲,中国的专利交易市场还不是很活跃,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技术层面,中技所未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克服前几届专利拍卖中的不足:一、进一步提升前期专利分析评价能力,而不仅仅是只将专利说明书给潜在竞买人;二、进一步分析潜在竞买人的产品结构及发展战略,实施精准营销;三、进一步创新交易结构和交易模式。
China IP:中技所下一步在创新技术交易模式、拓展业务领域等方面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李中华:中技所作为技术交易平台,今后会进一步加强新交易产品的研发工作,在能力交易、公开竞争性交易等方面完善交易制度和交易流程。此外,中技所还将研究不同技术领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交易产品。与此同时,还要密切追踪国外技术交易的进展,进一步丰富中技所的交易产品。
从技术向商业转身
China IP:可否请您与读者分享一下您的个人经历,谈谈您是如何与医药技术交易结缘的?
李中华:我于1987年进入原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先后在香港、荷兰和美国的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也获得过包括国际大脑研究组织研究奖学金和田纳西优秀博士后奖等科研奖项,但长期以来就对技术商业化有浓厚的兴趣,最后决定从事技术商业化的工作是2002年的时候,所以后来进入美国的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攻读专门的技术商业化MBA,2006年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我是在大学里整整呆了20年后开始进入商业领域的。
China IP:在您看来,技术交易服务行业必须具备的最核心要素是什么?
李中华:技术交易服务是技术成功商业化的核心环节,对人的素质要求非常高,目前中国这方面的人才还很不够,也希望国家今后能从政策方面鼓励咱们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吸引海外这方面的人才回国服务方面加大力度。
近日,围绕正在开展的“中国技术交易所专利拍卖会(生物医药专场)”相关话题,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裁李中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李中华早年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荷兰Nijme-gen大学和美国Tennessee大学从事过近10年的科研工作,后在美国从事生物技术投融资工作。2007年回国后,曾先后担任北京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副主任、中国技术交易所总裁助理,现任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裁,在技术转移和技术投融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医药技术交易现状
China IP: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医药领域专利技术交易、转让的整体状况?
李中华:医药行业是一个具有高度技术依赖性的行业,由于中国的绝大多数医药企业缺乏R&D能力,因此外购技术成为医药企业主要的产品技术来源渠道,医药领域的专利技术交易相对而言非常活跃。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医药市场主要以仿制药品为主,相对于化学药领域而言,专利交易相对较少,批件交易量很大,但工艺类及新晶型类的专利交易近几年来逐步活跃;在生物药及重要领域,专利较多,批件与专利同时交易较多。随着国家对新药研发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市场环境及监管环境的变化,未来中国医药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交易会越来越活跃。
China IP:在您看来,目前在国内医药领域技术交易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李中华:目前国内医药技术交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高质量的技术不多,主要还是以仿制药为主;二是定价困难,积累的历史数据不多,而且技术不是驱动市场的主要因素,营销能力更重要;三是交易行为不规范,诚信缺失,合同签署后执行难度大;四是存在灰色地带,经常有索要回扣的情况出现。
China IP:选择天津药物研究院作为合作机构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的?
李中华:选择天津药物研究院作为合作机构,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其一,天津药物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药品研发基地,主要定位于医药技术工程化,和市场结合紧密,其转让的技术已成为国内很多知名制药企业的市场主打产品,在国内医药界具有崇高的声誉;其二,长期以来,天津药物研究院与中技所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中技所成立后成交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天津药物研究院研发的盐酸马尼地平技术,中技所与天津药物研究院合作的“龙加通络胶囊”技术项目通过创新交易模式,创下国内同类药物交易价格之最,该案例曾被评为北京产权市场十大交易项目之一;其三,天津药物研究院的领导长期以来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对专利经营的重视和能力均有独到的见解,容易和中技所这样的技术交易平台达成互惠互赢的合作。
创新完善交易机制
China IP:与其他行业的专利拍卖活动相比,医药技术专利拍卖具有哪些特别之处?
李中华:医药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医药技术专利相对数目不大,实现产业化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大,国外尝试医药类技术转移拍卖的并不多;且相比信息产业领域,由于国内医药市场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国内绝大多数医药企业对专利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尚不高,这些因素均导致医药类技术专利的拍卖较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拍卖难度更大。
China IP:本次专利拍卖会主要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该方式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李中华:本次专利拍卖将采取网络动态报价的形式进行,相比传统的现场拍卖,网络动态报价具有诸多的优势:一是解决了传统现场拍卖的地域限制问题,散布于各地的购买方均可同步参与竞买;二是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选择报价,解决了现场报价决策时间短的问题,使得竞买方能有时间对于像专利这样复杂的标的做出更为理性的分析和报价;三是提供了良好的匿名保护机制。
China IP: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使本次专利拍卖会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中技所在前期都做了哪些调整和准备工作?
李中华: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加强:首先,强化了前期的专利分析和评价工作,对专利标的的说明及价值点进行分析,方便竞买人的前期评价工作;其次,针对专利的特点分析潜在竞买企业的产品结构,有针对性地向目标客户进行推介;再次,强化宣传和推介工作,在招商过程中与潜在客户保持密切沟通。
China IP:您认为在本次专利拍卖活动整个的工作流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哪个环节?
李中华:最难的还是招商工作。因为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专利拍卖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要向目标企业介绍专利的价值,另外也需要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
总结专利拍卖经验
China IP:通过前几届专利拍卖会的举办,您认为其中暴露出哪些问题有待今后去加以改进?从技术操作层面来说,将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克服?
李中华:总体来讲,中国的专利交易市场还不是很活跃,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技术层面,中技所未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克服前几届专利拍卖中的不足:一、进一步提升前期专利分析评价能力,而不仅仅是只将专利说明书给潜在竞买人;二、进一步分析潜在竞买人的产品结构及发展战略,实施精准营销;三、进一步创新交易结构和交易模式。
China IP:中技所下一步在创新技术交易模式、拓展业务领域等方面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李中华:中技所作为技术交易平台,今后会进一步加强新交易产品的研发工作,在能力交易、公开竞争性交易等方面完善交易制度和交易流程。此外,中技所还将研究不同技术领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交易产品。与此同时,还要密切追踪国外技术交易的进展,进一步丰富中技所的交易产品。
从技术向商业转身
China IP:可否请您与读者分享一下您的个人经历,谈谈您是如何与医药技术交易结缘的?
李中华:我于1987年进入原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先后在香港、荷兰和美国的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也获得过包括国际大脑研究组织研究奖学金和田纳西优秀博士后奖等科研奖项,但长期以来就对技术商业化有浓厚的兴趣,最后决定从事技术商业化的工作是2002年的时候,所以后来进入美国的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攻读专门的技术商业化MBA,2006年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我是在大学里整整呆了20年后开始进入商业领域的。
China IP:在您看来,技术交易服务行业必须具备的最核心要素是什么?
李中华:技术交易服务是技术成功商业化的核心环节,对人的素质要求非常高,目前中国这方面的人才还很不够,也希望国家今后能从政策方面鼓励咱们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吸引海外这方面的人才回国服务方面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