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 培养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9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研究者和开发者。因此,广大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走进教材、钻研教材、拓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用好、用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认为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关于如何进行语言运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巢宗祺指出:从语言现象入手,品味、咀嚼、探索文本的意蕴,要紧扣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是力求讲深讲透,而是在懂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和掌握,下工夫让学生积累语言,进一步领悟,学会运用和驾驭。笔者以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为例,谈谈如何从教材中找准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课例一:《天游峰的扫路人》——设置语言练习
  教学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在读通读顺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应重点进行以下训练:
  1.找出文中描写天游峰的相关语段,通过看图、朗读、想象等方式,体会天游峰的险峻,为理解老人坚韧、乐观的品质作好铺垫。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文中采用的写作方法,如打比方、列数据,侧面烘托等,让学生用上这些写作手法描写一处景物,学以致用。
  2.对描写扫路老人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进行赏析,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描写达到表现人物品质的目的。
  3.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运用训练。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字音方面,可以从“不禁、瘦削、游兴未尽、褪色、我们俩”等词语入手。叠词积累方面,可以让学生练习仿写“AABB”式如飘飘悠悠、轻轻松松、“ABCC”式如气喘吁吁,“AABC”式如炯炯有神,“ABB”式如扑棱棱等。词语搭配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填空练习,如淡淡的( ),清爽的( ),开朗的( ),精瘦的( )。关于句子的练习,如:“我能舍得走吗?”“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这样的句子应该被我们所发现,所利用。这样,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从语文基础知识的各个层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课例二:《莫泊桑拜师》——关注“怎么写”
  围绕莫泊桑三次登门求教的经过,抓住每一次登门时师徒二人的对话,尤其是每次福楼拜指导莫泊桑时所说的话,先提炼出主旨,再反复品读,从中体会福楼拜是个怎样的老师(直言不讳、循循善诱、耐心细致),也可以从每次莫泊桑登门求教时所做的准备和所说的话去体会莫泊桑是个怎样的学生(急切想进步、勤学苦练、虚心好学)。
  教学这一课,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怎么写”,因为“这样写”和“那样写”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句子“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可以写成“‘这个问题很简单,’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也可以写成“‘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很明显,句子中的提示语放在哪个位置都可以,但表达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把提示语放在前面,朗读时必须先读提示语,就没有了“直截了当”的感觉,显得拖泥带水;把提示语放在中间,有一种说话不连贯的错觉;先直接写福楼拜说的话,再写提示语,则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后面的提示语则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课文用最后一种,为的是更好地表现福楼拜对莫泊桑的热情指导。
  课例三:《半截蜡烛》——明确课时目标
  教学《半截蜡烛》第一课时,可以把教学目标定位为: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课文第一段,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第二课时,把教学目标确定为: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的相关词句,揣摩人物的内心。这一环节主要是“理解”和“运用”,先让学生用一个词总结第二段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危险、紧张、悬”,然后通过让学生找出“闯”“拿”“点燃”“放到”等词,体会课文用词的精确。再引出“这样危险的情况,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和“面对危险,一家人是怎么应对的?”这些问题,让学生找出文段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通过说说“学了课文,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和练笔“写给××”(让学生选择在本课中认识的几个人物,结合当时的情境,给其中一个人写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第三课时,应该把学生各个方面的兴致尽可能地放大,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迁移发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来谈谈下面的内容:“在二战期间,各个国家都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吗?”(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再引导学生说说:“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可以举些例子吗?”和“课文中同样的感动你在哪里还看到过?”以此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
  (责编 欧孔群)
其他文献
2012年11月,在我区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上,北流市特殊教育学校舞蹈队的聋哑姑娘们,手捧青花瓷,身着民族服装,用曼妙的舞姿表演了一支名为《瓷韵》的舞蹈。该舞蹈展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并获得了汇演二等奖。舞蹈队指导老师黄湘湘告诉记者:“该舞蹈既与北流‘陶瓷之城’的美誉相称,又反映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增强了他们的生活自信,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期刊
清晨,北流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实验中学)传出一阵阵悠扬的读书声,走近一听,他们不是在朗读课文,而是在诵读《弟子规》。这所2012年9月才建成、招生的新学校,把《弟子规》作为校本教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北流市副局长谢婉秋说:“很多家长反映,学习《弟子规》后,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在学校,我们也感受到,学生们的文明礼仪与刚入学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变化。”  实验中学是北流市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缩影。北流在全
期刊
3月20日,柳州市柳南区中小学“办学特色”项目命名表彰暨德育经验交流活动隆重召开。在表彰活动中,柳州市第四十六中学及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柳州市四十六中)荣获柳州市柳南区中小学“办学特色”项目学校称号。据悉,2010年,该校曾获得柳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评比活动“特色学校”称号。  该校校长刘建四说:“我校的特色教育走的是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的路子,注重把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素质教育中。”建校10
期刊
他,20岁便登上三尺讲台,成为当时湖南省桃源师范附属小学最年轻的教师;他,年仅26岁,就在2010年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他,年纪轻轻,已数次赴北京、南京、天津等地讲学,多次与王崧舟、窦桂梅、李镇西等名家同台献课;他,演讲、主持全在行,语文、音乐、思想品德课都能教。许多认识他的人都称赞:“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  “这个年轻人”就是贾峰,一个无疑有才华而又勤恳踏实的小学教师。  成名,不仅
期刊
2012年9月,北海市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北海三幼)的教师鲁莹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孩子聪聪。在全班幼儿中,聪聪的年纪最小,刚入园时,他成天淌着口水,动作迟钝,不会言语,还常常尿裤子,他的父母为此非常着急。鲁莹并不因为聪聪那些异于常人的表现而疏远、排斥、漠视他。每天早上聪聪入园时,鲁莹都热情地抱抱他、亲亲他。中午睡觉时,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鲁莹都坚持抱着他,哄他入睡。有一次聪聪拉肚子,一下午拉了三次,鲁
期刊
“走在校园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这是到学校参观过的游客的共同感受。”北海市合浦县第五中学(以下简称合浦五中)的校长颜昌泉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今,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所百年老校,走上了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道路。  以历史为根基  在合浦五中的校园里,最引人瞩目的要数一幢现代与古典风格兼容的建筑,
期刊
2012年12月,刘继芳执教的语文课《伯牙绝弦》在自治区优质录像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刘继芳告诉记者:“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是简简单单的,是基于儿童视角,并以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引领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对话、对文本深度解读,打造让学于生的学堂。”这正是她在此次赛课中获奖的秘诀。  从教27年来,刘继芳一直秉持着以上的教学理念,但凡听过刘继芳上课的人,都觉得她的语文课没有刻意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实施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在追求高效课堂时,考虑更多的是教师如何“教”,却往往忽略了从学生“学”的角度审视教学的适应性。因此,从学生“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教学,应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和目标。关注学生的“学”,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教材呈现、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基础、学具操作能力等,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教材是教学的重
期刊
2013年9月秋季学期,北海中学整体搬迁到了位于北海市金海岸大道上的新校区,并迎来第一届高一新生。新校区总投资3.8亿元,教学楼、综合楼、运动场等基础设施齐全,教学楼里安装有先进的多媒体电子白板系统,学生宿舍配备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多功能实验楼按照中学国家I类标准配齐了各种实验器材……该校校长苫佑文自信地对记者说:“新北中,新梦想;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奋进,收获更多的办学成果。
期刊
语文教学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也是情与理的交融,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且充满生机与活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用“境”去营造,用“情”去浇灌。  一、语文“情境课堂”探究的内容  “情境课堂”需要具备充满智慧与情趣的空间,通过学习情感、学习氛围、具体语境场景等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路径。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