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国内研究的三次热潮

来源 :知与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5396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它既改变了世界,也回应了新的时代问题。上世纪初,《宣言》传入我国,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宣言》的翻译与传播、《宣言》的重要思想、《宣言》的现实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早期国内学术界为了更好地促进《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对《宣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内容的研究以及《宣言》的翻译与传播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国内学术界对《宣言》的研究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宣言》的研究不再仅局限于文本,《宣言》与现实世界的发展相融合,致力于回应时代潮流,解决时代问题。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宣言》的讨论掀起了三次研究热潮: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学者通过对《宣言》的重新解读,捍卫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挫而饱受质疑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次是21世纪初,全球化潮流的到来,激起了学术界认识全球化的兴趣,《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受到广泛关注;第三次是在《宣言》发表160周年之后,金融危机的产生使学术界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私有制,《宣言》的“消灭私有制”思想为其提供了思路。同时,“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激发了学术界对《宣言》中人本思想的讨论。我们从历史的视野出发,对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研究《宣言》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及其所关注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通过展现《宣言》对国内产生的影响以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试图证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言》中蕴含的思想仍值得我们去借鉴,现实世界的发展需要以《宣言》为指导,《宣言》不仅属于创造它的那个时代,还融入了新时代。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2-0035-05
   作为最早引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著作之一,我国学术界对《宣言》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早期国内学术界对《宣言》的关注还主要是从单纯的理论和文本内容方面入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宣言》的讨论尤为激烈,呈现出《宣言》日益与时代问题紧密联系的研究趋势。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曾掀起了三次研究热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9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谷,国内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备受质疑的危急时刻,致力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重新阐释《宣言》基本思想的文章,力圖纠正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的谬论,激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力;第二次是21世纪初,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者又回到《宣言》,对全球化等思想有了新的认识;第三次是近十年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国内学术界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同时,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对“人的发展问题”的关注。总之,国内学术界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宣言》给予关注,本文通过对近40年来的各个阶段的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展现《宣言》与时俱进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初期:重读《宣言》的基本思想
   每一个时代的思想,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主流精神。《宣言》作为一部经典的文献,既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又具有丰富的时代性。20世纪80、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了重大打击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思想受到挑战。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可避免会受到舆论的影响。因此,国内有一部分人鼓吹《宣言》的思想已经过时,社会主义运动将会成为不可能实现的事实。学术界的大多数学者对这种观点展开激烈的批判,虽然《宣言》发表距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之久,但中国的发展仍需要历史经验和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来指导。
   在这一时期,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阐述《宣言》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宣言》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放认为,恩格斯在《宣言》的德文版序言和英文版序言中鲜明地指出了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一方面,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同时,发展生产力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另一方面,发达的生产力才是无产阶级在实现其历史使命进程中的首要基础。为了解放生产力,无产阶级才要夺取政权,为了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才要逐步进行。只有发展生产力,才可能从根本上巩固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所以,离开了发展生产力,就等于违背了《宣言》的基本思想,重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1]。第二种意见认为,《宣言》的基本思想是“两个必然”思想。张中云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出发,既肯定了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是生产力、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关系的推动者、革新者的积极意义,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益显示出资本主义再也无法容纳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这不仅是已经出现的现实,也是一个正在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所以,资本主义不会成为永恒的主宰,而不断显示出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第三种意见认为,《宣言》的基本思想是阶级斗争思想。汤水清认为,《宣言》已明确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处于相互对立地位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不断进行着斗争,而“从封建社会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共产主义的胜利,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因此,阶级斗争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    除了以上三种观点之外,李承认为,虽然把“两个必然”或“阶级斗争”等思想作为《宣言》的基本思想都有其各自的道理,但这些概括似乎又都不尽完善。他认为统帅《宣言》的基本思想是:科学地论证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指明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道路和策略。他从《宣言》的写作背景、《宣言》的性质和任务、《宣言》的基本内容以及“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个结论进行分析。“消灭私有制”思想、“两个决裂”思想、“两个必然”思想、阶级斗争思想等都从属于“科学地论证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指明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或条件”这个中心。从其他方面概括《宣言》的中心思想都无法全面确切地反映《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内容[3]。
   虽然时代在发展,但《宣言》的基本思想没有因时代的变化而过时,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由于人们的关注点不同,因而对《宣言》基本思想的理解有不同的侧重。总之,由《宣言》基本思想引发的激烈讨论恰恰证明《宣言》中的基本思想没有过时,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更确切地说,只要人类没有获得彻底的解放,共产主义没有实现,世界上还存在着阶级对立、社会制度、暴力机器和国家,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就尚未完成。
   二、世纪之交:解读《宣言》的全球化思想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浪潮中,全球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全球化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在1998年纪念《宣言》发表150周年之后,《宣言》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宣言》中是否存在全球化思想、全球化的实质和特征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
   《宣言》中是否存在全球化思想?个别观点对《宣言》中存在全球化思想持否定态度,这引起了学术界大部分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虽然《宣言》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的概念,但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宣言》中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世界历史、世界市场等概念,证实了马克思确实从全球化的视野来阐释“世界历史”这一重要思想。王锦侠在《<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一文中指出:《宣言》准确地预见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全球化的特点并分析了全球化造成的世界格局。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提供了一个已经被历史所证明并必将经过未来历史进一步确证的宏观认识框架,其中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必经阶段和关键时期[4]。
   关于《宣言》中全球化性质的界定,学术界看法不一。大致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实际上是资本主义。陈谨祥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揭示出《宣言》全球化的本质。经济全球化发端于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资本主义不断追逐高额利润,加强对世界统治的必然结果。无独有偶,范彩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全球化目前依然是资本主义主导的观点。第二种观点是,全球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与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发展趋势相一致。梁树发认为,一方面,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前提下,全球化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实际的发展条件。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不适应全球化的,它的发展最终将打破这种制度,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5]。所以,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全球化的实质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第三种观点是,全球化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了条件。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在促进科技进步,加强国家间联系,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这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社会主义现实地成为“反资本主义”的推动力量。
   《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宣言》的全球化思想为人们如何认识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丰子义指出,《宣言》的全球化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审视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同资本主义的联系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第二、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认清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第三、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积极的全球发展战略[5]。在实践上,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如何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这一潮流?国内学者通过解读《宣言》的全球化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全球化的利与弊,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王东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分析了中国面临的三种共存的矛盾以及近期现代化趋势“三先”“三后”的历史特点。虽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历史起点不一致,但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前人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发展创新,最终达到后发制人的目标。杜书瀛认为,经济全球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方面,中国既要保持民族性、个性,警惕文化陷阱;又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开放的心态欢迎以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为核心的文化全球化。
   雖然全球化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宣言》既没有预见到科技进步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技术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对缓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巨大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自我调整和改革容纳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也没有预见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无产阶级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复杂性、曲折性[6]252-254。王锦侠指出,《宣言》的有关论述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实现途径的论述不够充分,必须加以发展。但我们不能因此就降低《宣言》的理论价值,对于历史发展而言,这种历史局限性本身就极具历史价值[4]。总之,《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在某些具体方面或处理具体问题可能会存在局限性,但《宣言》的全球化思想从历史的维度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于现实世界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    三、 近十年来:思考《宣言》的“消灭私有制”思想和人学思想
   经济全球化拉近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但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危机全球化,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出现,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人的发展”进入人们的视野,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而“消灭私有制”是实现人类解放、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阶段,所以,要实现人的解放必然要“消灭私有制”。《宣言》中“消灭私有制”思想和人学思想为解决时代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一)金融危机的反思——《宣言》中“消灭私有制”思想的启示
   全球化导致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变成了一场国际性的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所暴露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反思,国内学者对《宣言》中私有制思想展开研究,研究主要围绕“消灭私有制”这一论断本身和这一论断的翻译方面。
   从翻译方面来看,《宣言》中到底是“消灭”还是“扬弃”私有制,不同译者有不同的看法。顾锦屏从五个方面论述把“消灭私有制”改译为“扬弃私有制”是不合理的:第一,aufheben一词的含义和使用;第二,黑格尔对aufheben一词的应用;第三,《宣言》的文本内容;第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第五,“消灭私有制”的译法不可能成为对待私有制问题上的“左”的错误的理论依据。张殿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是“扬弃”而不是“消灭”,这一点在德文原版《共产党宣言》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殷叙彝认为,张殿清的论断从哲学角度来看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从内部孕育的新的生产力发展到成熟以后,促使它被新的所有制关系所取代的辩证过程与“消灭”私有制还是私有制“被消灭”之间并不发生矛盾[7]。
   郝贵生与辛子陵关于《宣言》是否蕴含了“消灭私有制”思想的辩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郝贵生对辛子陵在《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一文中否定了《宣言》中“消灭私有制”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认为,辛子陵歪曲了事实,他对《宣言》采取主观武断、断章取义的典型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8]。因为辛子陵没有区分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没有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因此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关于“消灭私有制”思想,耿步健认为,“消灭私有制”废除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是一个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渐进过程,并且它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共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共鸣,1848年《宣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贯穿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全过程,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但并不意味着在当时就要实现,因为“消灭私有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科学的思想,是任何人都不可否定的思想。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类生产发展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尽管它埋藏着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但我们不可否认它的历史进步性,在新的生产关系没有孕育出来之前,它是决不会灭亡的。但要想实现人类真正的解放就必须消灭其生存的土壤即“消灭私有制”。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准确解读《宣言》中“消灭私有制”思想。这不仅为拓展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优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为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時代发展的需要——挖掘《宣言》中人学思想
   人学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本人想要实现的最终理想。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研究才开始有所涉列,特别是在《宣言》发表160周年前后,形成一个小小的研究高潮。经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思考和讨论,人学思想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21世纪初,人们对人学思想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人学思想内涵的理解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命题的阐述。袁贵仁认为,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展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经历史唯物主义改造过的人道主义,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孙正聿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命题体现了人的解放学说既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承诺,又是对这一实现过程的揭示,也表达了人类解放的尺度,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标准,观照人类全部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9]。
   最近十年来,人们对《宣言》中人学思想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人学思想内涵扩展到探讨人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这充分说明了《宣言》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时代意义。在实践上,有学者认为,《宣言》的人学思想,更具体地说,中国应当通过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大力发展经济,为人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基本的物质基础。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拓展人们的政治参与空间,为人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治条件。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重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在理论上,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理念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共产党宣言》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是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的运用、创新和发展。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要通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次,科学发展观主张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的是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回归[10]。
   综上所述,马克思用自己一生的心血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宣言》的人学思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宣言》的人学思想必须要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中去——人脱离了现实,就变成了抽象的人。我们要以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为主线,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准确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克服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    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宣言》凝聚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在任何时代都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在其发表170年后的今天,对现实仍具有指导意义。陈望道翻译的《宣言》全译本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在中国传播,在马克思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不断走向成熟。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社会各界的主流问题,使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研究的内容更具有多样化,涉及的领域更宽泛,大多以当前实际问题和时代需求为出发点。近年来,人们重读《宣言》,人的发展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马克思在《宣言》开篇就提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斗争的背后隐藏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由此可见,国内学术界对《宣言》的研究正逐渐走向成熟。
  [参 考 文 献]
  [1] 高放.坚持并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J].理论学刊,1988,(3):1-5.
  [2] 汤水清.论《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1988,(7):63-66.
  [3] 李承.《共产党宣言》的中心思想之我见[J].社会主义研究,1986:50-52.
  [4] 王錦侠.《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J].学术研究,2001,(3):30-33.
  [5] 张立波.世界历史、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的前景——“北京大学《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纪要[J].北京大学学报,2001,(2):153-156.
  [6]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 殷叙彝.“扬弃”私有制还是“消灭”私有制——关于《共产党宣言》中一个重要译语的争论[J].探索与争鸣,2011,(4):31.
  [8] 郝贵生,刘建平.《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科学的结论——评辛子陵《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一文的根本错误[J].理论学刊,2010,(9):9-13.
  [9] 孙正聿.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J].学术月刊,2002,(1):5-8.
  [10] 郑烨,付蓉芬,郑清丰.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与超越——兼论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宣言》人本思想的继承[J].2012,(3):10-13.
  〔责任编辑:崔家善〕
其他文献
[摘要]消费是人类基本的社会活动,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消费主体,其消费方式的正确与否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走向。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引领势在必行。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现状。其次,归纳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新气象:消费观念由传统趋向开放、消费内容由单一趋向多元、消费行为由从众趋向理性;梳理当
期刊
李承贵教授新近推出了80余万字的《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把整个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概括为五种: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五大认知范式”与“三种解释框架”(以西释中、以马释中、以中释中)是什么关系?“五大认知范式”的特色是什么?“五大认知范式”留给我们
期刊
[摘 要]角色理论和病人角色理论是研究病人社会适应的一种视角,多采取定性研究和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血透病人会倾向于通过病人角色来获得“豁免权”从而逃避相关责任和义务,这种特权可以让病人逃避去承担本来应该承担的责任。病人角色使得原来偏离的角色达到社会融合,在病人角色取得“豁免权”的同时,将污名化的角色转化为社会所认可的弱势群体的角色。血透病人在病人角色的参与之后达到角色的融合,从而使得个体在社会层面
期刊
[摘 要]新世纪以来,中俄关系不断深化,特别是在两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并持续在高水平运行。与此相伴随,中俄经贸合作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拓展。克里米亚“入俄”后,西方强大的经济制裁压力以及国际原油市场的持续低迷,使俄罗斯经济一度陷入困境。受此影响,中俄经贸关系也一度出现较大回落。但自2017年以来,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中俄经贸合作出现较大反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稳健,改革的力度越来越深入,开放的大门也越来越宽阔,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在这一艰辛而又辉煌的历史进程中,现代中国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指导下,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抓住时代精神的风帆,在与时俱进地倾力回复人民
期刊
[摘要]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对特殊防卫中“行凶”、“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认定标准予以了明确的阐释。通过于海明正当防卫案,明确了“行凶”不一定需要持有凶器,但“行凶”需有严重暴力性。“行凶”不一定有确定的故意,只要不法侵害行为已表现出多种故意的可能,且有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的现实可能性,就可以认定为“行凶”。通过侯雨秋正当防卫案,明确了“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需有严
期刊
[摘 要]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从必然王国不断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发展史。自由与必然是人类存在的本原性矛盾,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由与必然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尤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是模糊性而不是精确性。这在为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信息时代也因之赋予了人们更多可能性的自由。庞杂的数据、灵活
期刊
[摘 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时政、评论类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场媒介”,而是在不断地引入公共性,并让渡权力,赋予受众以表达渠道的“电子咖啡厅”。在此“公共领域”里,传受双方在议题的表达上双向设置,形成一个半开放的充满着话语认同与力量对抗的场域:一方面,受众除了接受信息外,还可以能动地表达意见和看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话语交流中的弱势地位,这种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交流
期刊
西哲亚里士多德曾言:“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过一种有德性的政治生活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苦苦探寻、上下求索的政治理想与实践期待。人类社会所累积的政治生活实践经验表明,民主治理与良法善治犹如政治文明的鸟之两翼。基于民主在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崇高地位,学者或政治家对民主的论述可以说汗牛充栋。然而,不同论者基于其政论立场、智识背景、实践经验、价值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对民主这一颇为繁复的论题做出了
期刊
[摘 要]罪恶与苦难是宗教要面对的永恒话题,关于罪恶和苦难的解释是宗教伦理观念中重要的一环。“人为什么会作恶”“人应该如何面对罪恶”“人犯罪应该有怎样的后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就能表现出一个宗教的根本性质。“原罪”是基督宗教特有的话语,是基督教对于罪恶问题的一种解释方案。那么,人为什么会犯下原罪,人为什么要因原罪而受难,奥古斯丁通过讨论原罪而引发出的对自由意志问题的阐述,被认为是奥古斯丁主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