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质量管理对于水利项目工程来说就是一条生命线,离开质量管理的水利工程是不可持续的,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已逐步形成体系化,为全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个优秀的水利工程的存在将印证了其质量水平,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中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244-01
作为我国经济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主要有水利枢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大坝提防建设以及江河水土情况整治等工作。水利工程在施工工作中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强度高、工程种类需求多、自然地质环境多变复杂等特点,这就对水利的基础设施的稳固性、防漏性以及承压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重视加强这几方面的质量管理,否则就会直接对水利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经济效益。
1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重要性
水利工程项目较其他工程存在较多差异,而其在整体施工上也更加容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包括水文环境和气候因素等,其中地理环境也是重要的施工条件考虑标准,那么对具体的施工环节上其管理难度也要高于普通工程项目。通常情况下涉及到水利工程项目,多为大型综合化的施工程序,而其多在较为偏远的山区河道进行,如果工程跨度过大,也会产生地区范围的规模扩大,那么在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中,其参与设计与施工的部门也较为繁多。而且不仅要考虑环境因素,更加要将所有设备运行调度以及人员流动分配等问题规划其中。此外,水利工程更加需要考证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以及相应不同工种与部门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作业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进度的需求以及工程质量的标准。而往往在水利工程项目上,单项工程的实际占比很高,因此必然产生参与作业人员的分散性,那么在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工作也就尤为重要。而同时进行的管理内容,也包括了施工设计与施工方案等重要内容,以及控制施工质量和相应的管理工作,才能起到保障施工质量重要作用。
2 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材料和硬件设备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应该对进场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对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的排查。水利工程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如果硬件设备出现安全问题不仅有可能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也可能对设备操作员造成伤害。我们可以灵活利用当今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电子软件,对硬件设备进行监控和调节,培养专业的设备检修员和网络电子工程师,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设备进行总体的整合和调控。在水利工程招标选材时,在注重产品性价比的同时严格把控材料来源和稳定性,不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查检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用材的抗震性和抗水压性,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环境因素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
2.2控制施工细节
水利工程施工要从控制点复测、施工放样、基础开挖、建基面处理、钢筋制作安装、模板架设支撑、混凝土浇筑等每一道工序严格检查,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到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开工。要学习最先进的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灌技术,严格把控混凝土配比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检测,明确规定混凝土浇灌的长度和深度,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灌流程,对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要进行详细的说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3强化控制施工技术的质量
2.3.1 控制高喷灌浆的施工质量
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下保存,而且要定期检查先导孔、水压、浆压、风压及浆液的质量,尤其是要注意浆液的存放时间,浆液的密度等,必须要在检测合格后再使用。高喷灌浆前要对钻孔的偏斜率,下管的深度,桩位浆液的比重等都是控制高喷灌浆的施工质量需要检查的项目。
2.3.2 控制冲抓回填的施工质量
施工前要定好桩位,即用竹签做好标记,合理控制孔斜率,为减少误差,对桩位进行必要的复查。完工后,要检查渗透系数是否符合标准,需要测试抗渗透效果,进行注水试验。
2.3.3 控制帷幕灌浆的施工质量
预防中断灌浆的方法:输浆管材要在标准的范围内,要定期检查输浆管材的堵塞情况。控制避免出现漏浆现象的措施:利用回旋式的孔口封闭器,灌浆施工时可以经常转动灌浆管,控制回浆量和回浆的浓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2.4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合理规划水利工程,根据施工项目的时间,将工程的施工计划制定出来,即管理施工进度。施工计划主要用网络图表示,上级领导批准后,将其对外公布。包括每周、每月、季度、年度等。制定规划表十分重要,可以最优配置企业人力、物力资源,在施工过程中,规划表制定相应的资源设备使用计划,使施工进度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计划表可以合理地规划一周、一月、一季度,甚至一年的工程项目资金、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
2.5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监督检查力度
水利技术的创新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资金来源于国家科技资金投入,所以说国家应当加强对于水利方面科技资金的投入,才能有效的促进水利技术创新的研发。在增强经济收益基础上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结合,为水利创新提供前提基础,为提高水利管理能力起到协助作用。施工企业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必须按照水利工程实施的具体要求,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指出并追究相关负责人。各阶段验收必须有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鉴定意见,对出现的质量事故必须有质量监督部门参加处理,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及人员不仅要监督检查工程质量,而且还要检查督促质量体系及运行状况,树立起质量监督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权威性。要及时改进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设备机能,完善施工操作方法,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人。
2.6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为了让施工人员熟练地掌握施工工艺及技术,需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水平较低的人员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也可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为更加保证施工工程质量,还需要提高施工监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因此,也要进行培训施工监理人员。
2.7加强后期的质量管理
在工程顺利结束后,相关人员应该继续保持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检查,如若发现质量不合格现象,应该立刻督促施工部门展开返工。财力、物力以及劳动力的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而后期的工程维护工作和合理的保护制度也是必要的。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重视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以及工程维护,从根本上遏制不良影响因素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职工的人身安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改进施工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搞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的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这是每个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刚. 关于海堤施工的质量管理的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18)
[2] 杨涛.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3)
[3] 付晓明. 三峡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与创新理念新思路[J]. 水利工程造价. 2016(04)
[4] 李泽红.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J]. 科技视界. 2017(11)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244-01
作为我国经济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主要有水利枢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大坝提防建设以及江河水土情况整治等工作。水利工程在施工工作中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强度高、工程种类需求多、自然地质环境多变复杂等特点,这就对水利的基础设施的稳固性、防漏性以及承压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重视加强这几方面的质量管理,否则就会直接对水利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经济效益。
1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重要性
水利工程项目较其他工程存在较多差异,而其在整体施工上也更加容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包括水文环境和气候因素等,其中地理环境也是重要的施工条件考虑标准,那么对具体的施工环节上其管理难度也要高于普通工程项目。通常情况下涉及到水利工程项目,多为大型综合化的施工程序,而其多在较为偏远的山区河道进行,如果工程跨度过大,也会产生地区范围的规模扩大,那么在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中,其参与设计与施工的部门也较为繁多。而且不仅要考虑环境因素,更加要将所有设备运行调度以及人员流动分配等问题规划其中。此外,水利工程更加需要考证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以及相应不同工种与部门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作业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进度的需求以及工程质量的标准。而往往在水利工程项目上,单项工程的实际占比很高,因此必然产生参与作业人员的分散性,那么在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工作也就尤为重要。而同时进行的管理内容,也包括了施工设计与施工方案等重要内容,以及控制施工质量和相应的管理工作,才能起到保障施工质量重要作用。
2 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材料和硬件设备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应该对进场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对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的排查。水利工程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如果硬件设备出现安全问题不仅有可能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也可能对设备操作员造成伤害。我们可以灵活利用当今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电子软件,对硬件设备进行监控和调节,培养专业的设备检修员和网络电子工程师,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设备进行总体的整合和调控。在水利工程招标选材时,在注重产品性价比的同时严格把控材料来源和稳定性,不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查检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用材的抗震性和抗水压性,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环境因素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
2.2控制施工细节
水利工程施工要从控制点复测、施工放样、基础开挖、建基面处理、钢筋制作安装、模板架设支撑、混凝土浇筑等每一道工序严格检查,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到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开工。要学习最先进的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灌技术,严格把控混凝土配比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检测,明确规定混凝土浇灌的长度和深度,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灌流程,对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要进行详细的说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3强化控制施工技术的质量
2.3.1 控制高喷灌浆的施工质量
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下保存,而且要定期检查先导孔、水压、浆压、风压及浆液的质量,尤其是要注意浆液的存放时间,浆液的密度等,必须要在检测合格后再使用。高喷灌浆前要对钻孔的偏斜率,下管的深度,桩位浆液的比重等都是控制高喷灌浆的施工质量需要检查的项目。
2.3.2 控制冲抓回填的施工质量
施工前要定好桩位,即用竹签做好标记,合理控制孔斜率,为减少误差,对桩位进行必要的复查。完工后,要检查渗透系数是否符合标准,需要测试抗渗透效果,进行注水试验。
2.3.3 控制帷幕灌浆的施工质量
预防中断灌浆的方法:输浆管材要在标准的范围内,要定期检查输浆管材的堵塞情况。控制避免出现漏浆现象的措施:利用回旋式的孔口封闭器,灌浆施工时可以经常转动灌浆管,控制回浆量和回浆的浓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2.4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合理规划水利工程,根据施工项目的时间,将工程的施工计划制定出来,即管理施工进度。施工计划主要用网络图表示,上级领导批准后,将其对外公布。包括每周、每月、季度、年度等。制定规划表十分重要,可以最优配置企业人力、物力资源,在施工过程中,规划表制定相应的资源设备使用计划,使施工进度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计划表可以合理地规划一周、一月、一季度,甚至一年的工程项目资金、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
2.5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监督检查力度
水利技术的创新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资金来源于国家科技资金投入,所以说国家应当加强对于水利方面科技资金的投入,才能有效的促进水利技术创新的研发。在增强经济收益基础上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结合,为水利创新提供前提基础,为提高水利管理能力起到协助作用。施工企业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必须按照水利工程实施的具体要求,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指出并追究相关负责人。各阶段验收必须有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鉴定意见,对出现的质量事故必须有质量监督部门参加处理,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及人员不仅要监督检查工程质量,而且还要检查督促质量体系及运行状况,树立起质量监督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权威性。要及时改进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设备机能,完善施工操作方法,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人。
2.6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为了让施工人员熟练地掌握施工工艺及技术,需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水平较低的人员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也可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为更加保证施工工程质量,还需要提高施工监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因此,也要进行培训施工监理人员。
2.7加强后期的质量管理
在工程顺利结束后,相关人员应该继续保持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检查,如若发现质量不合格现象,应该立刻督促施工部门展开返工。财力、物力以及劳动力的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而后期的工程维护工作和合理的保护制度也是必要的。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重视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以及工程维护,从根本上遏制不良影响因素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职工的人身安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改进施工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搞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的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这是每个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刚. 关于海堤施工的质量管理的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18)
[2] 杨涛.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3)
[3] 付晓明. 三峡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与创新理念新思路[J]. 水利工程造价. 2016(04)
[4] 李泽红.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J]. 科技视界.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