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常常被世人称为“金童玉女”,这不仅仅对日本影迷而言,包括对我这样的中国六零后,几乎成为了一个域外的美丽传说。尤其是在我移居日本25年后,看过太多的奢华浮世,现在重读这本书,甚感作者的从容与淡定,令人肃然起敬。
——旅日作家、《相性》译者毛丹青
国内离婚率居高不下,不少明星艺人以绯闻换取知名度,在人们对爱情、婚姻和家庭产生信任危机的当下,《相性》中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三十年的美满婚姻,正是当前社会尤其需要的正能量。
——《北京青年报》
我一直以为三浦友和的演员之路是走得很顺的,可是这本书明确且平静地告诉了所有读者,他将近四十年的演员人生中,其实走的基本都是陡坡,几乎没什么平顺的路途。但是三浦友和却淡淡地叙说着这些,因为对他来说,这些都可以当成自己得到无价之宝的部分代偿,甚至连这些,他都化为了一种幸福。因为对他来说,妻子就是他最大的幸运和幸福。
——豆瓣书评人weiwei
三浦友和&山口百惠
相性三十年
三浦友和、山口百惠,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两个名字,他们曾共同出演一系列经典影视作品,包括《伊豆的舞女》、《绝唱》、《古都》和《血疑》。电视剧《血疑》中,幸子和光夫的命运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他们的形象也曾风靡一代人。三浦友和在28岁时与21岁的山口百惠走进婚姻殿堂,至今两人已结伴走过三十余年风雨人生路。
友和与百惠夫妇连续七年在日本“理想名人夫妇”评选中登上榜首,三浦在自传中也坦言,“我们夫妻确实从未吵过架,夫妻吵架连狗狗都不爱搭理!”“相性”在日语中有着“投缘”的意思。三浦友和用这个词来解释他与山口百惠的美满婚姻:“我可以说是遇到了与自己相性非常好的女性,并且与她完婚。从相遇到现在,已经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三十年相知、相爱的幸福生活,证明这并非是我个人的错觉。”
“要是结婚了,我就不工作了”
三浦友和将他与山口百惠结婚一事称为人生中最大的转机。二十多岁的两个年轻人,结婚对他们来说却不是件易事。因为,“妻子山口百惠,当时正是她如日中天的年代。无论是唱歌还是演戏,她的才能正在全面绽放,对她的辉煌前程,谁都坚信不疑。不用说,当时的我也坚信她日后会更加灿烂。”三浦也做好了百惠在结婚后会照常工作的心理准备。
出乎意料的是,山口百惠接受三浦友和的求婚后,当即表示:“要是结婚了,我就不工作了。”她的表态使三浦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在他看来,为了自己这样一个还算不上三十而立的男人,“她放弃了已经拥有的一切,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献出来,托付给我。哪怕是再迟钝的男人也会明白这样的重任。”因此,在经过认真考虑后,他得出了一个简简单单的结论:“好吧。我来干!”
“我不出轨”
三浦友和认为,出轨并不是曝光或不曝光的事情,“要是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可以为所欲为,最终是会遭报应的。”婚后,除了不出轨以外,他还给自己立下了其他规矩:五十一岁开始戒烟;生活方式不投机取巧;只做本行不做副业。三浦还主动买下了邻近的居所,把百惠身体不太好的母亲接来一起住。
结婚至今,三浦友和一直信守自己的原则。虽然三十余年来,并非每天都很快乐,也有很多难过的时刻,不过,当夫妇两人一同回顾时,都确信对方是幸福的。两人的共同爱好之一是旅行,并且都很欣赏具有历史感的人文景观,喜欢美术馆,因此制订旅行计划成为了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另一个共同爱好是看电影,他们会一起去电影院,有时候每周看两场,只有两人特别想看的电影不一样时,才会分头去看。
结婚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的日子,夫妇两人都定制了一对结婚戒指作为纪念,到2020年,他们将会迎来结婚四十周年,那时肯定会定制第四对戒指。
“轮流做天使”
1980年日本武道馆演唱会上,山口百惠向数万热情歌迷道别。最后一曲终了,她留下白色的麦克风,施施然而去。同年11月,她与三浦友和举办了婚礼。三浦友和至今仍活跃在日本影视圈,山口百惠则从此变身三浦背后的女人。30多年来,三浦和百惠一直是日本民众心目中的“理想名人夫妇”,出轨、不和、离婚等传闻基本上与夫妇二人绝缘。婚后30多年,也一直都有“狗仔队”在他们家附近蹲守,但始终没能拍出一条抓人眼球的八卦封面,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夫妇过着平淡却温馨的日子——每天一起打扫家里卫生,一起去倒垃圾,一起到超市购物。
三浦说,百惠喜欢做家务,尤其喜欢做菜,而他则很在意回家吃饭的那种感觉:“只要我在家吃饭,我们都会喝上几杯,主要是喝葡萄酒和清酒,通常两人能喝一瓶葡萄酒。”银婚纪念日那天,三浦特意拿出了一瓶25年的葡萄酒。举杯之前有记者问他:如果有来世,还会不会选择山口百惠?三浦当即爽快地答:“当然会!”
三浦坦言,夫妻生活难免有磕磕绊绊、闹矛盾的时候,但关键是在出现吵架的苗头之前要马上忍住,而且要一退到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互敬互爱也很重要,“不能总看着邻居家的草坪比自己这一边更绿”。而夫妻相处的最大秘诀,三浦认为是“永远不能忘记两人最初走到一起时的那种美好感觉”。
山口百惠也曾经在婚后的一次采访中说:“生活中的摩擦谁也避免不了,但我们有一个约定——轮流当天使。有人说,夫妻两个人之间发生了矛盾,第一个低头认错的就是他们爱的天使。但是,不能总是由一方来当天使,因为天使也会疲倦。我们约定轮流当天使,发生矛盾后,不论谁对谁错,总要有一方先低头认错,哄对方开心。如果这次是我,那下次就是他了。这样,我们都是天使,谁也不会感到累,这样的婚姻才会幸福。”
钱钟书&杨绛
我的妻子、情人和朋友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杨绛与钱钟书是天造地设的绝配。胡河清曾赞叹:“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
1935年,杨绛陪夫君去英国牛津就读。初到牛津,杨绛很不习惯异国的生活,又乡愁迭起。一天早上,杨绛还在睡梦中,钱钟书早已在厨房忙活开了,平日里“拙手笨脚”的他煮了鸡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还做了醇香的红茶。睡眼惺忪的杨绛被钱钟书叫醒,他把一张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这样杨绛就可以坐在床上随意享用了。吃着夫君亲自做的饭,杨绛幸福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听到爱妻满意的回答,钱钟书欣慰地笑了。
1942年底,杨绛创作了话剧《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上演后,一鸣惊人,迅速走红。杨绛的蹿红,使大才子钱钟书坐不住了。一天,他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大为高兴,催他赶紧写。杨绛让他减少授课时间,为了节省开支,她还把家里的女佣辞退了,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劈柴生火做饭样样都来,经常被烟火熏得满眼是泪,也会不小心切破手指。可是杨绛并未抱怨过,她心甘情愿地做灶下婢,只盼着钟书的大作早日问世。看着昔日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如今修炼成任劳任怨的贤内助,钱钟书心里虽有惭愧,但更多的是对爱妻的感激与珍爱。
两年后,《围城》成功问世。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其实,《围城》是在上海沦陷的时期写的,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是多么难得的人间真情啊!
灾难中的默契爱情
1966年,“文革”开始了。钱钟书夫妇也难逃厄运。1966年8月9日,杨绛被“揪”了出来,3天后,钱钟书也被“揪”了出来。那时候,钱钟书在文学所,杨绛在外文所,同属学部,命运也相同。每天上班,他俩各自挂着自己精心制作的挂牌,自己用毛笔工整地写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互相鉴赏。一天,钱钟书在被批斗中,头发被人剃成了“十”字形怪头,幸好杨绛一向是钱钟书的“理发师”,赶紧将“学士头”改为“和尚头”,抹掉了“十”字。尽管被批斗,但他们的感情融洽到给人一种“胶着”的亲密感。
在那段风雨飘摇、被批斗的艰难日子里,他们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走时肩并肩、手挽手,被学部的人誉为“模范夫妻”。他们在这场灾难中不消沉、不畏缩、不卑不亢地做人。
1969年和1970年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先后被下放到河南干校。杨绛被安排在干校的菜园班看菜园,钱钟书先生则任专职通讯员。每次收取报纸信件他都要经过这片菜园,于是夫妇俩经常在菜园相会。钱钟书还经常写信给她,写些所见所闻,杂感、笑话和诗词,鱼雁往来,给他们艰难的生活增加了些慰藉。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1972年才结束。
一个月后,他们双双离开了江南,从上海起航,乘船去了英国,有关婚礼的繁琐杂事都已经尘埃落定,他们终于有了两人平静相对的时光。
船行海上,猎猎的风吹过,空气中有咸凉的气息,他们都是第一次离家万里,旅途又漫长无际,不知何日才能抵达彼岸。遥望苍茫的海面,她陡然生了一种既甜蜜又惶恐的心情。
她常听他说自己“拙手笨脚”,现在她才知道原来这个鼎鼎大名的才子分不清左右手,不会系鞋带上的蝴蝶结,甚至连拿筷子也是一手抓,在生活上,他完全失去了“翩翩风度”,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处处依赖他,这叫她想起一个古老的词来,“相依为命”,这一辈子,她都要照顾他了,虽然她也自小娇生惯养,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牛津大学秋季开学是十月份,他们抵达牛津时,学校还未开学,他已由官方安排妥当,进入埃克塞特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而她也接洽女子学院,希望能继续攻读文学,可是文学的名额已满,只能修历史,她又不肯,于是,她做了牛津的旁听生。
她偶尔去听课,大部分时候,她都呆在图书馆里,牛津的图书馆古老而恢弘,中世纪建筑宛若一座城堡,还在东吴大学念书的时候,她便在图书馆中寻觅,想走入文学领域而不得其门,考入清华后,深感自己欠修许多文学课程,如今,到了以藏书丰富著称的牛津图书馆,又有大把空闲时间,她开心异常,于是定了计划,比照着文学史,一本一本读书。
午后阳光从高大的窗户里照入,在她的笔记本上洒下疏落的影,她坐在临窗的桌前,读着架上的文学典籍,因是上课时分,馆中学生很少,偌大的厅中,常常只有她一人,那样的清静,连她写字的沙沙声也清晰可闻。
下课或放假的时候,他也会过来,两个人一起伏在桌上读书,有时候,他们也去市区的图书馆,那里可以借到十九世纪作品和通俗书籍,他们抱上一堆书回家,入夜了,街上的灯一盏盏亮起来,高大的警察慢吞吞走着,挨家挨户检查大门是否关好,邮差也识得他们,半道上遇上了,就把家信给他们,小孩子会和他们要信封上的中国邮票。牛津就是这样静好的小地方。
他在牛津拿到学位之后,他们又一起去了法国巴黎大学念书。巴黎大学比牛津自由,他们更加肆意的读书,他们除了英文,还读许多法国作家的书,比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尤其是他,不仅读法文,还读德文,后来又加上了意大利文,他们的阅读量叫人叹而观止。除了一起读书,他们还一起读诗背诗,中文的,西文的,都来者不拒,他们还喜欢比照着书中的描写一起看风景,看到不同的房子,就一起猜测里面住着什么样的人家,看到人流中的各等人,就猜测那人有怎样的身份。
——摘自《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
钱学森&蒋英
62年的“好朋友”
妻子差点成了“妹妹” 1923年的一天,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钱钧夫家里显得很热闹,钱家的好友、军事家蒋百里当时正在北京创办一个文学社。这次聚会上,他和夫人带着5个漂亮的女儿来到钱家做客,这让钱学森的妈妈很羡慕。钱家的妈妈说,你们有五个女儿,太多了,给我一个好不好?蒋家的妈妈很大方,好吧,你挑一个。钱家的妈妈就说要老三。蒋英是行三,所以就过继到钱家去了。
两家正式摆了一桌酒席,蒋英被接到钱家,并有了一个新名字——钱学英。4岁的蒋英在钱家只待了几个月,就闹着回家,因为12岁的干哥哥钱学森不跟她玩。
蒋英在回忆时说:“他(钱学森)有很多玩意儿,口风琴、球什么的,但他不会跟小妹妹玩,他就看着我、逗我,所以我不喜欢这个哥哥,我要回家。”因为“不喜欢小哥哥”,蒋英和钱学森短暂相处后,就天各一方。
“我们交朋友”
1929年,钱学森在北平上完中学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也就在钱学森去美国留学的第二年,蒋英陪父亲到欧洲考察,并留在德国,在著名的冯·斯东凡尔德贵族学校学习。
对蒋家这位漂亮而又有出息的女儿,钱学森的父母一直很在意,因为当年他们有约定,如果蒋英做不了干女儿,大了就嫁给钱学森。1947年,在上海的钱钧夫给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写信,要他回来看看,他已经12年没见到自己的儿子,并且他还有一桩心事要办。那年秋天钱学森回到上海,那时他已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意气风发。
蒋英说,钱学森回来以后,因为他学习很好,又是博士,又是教授,很多家的父母都想把女儿介绍给他。人家知道我们家和钱家私交甚密、感情很好,就来托我和我妹妹,我说可以可以。于是,在蒋英的安排下,在上海为钱学森安排了一场相亲会,一位富家女竟然当面向钱学森表达喜爱之情。钱学森却拒绝了富家女孩的邀请,因为在这次酒席上,他被儿时的玩伴蒋英深深吸引了。
几天后,钱学森应邀在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一次学术讲座,蒋英一个人去听了。讲座结束后,钱学森突然提出送蒋英回家。
蒋英这样讲述那一次的回忆:“他送我回家以后,我说,我这里有很好的唱片,挑一张顶好的、我喜欢的唱片给你放好不好?他说,不好不好,不用了不用了。一下子我们都静默了。过了一会儿,他说,你跟我去美国好吗?我一听,觉得很吃惊,但是心里也有一些预感。我说不行,我有男朋友了。他说:‘我也有女朋友,但从这儿就开始,你的男朋友不算,我的女朋友也不算,我们开始交朋友。’”
“客气”的新郎官
他们的结合遭到蒋英姐姐的反对,她给妹妹讲了一个故事:在美国的时候,别人给钱学森介绍了一个女朋友。有一天,钱学森去接女朋友参加一个聚会,等了很久,大家才看到钱学森一个人急匆匆地赶来,一问才知道,他在路上把女朋友给丢了。
但蒋英没听姐姐的话,她佩服钱学森,认为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6个星期后蒋英与钱学森在上海和平饭店举行了婚礼。婚礼后不久,钱学森先回美国,一个多月后,蒋英独自到波士顿和钱学森会合,在异国他乡开始了他们的新婚生活。他们愉快地在一起吃早饭,钱学森泡了一杯茶,喝完,突然站起来向蒋英告别。
“他说我走啦,晚上再回来,你一个人慢慢熟悉吧。我很惊讶,这叫结婚啊?我第一天来呀!”人生地不熟的蒋英独自等待着钱学森回家,直到夜色来临。“到晚上五六点钟,他回来了,很客气。他问吃什么饭?我不会做饭,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们就到外面吃了一顿快餐。他跟我说:到礼拜六礼拜天,我陪你去买菜,咱们一起做莱。他给我介绍美国生活,我觉得很有意思。”
一回到住所,钱学森的举动让蒋英吃了一惊。“他就说回见、回见。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拿了一杯茶到小书房里去了,门一关不见人了。到晚上12点他出来了,很客气。我也很客气。就这样,从结婚的第一年第一天到以后这六十几年,他天天晚上都是吃完晚饭,自己倒一杯茶,躲到小书房里去看书,从来没有跟我聊天,更没有找朋友来玩。”
1949年,蒋英跟随丈夫来到温暖的美国西部一个美丽的城市帕萨迪纳,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就在这里,当年,钱学森曾在这里攻读航空理论博士学位,而这次他是应聘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并出任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他那喜欢交际的恩师冯·卡门也在那里。
在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撰写的钱学森传记中,这样描述当时的蒋英:她见多识广,美丽大方,加上一副好歌喉,加州理工学院优秀的男性全对她着迷不已,他们甚至说,我们全都爱上了钱太太!
软禁时的“家庭主夫”
1950年,因为政治原因,想要回到祖国怀抱的钱学森被美国联邦特工禁止回国,并且“软禁”起来。在软禁期间,钱学森住所被监视,甚至电话也被监听。那时,钱学森只能在学校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蒋英则在家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那是一段屈辱而又艰辛的日子。
钱学森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和蒋英过着平淡的生活。有时,他们会带着孩子去附近兜风,会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对于妻子蒋英来说,这是丈夫在家待的时间最长的时期,和谐的家庭氛围也给钱学森带来些许慰藉。“一件事情是我们在美国很开心的事。买菜,洗菜,切莱,切肉,都弄好了,最后掌勺的是他。他爱做饭,爱做菜,我们在国外都吃中国饭。”
那时蒋英买了一把吉他,每天夫妻一起弹琴、唱歌,对于夫妇两人来说,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在这样的陪伴下,钱学森潜心撰写自己的科学书作。在寂寞地等待5年后,通过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斡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蒋英说:“家里的事情他从来就是一概不管,所以这种情况我慢慢也就习惯了,觉得不能干扰他。我说,我是搞音乐的,你是搞工程的,那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所以我自己的全部工作在音乐方面,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1991年,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在盛大的颁奖仪式上,钱学森表达了对妻子的感谢。他说:“我干什么的,大家都知道,但是我老伴干什么的,我向大家解释一下,我老伴主要是从事古典艺术歌曲的教学。我今天获奖,不会忘记老伴几十年来给予我的理解和支持。” 相性:不仅是爱情
相性一词,在百度百科中这样解释:“日语中指缘分。相性是一个相对值,相性相近的人,相处比较融洽。相性高的更能够趣味相投,理解对方的意思,两者更加合拍。”
兄弟相性
万通六君子
你与我拥有的回忆比未来的路还要长
1991年下半年,在漂泊的岁月中结识的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潘石屹等几个意气相投的朋友,共同创立了海南万通,后来人们把他们称为“万通六君子”。
1992年,通过运作海口“九都别墅”项目,“农高投”赚得了“第一桶金”。
1993年,“农高投”增资扩股,改制为万通集团。1993年,由万通集团投资组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万通在北京开发了“新世界广场”项目并大获成功,卖到了当时市价的三倍。奠定了两个地产大佬冯仑和潘石屹的“江湖地位”。
1995年,六兄弟进行了第一次分手,王启富、潘石屹和易小迪选择离开;1998年,刘军选择离开;2003年,王功权选择离开,至此,万通完成了从六个人到一个人(冯仑)的转变。
从第一次分手到最后王功权离开,冯仑等人也越来越接受和认可了这种退出机制。分手后,万通六君子都实现了各自的精彩。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商业史上,万通六君子“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的事件则成为了一段佳话。
六君子最近一次齐聚在大众视野中,是在今年3月阳光100上市的答谢宴上。有媒体这样说:”他们集聚阳光100的上市庆功晚宴,帮助他们的小迪完成从一个普通公司到上市公司的新角色转变。”
2011年冯仑的书《理想丰满》出版时,他接受媒体采访说,万通六君子的故事并不是神话,而是童话。“为什么成童话了呢?第一,当时他们都23、24岁,23、24岁就开始抛掉了所有,跑到这么乱的一个环境里,最后6个人认识了,开始折腾,折腾到今天20年,毫发未损,每个人都很健康,没有一个人得慢性病,做手术、癌症,没有,亳发无损,身体我觉得都很好。第二个企业都在,每个人还都真挣到钱了。第三,还没有卷入任何司法的官司。更重要的是我们几次重组完了以后,大家没有伤感情,一有些事情我们还经常在一块儿商量。”“过去来说做生意很难能有朋友,我是觉得我们不光是有朋友,而且成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生命过程也很好玩。但是更重要的,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也很清楚,就是我们讲的坚持理想,追求理想,顺便赚钱。如果我们是追求金钱顺便谈理想,早就掰了。因为我们每次分钱的时候都没花很多时间,可有意思。”
“披荆斩棘 共赴未来”
冯仑:我们创业了以后,第一年周年的时候我们制定了反省日,我们不断的自我检讨、自我要求、自我发展。同时也写了一篇文章,叫“披荆斩棘共赴未来”,强调我们合作的思想基础、利益基础、事业基础,我们未来怎么样处理这一块。今天看正按着那个去做。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二十几岁的一个小伙,挣了钱不干别的就讨论这事,你想肯定是真有点理想,否则一拍两散,拿了钱颠了再说。而且那时我们制定了很多比如不转移资产、不改变身份,我现在问了一下,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拿外国护照的,我们内部所有人的收入都是透明的,比如说我们6个人在外面拿到的钱,背着其余的5介人揣到口袋,没有发生过这个事情,都交回来了。所以,在6个人里头,在钱的问题上高度透明、高度互信。这叫理想。
因为我们认为钱前面还有东西,因为我是钱前边的东西引导我去挣钱,而不是钱引导我去找利益,最后走到别的地方。我这儿始终想起一个故事,曾经在海口那个很混乱的地方,边上的服务员,我曾经问她一个话,她是海南人,海南姑娘。我就说你看他们,那会儿叫裤带松一松,胜做十日工,你这端一个月的盘子不如她一个晚上挣的钱,你怎么不也去呢?人家说的话很好,我不是那种人。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其实就觉得这就叫价值观取得。她有信念,她在钱前边还有东西,就是贞操。
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坚持了我们的贞操,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价值观。
姐妹相性
卡戴珊
一家子吸金机器
在美国,卡戴珊家族几乎是人人可嘲的代表人物。极少有一个家族,在十年内持续占据着花边新闻的版面,各种绯闻丑闻漫天齐飞的情况下,仍旧不妨碍一家子过得风风火火热热闹闹。
暂且抛开那些丑闻不讲,今年金卡戴珊与坎耶的世纪婚礼又一次将卡戴珊家族推向世界性八卦话题的顶端。夫妻两人登上《VOGUE》封面,倒也是一副相亲相爱好好过日子的模样。这次婚礼为卡戴珊家族带来的经济收益当然不可估量。
卡戴珊家族被誉为美国娱乐圈的肯尼迪家族,来自于他们一家子惊人的吸金能力。卡戴珊三姐妹的真人秀栏目,正是卡戴珊家族赚钱的秘诀。自从2007年“与卡戴珊同行”第一季播出以来,卡戴珊家族的名望极具膨胀扩展。现在卡戴珊家族的真人秀节目已经扩张到了4档,除了“与卡戴珊同行”外,还有“考特尼和金玩转纽约”,“考特尼和科勒玩转迈阿密”和“科勒与拉玛尔”。另外,他们的家族生意还包括了售书、香水、时装品牌店,以及音乐、杂志、广告代言、出场费和微博等多项赚钱门道。
卡戴珊家族的真人秀节目在美国拥有很高的收视率,仅“与卡戴珊同行”每周的平均观看人次就高达350万,极高的收视率也意味着滚滚财源。据媒体报道称,2010年卡戴珊家族的真人秀节目每一集的报酬达到六位数。
对于卡戴珊家族来说,他们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转化成金钱。考特尼·卡戴珊的孩子和科勒·卡戴珊的婚礼都以3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通俗小报》杂志,而且他们几乎每周都会出现在该杂志的封面上,而这些都要给他们付费。在出场费方面,2010年金·卡戴珊每次的出场费已经升到了10万美元,一些国际活动的出场费甚至高达100万美元。卡戴珊家族2011年就收入了6500万美元。2011年安吉丽娜·朱莉,桑德拉·布洛克和汤姆·克鲁斯的收入加起来,都比不过卡戴珊家族。
娱乐圈“相性”合伙八
冯德伦&吴彦祖
相识时间:17年
共同经营:突围电影制片公司
吴彦祖与冯德伦之间的友谊自1997年始。那一年吴彦祖自俄勒冈大学建筑系毕业不久,回港旅游时缺钱花,开始涉足模特业;那一年冯德伦虽然心向电影,却仍是以“Dry”乐队的歌手而为人知晓。那一年他们合作拍了《美少年之恋》。这部同性恋题材影片成为次年柏林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的开幕片,使这两名新人在影坛声名鹊起,两个同龄人从此结为至交。
2004年冯德伦执导《大佬爱美丽》,开始向导演方向转型;2007年吴彦祖编剧并导演《四大天王》,以此获得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奖。
联手创办公司的原因,吴彦祖说是因为自己“不安分”,“不安分是因为在不断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开公司也并不妨碍我演戏。我希望参与制作更多有新意的电影。”冯德伦的原因是“当演员、歌手虽然成功,但缺的还是成就感。很多时候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
小S&谢娜
共同经营:甜品店
李小璐&甘薇
共同经营:乐雨薇璐电影人工作室
去年夏天,小S、谢娜合伙开的甜品店在北京举行了开业仪式。小S、谢娜的甜品店,是一家闺蜜主题餐厅。小S和谢娜是在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中结缘,私下接触后发现相似地方挺多,都是名副其实的“吃货”,于是决定联手开一家闺蜜餐厅。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不怕因为钱的问题而伤友情吗?小S就幽默地说:“其实我们没那么好,只是纯粹的生意伙伴。”谢娜也赞同地说:“对,我们没有那么好,所以不怕翻脸。”
与李冰冰、任泉,吴彦祖、冯德伦这样多年的好友不同,谢娜与小S的相性之处,在于两人理念相同、性格相投,这也是她们能够成为合作伙伴的基础。与她们类似的还有李小璐和甘薇这一对,两人共同成立的乐雨薇璐电影人工作室,财务工作是由专人打理。对于外界对两位的合作所存在的关于两人会否因为经营问题产生分歧的质疑,李小璐和甘薇表示两人性格相似、理念相同,虽然工作中会有一些分歧,但都能够沟通合理解决。
——旅日作家、《相性》译者毛丹青
国内离婚率居高不下,不少明星艺人以绯闻换取知名度,在人们对爱情、婚姻和家庭产生信任危机的当下,《相性》中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三十年的美满婚姻,正是当前社会尤其需要的正能量。
——《北京青年报》
我一直以为三浦友和的演员之路是走得很顺的,可是这本书明确且平静地告诉了所有读者,他将近四十年的演员人生中,其实走的基本都是陡坡,几乎没什么平顺的路途。但是三浦友和却淡淡地叙说着这些,因为对他来说,这些都可以当成自己得到无价之宝的部分代偿,甚至连这些,他都化为了一种幸福。因为对他来说,妻子就是他最大的幸运和幸福。
——豆瓣书评人weiwei
三浦友和&山口百惠
相性三十年
三浦友和、山口百惠,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两个名字,他们曾共同出演一系列经典影视作品,包括《伊豆的舞女》、《绝唱》、《古都》和《血疑》。电视剧《血疑》中,幸子和光夫的命运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他们的形象也曾风靡一代人。三浦友和在28岁时与21岁的山口百惠走进婚姻殿堂,至今两人已结伴走过三十余年风雨人生路。
友和与百惠夫妇连续七年在日本“理想名人夫妇”评选中登上榜首,三浦在自传中也坦言,“我们夫妻确实从未吵过架,夫妻吵架连狗狗都不爱搭理!”“相性”在日语中有着“投缘”的意思。三浦友和用这个词来解释他与山口百惠的美满婚姻:“我可以说是遇到了与自己相性非常好的女性,并且与她完婚。从相遇到现在,已经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三十年相知、相爱的幸福生活,证明这并非是我个人的错觉。”
“要是结婚了,我就不工作了”
三浦友和将他与山口百惠结婚一事称为人生中最大的转机。二十多岁的两个年轻人,结婚对他们来说却不是件易事。因为,“妻子山口百惠,当时正是她如日中天的年代。无论是唱歌还是演戏,她的才能正在全面绽放,对她的辉煌前程,谁都坚信不疑。不用说,当时的我也坚信她日后会更加灿烂。”三浦也做好了百惠在结婚后会照常工作的心理准备。
出乎意料的是,山口百惠接受三浦友和的求婚后,当即表示:“要是结婚了,我就不工作了。”她的表态使三浦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在他看来,为了自己这样一个还算不上三十而立的男人,“她放弃了已经拥有的一切,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献出来,托付给我。哪怕是再迟钝的男人也会明白这样的重任。”因此,在经过认真考虑后,他得出了一个简简单单的结论:“好吧。我来干!”
“我不出轨”
三浦友和认为,出轨并不是曝光或不曝光的事情,“要是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可以为所欲为,最终是会遭报应的。”婚后,除了不出轨以外,他还给自己立下了其他规矩:五十一岁开始戒烟;生活方式不投机取巧;只做本行不做副业。三浦还主动买下了邻近的居所,把百惠身体不太好的母亲接来一起住。
结婚至今,三浦友和一直信守自己的原则。虽然三十余年来,并非每天都很快乐,也有很多难过的时刻,不过,当夫妇两人一同回顾时,都确信对方是幸福的。两人的共同爱好之一是旅行,并且都很欣赏具有历史感的人文景观,喜欢美术馆,因此制订旅行计划成为了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另一个共同爱好是看电影,他们会一起去电影院,有时候每周看两场,只有两人特别想看的电影不一样时,才会分头去看。
结婚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的日子,夫妇两人都定制了一对结婚戒指作为纪念,到2020年,他们将会迎来结婚四十周年,那时肯定会定制第四对戒指。
“轮流做天使”
1980年日本武道馆演唱会上,山口百惠向数万热情歌迷道别。最后一曲终了,她留下白色的麦克风,施施然而去。同年11月,她与三浦友和举办了婚礼。三浦友和至今仍活跃在日本影视圈,山口百惠则从此变身三浦背后的女人。30多年来,三浦和百惠一直是日本民众心目中的“理想名人夫妇”,出轨、不和、离婚等传闻基本上与夫妇二人绝缘。婚后30多年,也一直都有“狗仔队”在他们家附近蹲守,但始终没能拍出一条抓人眼球的八卦封面,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夫妇过着平淡却温馨的日子——每天一起打扫家里卫生,一起去倒垃圾,一起到超市购物。
三浦说,百惠喜欢做家务,尤其喜欢做菜,而他则很在意回家吃饭的那种感觉:“只要我在家吃饭,我们都会喝上几杯,主要是喝葡萄酒和清酒,通常两人能喝一瓶葡萄酒。”银婚纪念日那天,三浦特意拿出了一瓶25年的葡萄酒。举杯之前有记者问他:如果有来世,还会不会选择山口百惠?三浦当即爽快地答:“当然会!”
三浦坦言,夫妻生活难免有磕磕绊绊、闹矛盾的时候,但关键是在出现吵架的苗头之前要马上忍住,而且要一退到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互敬互爱也很重要,“不能总看着邻居家的草坪比自己这一边更绿”。而夫妻相处的最大秘诀,三浦认为是“永远不能忘记两人最初走到一起时的那种美好感觉”。
山口百惠也曾经在婚后的一次采访中说:“生活中的摩擦谁也避免不了,但我们有一个约定——轮流当天使。有人说,夫妻两个人之间发生了矛盾,第一个低头认错的就是他们爱的天使。但是,不能总是由一方来当天使,因为天使也会疲倦。我们约定轮流当天使,发生矛盾后,不论谁对谁错,总要有一方先低头认错,哄对方开心。如果这次是我,那下次就是他了。这样,我们都是天使,谁也不会感到累,这样的婚姻才会幸福。”
钱钟书&杨绛
我的妻子、情人和朋友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杨绛与钱钟书是天造地设的绝配。胡河清曾赞叹:“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
1935年,杨绛陪夫君去英国牛津就读。初到牛津,杨绛很不习惯异国的生活,又乡愁迭起。一天早上,杨绛还在睡梦中,钱钟书早已在厨房忙活开了,平日里“拙手笨脚”的他煮了鸡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还做了醇香的红茶。睡眼惺忪的杨绛被钱钟书叫醒,他把一张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这样杨绛就可以坐在床上随意享用了。吃着夫君亲自做的饭,杨绛幸福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听到爱妻满意的回答,钱钟书欣慰地笑了。
1942年底,杨绛创作了话剧《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上演后,一鸣惊人,迅速走红。杨绛的蹿红,使大才子钱钟书坐不住了。一天,他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大为高兴,催他赶紧写。杨绛让他减少授课时间,为了节省开支,她还把家里的女佣辞退了,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劈柴生火做饭样样都来,经常被烟火熏得满眼是泪,也会不小心切破手指。可是杨绛并未抱怨过,她心甘情愿地做灶下婢,只盼着钟书的大作早日问世。看着昔日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如今修炼成任劳任怨的贤内助,钱钟书心里虽有惭愧,但更多的是对爱妻的感激与珍爱。
两年后,《围城》成功问世。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其实,《围城》是在上海沦陷的时期写的,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是多么难得的人间真情啊!
灾难中的默契爱情
1966年,“文革”开始了。钱钟书夫妇也难逃厄运。1966年8月9日,杨绛被“揪”了出来,3天后,钱钟书也被“揪”了出来。那时候,钱钟书在文学所,杨绛在外文所,同属学部,命运也相同。每天上班,他俩各自挂着自己精心制作的挂牌,自己用毛笔工整地写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互相鉴赏。一天,钱钟书在被批斗中,头发被人剃成了“十”字形怪头,幸好杨绛一向是钱钟书的“理发师”,赶紧将“学士头”改为“和尚头”,抹掉了“十”字。尽管被批斗,但他们的感情融洽到给人一种“胶着”的亲密感。
在那段风雨飘摇、被批斗的艰难日子里,他们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走时肩并肩、手挽手,被学部的人誉为“模范夫妻”。他们在这场灾难中不消沉、不畏缩、不卑不亢地做人。
1969年和1970年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先后被下放到河南干校。杨绛被安排在干校的菜园班看菜园,钱钟书先生则任专职通讯员。每次收取报纸信件他都要经过这片菜园,于是夫妇俩经常在菜园相会。钱钟书还经常写信给她,写些所见所闻,杂感、笑话和诗词,鱼雁往来,给他们艰难的生活增加了些慰藉。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1972年才结束。
一个月后,他们双双离开了江南,从上海起航,乘船去了英国,有关婚礼的繁琐杂事都已经尘埃落定,他们终于有了两人平静相对的时光。
船行海上,猎猎的风吹过,空气中有咸凉的气息,他们都是第一次离家万里,旅途又漫长无际,不知何日才能抵达彼岸。遥望苍茫的海面,她陡然生了一种既甜蜜又惶恐的心情。
她常听他说自己“拙手笨脚”,现在她才知道原来这个鼎鼎大名的才子分不清左右手,不会系鞋带上的蝴蝶结,甚至连拿筷子也是一手抓,在生活上,他完全失去了“翩翩风度”,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处处依赖他,这叫她想起一个古老的词来,“相依为命”,这一辈子,她都要照顾他了,虽然她也自小娇生惯养,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牛津大学秋季开学是十月份,他们抵达牛津时,学校还未开学,他已由官方安排妥当,进入埃克塞特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而她也接洽女子学院,希望能继续攻读文学,可是文学的名额已满,只能修历史,她又不肯,于是,她做了牛津的旁听生。
她偶尔去听课,大部分时候,她都呆在图书馆里,牛津的图书馆古老而恢弘,中世纪建筑宛若一座城堡,还在东吴大学念书的时候,她便在图书馆中寻觅,想走入文学领域而不得其门,考入清华后,深感自己欠修许多文学课程,如今,到了以藏书丰富著称的牛津图书馆,又有大把空闲时间,她开心异常,于是定了计划,比照着文学史,一本一本读书。
午后阳光从高大的窗户里照入,在她的笔记本上洒下疏落的影,她坐在临窗的桌前,读着架上的文学典籍,因是上课时分,馆中学生很少,偌大的厅中,常常只有她一人,那样的清静,连她写字的沙沙声也清晰可闻。
下课或放假的时候,他也会过来,两个人一起伏在桌上读书,有时候,他们也去市区的图书馆,那里可以借到十九世纪作品和通俗书籍,他们抱上一堆书回家,入夜了,街上的灯一盏盏亮起来,高大的警察慢吞吞走着,挨家挨户检查大门是否关好,邮差也识得他们,半道上遇上了,就把家信给他们,小孩子会和他们要信封上的中国邮票。牛津就是这样静好的小地方。
他在牛津拿到学位之后,他们又一起去了法国巴黎大学念书。巴黎大学比牛津自由,他们更加肆意的读书,他们除了英文,还读许多法国作家的书,比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尤其是他,不仅读法文,还读德文,后来又加上了意大利文,他们的阅读量叫人叹而观止。除了一起读书,他们还一起读诗背诗,中文的,西文的,都来者不拒,他们还喜欢比照着书中的描写一起看风景,看到不同的房子,就一起猜测里面住着什么样的人家,看到人流中的各等人,就猜测那人有怎样的身份。
——摘自《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
钱学森&蒋英
62年的“好朋友”
妻子差点成了“妹妹” 1923年的一天,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钱钧夫家里显得很热闹,钱家的好友、军事家蒋百里当时正在北京创办一个文学社。这次聚会上,他和夫人带着5个漂亮的女儿来到钱家做客,这让钱学森的妈妈很羡慕。钱家的妈妈说,你们有五个女儿,太多了,给我一个好不好?蒋家的妈妈很大方,好吧,你挑一个。钱家的妈妈就说要老三。蒋英是行三,所以就过继到钱家去了。
两家正式摆了一桌酒席,蒋英被接到钱家,并有了一个新名字——钱学英。4岁的蒋英在钱家只待了几个月,就闹着回家,因为12岁的干哥哥钱学森不跟她玩。
蒋英在回忆时说:“他(钱学森)有很多玩意儿,口风琴、球什么的,但他不会跟小妹妹玩,他就看着我、逗我,所以我不喜欢这个哥哥,我要回家。”因为“不喜欢小哥哥”,蒋英和钱学森短暂相处后,就天各一方。
“我们交朋友”
1929年,钱学森在北平上完中学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也就在钱学森去美国留学的第二年,蒋英陪父亲到欧洲考察,并留在德国,在著名的冯·斯东凡尔德贵族学校学习。
对蒋家这位漂亮而又有出息的女儿,钱学森的父母一直很在意,因为当年他们有约定,如果蒋英做不了干女儿,大了就嫁给钱学森。1947年,在上海的钱钧夫给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写信,要他回来看看,他已经12年没见到自己的儿子,并且他还有一桩心事要办。那年秋天钱学森回到上海,那时他已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意气风发。
蒋英说,钱学森回来以后,因为他学习很好,又是博士,又是教授,很多家的父母都想把女儿介绍给他。人家知道我们家和钱家私交甚密、感情很好,就来托我和我妹妹,我说可以可以。于是,在蒋英的安排下,在上海为钱学森安排了一场相亲会,一位富家女竟然当面向钱学森表达喜爱之情。钱学森却拒绝了富家女孩的邀请,因为在这次酒席上,他被儿时的玩伴蒋英深深吸引了。
几天后,钱学森应邀在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一次学术讲座,蒋英一个人去听了。讲座结束后,钱学森突然提出送蒋英回家。
蒋英这样讲述那一次的回忆:“他送我回家以后,我说,我这里有很好的唱片,挑一张顶好的、我喜欢的唱片给你放好不好?他说,不好不好,不用了不用了。一下子我们都静默了。过了一会儿,他说,你跟我去美国好吗?我一听,觉得很吃惊,但是心里也有一些预感。我说不行,我有男朋友了。他说:‘我也有女朋友,但从这儿就开始,你的男朋友不算,我的女朋友也不算,我们开始交朋友。’”
“客气”的新郎官
他们的结合遭到蒋英姐姐的反对,她给妹妹讲了一个故事:在美国的时候,别人给钱学森介绍了一个女朋友。有一天,钱学森去接女朋友参加一个聚会,等了很久,大家才看到钱学森一个人急匆匆地赶来,一问才知道,他在路上把女朋友给丢了。
但蒋英没听姐姐的话,她佩服钱学森,认为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6个星期后蒋英与钱学森在上海和平饭店举行了婚礼。婚礼后不久,钱学森先回美国,一个多月后,蒋英独自到波士顿和钱学森会合,在异国他乡开始了他们的新婚生活。他们愉快地在一起吃早饭,钱学森泡了一杯茶,喝完,突然站起来向蒋英告别。
“他说我走啦,晚上再回来,你一个人慢慢熟悉吧。我很惊讶,这叫结婚啊?我第一天来呀!”人生地不熟的蒋英独自等待着钱学森回家,直到夜色来临。“到晚上五六点钟,他回来了,很客气。他问吃什么饭?我不会做饭,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们就到外面吃了一顿快餐。他跟我说:到礼拜六礼拜天,我陪你去买菜,咱们一起做莱。他给我介绍美国生活,我觉得很有意思。”
一回到住所,钱学森的举动让蒋英吃了一惊。“他就说回见、回见。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拿了一杯茶到小书房里去了,门一关不见人了。到晚上12点他出来了,很客气。我也很客气。就这样,从结婚的第一年第一天到以后这六十几年,他天天晚上都是吃完晚饭,自己倒一杯茶,躲到小书房里去看书,从来没有跟我聊天,更没有找朋友来玩。”
1949年,蒋英跟随丈夫来到温暖的美国西部一个美丽的城市帕萨迪纳,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就在这里,当年,钱学森曾在这里攻读航空理论博士学位,而这次他是应聘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并出任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他那喜欢交际的恩师冯·卡门也在那里。
在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撰写的钱学森传记中,这样描述当时的蒋英:她见多识广,美丽大方,加上一副好歌喉,加州理工学院优秀的男性全对她着迷不已,他们甚至说,我们全都爱上了钱太太!
软禁时的“家庭主夫”
1950年,因为政治原因,想要回到祖国怀抱的钱学森被美国联邦特工禁止回国,并且“软禁”起来。在软禁期间,钱学森住所被监视,甚至电话也被监听。那时,钱学森只能在学校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蒋英则在家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那是一段屈辱而又艰辛的日子。
钱学森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和蒋英过着平淡的生活。有时,他们会带着孩子去附近兜风,会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对于妻子蒋英来说,这是丈夫在家待的时间最长的时期,和谐的家庭氛围也给钱学森带来些许慰藉。“一件事情是我们在美国很开心的事。买菜,洗菜,切莱,切肉,都弄好了,最后掌勺的是他。他爱做饭,爱做菜,我们在国外都吃中国饭。”
那时蒋英买了一把吉他,每天夫妻一起弹琴、唱歌,对于夫妇两人来说,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在这样的陪伴下,钱学森潜心撰写自己的科学书作。在寂寞地等待5年后,通过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斡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蒋英说:“家里的事情他从来就是一概不管,所以这种情况我慢慢也就习惯了,觉得不能干扰他。我说,我是搞音乐的,你是搞工程的,那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所以我自己的全部工作在音乐方面,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1991年,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在盛大的颁奖仪式上,钱学森表达了对妻子的感谢。他说:“我干什么的,大家都知道,但是我老伴干什么的,我向大家解释一下,我老伴主要是从事古典艺术歌曲的教学。我今天获奖,不会忘记老伴几十年来给予我的理解和支持。” 相性:不仅是爱情
相性一词,在百度百科中这样解释:“日语中指缘分。相性是一个相对值,相性相近的人,相处比较融洽。相性高的更能够趣味相投,理解对方的意思,两者更加合拍。”
兄弟相性
万通六君子
你与我拥有的回忆比未来的路还要长
1991年下半年,在漂泊的岁月中结识的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潘石屹等几个意气相投的朋友,共同创立了海南万通,后来人们把他们称为“万通六君子”。
1992年,通过运作海口“九都别墅”项目,“农高投”赚得了“第一桶金”。
1993年,“农高投”增资扩股,改制为万通集团。1993年,由万通集团投资组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万通在北京开发了“新世界广场”项目并大获成功,卖到了当时市价的三倍。奠定了两个地产大佬冯仑和潘石屹的“江湖地位”。
1995年,六兄弟进行了第一次分手,王启富、潘石屹和易小迪选择离开;1998年,刘军选择离开;2003年,王功权选择离开,至此,万通完成了从六个人到一个人(冯仑)的转变。
从第一次分手到最后王功权离开,冯仑等人也越来越接受和认可了这种退出机制。分手后,万通六君子都实现了各自的精彩。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商业史上,万通六君子“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的事件则成为了一段佳话。
六君子最近一次齐聚在大众视野中,是在今年3月阳光100上市的答谢宴上。有媒体这样说:”他们集聚阳光100的上市庆功晚宴,帮助他们的小迪完成从一个普通公司到上市公司的新角色转变。”
2011年冯仑的书《理想丰满》出版时,他接受媒体采访说,万通六君子的故事并不是神话,而是童话。“为什么成童话了呢?第一,当时他们都23、24岁,23、24岁就开始抛掉了所有,跑到这么乱的一个环境里,最后6个人认识了,开始折腾,折腾到今天20年,毫发未损,每个人都很健康,没有一个人得慢性病,做手术、癌症,没有,亳发无损,身体我觉得都很好。第二个企业都在,每个人还都真挣到钱了。第三,还没有卷入任何司法的官司。更重要的是我们几次重组完了以后,大家没有伤感情,一有些事情我们还经常在一块儿商量。”“过去来说做生意很难能有朋友,我是觉得我们不光是有朋友,而且成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生命过程也很好玩。但是更重要的,其实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也很清楚,就是我们讲的坚持理想,追求理想,顺便赚钱。如果我们是追求金钱顺便谈理想,早就掰了。因为我们每次分钱的时候都没花很多时间,可有意思。”
“披荆斩棘 共赴未来”
冯仑:我们创业了以后,第一年周年的时候我们制定了反省日,我们不断的自我检讨、自我要求、自我发展。同时也写了一篇文章,叫“披荆斩棘共赴未来”,强调我们合作的思想基础、利益基础、事业基础,我们未来怎么样处理这一块。今天看正按着那个去做。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二十几岁的一个小伙,挣了钱不干别的就讨论这事,你想肯定是真有点理想,否则一拍两散,拿了钱颠了再说。而且那时我们制定了很多比如不转移资产、不改变身份,我现在问了一下,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拿外国护照的,我们内部所有人的收入都是透明的,比如说我们6个人在外面拿到的钱,背着其余的5介人揣到口袋,没有发生过这个事情,都交回来了。所以,在6个人里头,在钱的问题上高度透明、高度互信。这叫理想。
因为我们认为钱前面还有东西,因为我是钱前边的东西引导我去挣钱,而不是钱引导我去找利益,最后走到别的地方。我这儿始终想起一个故事,曾经在海口那个很混乱的地方,边上的服务员,我曾经问她一个话,她是海南人,海南姑娘。我就说你看他们,那会儿叫裤带松一松,胜做十日工,你这端一个月的盘子不如她一个晚上挣的钱,你怎么不也去呢?人家说的话很好,我不是那种人。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其实就觉得这就叫价值观取得。她有信念,她在钱前边还有东西,就是贞操。
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坚持了我们的贞操,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价值观。
姐妹相性
卡戴珊
一家子吸金机器
在美国,卡戴珊家族几乎是人人可嘲的代表人物。极少有一个家族,在十年内持续占据着花边新闻的版面,各种绯闻丑闻漫天齐飞的情况下,仍旧不妨碍一家子过得风风火火热热闹闹。
暂且抛开那些丑闻不讲,今年金卡戴珊与坎耶的世纪婚礼又一次将卡戴珊家族推向世界性八卦话题的顶端。夫妻两人登上《VOGUE》封面,倒也是一副相亲相爱好好过日子的模样。这次婚礼为卡戴珊家族带来的经济收益当然不可估量。
卡戴珊家族被誉为美国娱乐圈的肯尼迪家族,来自于他们一家子惊人的吸金能力。卡戴珊三姐妹的真人秀栏目,正是卡戴珊家族赚钱的秘诀。自从2007年“与卡戴珊同行”第一季播出以来,卡戴珊家族的名望极具膨胀扩展。现在卡戴珊家族的真人秀节目已经扩张到了4档,除了“与卡戴珊同行”外,还有“考特尼和金玩转纽约”,“考特尼和科勒玩转迈阿密”和“科勒与拉玛尔”。另外,他们的家族生意还包括了售书、香水、时装品牌店,以及音乐、杂志、广告代言、出场费和微博等多项赚钱门道。
卡戴珊家族的真人秀节目在美国拥有很高的收视率,仅“与卡戴珊同行”每周的平均观看人次就高达350万,极高的收视率也意味着滚滚财源。据媒体报道称,2010年卡戴珊家族的真人秀节目每一集的报酬达到六位数。
对于卡戴珊家族来说,他们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转化成金钱。考特尼·卡戴珊的孩子和科勒·卡戴珊的婚礼都以3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通俗小报》杂志,而且他们几乎每周都会出现在该杂志的封面上,而这些都要给他们付费。在出场费方面,2010年金·卡戴珊每次的出场费已经升到了10万美元,一些国际活动的出场费甚至高达100万美元。卡戴珊家族2011年就收入了6500万美元。2011年安吉丽娜·朱莉,桑德拉·布洛克和汤姆·克鲁斯的收入加起来,都比不过卡戴珊家族。
娱乐圈“相性”合伙八
冯德伦&吴彦祖
相识时间:17年
共同经营:突围电影制片公司
吴彦祖与冯德伦之间的友谊自1997年始。那一年吴彦祖自俄勒冈大学建筑系毕业不久,回港旅游时缺钱花,开始涉足模特业;那一年冯德伦虽然心向电影,却仍是以“Dry”乐队的歌手而为人知晓。那一年他们合作拍了《美少年之恋》。这部同性恋题材影片成为次年柏林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的开幕片,使这两名新人在影坛声名鹊起,两个同龄人从此结为至交。
2004年冯德伦执导《大佬爱美丽》,开始向导演方向转型;2007年吴彦祖编剧并导演《四大天王》,以此获得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奖。
联手创办公司的原因,吴彦祖说是因为自己“不安分”,“不安分是因为在不断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开公司也并不妨碍我演戏。我希望参与制作更多有新意的电影。”冯德伦的原因是“当演员、歌手虽然成功,但缺的还是成就感。很多时候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
小S&谢娜
共同经营:甜品店
李小璐&甘薇
共同经营:乐雨薇璐电影人工作室
去年夏天,小S、谢娜合伙开的甜品店在北京举行了开业仪式。小S、谢娜的甜品店,是一家闺蜜主题餐厅。小S和谢娜是在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中结缘,私下接触后发现相似地方挺多,都是名副其实的“吃货”,于是决定联手开一家闺蜜餐厅。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不怕因为钱的问题而伤友情吗?小S就幽默地说:“其实我们没那么好,只是纯粹的生意伙伴。”谢娜也赞同地说:“对,我们没有那么好,所以不怕翻脸。”
与李冰冰、任泉,吴彦祖、冯德伦这样多年的好友不同,谢娜与小S的相性之处,在于两人理念相同、性格相投,这也是她们能够成为合作伙伴的基础。与她们类似的还有李小璐和甘薇这一对,两人共同成立的乐雨薇璐电影人工作室,财务工作是由专人打理。对于外界对两位的合作所存在的关于两人会否因为经营问题产生分歧的质疑,李小璐和甘薇表示两人性格相似、理念相同,虽然工作中会有一些分歧,但都能够沟通合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