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与小学语文汉字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汉字属于表意形式的文字,具有难认、难写、难记的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引入甲骨文加以辅助汉字教学,笔者认为,这是一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规律的大事。笔者将从甲骨文引入小学识字课堂的必要性、运用甲骨文进行小学汉字教学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这三方面,讲讲笔者的观点建议。
  【关键词】甲骨文;小学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大概可以把语文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学前教育阶段、学校教育阶段、学校后教育阶段。就识字教学这块来说,学前教育阶段,即家庭教育阶段,是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初始阶段,就算接触到汉字也属于初步感知阶段。学校后教育阶段属于运用和完善阶段,不是我们认识学习汉字的重点阶段。而学校教育初期,才是我们识字写字的关键期,识字写字也是此时教学的重点内容。那学校及教师该如何更好地把握关键期?这和甲骨文进入小学汉字教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甲骨文进入小学识字课堂的必要性
  (一)这和汉字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认知水平紧密相关
  我们常说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于精心备课,而备课重点在备教材、备学生。要上好一堂汉字教学课,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并掌握汉字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心理认知水平。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后期及具体运算逐步成熟的这么个阶段,而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认知结构发生了重大的重组与改善,但他们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对于外部世界的感觉还存在直观性、认识耐力差、持久性弱的特点。而汉字的最大特点就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组合体。从汉字的形体结构来看,汉字是由一定数量的偏旁、部首按照一定的笔画、笔顺组合而成的方块字。根据古代汉语“六书”的造字法之说可知,我国的汉字主要是由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这六种方法造成。并且据数据统计,在3500个常用字中,有2522个字属于形声字,而这些常用字绝大多数属于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像我们小学入门学的“日、月、水、火”等字都属于象形字。根据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可见汉字的表意性特点是十分显著的,但是由于汉字的逐步发展演变及我国汉字简化工作的实施,使得汉字的这一特征不是那么明显,这也使孩子识字初期对复杂汉字字形的掌握有一定的困难。而在孩子识字初期的教学中引入甲骨文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因为甲骨文还原了汉字的造字原貌,而它的原貌刚好与识字初期的孩子的认识特点相符合。这样既方便教师进行汉字教学,又能使孩子在这阶段识记掌握大量的生字词,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这也是完成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识字写字教学的总目标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学会汉语拼音。认识3500个左右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且有一定速度。”针对总目标中“认识3500个左右汉字”这个任务我们刚刚在上文已有提到,在此就不再赘述。现在我们来看“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这两目标。现阶段对汉字的教学多是使用抄写默写的方法,也许有少许教师采用编儿歌、顺口溜等相对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这些方法最多只能让学生记住字形,汉字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枯燥无味的符号。但若引入甲骨文进行辅助教学就不一样了。从甲骨文造字法的角度来说,小学低年级的汉字多为象形字或会意字,像“天地草木、鸟兽虫鱼”,它们用甲骨文书写出来都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画。用它们进行教学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更重要的是由于甲骨文“因形赋意”的特点,使孩子们在看图学字的同时也理解掌握了每个汉字背后的故事及意思,使孩子们在无形中受到祖国文化的熏陶。在学习上,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出现写错别字、异体字的错误,或是无法区分同音字、形近字,而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多是学生对汉字理解不到位的缘故。比如说学生就很难区分“左耳旁”“右耳旁”,为什么有些字是放左边而有些字又是放右边。而这在甲骨文中其实两者根本就完全不一样,左耳旁,本字是“阜”,属于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山崖边的石蹬形,而它的本义是指土山,如防备的“防”,本义就是堤坝。右耳旁,本字是“邑”,属于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中,上为口,表疆域下面表示人口,合起来表城邑,本义为国,因此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如城郭的“郭”,它本义就是城外围着城的墙。只要教师把两部首这么一讲解,相信学生就辨别区分一系列的左耳旁右耳旁的汉字了。这样讲解不仅仅使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更重要的是同时也“培植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热爱汉字,轻松学习。
  二、运用甲骨文进行汉字教学的方法
  (一)利用甲骨文进行联想与趣味教学法
  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及特点,加上甲骨文的直观性,因此完全可以运用甲骨文进行联想及趣味游戏进行汉字教学。比如说对于激发学生兴趣这块,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进行汉字教学时可以先进行一次甲骨文十二生肖的汉字教学,把现代简化了的十二生肖的汉字与甲骨文的十二生肖汉字及十二生肖图片进行一次趣味性的对比教学,相信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场集视觉、听觉等刺激多种感官于一身的识字盛宴。而在教学生理解汉字字义时完全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当时造字人的话会怎样造这个字呢?为什么要这样造呢?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字义,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
  (二)甲骨文与分散识字、集中识字三者相结合法
  除此之外,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是采用一种“集中与分散”相互交错的形式编排的。针对这种编排,教师在运用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时,引入甲骨文进行辅导教学。集中识字,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学生在学校教育初级阶段,也就是一二年级的时候集中认识2000个左右的汉字。分散识字,又叫“随课文识字”,这种识字方法实际上就是把生字词融入阅读与写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若把甲骨文引入小学识字教学,并同时运用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即教师可以采用跟教材“集中与分散”编排一样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在随文识字时用甲骨文辅助学生识记、理解汉字;然后再在学期末进行一次大集合,用甲骨文的特点对汉字进行归类总结复习。比如说,“示字旁”与“衣字旁”的区别及其相关字的辨析记忆;“颗”“棵”“稞”的辨析与运用。这样的话,就不仅可以充分融合分散與集中识字这两种识字教学方法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它们的缺点。   三、运用甲骨文进行小学汉字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此进行教学的教学对象是学校教育初期阶段的孩子,即一二年级的孩子,此时孩子的心理认知能力及水平有限,至于各种活动体验、生活经验更是知之甚少,关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几乎为零,但是甲骨文却相反,它有着深远悠长的历史,字形、字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字形上,由于年代久远,汉字又经历了重重的变化,而甲骨文的材料又不是非常齐全,因此对于一些甲骨文的字形也是有待验证的。关于字义这块就更复杂了,抛开时间的关系,就字义演变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它的多义性,古代用字上转注、假借现象的存在,重点是其字义的引申变化等无一不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使用甲骨文时应使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字,尽量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相联系。
  第二,不得不說在使用甲骨文进行小学汉字教学时必须得面对时间的限制及课程教学进度的压力。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但却不是唯一的重点。运用甲骨文进行随文识字或集中识字本身就是一件相对耗时的事,加上在有限的时间内还必须完成其他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
  引入甲骨文用以辅佐低年级学生的汉字教学既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也有助于帮助教师完成“新课标”对小学汉字教学的要求,具有把甲骨文引入小学课堂的必要性。这样也确实可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更快、更好地识记并理解大量的生字词。但是教师在运用甲骨文进行教学时,也必须注意相关问题,不是所有的甲骨文都适合用来辅助教学,也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有必要运用甲骨文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以上各种情况的条件下才能真正使甲骨文在小学识字教学课堂中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张鹂丽,陈明富.甲骨文与汉字教学[J].沈阳大学学报,2011(12).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张中原,徐林祥.课程与语文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宁慈矿.识字教学,不可忽视字形——从甲骨文起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3(3).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科目,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于一种自我提升和认识外界事物的重要时期,而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能够使得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到新的知识。但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性和创新能力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讲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学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
摘要:二叶亭四迷是明治时代的小说家和翻译家。《浮云》是二叶亭四迷的小说处女作,也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本文简要介绍了二叶亭四迷的生平,概述了其处女作《浮云》的故事梗概,并分析其内容和写作文体等。  关键词:二叶亭四迷 《浮云》 言文一致  二叶亭四迷是明治时代的日本小说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本名叫长谷川辰之助,1864年4月4日出生于日本江户(现东京)市谷。在东京外国语学校(现东京外国
村上春树的《眠》讲述了日本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连续17天“失眠”的离奇故事.本文拟从分析小说主人公“失眠”前与“失眠”后的行为、情感变化入手,来明确小说主题及其深层内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为了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学生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进行情感的交流,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作为经典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悲剧模式的结局向来被视作实现其唯美主义主张的方式。但如果将文本还原到创作时期的具体语境中,就不难发现王尔德并不赞成这种自我牺牲。本文分析了王尔德如何利用童话中的悲剧来阐述自我牺牲对改变社会的徒劳。  关键词:王尔德 《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 自我牺牲 徒劳  一、写给成人的童话  1888年对于奥斯卡·王尔德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式从文学研究转向文学创作,其
摘要:教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18世纪末德国、大多以年轻人的成长为主题的文体。教育小说中的主人公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历不同的事情,叙述时间一般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贯穿主人公的青年时期、成长时期和成熟时期,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性格变化、价值观变化。  关键词:战后 德国 教育小说  教育小说产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小说受历史环境的影响,阐述的主题和内容都有所区别。而战后教育小说的特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了。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从新课改要求上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作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点所在,做好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促进语文作文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途径;分析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中,文言文教学非常重要,可提高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魅力,以增强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只是文言文教学作为一个教学难点,其教学效率处于较低的层次。如今新课改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发展机会,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文言文;
摘要:本文从象征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国小说《摆渡人》中荒原这种意象所包含的不同层面的隐喻以及每个层面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旨在进一步挖掘小说主题的深度,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也可以拓宽研究者的研究范围,使得这部小说的学术价值有上升的空间。  关键词:象征主义 隐喻 荒原  一、引言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创作的小说,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奖,畅销33个国家,是一本有着千万
果树的植入株数,对于果区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下面,通过果树生态增长理论与控制理论的结合,考虑最优植入策略。 Fruit trees implanted in the number of trees for th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