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认证的数据压缩与编码课程建设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uoq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据压缩与编码课程的教学实际,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学目标,提出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实施课程教学设计,并从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课程项目、考核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说明具体措施,达成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
  关键词:工程认证;课程项目;数据压缩;CDIO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5-0074-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data compression course and based on the teaching goal of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majo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llustrates the concrete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syllabus,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items, assess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course effective support for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ourse project; data compression; CDIO
   一、概述
  工程教育認证主要倡导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三个基本理念。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产出导向理念强调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勇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课程教学需支撑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要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2,3]。基于CDIO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教学为辅,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融合起来,提高课堂活跃度,使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项目驱动教学是课程教学有效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重要手段。
  数据压缩与编码课程(4学分,64学时)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程,主要讲授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实用技术、技术标准和具体应用。“数据压缩”作为信息时代数字通信、大众传媒和多媒体技术的共性关键技术,对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6]。通过课程建设,使学生在软件、硬件和算法理论方面的学习成果得以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支撑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下的课程教学大纲
  传统的教学大纲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把握,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指向性不明确。为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效果等均应系统写入课程的教学大纲中,确保不因为任课教师的改变而随意更改教学内容。
  信号类课程群是我校的一个教学团队,承担梳理知识脉络体系、鉴定和评价课程教学、督导课程持续改进的重任。包含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以及数据压缩与编码等课程融合建设。在该课程体系中,信号与系统突出理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以信号处理算法研究为主线,突出研究性学习,DSP原理与应用突出信号处理算法在工程中的硬件实现,数字图像处理和数据压缩与编码课程突出软硬件仿真及研究项目驱动。通过团队集体讨论、研究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等,形成制定课程大纲的编制思路,由任课教师执笔完成大纲书写,经过团队集体审核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教学团队组织集体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12条毕业要求,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结合区域发展和专业定位,依照毕业要求按专业培养目标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毕业要求关系矩阵(表1),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表2)。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 了解数据压缩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方法,能够理解研究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2.1);2. 能够利用信息论的理论和方法讨论压缩技术,为设计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方案搭建技术框架,设计编码方案(支撑毕业要求2.3);3. 了解JPEG、MPEG等图像、音频和视频压缩的国际标准,能准确分析不同标准的优势和问题(支撑毕业要求6.1);4. 能从工程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案,完成软硬件设计与实施(支撑毕业要求9.1)。
  三、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以课堂教学、课外作业、仿真实验、课程项目等共同实施。针对毕业要求的具体指标点,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以数据压缩算法设计与应用为根本出发点组织教学。采用结合工程实际的案例教学方法:教学中始终以结合工程实际为主线,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方式、同时辅以案例教学,突出工程实践的应用能力培养。如针对常见的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电视、数字监控等介绍数据压缩的技术标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以手机通信系统为案例,介绍信号从端到端传输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用到本课程的哪些具体内容和分析方法,以此让学生明白课本知识的具体工程应用,同时也解决了知识割裂的问题,使学生能开始站在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通信电路等课程,逐步融汇贯通,建立专业知识体系。   为实现教学目标,增强课堂互动,让学生能“抬起头、动起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开展项目驱动教学。由教师设计相关的课程项目,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去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指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充分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课程项目
  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需对综合规划能力、团队组织能力、终身学习意识与发展适应能力形成有效支撑,因此在实践教学方面设计软件仿真实验和工程设计项目。
  软件仿真实验:采用C、Pathon或Matlab等语言,对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进行压缩处理,目的是通过软件实验来理解数据压缩中涉及的一些主题,一个预期实现的目标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以自行开发压缩软件包,从而更好地体会不同数据的特性以及不同压缩算法中涉及的各种因素权衡。同时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软件仿真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不是本课程的课内教学内容,可以选拔能力较好的学生课后自行研究这部分内容,通过软件实验的方法与离散余弦变换的方法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课程项目:本课程讲授G726、G722、JPEG,H261、H264等众多国际标准,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需要认真研究。通过设立基于DSP的语音压缩数据通信课程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所学内容,了解ADPCM编码器的基本原理,着重从自适应量化和自适应预测两个方面来实现G726编码器和解码器,结合数据压缩与编码课程的内容实现语音压缩数据通信系统的硬件环境搭建、程序设计实现和结果测试。本项目所需的硬件包括两块具备DSP的开发板和音频子板,通过RS-232电缆连接收发系统,并将话筒和耳机分别连接到两个音频子板插孔上。本项目的原理是当一个用户对话筒说话时,音频子板的模数转换芯片将采样和转换成数据后送到第一块开发板的数字信号处理设备上。数字信号处理设备将使用G726A编码器压缩语音信号,然后通过RS-232接口传输帧数据到第二块DSP开发板。再由数字信号处理设备使用G726A编码器对帧数据进行解码,然后通过音频子板上的模数转换芯片转换成语音信号输出到耳机。通过该课程项目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过程考核
  本课程的综合成绩由平时作业、出勤、仿真实验、课程项目和期末考试组成。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强调平时的课堂表现、实验完成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例如,针对“冗余度、相关性、熵”等容易混淆的概念,设计问题,并通过讨论课请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组织大家分析讨论并认真记录学生表现,以此作为课堂表现的成绩。
  针对学生个体的情况,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师辅以个别点拨让他们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能力突出的学生,鼓励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了解学术前沿,给予一定的成绩奖励。
  软件实验的项目从实验原理(权重0.3)、实验方法(权重0.4)和实验报告(权重0.3)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以问题问询的方式对学生是否掌握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评价,避免只看报告打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杜绝抄袭等现象。
  课程项目的评价从项目完成度(权重0.6)、项目答辩(权重0.3)和项目报告(权重0.1)三个方面开展。通过答辩,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本课程各部分的成绩比例为出勤5%,作业及课堂表现13%,仿真实验12%、课程项目20%,期末考试:50%。
  (四)持续改进
  信号类课程群教学团队聚焦“评学”,定期开展面向产出的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和课程质量评价。组织审核课程教学能否对毕业要求形成有效支撑,并给出课程改革的建议,通过听课、查阅教学记录、试卷等进行监督。本课程在每学期教学结束后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撰写课程考核报告,认真分析对毕业要求是否构成有效支撑,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后续教学中能够持续改进。
  四、结束语
  目前各高校正在开展本科教学秩序整顿工作,查找课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打造有深度、有挑战的课程提高课程质量,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数字压缩与编码课程作为高年级的专业方向课程,承担着对过往所学课程融会贯通的重任,教学的重点应着眼于能力培养。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育理念,从“教知识”转变为“培能力”。理解学生个体差异,转变教学方法,从“灌输为主”转变为“讨论为主”。注重过程考核,有效地培养学生掌握自我摸索学习的方法。本课程的实践将为其它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经验。
  参考文献:
  [1]高小鹏,吕卫锋,马殿富,等.工程教育认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J].计算机教育,2013(20):18-23.
  [2]穆浩志,薛立军,牛兴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制图课程大纲的改革与实践[J].图学学报,2016(5):711-717.
  [3]林姗,李浩.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数字逻辑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8(7):58-60,64.
  [4]周洪波.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高教学刊,2018(21):30-32.
  [5]吳乐南.贯穿于数据压缩课程的问题教学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46-47.
  [6]付慧,黄心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之“数据压缩”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9(6):71-73.
其他文献
摘 要:实践教学改革是红河学院转型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支撑作用。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强化越南语专业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完善越南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越南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职业能力是越南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越南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6
期刊
摘 要:为准确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满意度之间关系,文章建立了以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为潜变量的测评量表,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了各指标在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和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依赖关系,并对J大的MEM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满意度一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改进;其次,教学态度、技能、内容、方法和效果都对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
期刊
摘 要: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广州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依托“会展综合实验”课程策划举办了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展览会。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展览会的成功策划举办具备如下几个因素:展览会主题积极正面、展览会机构密切合作、展览会创新不可或缺、经费支持必不可少。在实验课程教学中以创新创业展览会形式开展创业教育,需要从展览会定位、指导老师、领导机构、配套活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关键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部分高校纷纷探索现代大学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借鉴英式住宿学院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强化通识教育、以生为本和全环境育人,培养德才兼优的人才。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书院制教育模式,亟待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何毅博士的著作《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大学书院制研究》探讨了现代大学书院产生的渊源,从通识教育制度、专业教育制度、内部治理机制、学生指导与发展等大学制度的中观层面描绘了中国现代
期刊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文章基于我国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的工科专业,从专业、专业类、行政区等角度,分析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现状,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提出“双一流”建设的有效路径。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要以工程教育认证为重要抓手,按照国际先进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早日建成
期刊
摘 要:科教协同育人是新形势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苏州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以导师科研项目为载体,采用科研导师制鼓励本科生参与其中,开展精英化培养。科研导师制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加了学生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科研积极性,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科研竞赛项目,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基于科研导师制的科教协同育人模式
期刊
摘 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我们党在高校始终贯彻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战略工程,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课题组对42所北京高校“青马工程”工作开展具体调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青马工程”需要深化“党管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推进层次清晰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以大思政格局创新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青马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创
期刊
摘 要:探究西藏高校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并分析职业兴趣在各维度上的差异,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研究采用吴俊华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兴趣问卷量表,对西藏大学4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西藏高校学生职业兴趣倾向社会型、艺术型和经营型;(2)西藏高校学生的职业兴趣在性别、民族、专业和生源地变量上存在群体差异。建议:(1)加强对学生艺术才能的培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2)培
期刊
摘 要:教学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在促进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阶段研究生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在以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探索构建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师资力量为抓手、以监督管理为保障的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实现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能力培养;课程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内容丰富,在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立足于盐城工学院的社会服务现状,旨在探明近年来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据此提出提升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地方经济在较高层级和水平上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關键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