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nl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红”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反响一般,随后又在以青年娱乐为主的B站(bilibili,著名弹幕视频网站)登录,却意外的蹿红,成为2016年现象级的文化热点。作为现象级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意外走红,值得每一个纪录片学者深思,这次“意外”走红又给纪录片发展带来哪些启示呢?本文结合新媒体纪录片的时代特征去分析纪录片创作,并且尝试从纪录片叙事的角度分析其主题、结构等,从中总结纪录片创作中的新方法论。
  关键词:故事化叙事;新媒体;“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18-02
  纪录片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看作“精英拍给精英看”的一门写实电影艺术,这源于纪录片创作的艺术性,而纪录片的生产属性决定着既要保持艺术创作特性,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商业属性,以客观世界为创作载体的纪录片,天然缺乏着“俄狄浦斯情节”式的受众吸引,因此很难大众化,在生存发展方面略显尴尬。与其他影视艺术门类相比,纪录片的叙事戏剧性显得比较羸弱,一直以来,在纪录片创作的方法论上亟待破壁和重塑更新,为纪录片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走红于网络大众,无疑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影片是一部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文物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的纪录片,该片按修复门类分为3集,分别是青铜器、钟表和陶瓷组,木器、漆器和织绣组,书画修复、临摹和摹印组。该片在知名弹幕视频B站登录播出后,在90后、00后中意外的迅速蹿红,短短几天内播放量突破百万次,一向评分严苛的豆瓣给出评分高达9.4分,超过另一现象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数据显示,在微博上引起超过747万次话题阅读,成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之一。
  以故宫为题材的纪录片并不少见,《故宫》《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故宫100》等,无论从制作团队、后期特效,还是文本、构图、解说词都是力求精益,在制作成本上要远远高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却在话题度和影响力上都远不及后者,那么到底是哪些特质属性,使得《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受B站青睞,成为现象级纪录片作品?
  最显而易见的答案是:播放平台不同,传播渠道不一样,导致了传播力度和用户讨论度上的差异。央视是传统电视媒体的“扛旗者”,在播出时间上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我在故宫修文物》在播出之前没有做过多的宣传,播出后很显然没有达到预期反映和关注度;bilibili是新媒体网站视频中的代表,中国大陆一个ACGN相关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也被称为哔哩哔哩、B站,网站最大的特点是悬浮于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功能,进行双向互动,用户很轻松就可以完成在线讨论,拥有很强的互联网交互特性,广受青年用户的青睐,是当下国内最大的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在B站诞生出大量网络流行语,充分体现当今90后、00后的审美观念和趣味。《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意外走红,虽不意味着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强大或者优越,却从侧面提供了一条新型的“纪录片+新媒体”的传播之路,为纪录片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果说《我在故宫修文物》运气好,在传统媒体上“有心栽花”没能“成功”,却“无心”试水新媒体的时候意外“柳成荫”,那一定是某些特质符合类似于B站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使得其二次爆发,那影片究竟有哪些特点迎合了新媒体的特性?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如何讲好故事往往成为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创作核心,纪录片创作中最主要的创作矛盾在于叙事,主题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叙事则是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纪录片题材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深挖主题、精巧叙事显得尤为重要,借鉴《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大国小匠为主题的成功突围,在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创作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借鉴:一是在叙事主题力求构建“我”的共性原则;其次在叙事视角上反差大,叙事结构切口小;三是纪录片叙事大众化,走心即受众引力。
  一、主题视角:第一人设“我”的身份重合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关于故宫文物修复者的纪录片,强调的主角是“我”,而“我”就是指故宫文物修复者,本来与观众没有什么关系,却因为第一人称视角,将“我”和屏幕前面的受众“我”联系在一起,这种第一人称暗示和提醒,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受众与“国之巨匠”的距离,很多受众在观看时会有设定的虚拟身份,从而达到心理的某种共存。
  这种零距离的第一人称视角恰如其分的给了新媒体强烈互动的氧气,符合新媒体互动社交的特性,受众在达到身份认同的时候,会触发行动和给予反馈,寻求集体的共鸣,从而获得一种存在感和仪式感。
  在B站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时候,每当出现新人物上场的时候,弹幕出现类似“我就是男神王五胜”“我的女神纪东歌”、“我想和她在故宫骑自行车”等刷屏,当看到青铜器修复大师王有亮骑车出故宫抽烟的时候会有“前方高能预警”“我服”“碉堡了”等弹幕频繁弹出,这几乎成为一种用户相互间约定俗称的弹幕礼仪,而这大大增强了用户的仪式感和参与感。
  二、叙事视角:切口小、反差大
  《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文物修复者的日常生活作为叙事切口,拥有强大话题性的“故宫”甘当“绿叶”,成为纪录片叙事的背景,这是一个很小的却又很巧的切口设计,影片中有一句解说词“这与我们想象中的气氛肃穆、战战兢兢面对文物不同。修复国之瑰宝的现场,其实大多数就是这样轻描淡写,显得很日常化。”这句话奠定了叙事的基调,不会采用太过庄严的语言和严谨的文本去叙事,那么如此平淡的展示日常生活的纪录片为何能够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呢?在叙事视角上虽然采用了大众化叙事视角,却在片子的整体上形成了众多的反差,这种反差恰好迎合了乐于解构一切的青年文化口味。
  1.现代解构传统——格物与趣味共鸣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中,主体是修复者,客体是故宫文物,修复者是现代人,文物是有着时间意义的历史物品,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两个方面的反差,一是修复者本身对传统的认知,在影片中最为明显的一段就是“王五胜修复唐三彩的马尾”,由修复师的自身讲述来析疑解惑。木器组屈峰作为年轻一辈的修复师,对修复工作有独特的认知,他提出用用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同时用修复师的品格修养去赋予器件不一样的解读[1]。这本身就是现代人对传统的一种解读。二是发生在另外一个地方的解构如火如荼,充满了90、00后解构一切的文化味道,比如“修复马尾”这段,会有很多弹幕弹出如“用我的马尾好了!”“唐三彩的马尾是朝着地的!”“大师的想法果然不一样”等,既是一种参与,同时也是一种趣味上的共鸣。   2.年轻人的快餐文化——修复者的慢生活
  影片采用了参与式拍摄手法,绝大部分采用固定镜头,很少使用运动镜头,最大程度的展示了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慢”,但编导有意无意的在镜头中点缀了有趣的快节奏生活的镜头,比如王津师徒参加钟表展览,编导特意快速切换镜头去表现故宫之外的城市快节奏生活,诸如此类的镜头虽然不多,但总能看出编导的叙事意图,极力在构建一种反差,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修复者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大师气韵。
  这种大师的慢生活姿态,放在以年轻人快节奏文化为主的新媒体上,又会形成另外一种奇妙的反差,很多年轻人会用很多词汇通过弹幕去表达那种慢的向往,譬如“我要去故宮应聘”“在故宫骑自行车是怎样的一个体验”“我要当青铜器修复师”“我也想在故宫打杏子”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影片的话题讨论度。
  3.国宝级修复大师——生活上的普通人
  一般以故宫为题材的纪录片,绝大多数会被拍成文献类纪录片,可以试想一下:屈峰、王五胜等正襟危坐,庄严肃穆的镜头、字斟句酌加工后的文本解说词、情景再现式的特效合成,如果是这样,绝对不会有B站弹幕弹出的“我要嫁给王友亮”,只会形成“修复大师是敬而远之、高高在上的国匠”身份。影片成功之处是将国宝级修复大师和生活中的普通人两种身份巧妙的融合起来,且毫无突兀感和距离感。观众看到的是“隔壁邻居、街头菜场”的普通人的生活,“国宝级修复大师也会像普通人一样骑自行车、抽烟”等,这种人设上的反差融合,使影片本身显得没有那么严肃呆板,从而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修复师们以双重身份给观众带来立体的观赏体验,同时丰富的记录内容也极大满足了观众的求知心理和猎奇心理。
  三、“小故事”板块化叙事:走心即受众引力
  纵观近些年在荧屏上有影响力的纪录片,其中影响力最大的非《舌尖上的中国》莫属,一部美食类的纪录片竟然被拍的如此“有滋有味”,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了故事化叙事。故事化叙事运用到纪录片中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BBC纪录片将这种故事化叙事运用到了极致——8分钟一个小故事,这在《舌尖上的中国》运用的炉火纯青,《我在故宫修文物》也采用相同的叙事方法——板块化故事叙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依托的是板块式叙事结构,它打破了传统叙事方式中的时间顺序,辅以时间的回溯、跳跃、穿插等表现形式,“按照人物、时间、地域或主题的不同,将不同的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的一种结构形式”[2]。影片将修复者按不同工种分为不同的板块,每个工种具体工作不同,但工种内部基本上讲述的是师傅带徒弟的中国传统传承关系,师傅与徒弟在每个工种上面的表现却各有不同,这些不同都是通过小故事体现出来的,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小故事,比如王友亮喂食宫廷御猫,集体打杏子,王津参加钟表博览会偶遇收藏家,屈峰参加同学会,张纪歌泰合广场骑自行车等,这些小故事的时间几乎是新媒体平台播出时候的弹幕最集中的时候,也是观众最为感兴趣的地方,充分体现了小故事对受众的吸引力,当颇有人情味的小故事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时候,让国宝修复大师独特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人文思考。故事化叙事是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方法,结合新媒体平台交互式特征,小故事化叙事更加走心,更加具有人文力量,能够调动起受众观影和互动兴趣,也更符合新媒体的大众化传播需求。
  《我在故宫修文物》以“讲好故事”代替传统说教,“择一事,终一生”是修复者们的国匠精神,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就像一棱多棱镜,角度不一样,所看到的也不一样。从纪录片创作的角度来看,影片结合时代特征成功突围颇具研究价值,给予纪录片创作上新的启发,纪录片如何更好的结合“互联网+”是每一个纪录片创作者的课题。总之,本文尝试提供一些带有新媒体特征的纪录片创作上的思考,供鉴之。
  参考文献:
  [1] 豆露露.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叙事策略[J].现代视听,2016(9).
  [2] 刘璟.浅谈纪录片的结构艺术[J].青年记者,2009(23).
  [3] 陈力丹.互联网传播中的长尾理论与小众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4).
  [责任编辑:东方绪]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媒体生态格局的不断演进,“内容为王”的理念开始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被逐渐解构。本文旨在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视角出发,从资源、流程和价值观等角度分析传统媒体坚守“内容为王”的原因,探讨了电视媒体行业中视频网站自制剧对传统电视剧的影响,对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理念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内容为王;破坏性创新;网络自制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
摘 要:如今,微信已不再仅仅面向年轻群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到用户的行列。微信必然能够在某些角度满足老年用户的需求,契合老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指导、以内容分析为手段、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老年群体对微信的使用需求、用户需求的满足情况,以及微信在满足老年用户需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老年群体;微信;需求层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对四川凉山147名彝族青少年学生进行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旨在了解彝族青少年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分析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和方式,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手机媒体;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000-02  一、研究缘起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彝族传统文化在不断与主流文化共荣共存中呈现出与
期刊
摘 要: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很重要,但如果学校没有这门课的话,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能辅助以音频、视频等手段。笔者建议,国家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政策,让每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条件一般的高校,设置为专业选修课。 
期刊
摘 要:网络综艺节目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从制作层面来说已日臻成熟。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选题研究是对节目策划和内容的基础性研究,从选题上窥见网络综艺节目在制作上的基本倾向。热播节目《奇葩说》诞生于网络平台,作为一档辩论类综艺节目,选题直接决定着节目走向和节目风格。本文对《奇葩说》第四季选题归纳总结,发现其选题存在多样性匮乏、价值单一、思辨性和针对性差的问题。  关键词:《奇葩说4》;选题;选
期刊
摘 要: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以自然为媒介、将山水媒介化,并且把源于神话传说的形象——刘三姐置于漓江山水间,从舞台剧到电影再回归自然历经两次祛魅过程。在一次次的文化传播中,“刘三姐”成为一个世俗化的狂欢符号,《印象·刘三姐》在传播中成就本土文化产业的深层机理是值得探讨的,它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多种相关机制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时间沉淀、意义变迁、祛魅提纯、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结果。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健身的观念已经进入人们的意识之中,特别是现代爱美女性普遍追求骨感紧实的身材,减肥现象也是愈演愈烈。健身观念的转变、健身消费的增长也促进了体育健身休闲业的发展,各类运动塑身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利用微博进行“减肥文化”宣传的营销号更是不在少数,这些活跃在微博平台上的意见领袖和舆论一起推动着“减肥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迸发新生,引发减肥热潮。关于有氧运动、无氧运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越南《人民报网》广西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框架理论的内容分析法,探讨越南主流媒体如何呈现和构建“广西形象”。研究发现,越南《人民报网》主要报道越桂合作交流的积极内容,新闻报道态度呈正面,在传递本国价值倾向的同时也塑造了良好的广西形象。文章指出,越南主流媒体对广西的报道遵循服务于国家利益的逻辑;“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借助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地方政府在次区域合作中的作为和成果,有助于中国
期刊
摘 要:古代女子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数十年的故事自南北朝便代代相传。1997年迪士尼公司以此素材拍摄电影,美国版花木兰从此走向国际。2009年香港导演携手著名演员赵薇还原一部更符合史实的花木兰,同样口碑甚好。本文将从二者的对比分析中得出美国电影借助他国故事传播自己文化的结论,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进一步指出中国电影该如何有效传播中华文化。  关键词:《花木兰》;差异;文化传播;电影翻拍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喜剧小品作为当今中国大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以演员滑稽可笑的表演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生活本质,使人们在笑声中解读生活百味,也因此深受大众的欢迎与好评。开心麻花团队以爆笑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近几年的许多喜剧类综艺节目中开心麻花团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节目。该论文以开心麻花小品为例,对近5年小品的题材、形式、内容和作用四个角度入手,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