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应急救援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研究影响社会应急救援的主要因素,从两个层次来进行调查分析:一是“敢不敢救”,二是“该不该扶”。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excel软件等进行数据处理,结合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来探究影响宁波人救助他人的意愿和顾虑的主要因素,掌握公众对于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掌握程度和学习意愿。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推进“道德文明传承及急救知识普及工程”的建设,达到提高急救知识普及率和紧急援助实施率的目的。
  关键词:应急救援 抽样调查 描述性统计 方差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扶不扶”已经成为社会热门话题。2014年马年春晚以小品的形式展示了扶不扶这个社会现象,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个问题的热议和思考。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科技的创新、经济的稳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救助他人的意愿和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体现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般而言,垂危濒死事发现场的短短几分钟往往就是“救命的黄金时刻”:若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则可能造成伤残甚至死亡。所以,公众积极参与急救、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显得至关重要。
  陈丹旭认为通过对“扶不扶”事件的分析, 可以发现转型期中国社会所潜藏的历史和文化原因, 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行为的逻辑与运作机理。吕春荣认为“扶不扶”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但仅仅凭借道德及舆论的力量,已很难解决面对这样的争议,需要先靠法律来“扶起”道德。郑坤和万雅琴认为“扶不扶”既是一个道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只有综合运用道德和法律两种调控方式,才能顺利破解“扶不扶”的难题。马俊和方章东认为我国必须重建社会诚信体系,加强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相关制度,以求走出“扶不扶”的困境,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社会对“扶不扶”事件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各种报道及批判,还没有给出实质性的解决措施。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宁波人救助他人的意愿和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分析得出影响救助实施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推进“道德文明传承及急救知识普及工程”的建设,达到提高急救知识普及率和紧急援助实施率的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次调查对宁波市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共随机发放4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为398份。
  2.方法。制定统计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自填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向他人实施救助的意愿和居民对急救知识的认知程度两个方面,正式调查前选取30到50个样本采用面访形式进行预调查处理。
  3.统计分析。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excel软件等进行数据处理,结合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来探究影响宁波人救助他人的意愿和顾虑的主要因素,掌握公众对于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掌握程度和学习意愿。
  三、调研结论
  1.调查结果描述。
  1.1有人摔倒的第一反应。在有关“遇见路旁有人摔倒甚至昏迷,您的第一反应是?”的调查结果中,“想帮助,但有顾虑”的样本数居多,占总调查样本的53%;而“去帮助他”只占了31%。另外16%的人选择“躲避”。由此看出,宁波居民遇到有人跌倒或是昏迷多数人还是愿意实施救助,但有些顾虑。
  1.2救人顾虑情况。在对“救人时您可能有哪些顾虑”一栏中,多数宁波市居民认为自身急救知识不足,比例为32%;担心此人是骗子,怕惹祸上身的比例也比较高,达到了31%;认为事不关己,怕麻烦占比例19%。说明大部分居民救人时主要还是怕自身急救知识不足或者怕惹祸上身。
  1.3学历性别差异影响道德信心情况。
  以文化水平进行对照比较时可以看出,高中及其以上文化水平的居民对社会道德有信心,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对社会道德信心比较少。
  根据图2显示,与男性相比,更多的女性表示对社会有信心,大约比男性高了5%的比例。
  1.4经历勒索敲诈后情况。
  根据图3和4可知,其中“看情况而定”最多的是本科学历,“不帮助他”最多的也是本科学历,研究生更多的选择“一如既往的帮助他”,大专生与初中及以下基本持平;对于性别的差异,女性选择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帮助他人的比例要高于男性。
  1.5为施救者作证的意愿程度。
  由图5可知,多数人不愿意现场作证,其中女性更为明显。
  1.6急救知识了解程度
  在受访者中,虽然大部分人都对急救知识有点了解,但是非常了解的人所占比例较少,说明各方面还应该加强对于急救知识的普及。
  1.7掌握急救知识的意愿。
  在组织培训讲座方面,34%的居民认为非常有必要接受培训,说明他们还是积极的一部分,愿意加强自己知识也希望在关键时刻可以帮助他人;28%的居民认为有必要;25%的居民觉得是否接受培训和讲座是无所谓的;只有13%的居民觉得这些培训讲座没有必要。在急救知识培训方面,宁波居民更多倾向于接受政府、学校或社区等有关机构定期开展有关急救知识培训或讲座。
  2.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spss软件分别分析了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政府部门普及力度五大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四个因素F检验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接受原假设,说明这四个因素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无显著影响,政府部门普及力度F检验对应的P值为0.023,小于0.05,拒绝原假设,政府部门普及力度与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3.分析总结。调查结果显示,53%的人想帮助,但有顾虑面对摔倒在路边的老人;只有31%的人会去帮助他人;63%的居民认为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或讲座是有必要的。根据单因素分析表明,政府部门普及力度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显著性影响。
  四、政策建议
  1.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目标,使公众具备基本的急救自救知识,并根据这个目标制定相关措施。比如可以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采取定期考核的方式;向公众发放传单、举办知识竞赛、橱窗宣传等多种形式向民众普及这些知识。
  2.加强社区的作用。社区可以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活动,包括播放教学演示、日常培训、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把培养社区居民自救互救意识内化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去。
  3.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作为新闻媒体,它不仅担当了“扶不扶事件”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而且在宣传急救知识方面,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媒体介绍不能及时救援会造成严重后果,更容易激发公众的同情心和实施救助的意愿,更有利于公众对此类急救知识的渴望与理解,由此建立一个人人愿救、敢救、 会救的良好社会氛围。
  4.展开急救培训教育。当前,社会缺乏培训急救技能的正规培训机构,各地的急救中心也鲜少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培训体系来普及公众的急救知识,势在必行。
  5.在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意识应该从儿童开始教育。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强,对知识技能学习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丹旭. 扶不扶?信任危机社会中的理性考量[J]. 理论前沿,2014(9):230.
  [2]吕春荣. “扶不扶”拷问中国社会法律能否“扶”起道德[J].海南人大,2015(8):48-49.
  [3]郑坤,万雅琴. 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道德与法律解析[J].法制与社会,2015(10下):164-165.
  [4]马俊,方章东. 当今社会“扶不扶”困境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3期) :311-315.
  ※基金项目: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5R420018)资助.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城市社会的来临,城市形象塑造成为城市间竞合的关键环节之一。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提出,揭示出城市形象建设必须以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为底蕴,凸显地方特色和文脉传承。工业遗产是沈阳城市发展中的宝贵文化资源,对丰富城市意象和文化内涵,创新城市空间,构建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业遗产 城市形象 城市空间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的发展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
期刊
摘 要:为推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更为健全,更为公平,国家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推动了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老保险制度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遇到的瓶颈问题,然而如何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平稳入轨成为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河北省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问题上和全国一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期刊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省份在其建设过程中对区域内部实施生态技术创新,以期通过该种方式进一步提高省内生态经济发展趋势,从而带动省内经济的增长。湖南省经济的增长是我国新世界省份中的翘首。根据湖南省地方政策对湖南省内部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生态技术的创新在其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中针对当前我国湖南省生态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对其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通过该
期刊
摘 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财务能力可以将企业综合实力体现出来,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财务能力以全方位管理企业财务为其主要表现,企业财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可以说是保证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得以增强的首要任务。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力一个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特殊能力及特定资源组合体,而企业能力又以企业财务能力为其关键组成,随着近年来我国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的逐渐兴起与迅猛发展,使得企业财务能力逐渐成为
期刊
摘 要: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发展是竞争更是合作,与供应商的关系是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作为一家以乳制品为盈利为主的民营企业,G公司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对其优化设计,并开展供应商持续改进活动帮助企业获得长久发展。  关键词:供应商质量管理 供应链 供应商管理  进入互联网多媒体时代以来,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選择与供应商对立竞争还是互利共赢,已经不单单是一家企业的生存之道
期刊
摘 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国家发改委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 其中处于衰退期51个。资源型城市118个,在这些城市中,有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资源枯竭形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2015年阜新市又被确定为辽宁省唯一的全国旅游扶贫试验市。阜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本文以阜新市为例,分析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广东小城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发展建设垂直农场的必要性和前景、垂直农场在岭南地区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为岭南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解决岭南地区“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垂直农场 小城镇 建设前景  广东的小城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这一地带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自主创业成为很多毕业大学生的一个热门选择。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创业也是解决就业难题的一个新的出路,因此,各大高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本次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创业前期准备的几个大方面进行调查和总结。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创业激情、做好了一些创业技能和知识的储备、并且有创业失败的风险意识,可是很多打算创业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催生大学扩招,使更多人得到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语言,也成为了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在调查社会职业需求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应用能力 职业需求 趋向性  一、英语应用能力的职业需求调查  1.调查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一体化的程度也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探究领导风格对于员工向上建言行为的影响,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相应的归纳,最后展望了将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领导风格 向上建言行为  一、引言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商业模式不断的涌现,使得企业时刻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保持自己独有的竞争力,需要不断的把握时代脉搏,同时内部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