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中学诗词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词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更是一个难点内容。传统教学忽略了思维因素与感情因素,影响了诗词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从而导致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失去了它原来的光彩和神韵。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本文拟就中学诗词教学的观念、方法,特别是诗词教学的思维特征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做以粗浅的探讨。
  一、创建诗歌的意境,发挥学生想象
  1.根据诗词选择教学场景
  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定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晚自习的时间邀请学生赏月,共同研讨古人赏月常常以明月托物言志。通过以上的准备,让他们明白: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它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
  2.利用音乐情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合理运用音乐,也有助于我们帮助学生理解诗词。通过音乐,学生们已能掌握本文的基调,体会诗中淡淡的哀愁,无尽的思恋。当《水调歌头》婉转、悠扬的音符在皓月当空、空旷视野里回荡时,学生的心也跟着缠绵、低沉的音乐飘荡。学生的思绪跟着作者表达的情怀,整个身心笼罩在一种对亲人浓浓的思恋之中。
  二、把握文章主题,培养学生感情基调
  1.文章的写作背景
  (1)苏轼是宋仁宗时期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诗、礼部尚书。因上书王安石新法之弊,并作诗讽刺新法,当时他正任密州知府,官场失意。
  (2)水调歌头是苏轼四十一岁中秋时怀念弟弟苏辙而做的诗,当时苏轼与弟弟苏辙已经六七年没见了。
  2.文章的整体简介
  词人对月当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在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借明月自喻孤高,用圆月存托别情,它的意境豪放宽阔,情怀乐观而旷达,表达了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
  三、朗诵诗词,激励学生把握全文
  1.自由朗读
  学完课文,对重点段落、语句有所偏重,安排自由朗读,重在“揣摩”。
  通过自由朗读,一是理解《水调歌头》的整体内容,把握其精要内容;二是体会《水调歌头》语言特点,研习经典片段。此时的自由朗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对书中的某段文字感兴趣,也不妨读熟。读熟了,不待翻书也可以随时温习,得到新的体会,就是很大的乐趣。”也就是“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境界。
  2.齐声朗读
  让学生齐声朗读《水调歌头》这一训练方式,其目的在于能够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尊重原文,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不回读。训练学生眼到、口快的能力,看得要准,读得更要准确,在朗读书声中,促使自己专注于文章,准确读出文章的思想内涵。
  四、用恰当的结尾提高学生境界
  随着文章分析的结束,许多同学还留恋在词人美好的意境中,我们再一次用《水调歌头》这首歌结尾,在忧郁的歌声中,同学们的思想境界又将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带着与苏轼一样的情感与无限的眷念,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朋友。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史家寨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先学后教”导学课堂模式近来被全国各地的教育学家所认可并推广。而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就为思想品德课堂实行先学后教、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小组合作、质疑导学”倡导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把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案例分析、行为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用一个实际课例介绍了“小组合作、质疑导学”课堂的操作模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创设情境、优化导入、设置疑点、动手实践、开展竞赛,从而激发学生想学数学、好学数学、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关键词: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
《慧人慧语》中说:“先要求最不同,再要求最出色。”也就是说,教育就是创新的活动,就是创新的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的发展,就会引起社会的停滞不前。现在是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习不仅仅是获得新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有创新的能力。而创新的能力主要來自于教师的引领,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潜质的挖掘。在多年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总结了一些实际教学经验,归纳如下。 
摘 要:随着校本课程的不断深入,图书馆除了服务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应发挥专业特长,为教育教学服务。积极以校本课程为契机,促进图书馆全方位建设。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科结合;图书馆建设  20世纪90年代,华中师大第一附中在全国高中学段率先实施素质学分制,引起了社会各界、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在“发展教育”的办学模式下,学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
摘 要:李清照被称为“一代词宗”,真正走近她,需要我们依据她的作品,激发探求的热情。  关键词:李清照;作品;生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对于一个
摘 要:笔者以中央7号文件下发后的时间为脉络,重点对2007年以来北京市提高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做法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主要介绍了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和策略;中小学体育课堂日常管理制度建设以及体育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同时,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
笔者通过近期的听课,发现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则是虔诚的“听众”。课堂上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能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很多老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切身体验:在前几年的语文考卷中,大部分都有这样的题目:针对短文的内容,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结果很多学生面对此类题型束手无策,学生的失分率极高。对此,很多教师也是扼腕叹息,感叹现在的书难教!一时很难找到问题的症结
摘 要:基层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办学载体建设。社区市民学校是开展基层社区教育工作的骨干之一。宜兴经济开发区广汇社区在市民学校建设中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基层社区教育;市民学校;建设  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普及,社区市民学校担当着基层的主力角色。因此,加强市民学校建设已成为开展基层社区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宜兴经济开发区广汇社区在市民学校建设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
课堂提问过多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在一连串的课堂提问中,课堂气氛就会变得被动、缺乏生机。“话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余映潮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教研中摸索出的语文课型,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在余映潮老师的课堂上,巧妙的话题设置,既从侧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合,又引发了学生广泛的思考,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以简驭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一、整体阅读,深化理解  语文课堂应坚决摒弃繁芜琐碎
87.2%受访家长给孩子报了线上课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523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了一项有关在线培训的调查。  调查显示,87.2%的受访家长给孩子报了线上课程。受访家长给孩子选线上课程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试课效果(61.5%),接下来是品牌知名度(53.4%)和老师知名度(53.4%),周围人的推荐(49.9%)也是受访家长考虑较多的因素。  给孩子选线上课程,受访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