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17、18世纪,中法两国进入了各自的盛世,并不约而同地修筑了规模庞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两座园林风格各异,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而这样不同的艺术风格的背后,是中法两国或者说东西方千百年来形成的不同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自然观以及地理环境等多方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两座皇家园林的分析,深入了解我国的园林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吸收国外园林艺术的精华,将二者结合,探索出我国园林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皇家园林;颐和园;凡尔赛宫苑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2
园林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提升城市形象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作用,古往今来都是如此。而作为封建社会时期的君主彰显威严与享乐游赏的皇家园林,更是集结了当时的能工巧匠与最好的材料。在17、18世纪,中国正处于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而同一时代的法国也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来到了一个繁荣的时代,东西方两大王朝不约而同地选择修筑自己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对比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艺术风格的不同,并分析其成因,深入了解两国皇家园林风格及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为我国园林艺术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艺术风格对比
1.1 园林选址
颐和园地处北京西郊,园中万寿山原名瓮山,是北京西部燕山山脉的余脉,而昆明湖的前身则是瓮山脚下的瓮山泊,由于瓮山泊位于北京城西,因此时人也称它为“西湖”。由于这里的风景如同江南一般,所以人们经常选择到此处领略江南美景。可见,在颐和园修筑之前,此地便已经是北京城有名的游览胜地,对于建造园林而言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颐和园的选址为之后的修筑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而作为法式古典主义园林的凡尔赛宫苑并未如此。一般情况下,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都会选择修建在地势平坦且有丰富水源的地方,因为法国古典园林要制造开阔的视觉感受,同时又有运河、喷泉、人工湖等大量水景。但凡尔赛宫苑的所在地曾经是一片沼泽,没有活水,而且地势并不平整,这无疑为凡尔赛宫苑的修筑增加了困难。
1.2 园林布局
颐和园的整体布局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皇家园林的典型特征,呈山水环抱之势,山居北而水居南。原本的瓮山和瓮山泊呈西南与东北之势,在颐和园修建之时,乾隆皇帝命主管大臣拓宽瓮山泊,于是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1]。此外,在拓宽水面的过程中,有部分土地得以保留,分别是原先位于湖东岸的龙王庙和西岸的两块区域,这便成为后来昆明湖中的三座岛屿,与昆明湖一同形成了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中具有代表性的源于秦汉求仙思想的“一池三山”的体系。
凡尔赛宫苑的平面布局以道路进行空间划分,将设计师勒·诺特尔严谨对称、整齐庄重的设计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笔直的道路将整个园区整齐地划分成了多个区域,而这些区域相交的点则是用正多边形作为标记[2]。这些标记点与园中四通八达的直线道路所形成的线,再加上被整齐划分的区域形成的一块块面,组成了一幅点线面平面构成。
1.3 园中建筑
颐和园中建筑较为分散,大多分布在万寿山上。与整个园林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修成的不规则形态不同,以佛香阁为核心的颐和园建筑群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一贯的中轴对称的特色,两侧的建筑样式各不相同,但位置完全对称。不同功能的建筑被安排在不同区域,如以仁寿殿为主体的听政区便位于颐和园的东宫门。从建筑材料上来看,除了极少部分建筑,如智慧海和宝云阁这般通体由石料或铜修筑而成,其余都以木材料为主。
凡尔赛宫苑的建筑主要集中在东部主入口处,建筑规模庞大,且与园林整体布局的规整、对称一致。不同于颐和园不同功能建筑的分散排布,这座建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国王在此地办公,王室成员用餐、休息、娱乐以及做礼拜等宗教活动都在这一建筑内。从材料上来看,与颐和园多用木材不同,石材是凡尔赛宫苑运用最多的材料,所有的建筑都主要用其修筑而成。因此,在修建凡尔赛宫苑的时候,路易十四下令十年内不得用石材建造房屋,以此保证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
1.4 园内植物
两座皇家园林中都种植了各类植物,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要保证园林中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可供赏玩。而颐和园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植物的寓意。我国传统文化中为植物赋予了不同的品格,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等等。然而,虽然颐和园中种有许多象征高尚品格的植物,如象征坚韧不拔的松树、凌寒开放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但其目的并非如文人隐士一般用以表明自己的心志,而是因为这些植物在人們心中是美好的。作为皇家园林的主人,皇帝并不需要借助外物来彰显自己。更能体现寓意的是万寿山上大量种植的象征长寿的松树、柏树,以及其他如桃树之类具有福寿寓意的植物。这是由于修建颐和园是作为献给皇太后的寿辰之礼,因此这些具有福寿吉祥之意的植物被广泛栽种于园中。
此外,在如何处理植物上,两座皇家园林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颐和园对植物的处理方式为“自然”,在种植植物上尽量隐藏人工的痕迹,以模拟植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再现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为主。园中除了盆景类植物会进行人为修剪外,其他的花草树木都顺应其自然的生长规律,很少进行干预或是强行改变其姿态。此外,“自然”还体现在植物的排列分布上,园中植物没有被排布得整整齐齐,也没有组合成设计好的图形,而是自然随性地生长在园中。
凡尔赛宫苑内的植物最突出的特点便是通过人为处理改变植物的自然状态和生长习性。园内用了许多“刺绣花坛”,通过修剪至10到30厘米高的瓜子黄杨来塑造各种图案。这种较低高度的花坛使本就平坦开阔的凡尔赛宫苑在视觉上更加宏大,强化了其作为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而园内的乔木大多被人工修剪,成为几何形或是一些其他造型。园中种植的乔木也多选择方便修剪、便于造型的紫衫等,降低了后期维护打理的成本。 1.5 园林水体
颐和园的水体分静水和动水。静水以昆明湖为主,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一个平台来制造其他的景物,即湖中景和湖岸景观。湖中景观主要是模拟神话故事中的仙岛建成的“一池三山”水景体系,而湖岸则有观景亭、游廊等。园中的其他水体如溪流、瀑布等,则是流动的小的水体,穿插于山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而凡尔赛宫苑中,水体则作为建园的一种材料,运用于整个园林中。凡尔赛宫苑中也有人工湖,但湖面与湖岸都没有任何景观,只是以石材制成湖岸,再用草皮和道路将湖水重重合围。湖的形状是规整的,而对湖的观赏也主要是欣赏其外形,因此用这种方式进行强化。此外,园内最多的水体景观便是喷泉及浅水池。喷泉的形式多样,浅水池中也会设置喷枪,而当其不喷水时水面又十分平静。同样的动与静相结合,但凡尔赛宫苑采用了更丰富的形式。
1.6 人造景观要素
頤和园中的人造景观要素有亭、台、楼、阁、榭、桥、假山、门楼等等,作为景观中的一个景物而存在,因此没有划分在建筑之中。这些景观分布在园中,光是大小桥梁就有数十座,但大部分是因景而建,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凡尔赛宫苑中的人造景观要素除了前文提到的喷泉外,还有柱廊、雕塑等。其中,雕塑常常和喷泉一起出现,甚至作为喷泉的一部分,经常融入古罗马神话故事,赋予了园林更多的故事性和灵动性。
2 差异成因分析
2.1 不同的审美观念
从古至今,中国追求的意境与西方追求的理性,两种不同的审美观念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不断成形。东方的审美强调意境。南齐谢赫提出的中国古代绘画“六法”中,第一便是“气韵生动”;而到了宋代,重在神似的文人画地位比写实能力更强的宫廷画更高,苏轼也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而西方审美,从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早在几千年前便将黄金分割运用于建筑之中;再到文艺复兴,伟大的艺术家如达·芬奇,同样也是科学家,对透视、解剖等科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对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体现在颐和园上,便是整座园林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在世人眼前,而这幅“画”是在宣纸上挥毫泼墨,随心而作。园中山水变化丰富,建筑则依山水之势建造,观者游于其中仿佛画中游览一般充满趣味。而凡尔赛宫苑则是极致理性的体现,园中的水体、树木、建筑,以及整座宫苑的布局,都严格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呈现规整的几何形态。
2.2 不同的自然观
中国“顺应自然”的自然观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哲学。道家讲“天人合一”,儒家则主张“中庸”与“和”,这两家对中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哲学观念都主张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是道家,《道德经》中多处提到“道法自然”,认为人并未凌驾于万物之上,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因此在颐和园中,山水、花草、树木无一不在模拟自然状态,植物的生长也不会受到任何人为干预,山水布局也不会刻意进行规整,建筑、桥梁等尽可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在模仿时,当时的工匠又在努力造出高于自然、超越自然的景观,在表象的美的基础之上,追求意境与气韵。
而西方的自然观则是“征服与改造自然”。《圣经》中说上帝以自己的样貌造出了人,并安排他们管理自己创造的一切,从中就可以看出,人被认为是凌驾于世间万物之上的存在,有着管理它们的权力。这一自然观体现在凡尔赛宫苑的方方面面。凡尔赛宫苑的选址极不符合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修筑条件,既不是平坦开阔的空地,也没有现成的水源,而在这种没有任何先天优势的情况下,自诩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依旧坚持选址于此,便是为了展示他的权力之大,用他自己在回忆录里的话说,“这样才更能体现我们的能力”。而园中的树木也都被人为修剪成了规整的模样,整齐地排列在园中。这种人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深受当时西方的追捧。
2.3 园林所在城市的环境
园林可以帮助游人暂时脱离日常所处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游玩、放松的目的,如今城市中的公园大多就起到了这种作用。如果园林的布局安排与其所在城市的规划别无二致,那么游人的兴致便会大大降低,也难以达到放松的效果。
颐和园所在的北京城修建于明代,永乐皇帝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这次迁都耗费了永乐皇帝不少心思,北京城的规划也是重中之重。“宫城居中,四方层层拱卫,主座朝南,中轴突出,两翼均衡对称”[3],这便是呈现在世人眼中的北京城,这样对称的规划直到今天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出。颐和园仿照西湖而建,在规则的北京城中修筑了如此不规整的园林,给住在严格对称的紫禁城中的皇室提供了一个可以领略江南风光的休憩之所。反观当时的巴黎,并不是如今的时尚之都,而是一座狭窄、拥挤、脏乱的城市。凡尔赛宫苑在布局混乱的巴黎城郊修建,让人从环境狭窄、拥挤的环境中脱离,在平坦、规则、整齐的园林中得到放松。
3 结语
在几乎同一时期,东西方两位站在权力顶峰的君主修建了各自的园林,受到千百年来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地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最终留给后人的皇家园林各具风格。可以说,这两座皇家园林是东西方皇家园林的代表。通过分析其异同,了解中法两国皇家园林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能为当今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的皇家园林已成为大众参观游玩的去处,而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城市中也出现了更多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园林。在这些园林中,有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园中建有亭台轩榭、假山楼阁,曲径通幽而且别具意韵;也有对西方园林的借鉴和模仿,园中用修剪齐整的灌木丛进行分割,并且对植物的生长进行人工干预。在我国现代园林艺术发展过程中,如果说对西式园林艺术风格的照搬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追捧,是追求“洋气”,那么要想发展我们自己的园林艺术,就必须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园林艺术,并在此基础之上吸收国外园林艺术的精华,将二者结合,探索出我国园林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淑平.十七八世纪中法皇家园林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2] 张卉,金晓雯.探寻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理性之美——以凡尔赛宫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04):54-55.
[3] 席田鹿.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作者简介:卢旭珂(1996—),男,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
关键词:皇家园林;颐和园;凡尔赛宫苑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2
园林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提升城市形象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作用,古往今来都是如此。而作为封建社会时期的君主彰显威严与享乐游赏的皇家园林,更是集结了当时的能工巧匠与最好的材料。在17、18世纪,中国正处于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而同一时代的法国也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来到了一个繁荣的时代,东西方两大王朝不约而同地选择修筑自己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对比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艺术风格的不同,并分析其成因,深入了解两国皇家园林风格及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为我国园林艺术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艺术风格对比
1.1 园林选址
颐和园地处北京西郊,园中万寿山原名瓮山,是北京西部燕山山脉的余脉,而昆明湖的前身则是瓮山脚下的瓮山泊,由于瓮山泊位于北京城西,因此时人也称它为“西湖”。由于这里的风景如同江南一般,所以人们经常选择到此处领略江南美景。可见,在颐和园修筑之前,此地便已经是北京城有名的游览胜地,对于建造园林而言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颐和园的选址为之后的修筑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而作为法式古典主义园林的凡尔赛宫苑并未如此。一般情况下,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都会选择修建在地势平坦且有丰富水源的地方,因为法国古典园林要制造开阔的视觉感受,同时又有运河、喷泉、人工湖等大量水景。但凡尔赛宫苑的所在地曾经是一片沼泽,没有活水,而且地势并不平整,这无疑为凡尔赛宫苑的修筑增加了困难。
1.2 园林布局
颐和园的整体布局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皇家园林的典型特征,呈山水环抱之势,山居北而水居南。原本的瓮山和瓮山泊呈西南与东北之势,在颐和园修建之时,乾隆皇帝命主管大臣拓宽瓮山泊,于是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1]。此外,在拓宽水面的过程中,有部分土地得以保留,分别是原先位于湖东岸的龙王庙和西岸的两块区域,这便成为后来昆明湖中的三座岛屿,与昆明湖一同形成了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中具有代表性的源于秦汉求仙思想的“一池三山”的体系。
凡尔赛宫苑的平面布局以道路进行空间划分,将设计师勒·诺特尔严谨对称、整齐庄重的设计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笔直的道路将整个园区整齐地划分成了多个区域,而这些区域相交的点则是用正多边形作为标记[2]。这些标记点与园中四通八达的直线道路所形成的线,再加上被整齐划分的区域形成的一块块面,组成了一幅点线面平面构成。
1.3 园中建筑
颐和园中建筑较为分散,大多分布在万寿山上。与整个园林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修成的不规则形态不同,以佛香阁为核心的颐和园建筑群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一贯的中轴对称的特色,两侧的建筑样式各不相同,但位置完全对称。不同功能的建筑被安排在不同区域,如以仁寿殿为主体的听政区便位于颐和园的东宫门。从建筑材料上来看,除了极少部分建筑,如智慧海和宝云阁这般通体由石料或铜修筑而成,其余都以木材料为主。
凡尔赛宫苑的建筑主要集中在东部主入口处,建筑规模庞大,且与园林整体布局的规整、对称一致。不同于颐和园不同功能建筑的分散排布,这座建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国王在此地办公,王室成员用餐、休息、娱乐以及做礼拜等宗教活动都在这一建筑内。从材料上来看,与颐和园多用木材不同,石材是凡尔赛宫苑运用最多的材料,所有的建筑都主要用其修筑而成。因此,在修建凡尔赛宫苑的时候,路易十四下令十年内不得用石材建造房屋,以此保证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
1.4 园内植物
两座皇家园林中都种植了各类植物,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要保证园林中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可供赏玩。而颐和园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植物的寓意。我国传统文化中为植物赋予了不同的品格,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等等。然而,虽然颐和园中种有许多象征高尚品格的植物,如象征坚韧不拔的松树、凌寒开放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但其目的并非如文人隐士一般用以表明自己的心志,而是因为这些植物在人們心中是美好的。作为皇家园林的主人,皇帝并不需要借助外物来彰显自己。更能体现寓意的是万寿山上大量种植的象征长寿的松树、柏树,以及其他如桃树之类具有福寿寓意的植物。这是由于修建颐和园是作为献给皇太后的寿辰之礼,因此这些具有福寿吉祥之意的植物被广泛栽种于园中。
此外,在如何处理植物上,两座皇家园林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颐和园对植物的处理方式为“自然”,在种植植物上尽量隐藏人工的痕迹,以模拟植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再现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为主。园中除了盆景类植物会进行人为修剪外,其他的花草树木都顺应其自然的生长规律,很少进行干预或是强行改变其姿态。此外,“自然”还体现在植物的排列分布上,园中植物没有被排布得整整齐齐,也没有组合成设计好的图形,而是自然随性地生长在园中。
凡尔赛宫苑内的植物最突出的特点便是通过人为处理改变植物的自然状态和生长习性。园内用了许多“刺绣花坛”,通过修剪至10到30厘米高的瓜子黄杨来塑造各种图案。这种较低高度的花坛使本就平坦开阔的凡尔赛宫苑在视觉上更加宏大,强化了其作为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而园内的乔木大多被人工修剪,成为几何形或是一些其他造型。园中种植的乔木也多选择方便修剪、便于造型的紫衫等,降低了后期维护打理的成本。 1.5 园林水体
颐和园的水体分静水和动水。静水以昆明湖为主,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一个平台来制造其他的景物,即湖中景和湖岸景观。湖中景观主要是模拟神话故事中的仙岛建成的“一池三山”水景体系,而湖岸则有观景亭、游廊等。园中的其他水体如溪流、瀑布等,则是流动的小的水体,穿插于山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而凡尔赛宫苑中,水体则作为建园的一种材料,运用于整个园林中。凡尔赛宫苑中也有人工湖,但湖面与湖岸都没有任何景观,只是以石材制成湖岸,再用草皮和道路将湖水重重合围。湖的形状是规整的,而对湖的观赏也主要是欣赏其外形,因此用这种方式进行强化。此外,园内最多的水体景观便是喷泉及浅水池。喷泉的形式多样,浅水池中也会设置喷枪,而当其不喷水时水面又十分平静。同样的动与静相结合,但凡尔赛宫苑采用了更丰富的形式。
1.6 人造景观要素
頤和园中的人造景观要素有亭、台、楼、阁、榭、桥、假山、门楼等等,作为景观中的一个景物而存在,因此没有划分在建筑之中。这些景观分布在园中,光是大小桥梁就有数十座,但大部分是因景而建,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凡尔赛宫苑中的人造景观要素除了前文提到的喷泉外,还有柱廊、雕塑等。其中,雕塑常常和喷泉一起出现,甚至作为喷泉的一部分,经常融入古罗马神话故事,赋予了园林更多的故事性和灵动性。
2 差异成因分析
2.1 不同的审美观念
从古至今,中国追求的意境与西方追求的理性,两种不同的审美观念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不断成形。东方的审美强调意境。南齐谢赫提出的中国古代绘画“六法”中,第一便是“气韵生动”;而到了宋代,重在神似的文人画地位比写实能力更强的宫廷画更高,苏轼也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而西方审美,从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早在几千年前便将黄金分割运用于建筑之中;再到文艺复兴,伟大的艺术家如达·芬奇,同样也是科学家,对透视、解剖等科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对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体现在颐和园上,便是整座园林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在世人眼前,而这幅“画”是在宣纸上挥毫泼墨,随心而作。园中山水变化丰富,建筑则依山水之势建造,观者游于其中仿佛画中游览一般充满趣味。而凡尔赛宫苑则是极致理性的体现,园中的水体、树木、建筑,以及整座宫苑的布局,都严格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呈现规整的几何形态。
2.2 不同的自然观
中国“顺应自然”的自然观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哲学。道家讲“天人合一”,儒家则主张“中庸”与“和”,这两家对中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哲学观念都主张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是道家,《道德经》中多处提到“道法自然”,认为人并未凌驾于万物之上,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因此在颐和园中,山水、花草、树木无一不在模拟自然状态,植物的生长也不会受到任何人为干预,山水布局也不会刻意进行规整,建筑、桥梁等尽可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在模仿时,当时的工匠又在努力造出高于自然、超越自然的景观,在表象的美的基础之上,追求意境与气韵。
而西方的自然观则是“征服与改造自然”。《圣经》中说上帝以自己的样貌造出了人,并安排他们管理自己创造的一切,从中就可以看出,人被认为是凌驾于世间万物之上的存在,有着管理它们的权力。这一自然观体现在凡尔赛宫苑的方方面面。凡尔赛宫苑的选址极不符合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修筑条件,既不是平坦开阔的空地,也没有现成的水源,而在这种没有任何先天优势的情况下,自诩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依旧坚持选址于此,便是为了展示他的权力之大,用他自己在回忆录里的话说,“这样才更能体现我们的能力”。而园中的树木也都被人为修剪成了规整的模样,整齐地排列在园中。这种人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深受当时西方的追捧。
2.3 园林所在城市的环境
园林可以帮助游人暂时脱离日常所处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游玩、放松的目的,如今城市中的公园大多就起到了这种作用。如果园林的布局安排与其所在城市的规划别无二致,那么游人的兴致便会大大降低,也难以达到放松的效果。
颐和园所在的北京城修建于明代,永乐皇帝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这次迁都耗费了永乐皇帝不少心思,北京城的规划也是重中之重。“宫城居中,四方层层拱卫,主座朝南,中轴突出,两翼均衡对称”[3],这便是呈现在世人眼中的北京城,这样对称的规划直到今天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出。颐和园仿照西湖而建,在规则的北京城中修筑了如此不规整的园林,给住在严格对称的紫禁城中的皇室提供了一个可以领略江南风光的休憩之所。反观当时的巴黎,并不是如今的时尚之都,而是一座狭窄、拥挤、脏乱的城市。凡尔赛宫苑在布局混乱的巴黎城郊修建,让人从环境狭窄、拥挤的环境中脱离,在平坦、规则、整齐的园林中得到放松。
3 结语
在几乎同一时期,东西方两位站在权力顶峰的君主修建了各自的园林,受到千百年来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地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最终留给后人的皇家园林各具风格。可以说,这两座皇家园林是东西方皇家园林的代表。通过分析其异同,了解中法两国皇家园林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能为当今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的皇家园林已成为大众参观游玩的去处,而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城市中也出现了更多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园林。在这些园林中,有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园中建有亭台轩榭、假山楼阁,曲径通幽而且别具意韵;也有对西方园林的借鉴和模仿,园中用修剪齐整的灌木丛进行分割,并且对植物的生长进行人工干预。在我国现代园林艺术发展过程中,如果说对西式园林艺术风格的照搬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追捧,是追求“洋气”,那么要想发展我们自己的园林艺术,就必须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园林艺术,并在此基础之上吸收国外园林艺术的精华,将二者结合,探索出我国园林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淑平.十七八世纪中法皇家园林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2] 张卉,金晓雯.探寻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理性之美——以凡尔赛宫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04):54-55.
[3] 席田鹿.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作者简介:卢旭珂(1996—),男,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