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n20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今天,要想激活历史课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要而展开。本人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的课题研究,对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借此平台与同行们交流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1 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激活课堂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高中各学校都建有微机室或电教室,互联网络高效、敏锐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此,我们的历史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法,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基础知识和课件的制作方法,着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我在教《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播放了剪辑录制的《甲午风云》短片,片中再现了平壤战役与回族将领左宝贵、黄海战役与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与丁汝昌等抗击敌人的战争场面与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展示了弃城逃跑的叶志超、在英美教习唆使下的清军将领等人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录像片声、画并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战役壮烈场面与英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博同跳动,在这时抓住时机,提出思考题:①甲午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②结合《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明为什么甲午战争最后会失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义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一问一答中形成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憎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2 用情境导入的方法激活课堂
  
  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教学前奏。
  2.1 巧借风土人情导入法。各国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往往由该国一定的历史所致。因此在课堂导入中,适当引入风土人情的介绍,往往会使课堂气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课堂导入的:“今天英国国家之首是女王。大臣们觐见女王,小轿车只能停在皇宫外面,要换乘17世纪式样的马车进入王官,赶马车的、手持长矛的卫兵,都是17世纪的装束,犹如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象征。”话一讲完,学生的兴奋点受到刺激,为导入新课奠定了基础。
  2.2 引入故事导入法。故事对学生而言总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自己去寻找历史著作来阅读。如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搜集孙中山的生平事迹,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这不仅有利于课文学习,而且使学生增长了多种背景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学生由此对孙中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便水到渠成。
  2.3 利用歌曲导入法。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用歌曲实现课堂导入,往往能使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实现情景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在讲《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课时,我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低沉而悲壮的歌曲很快就把学生带到国破家亡的历史情景中,学生的感情很快被激发起来,这样大家对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有了直接体验。我再提问“这首歌描写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党中进入课堂学习。
  情境导入法是一门教学技巧,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揉合着用。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对像,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当,课堂就会激活,效率就会提高。
  
  3 用突出“主体参与”的方法激活课堂
  
  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练习、做作业这一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因此,如何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如我在教《祖国统一大业》这课时,我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设计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解答的问题,并通过齐唱《七子之歌》、齐读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一起看香港回归仪式、一起听《乡愁》、一起为台湾问题献计献策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爱国激情,使学生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辱息息相关的道理,培养了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主人翁意识。
  
  4 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激活课堂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成功,关键在听课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积极思维、是否有记笔记、积极参与、大胆质疑等良好习惯。
  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提高所产生的最实际的效应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历史课堂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有刻苦钻研、探索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实践、不断总结。这样,高中历史课教学一定会形式多样、不断创新,一定会不断发展,拥有更光明的前景。
其他文献
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匀称”。和谐的乐符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级才是优秀的班级。作为班主任,我一直把构建一个和谐班级作为管理目标。坚持原则,班级师生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班级很融洽、很安全、很自豪。它应包含四个方面: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间、家庭与学校的和谐。    1 “和谐班级”构建的原则    1.1 “亦师亦友”。身是老师,心是朋友,做一个
期刊
知识如大海,学习似行舟,在数学学习中,总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学习困难,难以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他们犹如一只只搁在学海沙滩上的小舟。那么,怎样启动这些学海搁浅之舟,使他们扬帆前进呢?    1 了解后进原因,激励“想学”的愿望    深入调查,摸清后进生情况是转化先决条件,后进生后进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智力因素造成: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部分后进生无论是对当前事物
期刊
爱默森曾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它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  初中阶段是人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探索育人新途径,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优秀的人才是学校工作的首要问题。课堂教学是落实德育的不可忽视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贴切的渗透德育因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必须挖掘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近几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的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使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产
期刊
“严是爱,松是害”是许多班主任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也成了班主任的经验之谈,所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我认为,过分的严厉,使学生慑于“高压”而屈服,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于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岂不知,在很多时候,宽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如果班主任一味心慈面软,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涣散,有恃无恐,无所顾忌,这是软弱
期刊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更应体现“爱”。让“爱”贯穿工作的始终。  班主任工作需要“爱”这个观点,均己达成共识,最重要的关键是我们应如何去爱、怎样去爱?教师一味的去“照顾”学生,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
期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真理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从最初的一所学校一台电脑,一台投影,一根网线,到现在几乎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每个教室都有投影或电视机,处处可以上网。可以说教学的硬件设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样教学硬件的投入究竟有多大的实效性,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信息技术该如何取舍,信息技术引用的弊端与误区等都是我们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我和许多同行一样,感到作文教学中一些显而易见,却又很难解决的问题:学生生活面狭窄,孤陋寡闻,作文题材单调,老生常谈;作文批改效率低下,想让学生参与,较难操作;作文讲评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泛泛而谈,学生印象淡漠。总之,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我积极探讨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并结合教学实践,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作文教学课堂,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 丰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使学生确实体验身边处处有
期刊
[摘要]网络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对于人们信息交流及生活改变产生了质的突破。但是随之而来的青少年因上网成瘾,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对上网成瘾的青少年的教育也理所当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由一则故事引发对网络成瘾的新思索,阐述自己对网络成瘾青少年学生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网瘾 教育 活动 网络    网瘾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把那些迷恋于虚幻世界的孩子们所深深吸住,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