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善读”“广读”与“好读”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略读课文教学是近年来小语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刊曾在2010年第2期刊登过特级教师虞大明有关此问题研究的专题文章。近几年来,虞老师对略读课文教学作了持续、深入地思考,本刊特刊登其相关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自从“略读课文教学”开始进入广大教师的研究视野,其在两方面的误区便显露无遗:一谓“草草了之”——因为一直以来,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很少涉及略读课文教学,久而久之,教师们便觉得略读课文不那么重要,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地,教学时草草为之即可——此种问题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较为普遍;二谓“精耕细作”——像教学精读课文那般,立足“字词句段篇”,关注“听说读写书”,用两课时来作全方位的“精耕细作”。此现象在各级各类的公开教学研讨活动中尤为多见,因为精读课文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少,很多教师便开始涉足略读课文这块“处女地”。
  此谓两个极端。笔者以为,这两种极端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对略读课文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比较模糊,有失偏颇。究其成因,大致有三:一是历史研究的惯性迁移(重教轻学):二是教学评价的失衡(重精读轻略读);三是人才观考问的偏差(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完整的书”,略读课文教学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专家以及一线教师的关注。为什么要进行略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怎样更有效地进行略读课文教学?……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观考问,也日益缜密和清晰。笔者认为,略读课文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应当有三:一是让学生“善读”;二是让学生“广读”;三是让学生“好读”。要使新课标的理念得以实现,要想使儿童的阅读更好地为成长服务,略读课文教学应当有所担当,更有所作为。当然,这仅仅是理念层面,要让理想变为现实,还需广大教师立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每一个实实在在的课堂,把理念变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策略。
  一、让学生“善读”——品质生活的必然诉求
  从广义上讲,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高品质的 生活离不开高品位的有效阅读。而要使阅读有效甚 至高效,关键问题是“是否能善读”。具体表现为: 在阅读某篇文章或某份材料时,能否凭借浏览、跳读、扫读等方法观其大略,知其大意?能否取其精髓细细品悟,有感有悟?能否联系自我或生活实际,有所启示?能否汲取养分,使生活这座大花园草更翠,花更艳?善读的内涵应较多地指向生活化的阅读,并以此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为学生毕生的“生活化阅读畅通且高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笔者以为,“善读”能力的形成,其基础在于略读课文教学。在略读课文的学习活动中,应当坚持以学生自主阅读实践为主,教师适度引领,让学生学会默读、浏览、跳读、扫读、猜读、抓重点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并以此粗知文本大意,提炼、概括重要信息,高效地达成多个维度的“对话”,同时适切地学习言语表达。略读课文教学应当体现“化零为整,板块推进;先学后导,按需施教”的原则,切忌脱离教学主线的“零敲碎打”和背离生活阅读实际、纠缠于细枝末节的“无向探究”;减少或杜绝教师主观意愿或一厢情愿的强势导引和简单“告诉”。如此,略读课文教学才会因大略而大气,因简单而清晰,因师退而生进,因教略而学丰。如此,才能最终达成“让学生善读”。
  (一)化零为整,板块推进教学
  此原则指导下的略读课文教学,从整体层面可以分三个板块推进:第一,读准读通,扫除障碍——为后续进一步阅读感悟和探究实践奠定基础;第二,整体概览,粗知大意——从整体层面,概览文本大意,知其大略,并建立对文本的初步印象;第三,画画批批,交流收获,积累语言——引领学生针对“那些印象特别深刻”的语言材料,凭借圈圈、画画、写写,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概括和筛选,加深理解和感悟。习得实实在在的自主探究方法,学会用“笔”记录初步探究的成果。此处的读,不应是整体划一的集体朗读,可以是自由读、默读、浏览等。在板块推进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感悟和交流,交流内容应当由学生自主选定——可以是深受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可以是文章写法,也可以是读书方法等等。
  (二)先学后导,按需实施教学
  此原则指导下的略读课文教学也可分为三个大致板块:第一,学生先学,初步感悟;第二,交流成果,评价反债;第三,按需指导,总结提升。此流程设计比较适用于第三学段。第三学段的学生,不论是阅读方法的习得、阅读能力的形成,还是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可以大胆而放手地实行“学生先学”。“先学”可以从以下两条途径去落实:一是“课前的预习”,二是“课始的预习”。预习,是预先的尝试性学习,语文学习应当从预习开始。教师应当引领学生树立预习的意识,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学生可以就“字音、词义、文本大意”展开预习,也可依据“导读提示”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进行预习。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凭借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学已初成。最后,教师针对课堂实际,抛出一些还需细细探究的问题,再次展开探究、交流和反馈过程,最终“学成”。
  以上两种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重视“整体把握”
  崔峦先生曾指出:略读课文教学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略读课文教学应注重阅读的整体性,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基本原则,从而达成“概览文本大意,完成与文本整体的、初步的对话”的目标。笔者以为,此话很有道理,课堂的阅读应当尽量与生活的阅读相融合。作为一个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首先关注的是文本的概貌,文本的大意,是关于这个文本的整体的东西。如果略读课文教学能坚持做好这一点,那么长此以往,习惯终成自然。
  2.落实“逐步聚焦”
  略读课文教学并非只是“略读”,“粗知”也并非“浅知”,因此,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阅读喜好,聚焦重点内容和词句谈自己的独特感悟,从而加深对文本内涵较深层次的认识,提升阅 读理解、感悟能力。“逐步聚焦”实际上是一种更深 一步的阅读实践活动,是“整体感知”“整体把握” 之后的“重点回眸、咀嚼、反刍和回味”,是将阅读从 粗浅逐步引向深入的必由之路。   三、让学生“好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保障
  当今世界,爱好阅读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文明素养高的、强大的民族。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起,各国政府愈来愈重视全民阅读——日本政府推行每日“亲子共读”;英国政府各类阅读活动声势浩大;委内瑞拉每年免费发放数百万册经典名著……有人将阅读看做“文化的浸润和传承”,有人将阅读视为“灵魂的洗礼”。中华民族自古好读——战国的“苏秦刺骨”,西汉的“孙敬悬梁”和“凿壁偷光”,西晋的“车胤囊萤”,南北朝的“孙康映雪”等等,这些经典的家喻户晓的好读故事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以书为友,以书为伴,在书香的熏陶下博古通今,继往开来。然而,在当今世界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年人均阅读量逐步下行,处于世界后列,这肯定是个问题。
  任何优良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都必须从孩子抓起,阅读也是如此。如何让儿童树立好读的意识?如何让儿童养成好读的习惯?如何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立足语文课堂,立足小学语文课堂,更立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课堂,无疑是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略读课文教学中的“好读”,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观照儿童的心理,多管齐下,有效激励,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滋味,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爱上阅读”并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一个文本的同时,尽可能激活学生后续相关性阅读的动力,让阅读之“火”,从此开始“燎原“。
  那么,略读课文教学,该如何担负起这一神圣的使命呢?
  (一)“解放”学生,激活好读动力
  当下的阅读教学课堂,很少听到学生发自肺腑的、意味盎然的“声音”。这跟不少教师不知道怎样指导孩子去阅读有关。有的直奔主题,教化意味甚浓;有的抓住一点翻来覆去,纠缠不清;有的“掘地三尺”,把阅读活动演变成脱离学生实际的“学术研究”;有的教学模式单一,教注千篇一律……这些现象的产生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应付的境地,自然,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更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也会使学生觉得学语文、读书索然无味,更何谈“好读”?因此,阅读教学应当“解放”学生,略读课文教学更应“解放”学生。教师应努力促使学生进行的自主阅读探究,呵护生成的创造性见解,珍视独特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1.多一点“生本”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少一点理性的分析,少一点“好心”的告诉,少一点严肃、冰冷的说教,留足时空,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一点“以生为本”,就会多一份“创见”,多一份情趣,读书就会多一点成功体验,多一点快乐感觉。
  2.多一点“尊重”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了,自然就会冒出很多不同的声音。这些不同的“声音”就是学生积极阅诶之后的独特感受。也可以这样认为,课堂上不同的“声音”越多,说明学生学得越积极、越投入。教师要学会尊重、包容、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若非太离谱,若非太不入流,绝不“妄加干涉”,更不“天下一统”。“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要知道,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一切指向“标准答案”的学习肯定没有生命的活力。
  3.多一点“情趣”
  儿童的天性是崇尚游戏,喜好新鲜,追求快乐。杨再隋教授曾在《呼唤本色语文》一文中提出“轻轻松松学语文”的观点。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拒绝功利,把“儿童”真正当做儿童,多采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币口策略,多设计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激活孩子的阅读动力。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虽值得提倡,但也应区别对待,《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不无道理。试想,如果任何阅读活动都跟动笔做题联系在一起,就像各种测试中的阅读考查一样,学生还会有多步阅读的兴趣和冲动?再如,笔者在教学《刷子李》时,呈现了“由教师装扮而成的粉刷匠”照片;在教学《金钱的魔力》时,呈现了“沙皮狗”的丑陋嘴脸;在教学《珍珠鸟》时,师生转换角色,进行情境对话……这些举动,目的相同,就是让孩子们轻轻松松、有情有趣地读书、学习、成长。
  (二)落实预习,养成好读习惯
  语文学习不是从语文课堂铃声响起、师生问好之后才开始的,而应当从学生的预习开始。略读课文学习要达成预期目标,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略读课文课前预习的任务指向可以包括“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凭借自主学习,了解文本大意;依托导读提示,尝试问题解决;践行自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广泛查询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等内容。特别是“广泛查询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就很有落实并坚持的价值。因为要完成这一任务,势必凭借广泛的相关性阅读查询,而相关性阅读查询,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开放、研究性质的阅读活动。而且,此类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更多地指向现代的网络阅读、媒体阅读等形式,学生大多兴致盎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将预习坚持到底,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课前阅读的习惯,也终梅让学生走向“好读”。
  要使该策略收获实效,在实际操作上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倡导个性预习
  如果将预习异化成了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预先学习,终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而无奈应付。如何凸显预习的个性化,需要教师有所作为。教师应当根据每篇课文的个性,科学、灵动地设计预习任务,并以“预习任务单”的形式加以固化,使学生对预习既感新鲜又具可操作性。   2.搭建交流平台
  学生在经历了个性化预习之后,很期待教师能给予他们交流、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很期待能得到教师以及学习伙伴的肯定和赞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量留出时间,展示、交流、评价学生的预习成果,或口头交流,或书面展示,努力使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的预习成果成为教学的资源和崭新的起点。
  (三)结课拓展,唤醒后续阅读
  阅读活动,大致有五重境界:一为读好一篇文章:二为读好几篇文章;三为读好一本书;四为读好一段人生;五为读好一个人。因此,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的结束,应当是孩子们另一个崭新的阅读活动的开始。阅读之“火”,从此开始“燎原”。如果能巧妙、合理地处理好结课环节,则一定能较好地承载起“唤醒后续阅读”的使命。笔者尝试过多篇略读课文的公开教学实践,但凡学生意犹未尽的,往往是那些在结课环节用心良苦指向课外拓展阅读的课。
  比如《刷子李》一课,结课拓展环节的师生对话如下:
  师:《刷子李》这箱小说有意思吗?(生:有意思。
  师:还想再学吗?(生:想)
  师:哪本书里有?(生:《俗世奇人》)
  师呈现《俗世奇人》的简介:《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收集于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师:怎么才能拥有这本书?(生:去书店里大概能买到)
  师:不用那么费劲,老师这里就有一本:今天,老师将这本书送给你们。请班里最爱读书的同学来保管这本书。老师希望通过这位同学为大家服务,让这本书成为漂流书。
  再如《祖父的园子》—课,结课环节师生对话如下:
  师:萧红的童年是自由自在、无比快乐的,于是,她用笔写就了一部童年生活的回忆录,它就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件显示《呼兰河传》的封面)
  师:你们猜猜看,在《呼兰河传》里,我们还能读到些什么呢?
  生:能读到萧红童年生活中其他快乐的事。 生:能读到萧红童年难忘的、自由自在的、快乐的生活。
  师:同学们,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我被震撼了。他是这样评论这部小说的。(课件显示: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
  师:你们一定知道,哪个词深深震撼了虞老师?(生:凄婉)相信这个词也一定震撼了你们。要解开心中的迷团,办法只有一个,是什么?
  生:去读《呼兰河传》。
  师:愿意通过亲身阅读去解开心中谜团的,请举手。(学生小手如林)
  综观这两个课例的结课环节,共同点在于都指向了课文的出处,并精心安排,用心实施,将孩子们引上了“课后拓展阅读”的意义非凡的发现之旅。需要强调的是,此环节一定要落到实处,切忌轻描淡写、敷衍了事。
  读书是一件值得终身修炼的事情,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热情,用我们的责任,潜心研究和实践略读课文教学,最终让我们的孩子“善读书、广读书、好读书”,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310016)
其他文献
《教学月刊》着力于解决中小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笔者每年必订,每期必读。最近拜读贵刊小学版语文2013年第5期,其中有一篇是余冠瑾老师的《用足用活教材资源》,读后受益匪浅,低段的老师能这样用心研究文本教学的确难能可贵,但对文中两个短语的解释及相关说明有几点看法,下面提出来浅析,与余老师商榷。有不对的地方,敬请一线教师、专家指正。  余老师说:“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都是并列式短语,而莺歌、燕舞是属于偏正
近年来,我似乎对教育类的书籍产生了一种审美厌倦——琳琅满目、百花齐放的各类教育著作着实让人应接不暇,颇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在翻看了郑锦杭老师所写的《始终》一书的目录和楔子后,我却突然有了一种独特的感动,产生了静下心来细细读一读的念头。一气读完,一种温暖和清新弥润在我心头。因为,这本书不仅凝结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人生思考,更蕴含着一位教育人的心灵参悟。  郑老师通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一堂发人深省的数学课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2.活动1──记忆游戏  ①活动要求。  A.描述物体位置时,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  B.想一想,怎样才能准确描述出物体的位置?  ②游戏活动汇报。  桌子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说说你是怎样描述的?  ③活动小结。  3.活动2──“我在哪儿”  ①学以致用。用所学方法描述学
三上年级执教《盘古开天地》一课时;一位课外知识非常丰富的学生在课后悄悄地对我说:“张老师,其实没有天。天是无边无际的宇宙。‘盘古开天地’是假的。”我一时语塞。原本可以这样向他解释:“因古人的知识水平低下,无法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所以只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都当做神的作用来解释。”但是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这番话是他想听到的吗?孩子对课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角
《巨人的花园》是根据王尔德童话《自私的巨人》改编的。英国《典雅》杂志将王尔德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认为《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一次,王尔德给儿子讲《自私的巨人》,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他流下眼泪。  对照《巨人的花园》和《自私的巨人》,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情节发展的走向,改动是很大的。当然,原著的内涵更丰富,更广博深邃。以巴金先生的译本—
[设计理念]语言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语文教学应有强烈的语言意识,关注语言、亲近语言、聚焦语言,并从语言性出发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本课从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转换三个方面设计第二课时,试图描绘一个“语言型”的课堂教学轨迹。    [教学目标]    1、语言的理解。听写“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姓名,巩固生字“涛、陈、丹、艺”,通过讲解,让学生初步感知我国姓氏文化,
《专题讨论:体育教学质量》栏目  第10期:初中体育课教学质量——初中毕业考试的项目设置和操作方法  目前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项目设置的选择性在增加,但在操作方法上学生却过早地进行了选择,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偏离了初中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如何对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项目进行有效设置,对操作方法进行有效改革,可保障初中课程顺利进行,破解“考什么练什么”的魔咒。  第11期:影响体育
笔者所在单位是一所农村初中校,学校的现状是场地简陋、器材紧缺,尽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体育老师还得用现有的一点“米”去煮好教学这锅“粥”。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笔者在对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三级跳远教学时,采用八种简单易得的场地器材,达到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并发展了身体素质。  一、就地取材在掌握三级跳远技术教学中的练习方法  1.白灰的利用  白灰在农村还是较容易获取的,
语文课堂练习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激发情感、训练语言、启迪思想等多种功能。作为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不应单单把课堂练习看成是教学的一个单一环节,而是应该在把握自然、贴切、融合的前提下,将之有机融合在课始、课中、课末的各环节中,使之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从而真正起到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一、有疑而问,夯实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
“这堂课,对《长城》的科学和人文内涵挖掘得比较深。教学环节严谨细密,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理念。特别是图文对照,相得益彰,落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训练,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个典型的示范”。这段话,摘自我上完《长城》这堂全校性公开课后同事对我的评价。这段话,总会激起我心中的阵阵涟漪,提醒我不要忘了那两次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意外,引领我再次去体会五味瓶中的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