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358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探讨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内外结合、联系实际、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了对应的教学内容。实践表明,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热情,完成了课程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物联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施炯(1982-),男,浙江余姚人,浙江万里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讲师;杨亚萍(1967-),女,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浙江 宁波 31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子项目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文件号:甬教计[2009]359号文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06-02
  “十二五”期间,从全国到浙江省宁波市,以物联网为特征的产业导向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总体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浙江万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于2011年7月申报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并于2012年2月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2]2号)中得到了批复,浙江省首批物联网工程专业高校达到四所,浙江万里学院成为目前浙江除杭州外唯一拥有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物联网工程这个新专业与实际紧密结合,应用范围涉及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1,2]正是由于其处于初始阶段,且与现有专业相关的技术知识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使得该专业的教学模式不能照搬现有专业的教学模式,[3]而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于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4]
  一、“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目标
  “物联网工程导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对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典型应用有所认识,[5]在此基础上了解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框架,明确物联网工程各个专业课程的意义和课程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设计“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时,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核心原理上,而应该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物联网系统的认识。[6]
  二、“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包含的技术和概念较多,如何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激发其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是教学工作的关键。因此,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提出了“内外结合、联系实际、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即教师授课与专家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际产品体验相结合,以项目为驱动,推动整个课程的教学。
  1.课程总体教学规划
  在内容上,“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侧重于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服务、知识体系以及作为物联网工程师的合格人才标准,涉及到的技术包括RFID技术、WSN技术、常见组网技术和应用开发技术等。在授课方式上,采用课堂讲解与企业参观相结合、学校老师和业内知名专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课程安排,自下而上对物联网的应用案例、技术支撑、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和讨论,一方面让学生对企业实际的物联网项目和人才需求有所认识;另一方面,使得学校在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以本地物联网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地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为依托,树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应用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合,从而创建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2.课程内容分析
  以课程总体教学规划为基础,设计了“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内容,详细安排如表1所示。
  第一讲主要介绍物联网在国内外发展的近况,了解物联网发展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和我国目前物联网发展所处的阶段,了解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第二讲安排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专家为学生讲课,让学生了解智慧城市的发展历史,了解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理解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关系,熟悉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第三讲安排学生参观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展示厅,亲身体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项成果和应用。在研讨课环节,引入物联网产品创意设计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两次课对智慧城市应用领域的学习和参观,设计一款理想中的物联网产品,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环节,在初赛中表现出色的团队进入决赛。在“物联网应用体验——手机控制家电”环节,利用学院已有的实验条件,向学生介绍手机控制家电的原理,熟悉控制信号的流程,了解应用程序和硬件之间的接口和开发流程,同时提供手机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使得学生可以现场安装,现场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物联网设计作品与分析环节,以高年级同学进行电子设计大赛的成果为基础,展示与物联网相关的作品,通过视频和现场演示等多种手段,向同学们展示触手可及的物联网产品,解开物联网技术的面纱,排除技术等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困惑。
  三、“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实践
  以“内外结合、联系实际、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参考,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结合“项目驱动”的物联网产品创意比赛,进行了“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的实际教学。
  1.走出去——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展厅参观
  宁波市是我国首批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之一,物联网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反过来说,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从已经举办两届的“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展会来看,很多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和应用都已经服务于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城市的感知能力,并使得这种感知更加深入和智能,从而实现市政、民生、产业等方面的智慧管理。
  利用宁波的地域优势,在“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中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展厅参观的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多种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应用场景。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对智慧城市应用成果展厅中展示的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RFID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实物展示、应用系统演示、现场体验、动态更新等多种形式,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了智慧城市建设十大应用体系的建设成果,其中包括智慧社会管理、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健康保障、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文化服务、智慧安居服务首批共36个应用成果,为后续的物联网产品创意比赛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2.请进来——智慧城市建设专家讲座
  由于物联网工程是新建专业,因此,在人才培养方向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宁波本地经济对物联网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本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适时地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物联网产业链。在“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中引入专家讲座的环节,既有利于学生熟悉物联网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能够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的项目和用人需求,尽早树立自身的职业规划。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邀请了浙江思创理德物联网(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生颜女士来我校授课。思创理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是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物联网应用集成和市场开发的子公司,已成功开发并逐步推广服装供应链管理、数字化仓储管理、工厂精益管理、行业服务平台管理、防伪防窜货管理等系列RFID解决方案和关键产品。黄经理在向同学们介绍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供应链管理的同时,引入了企业实际项目的运转和人才需求的现状,描述了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景,鼓励同学们认真学好相关的专业课程,从而在毕业时能够成为一名满足企业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为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项目驱动——物联网产品创意比赛
  通过之前物联网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前景的学习,结合专家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介绍和对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的体验,在研讨课环节,引入物联网产品创意设计比赛,让同学们以物联网相关技术为基础,设计一款产品,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协调,各成员进行项目的创意、调研和设计,最终形成产品文档和展示材料。在产品展示环节,组员以PPT、视频和实物演示等多种手段,对小组设计的产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内容主要包括创意来源、用户场景、产品功能、技术规范和产品前景。在项目的评分规则上,主要包含创意、影响力和执行力这三个部分,占的比重分别为50%、30%和20%。其中,“创意”是指产品或者服务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是否具有全新的功能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已有的功能;“影响力”是指产品或者服务的影响力有多大,是否会被大量的用户和机构所采用;“执行力”是指设计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较好的商业可行性。在评分环节,每个小组对除自己以外的每个项目进行打分,各个小组的最后得分为总分取平均。
  研讨课环节一方面增强了学生们对于课程的参与度,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头脑风暴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极大地提升了其对于本专业后续课程学习的兴趣。
  4.课程评价
  在合作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参考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课堂表现,课程的评价包含自我评价、小组评价、项目评价和教师评价。其中,小组评价在小组内部产生,主要参考组员在物联网产品创意比赛过程中的投入和参与程度。项目评价主要参考小组项目的评分,即其他各小组对本组项目的综合评价。教师评价主要参考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这种评价方式已经在我校其他“项目化”课程及合作式课程中实施,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综合、全面的评价方法比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更加合理,它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逃课现象,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度,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效果
  在浙江万里学院物联网工程新专业建设过程中,探索了“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付诸了实践。从目前来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了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专业的学习热情,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打好了基础。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物联网技术在飞速发展,对于物联网课程教学的探索也没有终点,必须总结现有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l):26-29.
  [2]桂小林.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6):1-3.
  [3]王志良,石志国.物联网工程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秦磊华,张海珍,石柯,等.物联网导论课程实验教学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50-151,167.
  [5]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王意琴)
其他文献
摘要:定义了研究生教学工作之瓶颈管理内涵,分析了瓶颈管理的过程,研究了将瓶颈管理运用于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生教学工作实施瓶颈管理的主要途径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工作;瓶颈管理  作者简介:王海丹(1965-),女,河北保定人,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副教授;丁玉奎(1965-),男,河南濮阳人,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副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期刊
摘要: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兴趣驱动,重在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尝试。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国新(1980-),男,蒙古族,辽宁建平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电
期刊
摘要:深入分析当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现实挑战。针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措施,重在结合地方特色与市场需求走出一条“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以提高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曾水玲(1975-),女,湖南湘乡人,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鲁荣波(197
期刊
摘要:在确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实际情况,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研究。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戴蓉(1965-),女,重庆人,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赵燕(1957-),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主任,教授。(湖北 武汉 430
期刊
摘要:“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在自动化及相近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分析了“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针对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知识分类理论,将课程内容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并给出了教学实例。教学试验初步证明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电机与拖动基础;
期刊
摘要:在电机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对电路和磁路、各种电机工作原理、基本方程、各种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对电枢反应、等效电路、异步电机与变压器的联系、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联系、电机特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教学法对于电机教学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可帮助学生将各种电机知识融会贯通,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机教学;比较法;电机工作原理  作者简介:刘慧芳(1975-),女,
期刊
摘要:当前,常州处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常州产业发展重点和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创新办学体制和机制,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强化专业建设和发挥专业优势,推进高校和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融合,为常州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
期刊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工程教育存在的不足,在深入领会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特点,提出了融入CDIO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学生评价体系的设想,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电子通信类专业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通信工程  作者简介:王晨光(1981-),男,
期刊
摘要:从革新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将PBL教学法应用于“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实践,旨在增加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上的灵活性、积极性、创新性。通过设计命题,组建PBL小组,讨论、调研并报告结果,反思与总结等四个阶段实施教学实践。结果表明:PBL 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环境评价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PBL教学法;环境评价;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静(197
期刊
摘要:嵌入式工程师成为近年来最为热门的职业之一。为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上海电力学院就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采用讲座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和项目驱动的实验实践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通过综合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避免出现学生只会读书而缺乏实践的情况,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