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亟须解决的问题*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是教育发展的榜样,名师的均衡配置在促进教育均衡的进程中起着示范性作用,解决好名师均衡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能够为顺利推进教育均衡铺平道路。研究认为,要想让名师资源产生强烈的辐射效应,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需要包括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名师个人与教师群体相关各方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切实解决一些问题。
  一、 调查概况
  促进教育均衡的关键在教师。名师资源配置均衡在整个教育均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各地积极探索均衡教育,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我们向江苏省盐城市辖区内52位现任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就“名师资源辐射农村、促进教育均衡”进行调研,其中,城市教师占88.5%,农村教师占11.5%;男教师占75%,女教师占25%;36-50周岁中年教师占88.5%,51周岁以上老教师占11.5%;正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占7.7%,中学高级教师占84.6%,中级教师占5.8%。
  二、 调查结果分析
  1.政府要出台激励性政策支持名师流动
  (1)调查显示,88.5%的人认为名师是社会财富。江苏省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刘毓杭校长认为:名师流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措施激励。要有组织、有计划、有专题地持续推进,将长期规划和短期措施结合起来。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校长、特级教师仓定志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上级主管部门制订交流规划,创设交流平台,区域间、校际间对口支持帮扶,形成名师之间良性互动、名师与一般教师正常交流合作,推动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2)政府和学校要用实际行动支持名师流动到农村或薄弱学校工作:65.4%的人认为应在业务上培养和放手使用;40.4%的人认为应在经济待遇上有所倾斜;30.8%的人认为要在政治上关怀;25%的人认为要给予精神鼓励;19.2%的人认为在表彰奖励上要优先;15.4%的人认为应优先参评职称;9.6%的人希望提拔任用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5.8%的人希望在其他方面支持名师。
  (3)政府和学校要解决名师因流动到农村或薄弱学校工作而带来的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75%的人希望解决住宿问题;69.2%的人希望解决交通问题;59.6%的人希望解决特殊岗位鼓励性津贴;38.5%的人希望解决伙食问题;23.1%的人希望解决通讯问题;11.5%的人希望解决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4)政府为鼓励名师去农村或薄弱学校工作给予必要的补贴。可以根据地域实际的不同适当补贴,补贴额平均值应为现收入的30%左右。江苏省滨海中学特级教师陆建教授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多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培训培养的平台;建立名师支教帮扶制度;提高农村现有名师的待遇,稳定名师队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吴红明建议:出台政策,提供保障,如要求名师必须定期流动到农村工作1-2年;申报名师人员也必须有农村工作经历等。在评优、表彰、评职称时应有到乡村学校工作的经历,对坚持在农村工作的名师应在物质和精神上予以奖励,使农村学校留得住名师。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名师给予特殊奖励。
  2.教育主管部门要搭建名师交流发展的平台
  63.5%的名师希望向重用人才的学校流动,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搭建名师交流的平台,创设名师交流发展的便利条件。江苏省响水中学特级教师张达富建议:城乡联手,共建教育资源库,教师之间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实行集体备课,学科区域学习,乡村教师可到城里实习,城里教师也可到乡村,互相交流,形成常态的管理机制。特级教师李浩建议: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平台的作用,建立网上名师资源库,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江苏省东台市曹丿镇中学特级教师陈同友等建议: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调研解决实际问题,贴着农村教育现状而行。江苏省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魏善庆校长等建议:建立名师蹲点农村的工作机制。
  3.学校要为交流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59.6%的人认为,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工作、生活方便。农村学校应当给流动来的名师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方便其开展工作;要真正重用人才,为名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要提供适合名师跟班教学的班级;配备一定数量的适合名师带徒的指导对象,明确带徒任务;同时要教育本校教师尊重名师的劳动。
  教育部门要选配好农村学校领导层。农村学校应积极主动提出要求、建议,寻求帮助。城乡学校都要尽力营造名师成长的氛围,珍惜名师资源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选配名师资源要和农村学校教育实际情况相配套,有的放矢,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要努力从农村学校中培养出有思想、有追求的名师;多给教师专业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路走得更远;多给名师展示自身的平台,为他们发挥辐射作用提供便利。
  4.名师要利用好辐射机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1)调查显示,作为名师,90.4%的人感到有责任感,65.4%的人有成就感,51.9%的人有荣誉感。但与此同时,76.9%的名师有压力感。政府和学校要对名师心理上抚慰;名师自身心理上要减压,放松心情去农村学校工作1-3年,带出一所特色学校,带着交流研讨的心态参与流动,发挥辐射引领示范作用。
  (2)94.2%的人认为名师有对年轻教师进行职业扶持的义务,75%的人认为名师要对薄弱学校教育进行指导。要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指导,名师要实实在在地指导农村教育发展。
  (3)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具体体现在:96.2%的人认同课堂教学,69.2%的人认同师德修炼方面,67.3%的人认同教育学生的艺术,61.5%的人认同具有教育发展的前瞻意识,48.1%的人认同课外指导方面,7.7%的人认同其他方面。
  (4)名师资源辐射农村促进教育均衡的方式:92.3%的人认同讲座报告,73.1%的人认同网络平台支持,71.2%的人认同定期支教,61.5%的人认同面对面指导,46.2%的人认同远程电话、电邮、信函指导,42.3%的人认同临时送教,32.7%的人认同参与教师流动教育,3.8%的人认同在其他方面发挥辐射作用。
其他文献
现在,不少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愿景目标”,似乎没有这些,学校就无品位,校长就不高明。但细细考查,能将所谓的办学理念、愿景目标落到实处的学校却并不多,因此而让学校得到发展的也就更不多。  一、 办学理念、愿景目标要科学可行  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科学可行,是其有效实施的基础。所谓科学可行,就是办学理念、愿景目标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要符合教育本质和人的成长规律,有挑战性,但不浮躁功利、好高骛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在政府的倡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集资办学热潮。“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少仁人志士纷纷慷慨解囊,向学校捐钱捐物,就是一些经济状况并不好的家庭,也十元百元,表示爱心。这一举措对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当时,一些学校为了不忘捐助者,也为了教育、激励后人,建起了“爱心碑”、“荣誉室”、“爱
六年级下学期时班上转来了一个学生x,她是因父母进城务工而转到我班上的。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x学习成绩不错,尤其在语文方面。她爱好读课外书,班上图书角的书很快就让她读完了。她写起作文来俨然一个小作家,选材独特,方法独到,思想深刻,而且完成速度快。她作业字迹工整,上课听讲认真,令所有任课老师都刮目相看。  她在老师的眼里可以说无可挑剔,我也因为遇到这样一个学生而暗自高兴。可才刚过两个星期,告
一、 学生立场与教师立场  现代教育强调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大家也一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服务。既然教育是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教师是在帮助学生成长,那么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要摒弃传统的站在教师立场来处理学生问题的做法,代之以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将学生的利益最大化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如果只站在教师的立场处理问题,教育的过程可能就是
在学校班子里,校长是“主角”,副校长是“配角”。如何当好副校长这个“配角”,是一件复杂而微妙的事。几年的工作经历使笔者深深感受到,副校长的成熟与否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那么,如何才能胜任副校长这一“配角”呢?  一、 树立意识——过“思想认识”之关  1.维护核心意识  学校班子是集体领导,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根据现行体制,副校长必须牢固树立校长是班子核心的
前段时间,我让学生习作,作文的题目也是“老师,我想对您说……”习作之前,我对学生提了一点要求: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批阅中,一名叫A的同学的文章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真把我害苦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您是先把咱班全体学生的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打印花名册的。您还告诉我,由于您一时‘疏忽’,把我的名字遗漏了,最后不得已才添补在了花名册的最后一行。起初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观看一场艺术演出,到现场观看与在家里看电视转播感受会有很大不同。在现场,由于身临其境,情绪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跌宕起伏,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冲击会久久回荡。如果观看一次艺术表演,看作一次思想道德教学,它与我们的品德课堂应该是异曲同工的。艺术表演除了故事情节外,现场感的营造也是艺术表演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品德课堂要感动学生、增强体验、促动心灵,也需要内容的吸引性、形式的参与性,
<正>案例描述这是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书名叫《亲爱的汉修先生》。书的内容是: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亲爱的汉修先生》,他很喜欢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与
我们认为,教育即爱的教育,开发以爱的教育为目标的校本课程,也就是为学生营造爱的大课堂,使学生懂得爱,学会爱。为此我们立足于探求营造爱的课堂的方法,思索、探究、实践、构筑培养胸怀大爱的人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特色。  一、 “爱的教育”在校本课程中的实施  1.实施青蓝课程,读懂大爱文化  课题实施主力军是教师,做好教师多方面的培训工作是课题实施的基础。“青蓝工作室”是我校多年来为教师搭建的一个成长平台。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和方式。学习习惯对提高学习成绩至关重要,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都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 拨动心弦,突出一个“激”字  兴趣是求知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班主任的重要责任。兴趣不是天生的,在于班主任正确引导、激活学生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