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学校管理的重要策略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anjiao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不少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愿景目标”,似乎没有这些,学校就无品位,校长就不高明。但细细考查,能将所谓的办学理念、愿景目标落到实处的学校却并不多,因此而让学校得到发展的也就更不多。
  一、 办学理念、愿景目标要科学可行
  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科学可行,是其有效实施的基础。所谓科学可行,就是办学理念、愿景目标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要符合教育本质和人的成长规律,有挑战性,但不浮躁功利、好高骛远;要基于学校的文化积淀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脱离学校文化和教师素养实际,体现了对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认可与尊重;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充满激情和活力,具有价值引领力和塑造力,能彰显以生发展为本;要适合社区环境和人文特点,有生长“土壤”和“水分”,尊重环境的育人功能;要能把学校愿景目标与师生的人生意义和心理愿望统一起来,和谐共存,荣辱与共。要达到这一点,学校管理者不但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是教育的行家里手,还要在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确立之前,对学校的传统文化、教师素养、学生认知、师生愿望,以及周边人文等作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为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的确立找寻依据和理由,而不是闭门造车或下载复制,简单草率了事。只有科学可行的办学理念和愿景目标,才有师生广泛理解和认同的基础。
  二、 办学理念、愿景目标要有教师参与
  学校即使做了认真研究和思考,认为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科学可行,但也不等于就能真正反映师生的愿望,得到师生的认同,因为还缺少教师的参与。因此,制定和确立学校办学理念和愿景目标还要有教师的有效参与,而不能是学校尤其是校长的一己之言、一厢情愿。要想得到教师的有效参与,首先,要端正办学思想,依靠教师办学。教师是办学的根本因素,校长办学必须依靠教师。有时教师和校长由于各自所处的位置、所承担的职责不同,想法、行为不完全一致,这是正常的。这更需要校长具有民主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善做引导、解释工作,设法将自己的意愿变为教师的意愿,同心同德。更重要的是,教师参与的过程,既是汇聚众人智慧完善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认同、内化和宣传办学理念和愿景目标的过程。同时,办学理念、愿景目标出自教师,教师自然会有付诸行动的自觉性。教师参与,一举多得。其次,校长要改变作风,善于问计于教师。校长要信赖教师的教育智慧、爱校精神和愿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的良好品质,能深入到教师中诚恳地向教师求教问计,从教师那里汲取聪明才智,提炼出能被师生认同的办学理念和愿景目标。实践证明,科学、可行的办学理念和愿景目标只有从教师中来,才能回到教育中去,进而成为师生的内在诉求和行为自觉。
  三、 办学理念、愿景目标要不断诠释
  学校办学理念、愿景目标有了“科学可行”和“教师参与”,并不必然就能得到全体师生的完全认同和自觉付诸行动,因为师生还有一个理解、接受的过程。所以,做好办学理念、愿景目标内涵的界定和诠释工作,仍是引导和争取师生认同和自觉付诸行动的必要环节,不可忽视。因为从师生角度看,师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与校长不一样,对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同时,师生对办学理念、愿景目标内涵的理解内化也是一个不断持续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开放和发展的过程,这都需要学校对办学理念、愿景目标加以诠释,以提高师生理解内化的效果。从学校角度看,对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的内涵和确立依据、实施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足、实施办学理念、愿景目标的方案和要求,以及落实办学理念、愿景目标需要师生坚持什么、改变什么、增强什么等,也都应向师生说清楚。从办学理念、愿景目标本身看,它的形成和实施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内涵还需不断充实和完善,正所谓边实施边领悟,边领悟边改进,边改进边提升。
其他文献
强奸罪侵害的法益是妇女性自主权,违背妇女意志是其本质特征,这也是强奸罪与卖淫嫖娼行为的分水岭。暴力、胁迫等手段有利于从客观方面判断是否违背妇女意志,但手段不应当成为认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地方高校的发展依靠社会资金的投入成为必然趋势。对地方高校来说,在资源匮乏和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鼓励校友捐赠具有重要的现
通过对“以人为本”和“群众观”思想的阐述,说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正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一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升,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悄然地冲击着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思想,造成了信仰的真空与缺失。而信仰危机仍然是当代
近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一重大问题,自杀预防工作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文章着重叙述了我国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团体辅导在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魂”,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否以及认同程度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化解大学生时核心价值体
学校的规模决定了教师团体的大小,教师团体的活力决定了学校的生命力。教师团体充满活力,学校才有发展的希望和力量,教师团体持续充满活力,学校才能满足社会越来越高的教育需求。仅有少数教师的特色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只有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才是学校发展的真正动力。要共同发展,就要使教师团体始终充满活力,因此学校就应不断促进教师团体的竞争、合作与共进。  一、 竞争  竞争是群体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不管是动物之间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升上了五年级,换了新教室,面对崭新的开始,他们兴奋极了,尤其是对教室里的翻盖课桌特别感兴趣,时不时地将翻盖掀起又放下,或轻或重的碰撞声不绝于耳。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了桌盖上,我的“开学教育”被淹没在此起彼伏的“嘭叭”声中。我生气极了,不觉提高了声音,“嘭叭”声依旧;我停止说话,横眉冷对,好半天,没人理睬;我又大声地命令:“不要再翻了!”刚静了不到一分钟,又有人有意无意地敲响了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品位的标志;文化是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果的土壤;文化是学校的旗帜,文化建设是学校学习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时下,争创名校
校规是指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行为准则,在学校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约束性。因而,校规制定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  一、 校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规内容违背法律条款  校规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一种约束制度,在学校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然而,综观现如今一些学校的校规,却明显出现违背法律法规的条款。如,某校规定学生迟到罚款5元。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中,虽然明确指出教师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