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夜雨寄北》为例谈古典诗歌教学重心的把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提出诗歌创作的“滋味”说,滋味,即诗味,诗的艺术魅力、美感。他阐发了滋味的形成有赖于“指示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也就是通过细致深刻的形象描绘,蕴含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至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总结优秀诗歌的艺术特征,则进一步认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与李生论诗书》)。“近而不浮”,是说诗歌的形象表现得真切、生动、鲜明逼真,好似近在眼前,而不浮泛、浅露,不是概念的表达。“远而不尽”,是说诗歌的意味丰富隽永,可以触发联想、想象与体验,使人觉得诗意幽远,余味无穷。这两者结合,诗歌才有了“韵外之致”,即包含着象外之象、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其《诗品·含蓄》中更提出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追求。
  那么,历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如此崇高的艺术境界的呢?从创作构思的过程说,明代李广华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在《广谐史序》中提出了“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见解。“虚者实之”,即化虚为实,将思想感情用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获得审美享受。这与钟嵘的说法是一致的。“实者虚之”,即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情思,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获得审美趣味。这与司空徒的理论是相通的。诗歌创作的完整过程是“虚者实之”和“实者虚之”的辩证统一。虚实交融、彼此相依,孕育出了艺术的生命体,并蕴含着丰富深远的“韵外之致”。
  所以,古典诗歌教学要因“实”悟“虚”,以品味艺术形象为途径。感悟“韵外之致”为重心。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歌德也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若以两位名人的读书经验论之于古典诗歌的解读,“识得它里面的骨髓”、“看到纸的背面”,正是感悟其中的“韵外之致”。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何以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并进而感悟“韵外之致”,获得审美趣味?探讨这一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种理论认为,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由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的“纲要性”、“图式化”的结构。它召唤着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文本的未定性以确切的含义,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使其具体化,从而生成文本的意义。“深厚丰富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是经典作品必备的素质”,因为“作品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读者便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的艺术创造”。而读者各自有别且不断变化着的认识水平、文学艺术素养、文学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乃至生活经历、主观倾向性等——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制约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清王夫之《诗绎》),正是这种见仁见智的发现,使得经典文本能够生成无限丰富的意义,并因之有了长久的甚或是永恒的生命力。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其艺术形象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创造成果,“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必然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它召唤着读者参与其意义的建构,而使得古典诗歌能以有限的形式反映无限丰富的生活, “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由此生成。
  然而,对古典诗歌又并非可以随意解读、无限衍义。钱钟书先生说:“夫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可映影。”能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必然“自是文字之妙”,即言语运用之妙,也就是言语形式之妙。“学生对课文的创造性感知活动毕竟是要建立在课文自身独特的言语形式之上,它必须要受制于课文自身所呈现出的意义指向。”解读文本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言语形式对解读其意义有着指向性、制约性和规定性。
  综上分析,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必须立足言语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艺术形象蕴含的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未定性以确切含义,填补意义空白使其蕴意具体化,从而无限生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中不断感悟古典诗歌的“韵外之致”。现以李商隐《友雨寄北》教学为例,从品析诗歌的“言语形式之妙”人手,试作简要说明。
  李商隐早年关心政治,先得牛党提携,后承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的一生历尽政治、生活、爱情的种种不幸。令诗人晚年不堪回首。忆初恋有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悼亡妻则有诗句“背灯独共余语香,不觉犹歌《起夜来》”(《正月崇让宅》);回首一生,更有千古名旬“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其不能承受的孤独、惆怅之痛,令人感叹,催人泪下。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他的爱情诗,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夜雨寄北》则是其代表之作、千古绝唱,一般认为是李羁旅巴蜀时写给妻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通过典型化艺术手法,以一问一答概括夫妻之间的切盼与无奈,以少总多,言外有意,创造了“笔所未到,意有所忽”的意义空白。李与妻子王氏一往深情,这有诗人另作为证。如《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知旧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诗人写王氏美若出水芙蓉,是颇知名的美人。她善解人意,关心丈夫,体贴入微。尤其是末一联“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梦溪笔谈》云:“弹棋,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盖唐人所为。棋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王氏以弹棋为隐喻,棋局中心因相互争夺而难以弹之,言外之意是劝丈夫别接近政治中心,那里是非最多。李只身滞留巴蜀,不得而归,只感“万里峰峦归途迷”(《凤》)。一对恩爱夫妻,久久相离,彼此牵挂,其酝酿积蓄于心中的千育万语,怎一问一答了得。其中,诸如问候,寒乎?饥乎?安乎?忧乎?极富不定性。还有其妻子的形象、因何“未有期”等,这些都是意义空白。教学中通过必要的背景铺垫,引导学生想象妻子的百般问候、千般叮咛和深情诉说,赋予未定性的“问”字以具体确切的内容,填补其中意义空白,这是第一层。在这里诗人写妻子的问候,也可以看作对面着笔、反客为主的笔法,即运用想象虚写对方。实写自我。其感情抒发曲折有致,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笔法在李诗中是常见的。且看他的《摇落》,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思念,末二句:“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却通过想 象写远在京城的妻子王氏。意思为遥知妻子思念自己,泪洒衣襟,与当年分手时一模一样。虚写妻子泪洒沾襟,乃实写自己望穿秋水。思断柔肠。所以还要引导学生推测“未有期”的种种原因,再揣摩诗人怀想着妻子急切的问候、反复的叮咛和一声声诉说,归心似箭而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这是第二层。
  “巴山夜雨涨秋池”,缘情写景,融情人景,借景抒情。用巴山、夜、雨、涨秋池几个极富不定性的意象层递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巴山”隐言羁身穷山恶水,刘禹锡曾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夜”,似说黑暗笼罩,实见心中阴霾浓厚。“雨”字一出令人顿感凄凉,再点“秋”字,又厚增一层哀愁。此为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句中又下一“涨”字,实乃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唏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一个“涨”字令人想见诗人独处巴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夜间秋雨渐渐沥沥。声声入耳;点点滴滴。都在心头。秋池凉水涨而渐满,心中愁绪积而愈深。衷情生哀景,哀景更生哀情。
  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曾说过,自然界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的万事万物都是和人类的心灵相对应的。这实际上是说,自然界的客观即文学世界中人的心灵的语码和符号。我们对文学世界中一泓清溪,一脉高山的解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洞悉,就是填补自然界象征意义的空白。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赋予不定性的意象以细致生动的形象,感受黑暗笼罩、凄凉弥漫的氛围。其次,细心揣摩景物的象征、暗示、比喻意味,如连绵的秋雨与不尽的愁绪,夜雨涨满秋池与悲凉溢出心头,等等,升华诗歌的艺术形象,丰厚诗歌的艺术蕴含。再次,想象诗人的形象,尤其是夜不能寐的心理和行动,填补化实为虚创造的意义空白。在此过程中感受黑夜挟着凄风冷雨淹没着诗人的情景,感悟诗人满腹的哀情愁绪和无限的孤独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幻想未来抒发当前的真情实感,未来与当前虚实相生,幻想与现实回环比照,成就了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因而感情的抒发也就更加迂回动人。诗人幻想回到京城,在夜深人静之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何当”隐含了急切难耐、倍受煎熬的渴望;“却话”深蕴了充溢心头、铭心刻骨、急于倾诉的思念。团聚的温馨。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欢乐的憧憬,而诗人却只能真
  实地处于孤寂凄凉的现实之中。“巴山夜雨”重出递进,幻想中的温馨将现实的凄苦比照得曲折委婉,含蓄隽永,动人心魄。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诗人幻想中西窗剪烛、共诉衷肠的动人场景,赋予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具体内容和意义;再揣摩“共剪西窗烛”的温馨与“巴山夜雨时”的凄凉之间的矛盾,充分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体会诗人充满温馨(倾诉“巴山夜雨时”孤独凄凉中的思念也是一种温馨)的虚幻感受,使矛盾生成的意义空白含义具体化。最后,再将这些与其不幸的现实处境整体比照,使学生沉浸于强烈反差构造的艺术空白之中,涵咏玩索,切己体验,深刻感受诗人不堪承受的惆怅无奈、孤独凄凉之痛。
  对《夜雨寄北》的品析,当然会因人而异;教师对“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的教学选择。也会各有不同。举例的用意仅在于为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徐德湖,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兴化。本文编校:舒 坦
其他文献
我听见桂子山的呼吸,在离开她的怀抱十七年后。  凉夏黄昏的朦胧中,沿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小路。踏上依然那么破旧的石阶,我怯怯地立在了十七年前的女生宿舍前。仰视五栋二楼左边第三个窗口,温暖的灯光照亮了封存十七年的记忆。这里。留下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里,铺垫了我出发的路;这里,洒落同窗们无虑的笑语和失落的忧伤…  我听见桂子山的呼吸,那是风吹过婆娑的衫树的摇曳;我听见桂子山的呼吸,那是雨打在宽大的梧桐
江西省中考语文评价改革始于2005年,当年的第一份课标版试卷,成了全省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成了引导全省初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从2005到2008年,江西中考语文评价始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从本地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基本稳定的试卷结构和题型,以追求每年10%的创新题为努力目标,充分挖掘语文试题的人文因素,积极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导语文课堂教学向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琅琅”,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或响亮的读书声音。朗读就是用清楚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即“有声的阅读”。  从目前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年级越高,这个工作做得越不好。尤其到了高三,语文课堂成了讲习课堂,从课堂传出的大多是“嘶哑”的讲解声音。有的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有的认为主要是把课文内容讲清楚,朗读不朗读没有多大关系;还有认为“朗读浪费时间”“朗读是读死书”等等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重要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要不要教的问题。比如现在叫得最响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具体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5—10分钟”,教师要做课堂的隐身者,要站在课堂的角落里。很显然,这几乎是要取消教师的教了。难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真的不该教了?   所谓教学,本就包涵着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则此种教学,实
方方,女,1955年生于南京。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后分配到湖北电视台当编辑,1989年调入湖北省作家协会。大学期间始发小说,现已出版小说、随笔集三十多部。《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十八岁进行曲》、中篇小说《桃花灿烂》《埋伏》《过程》《奔跑的火光》分获《小说月报》第二届、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百花奖”。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
剑男:王老师,你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对您做一个访谈。语文是一个庞大的话题,真不知道从哪里谈起,近段时间,语文界都在谈论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我们就谈谈新课标,好吗?  王尚文:好的。学习新课标也是我分内应做之事,我就不揣冒昧谈谈吧。  剑男:谢谢王老师的慷慨应允。谈起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人们都喜欢将它和之前的实验版比较,较之于实验版,王老师觉得修订版有什么新的变化?  王
最近,我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谈及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到自己第一次“成功作文”是在小学三年级,老师布置写一个运动会的作文,“其他同学都写了运动会的许多场面”,而他“只写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场篮球赛”,受到老师的表扬——认为他写得生动,很有戏剧味道。由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莫言的获奖与他这“戏剧味道”有很大关系。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地位。各种因为关注学生活动而使课堂精彩的教学案例,在各大教学刊物上可谓“比比皆是”,似乎课堂上只要有了学生活动,只要关注了学生活动,课堂就必然精彩。然而事实上有些课堂并没有因学生热闹的活动而“锦上添花”;相反,常常因教师课前的设计存在问题或预设不足,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  《项羽之死》教学片段:  教师:本篇散文分哪几个场面塑造
叶圣陶先生提倡学生作文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表明作文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只要你有想法,只要你会说话,你就会作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呼作文难写,老师叹作文难教,亦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作文不再成为学生的包袱?几年来,笔者带领“诗意语文”课题组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激:作文出题竞标  无论是以前的命题作文,还是现在的话题作文,我们发现,题目出得再新颖,总有些学生还是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俗语用在作文教学中就再恰当不过了。作文教学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作文训练的成效不明显已成为共识。因此,作文教学既要是“放长线钓大鱼——长远计划”,也要“穿钉鞋走泥路——步步落实”,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索出“化整为零”训练的方法,长期不断的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支部队,那么,词语就是这支部队的“兵”,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