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男:王老师,你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对您做一个访谈。语文是一个庞大的话题,真不知道从哪里谈起,近段时间,语文界都在谈论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我们就谈谈新课标,好吗?
王尚文:好的。学习新课标也是我分内应做之事,我就不揣冒昧谈谈吧。
剑男:谢谢王老师的慷慨应允。谈起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人们都喜欢将它和之前的实验版比较,较之于实验版,王老师觉得修订版有什么新的变化?
王尚文:较之于实验版,我觉得修订版有四个方面值得赞赏,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
剑男:那我就先听值得赞赏的吧。
王尚文:好的。从表面上看,修订版改动的幅度看来不是太大,但仍有实质性的重大进展。众所周知,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只有基于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否则,无异于空谈。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为本。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只是强调所谓一般的抽象的“学生”,“以人为本”往往就可能是一句空话,或者简直就是一种忽悠。修订版比较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这一理念,贯穿课标始终,值得赞赏。例如,关于阅读,它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关于写作,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关于评价,特别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等等。当前,由于“应试”的绳索愈拉愈紧,功利主义、专制主义、科学主义几乎无孔不入,到处肆虐,“素质”的空间愈缩愈小,在非人性化的歧路上愈走愈远,雷人雷语雷事也愈来愈多。如果联系当前苦苦挣扎在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浊流中学生的现实处境,新课标的这一理念确实是弥足珍贵。此为可赞赏者一也。我只是担心,由于过分“奢侈”而学生无福消受。
剑男: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这一理念确实是新课标亮点,它能给我们多大空间也确实值得担忧,王老师的远见让人钦佩,但我觉得它还是值得期待的。同样,我也期待王老师的可赞者二。
王尚文:当然,它是值得期待的。可赞者二则在修订版反复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核心与本质的概念,于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可谓功德无量。——我们可看“前言”第一段: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开宗明义,一段之中三致意。紧接着第二段开头又明确“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再次分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往常我们一般总是将“理解”和“运用”并列,这当然没错;但是我认为,新课标聚焦于“运用”显然更科学也更富于实践指导意义。追根溯源,原来“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提法是由更早的相关文件中“理解语言(汉语)和运用语言(汉语)”综合而来的,似乎“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并列的任务,各自具有不同的对象,理解语言(汉语)对应于阅读教学,运用语言(汉语)对应于写作教学。其实“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特别是“理解”不能笼统地指向语言(汉语),应当明确化为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众所周知,除了语文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正确理解所学的教科书的语言文字的任务。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理解”,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理解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语文课程滑向“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可能。
剑男:让语文回归语文本身,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新课标在这方面真的是用心良苦。我觉得,新课标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上也有新颖之处。
王尚文:是的。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修订版返璞归真,一再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教法学法满天飞舞的现实环境里,这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能使广大一线教师循此不二法门,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让全体学生真正打下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我们民间历来称“上学”为“读书”,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下一代要和人类先进文明接轨,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读书是必由之路。“学富五车”“胸无点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不认真、积极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势必使语文课程空心化、无效化,后果不堪设想。修订版挽狂澜于既倒,这也是我认为可赞赏的第三个方面。
剑男:呵呵,很高兴在这点上与王老师认识一致,语文不强调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时代,引导学生多读书我觉得确实十分必要。
王尚文:是的,这是语文学习上的回归。我接下来要谈到的第四个可赞,——修订版首次提出要“继承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是一种回归。
剑男:继承传统经验,向传统回归,愿闻其详。
王尚文:我国的语文教育可谓源远流长,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虽未可一一照搬,但是可以而且必须批判继承其中的精华,以期古为今用;决不可数典忘祖,像“文革”时期那样全盘否定。就拿朱熹的读书法来说,他讲读书,实际上往往也就是在讲教书,而所读之书又几乎全部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经典著作,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值得我们珍视。他的教学宗旨十分明确:“只是学做个人。”因而他十分重视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地位。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学问,无贤愚,无大小,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的事……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鉴于学者是学的主体,他要求学生为学、读书应当居敬持志,紧着用力,“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到功夫”。教师不过只起指引的作用,说“指引者,师之功也”。读是外显行为,思则是心理活动,互为依托,相辅相成,读和思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前人早有论及,朱熹的突出贡献在对此作出了最详尽、最透彻、最恳切、最精辟的阐述。朱熹读书法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和语文教育最为贴近,也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关于读,朱熹要求一个“熟”字:“读书无甚巧妙,只是熟读。”“工夫自熟中出”;“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不是强记硬背,而是“自然成诵”,“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对于浮躁成风的当下,不啻是对症良药。又如,我们常常看到不少的语文教育的论文专著,所谈论所研究的命题,往往是我们的前人已经提出并已经解决的问题,炒来炒去,不但没有什么新意,而且还远远达不到前人的水平。“读经”就是这样一个颇为典型的例子。提倡者往往根本不去光顾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理会别人的一再提醒,总是自说自话,滔滔不绝,直把不少人忽悠得如痴如醉。继承当然不是复古,在重视传统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新课标又倡导“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如“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等。有一些人视网络这一新生事物为洪水猛兽,一味严防死守,同样失之于偏颇。新课标敢于直面应对,因势利导,提出纠正之良策,理当予以积极肯定。
王尚文:好的。学习新课标也是我分内应做之事,我就不揣冒昧谈谈吧。
剑男:谢谢王老师的慷慨应允。谈起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人们都喜欢将它和之前的实验版比较,较之于实验版,王老师觉得修订版有什么新的变化?
王尚文:较之于实验版,我觉得修订版有四个方面值得赞赏,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
剑男:那我就先听值得赞赏的吧。
王尚文:好的。从表面上看,修订版改动的幅度看来不是太大,但仍有实质性的重大进展。众所周知,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只有基于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否则,无异于空谈。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为本。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只是强调所谓一般的抽象的“学生”,“以人为本”往往就可能是一句空话,或者简直就是一种忽悠。修订版比较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这一理念,贯穿课标始终,值得赞赏。例如,关于阅读,它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关于写作,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关于评价,特别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等等。当前,由于“应试”的绳索愈拉愈紧,功利主义、专制主义、科学主义几乎无孔不入,到处肆虐,“素质”的空间愈缩愈小,在非人性化的歧路上愈走愈远,雷人雷语雷事也愈来愈多。如果联系当前苦苦挣扎在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浊流中学生的现实处境,新课标的这一理念确实是弥足珍贵。此为可赞赏者一也。我只是担心,由于过分“奢侈”而学生无福消受。
剑男: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这一理念确实是新课标亮点,它能给我们多大空间也确实值得担忧,王老师的远见让人钦佩,但我觉得它还是值得期待的。同样,我也期待王老师的可赞者二。
王尚文:当然,它是值得期待的。可赞者二则在修订版反复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核心与本质的概念,于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可谓功德无量。——我们可看“前言”第一段: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开宗明义,一段之中三致意。紧接着第二段开头又明确“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再次分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往常我们一般总是将“理解”和“运用”并列,这当然没错;但是我认为,新课标聚焦于“运用”显然更科学也更富于实践指导意义。追根溯源,原来“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提法是由更早的相关文件中“理解语言(汉语)和运用语言(汉语)”综合而来的,似乎“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并列的任务,各自具有不同的对象,理解语言(汉语)对应于阅读教学,运用语言(汉语)对应于写作教学。其实“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特别是“理解”不能笼统地指向语言(汉语),应当明确化为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众所周知,除了语文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正确理解所学的教科书的语言文字的任务。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理解”,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理解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语文课程滑向“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可能。
剑男:让语文回归语文本身,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新课标在这方面真的是用心良苦。我觉得,新课标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上也有新颖之处。
王尚文:是的。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修订版返璞归真,一再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教法学法满天飞舞的现实环境里,这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能使广大一线教师循此不二法门,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让全体学生真正打下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我们民间历来称“上学”为“读书”,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下一代要和人类先进文明接轨,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读书是必由之路。“学富五车”“胸无点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不认真、积极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势必使语文课程空心化、无效化,后果不堪设想。修订版挽狂澜于既倒,这也是我认为可赞赏的第三个方面。
剑男:呵呵,很高兴在这点上与王老师认识一致,语文不强调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时代,引导学生多读书我觉得确实十分必要。
王尚文:是的,这是语文学习上的回归。我接下来要谈到的第四个可赞,——修订版首次提出要“继承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是一种回归。
剑男:继承传统经验,向传统回归,愿闻其详。
王尚文:我国的语文教育可谓源远流长,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虽未可一一照搬,但是可以而且必须批判继承其中的精华,以期古为今用;决不可数典忘祖,像“文革”时期那样全盘否定。就拿朱熹的读书法来说,他讲读书,实际上往往也就是在讲教书,而所读之书又几乎全部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经典著作,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值得我们珍视。他的教学宗旨十分明确:“只是学做个人。”因而他十分重视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地位。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学问,无贤愚,无大小,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的事……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鉴于学者是学的主体,他要求学生为学、读书应当居敬持志,紧着用力,“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到功夫”。教师不过只起指引的作用,说“指引者,师之功也”。读是外显行为,思则是心理活动,互为依托,相辅相成,读和思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前人早有论及,朱熹的突出贡献在对此作出了最详尽、最透彻、最恳切、最精辟的阐述。朱熹读书法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和语文教育最为贴近,也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关于读,朱熹要求一个“熟”字:“读书无甚巧妙,只是熟读。”“工夫自熟中出”;“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不是强记硬背,而是“自然成诵”,“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对于浮躁成风的当下,不啻是对症良药。又如,我们常常看到不少的语文教育的论文专著,所谈论所研究的命题,往往是我们的前人已经提出并已经解决的问题,炒来炒去,不但没有什么新意,而且还远远达不到前人的水平。“读经”就是这样一个颇为典型的例子。提倡者往往根本不去光顾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理会别人的一再提醒,总是自说自话,滔滔不绝,直把不少人忽悠得如痴如醉。继承当然不是复古,在重视传统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新课标又倡导“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如“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等。有一些人视网络这一新生事物为洪水猛兽,一味严防死守,同样失之于偏颇。新课标敢于直面应对,因势利导,提出纠正之良策,理当予以积极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