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小组 借助团体力量声张艺术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艺术主张个性,但一些当代艺术家选择联合,以艺术小组发声,或抱团取暖,或因某一理念而结合。艺术小组向来又是松散且不固定的。在当今文化传播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艺术小组又将何去何从?
  自而松散的小团体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的现代哲学和先锋派艺术涌入的背景之下,产生了一场前卫美术运动,即“85新潮”。在“85新潮”进行得如火如荼期间,些艺术小组应运而生,如因地域原因而组成的小组“北方艺术群体”;有因共同认同某一个概念或期望遵从某种形式而建立的小组,如“池社”、触觉小组、新刻度小组;亦有本身就是松散、无组织性的小组“大尾象”“厦门达达”等。
  艺术小组作为一种非强制的自治组织,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有些已经解散,有些转变成为更为紧密的合作形式。正如小组这一种形式,它带着一定的时效性和偶然性。然而,如今我们不断地提以像“大尾象”“阳江小组”“厦门达达”等,已经将其约定俗成成为一种风格或者具有某种特征的艺术团体。因此,他们是以何种方式来主动塑造小组的形象和身份变得尤其重要。
  陈侗在《空间的交织——1991—1996年间的“大尾象”》一文中写道:“人们相信组建一个团体是期望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地区的艺术状况,或者说为自己的欲望建立一个平台的最直接和快捷的途径。”我们可以这样说,组建一个团队,首先最基本的、最初的愿望,应该是希望通过组建团队这样的方式来达到资源共享或者功能分配的目的,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一如果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显然是不必要组成团队的。组建团体,可以说是对艺术家的观念、个人趣味的一次自觉的选择。不仅这样,完成作品后的风险也分担到各个成员身上,因为那是共同产出的结果。
  随后,陈侗又在文中提出:“但是,就像任何制度都存在缺陷一样,一旦群体的人数达到需要通过建立一个委员会来进行统筹和协调的程度,那么,群体中势必就会产生‘关键人物’和分化出‘协同性人物’,也就是说,产生权利中心。”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在上文中提及的小组当中,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一有些名字成为小组的核心、代表,而有些名字则藏于小组名字背后,只有出现小组名字时,他的名字才会显现。小组的成立或解散除了涉及小组内权利问题以外,还有小组内人员的流动性也会影响小组的成立或解散。“大尾象”内的成员林—林移居美国,“厦门达达”的成员黄永砯移居法国,他们的移居均影响到各自小组的创作状态,后者更加成为“厦门达达”解散的重要因素。
  更多元的合作形态
  与20世纪相比,今天随着大众媒体、科技、技术、社会关系等各种力量的进化,合作变得更加便捷,但是“小组”形式的艺术组合在国内仍为少数,更加多以个人合作而非重新组建小组的方式来合作。
  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没顶公司”显然是一个从由松散组织变成有规律、合作化的公司形式的例子。“没顶”是“madein”的中文谐音,也是一个缺失了主语的动词,那是故意隐没行动者的身份和身影的创作。没顶公司创立以后艺术家徐震就彻底放弃了作为传统个体艺术家的身份,与多人进行集体式创作。
  徐震作为个人身份时的作品大多数以戏谑的风格为主,在作品的呈现时多以录像艺术为主,例如为了证实他攀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割掉山顶的1.86米所摄的《8848—1.86》(2005);呈现的是一个逐渐红肿的背部,拍打的过程只有声音和逐渐变红的背部以外无其他记录的录像作品《彩虹》(1998);和拍摄背向镜头的移动的观众,直到被一声从后面的喊叫惊吓后才回头的《喊》(1998)。
  没顶公司尽管没有放弃这种作品中的幽默风格,但代表个人的徐震和代表“没顶”的徐震是不一样的,没顶所走的是共同创作、把艺术品商品化的道路,这些作品的确是共同创作的结果。但当我们把这个集体创作内的个人等同于这个集体的时候,那么里面的主导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家瑞恩甘德(Ryan Cander)制造了与没顶公司相反的例子:他虚构了“一个由七名艺术家组成的藝术小组,他给予这七个小组成员详细的名字和背景,使他们更加具有真实性。他甚至为这个艺术家小组举办了整个个展,作为他的一件装置作品,命名为“上锁房间中的情景”(2011)。展览中所有的房间都是被锁上的,观众只能从外围的各个缝隙来窥探这个锁起来的作品。整个空间内散布着各种关于这个艺术小组的信息,包括他们的手稿、时间轴、年表等。在这个作品里面,艺术家瑞恩·甘德虛构的艺术家都是他本人,但又不是他本人——因为我们无法从这些虚构的身份中判断哪些是属于艺术家本人的特质,而哪些又是他可以捏造的。
   “与对独立个体身份的关注行程对比,当今天的西方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使用身份(identity)这个词时候,通常指涉的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身份。一位热哀于身份主题的当代艺术家不仅会问‘作为个体的我到底是谁’,还要问‘作为群体成员的我们是谁’。”正如我们不能从艺术小组所产生的艺术作品谈论谁才是这个艺术作品真正的作者,因为那是集体选择性呈现一每个人都可能影响到这个艺术作品的产生。
  联合与否,关键在于人
  身份源自互相依存的力量行程的一个网络,这些力量为一个共同体内的所有成员规定社会色,但是同时,这些身份又应该是通过社会互动和共同的历史行程的,而不是固定的。
   “政治纯形式办公室”艺术家团体由策展人冷林,艺术家刘建华、宋冬、洪浩和萧昱于2005年建立,他们的重新组合更像是一种基于对共同理念之上的组合。从实际的角度来考虑,艺术小组正在从自发的组织悄悄转变成为功能性互补的团体。火遍全球的日本团体实验室Teamlab在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艺术小组,他们的成员由各种创作型人才组成,包括程序员、工程师、CG动画师、建筑师等,他们的作品都是集合性的呈现;日本艺术团体“明和电机”最初由一家电器制造工厂转型而来,他们以机器来表演音乐,蓝色的日本工厂制服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还发明了广为人知的产品“电音蝌蚪”。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现代社会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由许多的“小系统”组成,每一个都是一个场域。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但有自己的逻辑,而且也遵从整个社会的逻辑和制约影响。而在具体场域的背景结构下,布尔迪厄则使用“惯习”来解释个体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既非唯意志的,也非结构主义的,他认为个体不是简单的结构承受者和被动执行者,其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超越社会客观结构的制约。
  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其实是由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许多瞬间即逝的艺术团体以往就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联合一一人员的联合,而非艺术理念、艺术作品上的联合,还有不少只是把他们各自的作品放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合作最终导致不少艺术家团体也慢慢销声匿迹。然而,成立团体对年轻艺术家来说仍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模式,新的媒介也为需要更为强劲的联合来满足如今艺术家的需求。至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加多的集合型艺术,小组出现。
其他文献
王伟明,喜欢自称“乡(香)镇(圳)猪”,一只出生在香港,生活在深圳的“猪头”。微博重度依赖症患者,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硕士专业,非著名企业高管,资深地产营销从业,业余文化艺术爱好者和策划者,任关山月美术馆理事。曾参与促成2016年胡适学生中国文学博士第一人“罗锦堂博士回湘行”人生分享和讲学、2017年央华戏剧“如梦之梦——深圳站”暨央华十周年分享会等。正筹备个人文字合集。  前阵子在长沙策划组织了“
期刊
每次遇见香洲埠,都会回望那飞檐斗拱铺陈的天际线,因为那里总有飞鸟急速滑过,天地寂寂间,已经自然组合了一幅流动的宋画。再近观那五大建筑流派被打碎又重组的构件,却是在精雕细琢的一段时光里,漫溢出千古芳华……远与近,宽与窄,恢宏与精微,在无数次对这个皎皎庭院群落调整观察视角时,征途中的星辰大海无外乎归纳四字: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儒家学说最重要的部分,哲学大家冯友兰曾经做过很好的诠释——最高精神
期刊
除了物质(非遗建筑)本身的传承意义,作为一个文化项目,平台的搭建,文化的传播更是不容忽视的部分。身处粵港澳大湾区窗口的地缘优势,让香洲埠有了“代表中国,面向世界”的可能。一年多来举办的各类活动,无论是传统文化、非遗技艺的精彩,还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火花,都让他们有了不同于其他平台的、属于自己的发声与呈现。  1/紫禁书香,横琴雅音   2018年5月24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为故宫紫禁书院珠海分院
期刊
张鹤立:设计过程就如宋徽宗造艮岳那般,以诗意的建筑诠释心中绘就的那轴画卷  徐伟:香洲埠是以极致匠心营造的建筑群,将来要留存百年,即使超强台风也掀不走一片瓦  李正伟:以精心推敲的园林设计装点建筑,以柔化刚,沿袭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造园手法,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犹记得初到访香洲埠时,车停在镬屋造型的门楼前,一座古朴典雅的中式院落建筑群随之惊艳眼前,宛如从天而降的古镇一般。步人其中,画卷般的景
期刊
早在1909年已有“香洲商埠”在珠海开设,至今刚好过去整整110年。所谓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此“香洲埠”已非彼时的“香洲商埠”,它已完成另一种形式和另一种高度的重生。   2019年元旦的横琴岛,严寒中幸得几分暖。假日得闲再次步入香洲埠这处刚刚建成的中式院落文化院街,在带着川派风格的廊榭内,赫然发现一组陈列的老照片在默默诉说着一百多年前老香洲商埠的历史。而这处廊榭的建筑风格也彰显着香洲埠文化中心建
期刊
在原道文化博物馆里,每一件藏品,都珍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就如平头案上摆着的紫檀嵌银丝翡翠葫芦,细看那紫檀雕花玲珑剔透,底座镶满了密密麻麻祥云图案的银丝,葫芦造型内嵌着青翠欲滴的各式翡翠,细节里的银烧珐琅色彩清澈,银丝从不发黑——唯有一次成型的烧制技法才可做到。  稀来方知贵,这是原道制器对非遗技艺选择与封藏的标准。在每一件作品上,既继承了传统技艺,又挑战性地将多种工艺技术进行升级和创新。上百名能工
期刊
言及华夏的青铜文明,中原地区瑰丽而精巧的青铜器处处彰显着礼仪之邦的气度,也无疑是其杰出代表。但放眼与中原相对的北方塞外地区,则另有一番景象。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来看,从西辽河流域,至燕山南北,内蒙古中南部和山西、河北北部,再至陕西至宁夏、甘肃的长城地带这片广大的地域,也有大量商周至秦汉时期的青铜器,證明生活在这里的众多游牧民族,同样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他们不仅吸收了中原文化因素,也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
期刊
初秋,香洲埠在晨曦中被鸟鸣唤醒。那欢喜雀跃的啼叫,响彻每一座院落。当视线沿着鸟儿掠过的弧线远瞻时,川派的斗拱、晋派的屋檐、微派的马头墙逐一映人眼帘。它们在风格上相互交错,时而又兼而有之,讓人疑惑得讲不出具体的何门何派。置身街巷,每走一步,都在变幻着景致,只因这里的每一处都饱含着太多细节,无论是结合多项非遗古法的建筑装饰,还是看似随意的几株绿植,既彰显着文心匠意,也隐隐蕴含着低调的奢华。  香洲埠的
期刊
三街、五巷、一百三十六院,每座院子都巧妙融合了砖雕、石雕、木雕、铜雕、灰塑等非遗建筑工艺……游走其间移步异景,似从古卷中走来,却又有着这个时代独特的印记。600名非遗工匠历时五年,耗资数亿元,“将每一座院子打造成艺术品”。一句简单的描述何其云淡风轻。  当中造院的艰辛繁琐、工艺文化的融合创新、古建精髓的升级打造……让黄恬明白非遗文化的复兴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國人的信心正在恢复,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
期刊
闲置于案台上的小物件往往能将时空折叠,一锭古墨、一方砚台、一缕青烟……博古之物扩大了我们的想象,似乎古代文人的生活起居就在我们眼前,砚渠墨浣、沾墨挥毫……现代人生活节奏越快,我们与古代意趣就显得越遥远,他们遗留下一锭制作精巧的古墨,似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份念想,使人向往过去诗意生活,也会遐想古人如何把墨视为知己,将其制成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古代文人与笔墨纸砚日日相伴相随,文房用具对于他们犹如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