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难在哪儿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DaSh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用人单位的大学毕业生招聘会异常火爆:从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到四处散发的求职简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人才市场信息显示,有的公务员岗位是40个大学毕业生录取一个;而有的用人单位却抱怨说,招聘到满意的员工不容易。那么究竟是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还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太苛刻?
  
  市场需求变了——从分数第一到实用第一
  
  日前举行的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出现了惊心一幕:会场的两扇玻璃门被汹涌的人潮挤倒,电梯也被挤变形。当天,只有200多家单位前来招聘,却吸引了3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应聘。
  目睹此情此景,人们颇为疑惑:大学毕业生真的过剩了么?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对记者说,这种过剩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企业招人比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要难。该集团公司每年都有几百个专业性、基础性的岗位空缺,却没有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干。
  浪潮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孙一说:“大学毕业生人数虽然多,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选太少了。企业每年要接收6万多份大学毕业生简历,只能在其中挑出三四百个人,说百里挑一一点儿也不过分。”
  孙一说,每年对新员工的培训都要从讲规则、守纪律这些最起码的礼仪开始。有些新员工在大庭广众之下玩游戏,用办公电话煲电话粥,上班第一天就迟到,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另外,有些大学毕业生虽然成绩很好,但不会动手操作,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会拆装电脑,打开电脑甚至分不清哪是主板,哪是CPU。
  有一年,皇明集团公司招聘了5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受不了在一线磨练的艰苦,先后走掉了300多名。黄鸣说:“其实,这些岗位上升空间很大,是企业培养中高级管理者的必经步骤,没有企业会傻到‘花金子价买馒头吃’。只可惜,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干起,或者因为吃不了苦,等不到那一天。”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鹿立说,西欧国家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都在35%以上,但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就业难。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录取率达21%,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大学毕业生数量并不过剩。据他分析,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主要原因是个人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好高骛远不愿选择基础性岗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
  
  另一火爆场面——中小学考试仍在升温
  
  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仍在年复一年地重复“昨天的故事”: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考题越来越难……“减负”好像成了过时的词。
  据调查,今年北京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激烈程度让人咋舌,有的中学要加试“奥数”,还有的要求达到公共英语二级水平。上海有的小学生为增加升中学的择校砝码竟考到了41个证书……然而,学校教育层层选拔出的所谓“精英”,真的是市场所需要的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攀峰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将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艺术审美、劳动技能等项教育内容的明显削弱,不利于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及人格观念。
  王攀峰指出,一些学生走向社会后,其人文素养不足就会显现出来。比如,不善与人沟通相处、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公德与公益意识差、缺乏生活理想等,这些问题会成为就业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尖子生”和“好员工”的标准竟然大相径庭。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毕业生小吕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连续多次获得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然而在求职面试中却屡屡碰壁。
  这位尖子生对记者说:“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尖子生,走出校门才突然发现这一切全变了,有种当头一棒的感觉。”
  如何理解用人单位的选拔标准?孙一认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学校只教会了学生考试拿高分,但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吃苦耐劳、与人合作。“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来弥补,所以我们宁愿招一个在街头发过传单、体验过生活艰辛的中等生,也不愿意招一个所谓的名校尖子生。我们录用人员的标准是:第一诚信务实,第二身体健康,最后才是专业技能。”
  广州越秀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徐先生介绍:“去年招了一部分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到企业的第一项任务是写一篇关于酒店行业的调查报告。结果相当一部分人是,网上抄一点,图书馆查一点,基层报告看一点,如此拼凑,甚至一些关键性数据也是闭门造出来的,这种态度令人失望!”
  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介绍,该企业每年要对新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从头开始培训,这一套培训下来,他也成半个校长了。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了企业还要回炉、加工,这实际上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如何衔接?
  
  学校选拔学生是一类标准,用人单位选拔学生是另一类标准,这种状况让学生及家长如何适从?
  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600万名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有关专家指出,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若能与市场需求接轨,这将形成庞大的人力资源,否则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包袱,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袁祖望指出,教育的效应是滞后的,一个人能否成才,需要在他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才能考量出来。只用考试分数作为评判标准,不利于发现和培养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
  袁祖望认为,教育不是看今天怎么样,而要看将来对社会的贡献。教育的目的只为了考试,实际上是杀鸡取卵,不符合教育的本质,也忽视了市场需求。
  还有的专家指出,目前学校所谓的“择优录取”,实际上是择学生分数之优录取,而分数之外的成绩往往不被重视。这种“一分遮百丑”的录取办法看似精确,但对学生的评价很不全面,也不公平。大学毕业生不受市场欢迎,折射出学校教育评价标准的错位。
  
   编后语:
  
  大家看了上篇文章,的确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已经是现在社会的一大话题。但究起原因确实存在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觉得社会骗了他,书本骗了他,每天怨天怨地。但在编者看来,这样的大学生被抛弃肯定是有原因的。
  在当前就业形式普遍紧张的情况下,编这组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大学生,而且我也认为《中国大学生缺乏三大能力》一文的出发点不错,但言辞太激烈,观点太偏激,而我们最后还是要来重申一下,不过为了敲打一下那些还在校园充电或者正准备就业的大学生,希望你们优秀些,更优秀些,以便将来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可怕局面。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一种占据较大课时比重的重要剂型,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比较明确地将练习课的教学功能定位在巩固知识、熟练技能上,因此施教者往往根据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要求来精心设计练习内容、摆布练习层次、确定练习的深浅度。然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以更多的生活意义、人文关照和生命关怀;要求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人的独特经验,包括情感经验、语言经验、关系经验等,重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带有个性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成为普遍现象。据初步调查,30%的中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40%的谈不上有兴趣,也谈不上没有兴趣,20%的比较有兴趣,10%的兴趣大。学生总觉得语文没什么学的,无非就认几个字而已,对于名著之类的书根本静不下心读,前人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学生坐不住,心不静,书怎么读得进?!甚至有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名著。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比较有挑战性的英语
期刊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比较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还不少,很多的思想品德教师都觉得单纯依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对学生进行声嘶力竭
期刊
■今年是恢复高考30年,也是高考制度讨论最热的一年    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范谊《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引起了多方关注。高考是存是废,代表委员间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3月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对高考改革问题给予了回应,表示目前正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高考改革。  周济表示,高考肯定要改,但不是简单地把高考取消。他说:“我国的基础教育总的质量是好的,但应试教育的倾向太严重,功利
期刊
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现象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且对性的心态也越来越“大胆”北京最新一项针对2000余名高中学生的生殖健康调查显示,有6.2%的高中学生承认有过性行为一家妇婴医院负责人透露,前来做人流手术的中学生的比例也逐年走高我们在想,现在的学生怎么了……    【调查】  15%中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  去年2月,北京市宣武区专门拨款对区内2300余名高中学生的生殖健康等有关性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据了
期刊
在教学活动中,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调动学生一切非智力因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谈几点体会。    1. 理想、动机、兴趣是学习数学的源动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讲:“兴趣和爱好是最大动力。”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目标,是学习动机的长远目标,有长期吸引激发动机的作用,每
期刊
终身学习的现代化理念以及高等教育领域里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需要大学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传统的高校教师培训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必须有所改变,那么如何进行大学教师的培训以促进其不断发展呢?E-Learning正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中来,这正是适应终身学习理念的有效学习和培训的新型方式但是单纯E-Learning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走向成功笔者认为,
期刊
“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批评会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会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育。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开始认识到实施“赏识教育”并不是否定或拒绝批评和惩罚。批评作为一种传统教育手段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  前些日子,供职于某市私立学校的一位老师从自己的学校辞去了教职。原因是这所学校对老师的种种“苛刻”要求让她无法接受——除了教育界
期刊
热烈祝贺徐建平校长和毛建清主任主持的校园文化的课题,荣获浙江省中小学届的最高奖项——浙江省政府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和谐”这一极具亲和力的温馨词汇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心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和谐发展。”学校作为人才、知识与文化聚焦的基地和精神文明的基地,作为人类进步导航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率先
期刊
阿基米德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想轻松驾驭管理之舵,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就要找准这个“支点”。那么,学校管理中的阿基米德支点又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学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培养人、教育人,学校管理的最终“产品”也是人,而且,学校管理中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人都具有能动性,这就决定了人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人,就无法掌握和管理诸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