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k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的进程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育者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流中屡屡出现错用或误用的现象。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有关异国文化的知识,学生才会产生对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即文化意识;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意识,学生才会产生一种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意识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一些有趣的跨国文化、风土人情,最为小学生所接受。由此获得的认知、情感必将迁移到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去,这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文化背景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英语国家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英语国家与中国有不同的风俗,信仰,道德价值观,历史,等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又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所以来自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们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有一些同学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和老外交流的时候,他们所说的英语使得老外感到很困惑、尴尬,甚至恼火。为什么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巧妙而适当地表达自己呢?举个例子来说吧,在美国用来打招呼的一个常见来源是问:“嗨,你好吗?”这个问题表示友好地受对方,并不要示具体回答什么,往往一说而过,如果真跟人家讲自己感觉怎么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尴尬。
  二、在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所要讲授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就包括这些方面,并且教师应更多地注重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和文化。
  (一)从日常对话的入手,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礼仪和礼节等文化
  英语中的口语从称呼、问候与告别、介绍、称赞与应答、打电话、致谢到应答、道歉与应答、邀请与应答、请求、请客送礼、表达禁忌等到谈论各种话题与中文表达是有很大不同的。除了中西方语言的显著差异外,不同的英语国家之间的英语也是或多或少有所不同。经过两百年的分离,以及与多国移民的交互影响,美语自会发展出许多不同于英语的用法。并且由于两国文化风俗的不同,所以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音,拼写,词语的用法,俚语和习语的用法上的这些差异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在对于词汇,句子的语义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掌握它们的其它涵义,并使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习语、成语、俚语及典故的用法.
  在英语中一些句子和词汇不能逐字翻译。它们的真正含义与其文化及背景紧密相关。比如说,在英语中当我们说一个人在“talk horse”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那么“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呢?应该是“talk horse”。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 horse”就是英语中的口语习语。英语正如汉语一样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成语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讲解这些习语,成语,俚语,及口语形式的习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在异质文化中的真实使用,从而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三)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讲解英文实用文体的写作
  教学中对一些实用写作文体的讲解也是很有必要的。除了依照范文对英语应用文的文体式样、表现手法、写作思路,行文规范,进行分析,总结,讲解必要的技巧外,我觉得基于英美文化背景角度,来解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格式写,为什么用这样的思路和语气等,适当地与中文文体进行比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在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方法
  (一)加强中西方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的差异自觉自然的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等知识文化的传授,又重視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并且对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文化因素多加以归纳整理,注重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超越本土文化,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思考,总结异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用英语思维语言的能力。在练习口语时设计出有意义的和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交际场景让学生练习口语;在单词、词组、语言点的教授中多提提其与其相关的常用的口语习语、谚语、成语、名言名句、典故这些内容不仅不会给课堂增加负担,而且会使英语课生动有趣。
  (二)教师要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电视、幻灯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耳濡目染。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除了利用课堂和教材外,教师还可用的更为多样的有效的方式、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
  总之,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并认真研究如何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课堂语言教学之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而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使学生掌握或提高真正意义上的交际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交流。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徐 静
其他文献
幼儿是未来的公民,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世界的面貌。“童蒙养正”幼儿期正是开启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它为幼儿将来成长为一个拥有法律意识、爱国情怀、责任担当、人格健全的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沪语童谣真美妙”活动,能让正在流失的沪语得以重现与延续,通过沪语童谣的传唱能让幼儿更真切的感受沪语的魅力,同时能够培养幼儿“守规则、会思考、善表达、爱运动”的小公民素质。  一、开展“沪语童谣真美妙”活动
期刊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有趣味性的学科,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同,使得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使学习数学成为了一种心理负担。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度,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在教学方法上增加趣味性教学和探究性教学是活跃教学氛围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
期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教学标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必须具备“根据需求,设计网站风格、网页布局、网站色调等,并使用设计类工具软件呈现设计效果图”这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17zt06_bznr/bz
期刊
一、前言  心理旋转能力是一种在头脑中想象旋转客体的空间表征转换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空间能力。研究表明心理旋转能力具有可塑性,通过干预训练可以提高被试的心理旋转能力。  影响心理旋转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表征转换空间信息加工策略,分为局部加工策略和整体加工策略,研究表明,整理加工策略是影响心理旋转能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考察被试的二维心理旋转能力和三维心理旋转能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表征转换空间信息
期刊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1.选题的依据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男生与女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都是不同的,女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也不及男生。本研究旨在系统了解初中女学生体育兴趣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  2.选题的意义  本研究力求从实证角度探讨研究初中女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自主锻炼两者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教师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指导学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现发现的乐趣。  表现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可直接观察的实际行为表现来考察幼儿掌握的有关知识、技能或具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程度,所以通过表现性评价,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评价出幼儿多方面的表现,同时评价出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  基于已选择的年龄段及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
期刊
一、被观察的大班自主阅读现状的基本情况  (一)大班幼儿选择书的封面的情况(见表—1)  由表—1结果可见:  从总体上看,大班幼儿选择书的封面,画有动物的比率最高,占68%;其次是人物,但比率明显下降,只占17.33%;画有植物的比率更少,只有6.67%;选择其他封面的百分数为8%;大班幼儿选择书的封面以动物为主。大班1、大班2、大班3与总体趋势一致,比率稍有不同。  (二)大班幼儿选择书的类别
期刊
一、重要地位  (一)古典诗词教学是理解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内涵广泛,古典诗词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文学样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古典诗词教学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其中“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是纲要中规定的一项教学要点。习主席曾指
期刊
摘要:起源于芬兰的“现象教学法”是一种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将基于现象教学法的教学项目运用到中职院校中去,能有效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并培养学生养成多种良好的横贯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应在中职院校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现象教学法中职院校教学应用  “现象教学法”是芬兰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创新的教学概念。这种教学方法在推出之后,不仅得到学生
期刊
摘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学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数学的教学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过程。教学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学习和借鉴,加强理论学习,优化情境,活化课堂,获取反馈,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