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接班人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期,基础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坚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之下,不断完善教育培养机制,从德智体美劳等等方面来促进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作为一名小学教育的管理者,更应该从五育培养机制着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具体特点,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和思想引导工作。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获得的前提之下,能够实现多方面有效的成长,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积极有效的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基础教育;素质;策略
   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和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生价值具有较为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在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处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现阶段,据研究调查发现,部分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仍然过度坚持知识的传授,唯成绩论的思想在很多地方仍然十分盛行。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推行多年,但是由于升学的压力以及社会对于现代教育的过分期待,而导致了很多地方逆素质教育潮流而行,在培养全面素质人才方面出现一定的缺失。所以作为一名现代教育的管理者,更应该高瞻远瞩,发现目前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全面有效的高度来指导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增加核心价值观教育
   文化是教育的源泉,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发挥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引导同学们不断深入了解知识文化的内涵,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今后以语文教师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将更多的优秀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理解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较高的思想觉悟,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道德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成长奠定重要的基础。
   例如,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纲要也对新时期人们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关注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和完善问题。认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汲取养料的基础之上,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来感染更多的学生,引导他们形成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体验。与此同时,在语文学科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等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元素,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引导同学们诵读经典、传承经典,在不断学习继承发扬的过程中,能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觉悟,能够在学习传播的过程中,提升能力素质,有效地全面发展。在开展多样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价值认同,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落实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
   二、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和要求。所以在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还需要从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素养方面提升着手,全面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引导同学们在智力培养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握有效的关键因素。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之内,如果能够紧跟教师的步伐大量的积累知识,逐渐形成多种学科融为一体的核心素养,那么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未来融入社会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基础教育特别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在培养学生形成多门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同学们增强学习能力,还需要带领他们在语文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数学等多种学科之中来增强对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能力。在核心内容掌握的基础之上,学会运用增强实践意识,提高自身能力。在不断完善自身能力体验的过程中充分施展才华,为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除此之外,全面有效地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也是现代教育对学生的基础性要求,所以今后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繼续扎实基础,从素养提升方面进行落实,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三、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想要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那么除了需要扎实基础提高能力之外,还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重视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用强健的体魄来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用健康的身体来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作为教育的指导者,在长期的教育指导工作中也不难发现,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现象较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他们身体素质较差,尤其是体能较差。这不仅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所以在未来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学生智能和体能的有效发展,必须加大体育锻炼,在不断坚持的过程中磨练,坚强意志,形成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例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育课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身体锻炼知识和技巧,也需要在引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引导他们通过一次又一次坚持,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难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够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提供能量,学校也可以根据本学期教育活动的具体安排来定期举办运动会,通过运动竞技来引导同学们增强体育锻炼,在合作竞争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友谊的快乐,真正从运动中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四、关注美育发展,美化学生心灵世界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作为现代学生来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死板硬套学基础知识,而且应该放眼社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变化,努力发现其中蕴涵着美好事物,用美好的经历来温暖内心,形成健康快乐的心灵世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美育教育的实施,需要全国各地的学校继续落实美誉的政策,既要在音乐美术教育教学引导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学习富有文化内涵的美学知识,又要注意发掘学生的潜能,观察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更多的美好事物。    例如,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欣喜和愉悦。在今后指导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工作的时候,需要特别注重学生美的发现。引导同学们在美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能够打造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发现美的闪光点。用美好的事物来陶冶情操,用美好的事物来鼓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除此之外,作为学校来讲,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还需要抽时间积极开展以美术和音乐为代表的美育实践活动。引导同学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美好事物,能够拿起手中的画笔来描绘美好的新生活,拿起手中的乐器来奏响新时代的美妙乐章。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好事物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知能力,进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能够学会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五、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更需要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和劳动的行为。带领同学们在一次又一次劳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够有效地珍惜现在的生活,进而落实实践行动,更加努力的学习和生活,用自己的双手来为身边的人带来幸福。与此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需要特别关注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来培养学生的素質技能,通过劳动来提高学生的认识世界的能力,通过劳动来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形成,通过劳动来更加直观高效的接触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
   例如,对于劳动时间教育培养来讲,在管理工作岗位上,我也参观了很多地方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很多地方劳动时间教育基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活动安排的有效性。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孩子能够接触乡村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不仅仅缺失的机会容易导致他们身体素质的下降,而且也会影响他们劳动基本技能的获得。在不少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管理者们都设计了很多接地气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们来开辟试验田,亲自耕种、日常护理、收获成果,从而真正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收获的快乐,真正体会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不易。在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节约思想之中,来进一步体会劳动的重要性,来更加深刻的感悟劳动对于小学生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进而积极有效的参与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劳动实践活动中,通过劳动来塑造健康的人格。
   六、结束语
   随着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当前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需要落实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来打造适应目前激烈竞争社会环境的现代化人才,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发现自身的特长,全方位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既需要在知识技能方面独当一面,也需要在道德素养,人际交往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倩,王红.发挥“墙文化”五育并举功能——以广东省A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20(02):57-61.
   [2]崔小妹.五育并举,用WIFI传递爱[J].教育家,2020(13):84.
其他文献
【摘 要】高阶思维是英语阅读的重要指挥棒,是丰富学生认知视野和眼界的重要灵魂。基于学生阅读理解需要突出思维指导,从发现问题、质疑探究、多样表达等角度深入切磋,鼓励学生在有效融入英语阅读中深化认知,是丰富英语阅读方法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阶思维;阅读;表达   高阶思维(High order thinking)作为一种认知心理活动,围绕理解判断、推理演绎等活化引导,是培养学生丰富认
摘要:立德树人目前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德育元素,提升学生的德育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入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和德育元素结合,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师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就此课题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给一线的物理教师一些启发。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物理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事业也不断改革创新,微课教学法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目前已经走进各大高校的各个学科的教学领域中,受到了教师们的追捧和喜爱,教学成果也显著提升。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科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不仅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把握有所帮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如何将微课运用到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成为了教师当前需要突破
【摘 要】素质教育发展为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其整体的教学质量,加快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进程。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综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教学改革,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问题;策略   作为高中基础课程重要构成部分,加强生物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综成绩,让学生更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各种弊端和问题逐渐显现,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力度也随之加大。同时,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对初中语文老师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化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在我们的意识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是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注意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我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素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革命传统的传承,培养家国情怀,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针对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特点,探索和实践了“二环五步”课堂教学方法。   一、理论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的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反映了知识的综合运用。显而易见,“活动性”是它的特征之一,要想活动成为教育的载体,就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活”起来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有效指导,教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闹中取静”,让学生的快乐不止步于浅层的活动,而直达思维深层,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上不断做出改进,强调法治教育的推进,结合数学课堂设计并实施儿童法治教育策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能够在生活与学习中遵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法治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们学会各种基础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人才的需要,高中生作为担任重担的下一代,有着重要的责任,国家、社会对新一代的发展有着更高的期望。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学习知识的难度,高度不断提升,高中作为一个跨越式的进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各种无法预料的挑战,高中学生学习方法与进度也存在着些许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高一新生;高中数学;适应期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对于任何事情有着自己的方式与看法,也有了自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及各方面因素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除了关注物质及经济外,逐渐向精神生活方面靠拢,机器的使用促使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仍然无法取代手工作业带给人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起到陶冶情操,感悟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动手能力的提高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投入在课堂中,推动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