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点饥饿的感觉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想吃东西就立刻准备餐点,反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有些时候,可以适当让孩子感受一下“饿肚子”的感觉。只有肚子真的饿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食物的美味。而这种“扎实的美味”也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加茁壮。
  妥善管理孩子的三餐是父母的责任,家长也必须注意孩子日常三餐的分量与菜色。家长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日三餐定时吃
  让孩子在固定时间吃饭,别在餐与餐之间让他们乱吃零食,要让他们记住吃饱的感觉。所以,让孩子一天吃三餐,三餐都依照正常的时间来吃。早点在八点前吃完,午餐则不超过下午两点,至于晚餐则在晚上八点前结束。如果正餐之间乱吃零食,虽然肚子会感到饿,但胃部也清不出空间。随时都进食的习惯会让人感受不到“真实的美味”。如果担心正餐无法应付孩子成长期的旺盛食欲,或可让他们在下午吃些点心,例如喝杯热牛奶或是吃一点甜甜圈,不然也可以喝一杯葡萄汁或吃一些去皮的杏仁。
  吃到“八分饱”
  别让孩子吃得太撑。可以按照“八分饱”的标准。孩子跟大人不同,即便胃里塞满了食物,脑袋还是会发出想吃的信号,而且他们自己没办法控制。别让他们吃太快是一种防止他们过度饮食的好方法。
  先吃分量十足的东西
  肉类、鱼类这些主菜以及甜点可让孩子在先吃。最先吃的食物最容易消化,所以一开始先吃分量满分的食物(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就能减轻胃肠的负担。此外,一开始先吃香气满溢的食物,也能提升心灵的满足感,同时还能避免过度饮食。像是酱油凉拌菜或沙拉这类副食则可在吃完主食后再吃。
  液态食物与固态食物的比例维持在1:1
  如果只吃固态食物,那会导致消化不良,因此最好巧妙搭配一些汤品或白开水,在菜色上均衡搭配液态食物与固态食物,而其最理想的比例就是1:1。
  孩子会不自觉地想吃甜食、快餐、汉堡、炸虾与蛋包饭这类口味厚重的食物,但是随着身体的成长,心灵也跟着茁壮时,自然而然对饮食的喜好也会改变。孩子的知识不足,所以会顺从自己的欲望,但陪着他们成长正是父母的职责。别不顾孩子的想法一味地限制他们,要依照孩子的心理状态,巧妙地引导他们走向正途才是重要的。
其他文献
赵元任,在民国那一代学者大师中,喜欢玩是出了名的。他特别珍惜平常过日子的滋味,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开心、快乐、像个孩子,彼此以嬉戏的心态获得乐趣。  赵元任婚后,开始育有两个女儿。他经常和孩子们嬉戏玩耍,随手、随口给两个女儿编儿歌儿、谱小曲儿,玩着唱着,不亦乐乎。  赵元任对女儿音乐素养的培育自有一套理论。他的妻子杨步伟在自传中说,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从小孩襁褓就开始了。赵家大女儿如兰八个月时,赵元
期刊
“熊孩子”是北方用来形容不听话的孩子的一个方言词语。最近因为一些深受“熊孩子”侵扰的网友吐槽而红遍网络,成为了那些不让家长省心的孩子的专用名词。  “熊孩子”的特征是:不听父母话,不分场合大吵大闹,随便乱翻,乱拿,毁坏别人东西……他们破坏你心爱的模型玩具,吃掉你珍藏的美食,抢占你的手机电脑……更恐怖的是,我们还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  然而,“熊孩子”这一系列讨厌行为的背后,会有多少家教的隐患呢?我
期刊
准备材料:  小号灯笼、灯笼支架、白色海绵纸、红色海绵纸、黑色海绵纸、红色卡纸、双面胶、剪刀、黑色水彩笔、毛球  制作过程:  1用支架将灯笼撑起来。有挂钩的一端是上方。挂钩两边突出的位置可以卡在灯笼的两个凹槽里。  2用水彩笔在红色卡纸上画出两个鹿角,剪出来。  3把卡纸做的鹿角放在海绵纸上,拓印下来,用海绵纸也剪出一对一样的鹿角。  4把卡纸和海绵纸做的鹿角粘贴到一起。最下面开口处不要粘贴,在
期刊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湖南衡阳人,明末举人。明亡后,他潜身湘西石船山土屋中,著书四十年,学者称船山先生。他博通经史,思想深邃,志节文章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立。  船山先生不愧为思想家,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与世俗不同,就连教育儿女的方法也让人叹为观止。  有一年,船山先生的大女儿要出嫁了,当时社会上非常讲究陪送女儿的嫁妆。嫁妆贵重,能显出自己家庭的高贵;嫁妆少了就会有人看不起。
期刊
手套、剪刀、纽扣、彩色亮片或小亮钻、彩色海绵纸、胶水或双面胶、针线、剪刀。  制作方法:  1.用海绵纸剪出五个不同形状的嘴巴。  2.用海绵纸剪出五个不同形状的鼻子。  3.用海绵纸剪出五对不同形状的眼睛,贴上亮片或缝上扣子作为眼珠。  4.用海绵纸、纽扣和亮片制作出五款不同的发型或头饰。  把做好的各个部件粘贴到手套的五个手指上,做成五个小人。  把手套戴在手上,来回活动你的手指并进行表演吧!
期刊
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时候,有火红的灯笼、金色的“福”字、五彩缤纷的彩灯……更有孩子们脸上甜美的笑容。品味童真童趣,捕捉成长瞬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别样的幸福吧!
期刊
我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先生在大学里教书,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别人一问他长大了要做什么工作,他就自豪地告诉人家,我将来要当律师!我将来要当教授!我和先生听了心里美滋滋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  社区旁边开了一家宠物医院,不知怎么回事,儿子对进出医院的猫猫狗狗来了兴趣,总是跑到宠物店,围着宠物店老板问东问西。在马路上见到没人要的小狗小猫,儿子就往家里领,阳台上落了一只受伤的鸽子,儿子
期刊
你吃我啊  欢欢三岁了,和妈妈一起看影集,看到他一个人的照片就问妈妈在哪儿,妈妈告诉他在帮他拍照。看到妈妈一个人的照片,他又问宝宝在哪,妈妈说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他吃惊地说:“那你吃我啊!”  老道了  有天带欢欢在外玩的时候,一个和欢欢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爬大型滑梯旁螺旋式上升的梯子,我让她小心点,她回我没关系,她已经很“老道”了。  电脑里有虫子  妈妈上网感觉网速很慢,于是就说“电脑里肯定有病毒
期刊
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刚上车,儿子突然拉住我的手,神秘地说道:“爸爸,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什么秘密?搞得这么神秘?”看儿子的那副样子,我笑了,小孩子嘛,一丁点大的事,搞得跟全球战争似的。“我今天对莹莹说‘我喜欢你’,莹莹亲了我一口!”我哑然失笑。  见我没有说话,儿子又连忙补充:“爸爸,我只对你一个人说了哦,你可千万别告诉妈妈!”我当时满口答应。晚上和妻子聊天时,我还是把这个笑话讲给她听了。
期刊
美国人是怎样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作为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我,带着这个问题飞越太平洋,在西雅图、洛杉矶、圣地亚哥等城市,对美国的学前教育作了一些探询,觉得很有启示。  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美国设有各种辅导父母科学育儿的教育机构,如“父子中心”、“母子中心”、“双亲与孩子中心”。我曾在西雅图参观过一个“父子中心”,创办者为格罗瑞·迈丽女士,她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取得社会系硕士学位后,从事幼儿父母教育工作十多年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