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情 散文心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l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胡竹峰把他的散文集命名为“衣饭书”,衣、饭、书,衣饭和书,从字面上来看,既见物质生活,又有精神来处。自称做不了农民,做不了工人,也做不了商人,只好沦为文人的胡竹峰情思就出入于物质与精神的通融处。文人自古多情,这种情,可能只是一种情调、情趣,当文人胡竹峰将衣饭和书同纳入视野,并列论之,赏玩品鉴和叹问思忖之间情调肯定是少不了的。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周作人就曾给这样一种“情调”正名:“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①基于人性本然的发展,周作人既尊重日常生活中像动物那样简易地生活,又极为赞赏把生活当作是艺术,美好地生活。情调之于这艺术般的生活,之于文人墨客都是恰到好处的点缀,抑或就是生活本身。只是到了胡竹峰和我们同处的这个时代,这情调背后的质素恐怕要打点折扣,此时的情调或许相当于一种久违的山野气息的呼息,一次家乡炊烟的凝视,一回家常菜的品尝。认识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特点,也许会感同于胡竹峰感受世界的方式,他的情思所点染的语境,尽管他笔触所及似乎与时代喧哗的背景并无多少瓜葛。
  胡竹峰的散文有一种沉静感,不仅仅在于他文词的古意,笔触所到皆能闻到一股逝去的远古的气息,即使所叙为平常事物,却能借助不同的修辞调和出向天地之间漫延的情态,总能在语言表里捕获思想的情绪。这些文字能够走近一个人的内心,并让人安静下来,最直接的或许是一种来自生活意象、个体情绪、自然情境的捕捉。比如,在《空杯》一文末尾,作者这样写道,“周末,去郊外采了一枝菊花,回家后,我将它插在空杯里。空杯无色透明,菊花的花萼密密麻麻紧靠着,冷香扑鼻而来,空杯收藏起那一抹来自东晋的清逸。”②远古文人及风尚对于今人来说只能心神思慕,现代都市,甚至是乡野大地,早已喧嚣不堪,钢筋水泥高楼挺立,连日月星辰都难得一见,做回古人早已没了情境和兴致,或许我们还能在淡幽的野菊花中闻得一丝远旧的气息。不过,也还可以在山雨欲来时,什么也不做,只是安静地听雨——“我喜欢家居的氛围,读书看碟,洗衣做饭,睡觉发呆。如果下点雨,那感觉就更好了,在阳台上坐着,打开灯光,把窗帘打开,背靠着墙,雨点打在窗上,发出木吞吞的声音,玻璃上斑驳的雨线,总是使人的情绪变得柔和,心底渐次生出一些温暖的东西。”这样的生活场景我们仿佛似曾相识,这是生活中精神的休憩,这段文字并不算胡竹峰散文中最出采的片断,但是足以窥见作者生活中的个人情性,以此来感知作品中的个人体温与生命向度。
  我以为胡竹峰散文中最为出采的要算描写食物的段落。在现当代作家群中,写美食风物的不在少数,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叶圣陶《耦与莼菜》、汪曾祺《故乡的吃食》都是名篇佳作,他们大都注意食物本身的文化与风俗,在民俗和地方志的爬梳间将食物的历史渊源及地方习风侃侃而出,当然个人对食物的偏好难免夹杂着特殊感情,即远方游子乡情乡愁的因子。胡竹峰写食物重在一种事物本身的审美和现场感,将嗅觉、味觉、视觉等感官放大来感知,但他又不是以美食家的品鉴姿态自居,把食物作为艺术品来看待。在对食材的描写,菜肴色、香、味的勾勒中,处处显示着主人与物的亲近融洽感,个人的生活气息也弥漫开来,他的生活情调由此可嗅出几分。家常的气息,这是在众多写美食的作品中并不多见的场景。未见过胡竹峰本人,但是透过这些文字隐约可以想象菜疏家肴的背后一个“饮食男”“厨男”的现身——在喧杂的菜市场精心挑选新鲜果蔬,然后在水龙头下细细将每一片菜叶漂洗干净,接着在砧板上堆砌成各样的形状,最后在香气缥缈中将可视可闻可食的菜品烹制而出。对食物的精心,与其说是对它们的热爱,不如说真是把生活当作艺术一样来料理。
  胡竹峰说,“散文是很适合我的一种生活。是的,生活,我一直把散文当成生活。”散文与生活大都可以按自己的心性任意一点,没有太多的诗意与戏剧化,有的只是情趣和闲心的散逸。在我看来,散文于胡竹峰而言,更像是慢者的节奏。他在文中以马和驴的比照来借指不同的两种生活形态,怀念驴行年月的迟缓,也就是怀念漂散着闲情逸致的时代。对事物有精细的感受,有闲心,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向前冲的时代只有慢下来的人才可以对身边的事物心领神会,才会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寻得亮色,并且是原汁原味的,它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也是一种心态。从这个层面来看,这种闲愁闲心与现代散文发韧期作家们所提倡的“闲适格调”已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更接近于古代文人的“闲愁”理想,指向的是一种人格和生命境界,前者首要的意味则是要恢复自己的感官情态,然后才可能是一种生活状态和生命情境。但是,往往这都难以轻易做到,我们极容易在都市的声色犬马中迷离眼神和心神,乡土文学大师沈从文就曾这样看待都市人及都市文明病:城市中人生活太匆忙,太杂乱,耳朵、眼睛接触声音光色过分疲劳,加之多睡眠不足,营养不足,虽俨然事事神经异常尖锐敏感,其实除了色欲意识以外,别的感觉官能都有点麻木,这并非你们的过错,只是你们的不幸,造成你们不幸的是这一个现代社会。③我想,胡竹峰散文的存在恰好可以为我们打开已经遮蔽已久的感官和心神,感受自然的气息。同样不满于现代文明对人的精神状态的侵蚀,现代人忙忙碌碌的生活,散文家董桥就曾写过一篇文章《星期天不按钮》,他以为:“现代教育不必再一味着重教人‘发奋’,应该教人‘求闲’。精神文明要在机械文明的冲击下延传下去,要靠‘忙中求闲’”。④董桥曾在香港、英国两地长期生活过,他对现代都市生活早有领教,他吁求的这样一种闲愁,是一种心愿,抑是一种抗争。从这层意义来看,现代人的闲愁几许,胡竹峰大致与董桥相同吧。他写食物,读书看贴,喝茶听戏,其间的氛围都被一种闲心闲淡所弥漫,不见现代生活的喧嚣熏染,也并不刻意夹杂对现代都市的微词,他的心是沉静下去的。在纷扰的生活中他自有办法建立一个精神世界来寻得一丝宁静,也就是说,他对另一种文化和生活状态的纯粹向往和品啜即使不能舒缓生活本身的节奏,但是至少可以让自己内心获得片刻的安宁。不觉间,又想起周作人,当年他如此执着于小品文,我想除了一种对文体的自觉,更重要的是把这种文体看作是精神休息,长养个性和心性的地方。   二
  看一个作家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或许能够从他文章中所营造的氛围,还有他观看这个世界的角度来得知。不用读太多的篇章,自会感觉到胡竹峰在文中的“举手投足”,文章的题名,每一个意象,甚至每一个语词都极有可能是一种文化指向,笔触所到皆蕴藉文化意味。《衣饭书》里作者将文章分成六个辑子,依次命名为“虚白”“沉香”“耽食”“馋茶”“远书”“卧闲”,可见用意非同一般。
  古人与自然山林紧密相依,造字的灵感也就来源于周边所见之物,大量象形字的出现也就成了必然,同时留给了今人胡竹峰“望文生义”的机会。于是,不管是美食,还是其他的自然之物,到了他的笔下皆有一段活色生香的图景。“刀板香”是一道菜名,在他看来一想到这三个字就能闻到食物的清香——“刀板香的色泽更美,猪肉腌制后淡黄的质地里隐隐有微红、朱砂、橙红的肌理。南瓜色的肉皮、黄玉般的肥肉和紫红的瘦肉相连着。细腻的肉质,透过筷尖,能看到密密的纹路,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五花肉,一块块方寸斜放着叠在一起,不粘不连,干干净净。”他想象中的“紫苏”,是梦中情人的名字,“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长裙,斜靠着绿树下的秋千架”;他以为这名字里面有种来自民间的贵气,写成繁体的“苏”字,有禾,有草,有鱼,是很美好的世俗生活。胡竹峰从不掩饰对这样一种世俗生活的耽想,而他心目中的世俗生活也正源自于与自然大地的最原初的接触和取舍。与周作人、汪曾祺等作家一样,他写民间风物草马纸灯笼之类,往往也会牵连出年少时的心情和心事,作为地之子,这之中的感情既有对童年之乡的眷恋,也有对大地之乡的依恋,他对食物的热爱大致也可从这里寻得踪迹,将所有风物看成自然山野的一部分,还原自然本身的颜色。
  事实上,只要触及到自然山林景物,他的笔调就不由自主地轻盈飞升开来,常常将一幅幅清新的风物图呈现出来,如这样的段落,“记得有月亮,弦月一钩,那枚乡村的月亮,晶莹、悠远,挂在头顶,黯淡的星光中依稀可见散絮白云,我期盼大星如斗,自天际落下,擦亮睡佛山的顶尖。”我想作者的心情亦写在这样的文字里,此时人与大地之间的静穆恒远而又切近,天地之间,今人古人没有情理的差别。这种感觉或许只有真正皈依于自然、物我同在的时候才会有所触发。
  一面是朴拙的山野自然之气,另一面则是精致典雅的文人文化气息。“江南意象”时不时在文章中飘逸闪烁,江南的雨、雪、油纸伞、水粉女也都成为作者托寄情思的物象。胡竹峰有篇文章是《油纸伞,江南雨,雨江南》,或许可以看作他对这样一种文化的神思念想。江南的灵动风物,隐逸的格调,文人的性灵这三者之间恰到好处的濡染相融,走过江南,抑或曾寓居江南,都会留下一份美好的怀念。对这一文化的倾慕,胡竹峰藏着更多的心事。
  说到底,江南文化的底色虽涂抹着隐逸的情怀,但是退居一方并不意味着与尘世的隔绝或者在天地之间的茕茕孑立,相反有可能寻觅到的是适合自己心性的观看世间的角度。文人的生活大都离不开读书、品茗、听戏,胡竹峰也正是在这三者与精神相连的形态中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换句话说,他常常在对象中发现自我的生命,读书看帖,发古人忧思,想今人心事;喝茶听戏,看世间百态,观尘世生活。闲情也罢,悲切也好,胡竹峰总能找到几分尚存的气息或者情愫贯通其间,他喜欢在这之中挥洒心情,随意评骘。“如果把旦认做娴静,生则是儒雅,净老成持重,丑花里胡哨。丑的表演,脱下一身束缚,变得随心所欲。”“茶里有一份世故,像读多了中国古书的老人;茶里也有满怀心事,像初出江湖的青年。”这样的思悟在胡竹峰的散文中俯拾皆是,不觉间境由心生。文人的气象可见一斑,以完整的个体来对应完整的文化,在贯通天地,融汇古今之时,将一种悠远深长的积蕴细细揣摩。
  但是,无论是对乡野大地的眷恋返顾,还是对文人文化的思慕追怀,这都是一个现代人的情思和怀想。胡竹峰在试图向后走,而他身后的事物都已渐行远去,甚至消失,他眼前的却是正在努力膨胀,向前的。一方面,乡在沦陷,即使是最原始僻远的山林也正在陷入现代化的种种危机中,与之相伴的是与乡村大地相关的一切事物的消匿,民间的小玩意也已经隐没在童年的视线里;另一方面,有着隐逸闲适色彩的文人文化,恰是不合时宜的个性与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格格不入,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消瘦的背影款款走入历史深处。逝去的时代,旧时的风物,心向往之却不能至,这样一种文化的怀旧或许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乡愁”吧。乡愁的境遇“通常被用来指代这种从物质性场所失去家园的感觉”,⑤“文化乡愁”也正是这样一种失去家园的体验,毕竟物质性的存在是因为有情感的交集才会留下审美的余味。“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井注定是一口枯井”,⑥我想,董桥的这句话大概也说出了胡竹峰的心思,文化无论来自民间还是贵族,是布衣还是文人,如果没有延续下去的生命和忆念,恐怕一个民族的情感也将枯竭。
  怀旧裹挟着闲愁,山野之风与文人文化气息的相融,也让胡竹峰的散文多了几分耐嚼的味道。
  三
  胡竹峰为自己的《衣饭书》撰写了很长的“前言”,既梳理古今中国散文的脉络流变及不变的美质,又以极为形象生动的譬喻、指代来品读经典的散文作品,沉醉优美的汉语,领略文人风骚。他极慕先贤达人的风采,从孔子、庄子,到唐宋文章,汉朝大赋;从明清小品,到五四诸贤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等,再到当代作家汪曾祺、贾平凹,直陈他们对自己的影响,这恐怕是在80后作家群中比较少见的。毕竟这一代作家的成长履历和出场背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尽管他们所学的课本里依然有经典的篇章,但是影响他们成长并且成为一个受关注的作家的途径已经不再是这些经典作品的滋养。以代际划分来筛选每一代作家的特点自有它的合情理处和牵强的地方,与众多80后作家对城市生活的熟谙,对物质及欲望的迷恋,胡竹峰一开始衷情的就是一种与这个时代不相通融的民情古风,他选择的也是一种非常小众的承载文体——小品散文,如他所言,一个人的特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写作,为自己逝去的时光也好,为远去的风物人情也罢,或者只是喜欢一种情调,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面对当下的回应。放到文人传统与文学传统的长河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传承。这大概也意味着胡竹峰在这个时代作家群中的“特立独行”吧。   在胡竹峰这些“好文章”或“歹文章”里是可以看到众多人的影子,周作人对风物的喜爱,文章中的世俗气息;梁实秋、林语堂的人生闲情;董桥的“文化乡愁”,汪曾祺的日常烟火的味道……他的文体个性也是在这样的濡养中建立起来,文词丰腴清丽,古意但不奇崛,不少闲来之笔,行文之处没有激昂情绪,风物民情、古人心怀、今人心事娓娓道来,文化意蕴飘散其间。
  胡竹峰在不少地方都谈到对散文创作的理解,从情绪、用词,到写作心态,到文章意蕴的营造,可以看得出他对一种平淡之风的渴慕,或者用心为之。“我也有热血,写出来的文字却大抵散淡的,少了青年人应有的慷慨激昂。未必一定要呐喊,微笑也挺好,文风是由性情决定的,金刚怒目式的东西,我也欣赏,可惜未着一字。”无须追溯久远,从现代散文的脉络来看,“平淡”可以从周作人那里找到源头,他的平淡之风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平淡”关乎心境、用词意绪、所叙对象等等,然而在现当代作家群中各人有个人的“平淡”个性,周作人的平淡,深藏着涩味与苦味;梁实秋、林语堂的平淡屡现智性之光;张中行、孙犁的平淡见出人生厚重的底色。从这些作家中,我们大致可以领会“平淡”是指文词的简洁平实,文风的自然、浅近,而又通向深远之境,生命的姿态和颜色是融入其间的。
  在我看来,在胡竹峰这些“少作”里,平淡之风其实还是有些欠缺的。我想这可能与他的立意与语言相关。梁实秋在《论散文》中曾这样理解散文之美,他觉得“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简单就是删芟以后的完美状态。”⑦同时他也谈到散文的毛病,“(一)太多枝节,(二)太繁冗,(三)太生硬,(四)太粗陋,”“散文的美,美在适当”。⑧散文虽说是随意的文体,但不是任意为之,也不是刻意为之。阅读胡竹峰的《衣饭书》,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作者喜欢给文章加一个“尾巴”——即在文章末尾呈现一幅自然风景、往事追忆的意象图,如《疏笋气》《药气》《戏人·花脸》等文章,仿佛这样才显得完整,比起这些文末的片断我其实更欣赏这样的句子,“山林既在樊笼之外,山林顿成隐逸”,“母亲长居乡下,美食留在民间”,简练而又有余味,或者什么也不说,该结束时果断搁笔,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留下回味的空间才会有平淡的深远。这样一种状态,其实也就是朱光潜在《情与辞》里所说的情与辞如何调和的三种形态之一:情溢乎辞——“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只说出七八分”。⑨另外,情溢乎辞,语言的简洁其实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一个丰富的语词系统固然很好,但有时难免会弄巧成拙,把简单的描摹、情绪的表达过于烦琐化。毕竟文学的语言蕴藉深远,一个字也许就有着多重的表达含义。
  散文是慢者的节奏,或者是一种适宜于中老年人的文体,用胡竹峰的话来说,“最好的散文写作,心态上我觉得要么近中年,要么进老年。近中年,方有急迫中的从容,有惊慌,有感慨;进老年,有泰然,有淡泊;最怕心态已中年,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有莫名其妙的疲乏,未免消沉,最为尴尬。”我还是想说,对于散文这样一种文体,青年胡竹峰大可以闲淡地放下脚步,慢慢打磨。
  注释:
  ①周作人:《生活之艺术》,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②胡竹峰:《衣饭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本文作品引文均引自这本散文集,不另注。
  ③沈从文:《习作选集序集》,《沈从文全集》(第9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⑥陈子善编:《董桥书房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第15-16页。
  ⑤转引自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⑦⑧余元桂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⑨朱光潜:《谈文学》,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第124页。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 马新亚
其他文献
新媒介革命对于21世纪的人类生活影响深远,它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时代。具体到文学而言,它对文学生态的巨大改变就是使作者不再是封闭的自我表达的写作,而是迫使作者重新思考和读者的关系,思考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以及自我如何被别人分享、消费。新媒介文学的典型代表是网络文学。而在当今中国,欧阳友权先生的网络文学研究非常值得关注。他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视角  他注重从学理的层面展开内质性和前
期刊
鸟的翔影滑过暮色渐渐弥漫的天空,彼岸的林子上空腾起一片欢快的鸣叫,可以想见一片光洁的羽毛轻盈的飘落于地。声声鸟鸣直如飘渺的炊烟给人以温暖的怀想。  这是朱训德先生的工笔画作品《暮光》描写下的暮霭村庄。那青黑的屋瓦、圆浑的茅棚,古老的窗牍,无不散发着幽古的清香和自然的气息。使人们在对原始、简朴以至寒沧而泛起淡淡的伤感时,也升起一阵阵的快慰。那敦厚的草垛、穿挂的瓜蔬,还有那庭前院后的果树,又给人带来丰
期刊
春节前的这场雪,下得及时,下得温馨,也下得诗意。且不说儿童少年面对天空飘舞的雪花和地上铺满的积雪是那般地兴奋、激动,全然不顾寒冷的侵袭而情绪激荡地在堆雪人或打雪仗,就连我这个已鬓染霜雪的来自乡下的农家子弟,也依然对雪满怀深深的依恋和崇敬。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江河湖泊的血脉,自然也是人类最圣洁品格的象征。  古人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将雪的精魂、意趣、形态写得何其绝妙呵!  正是窗
期刊
近年来,谍战剧以信仰的力量成为荧屏和银幕的新宠,继《暗算》、《夜幕下的哈尔滨》、《潜伏》等谍战电视剧持续火爆荧屏后,荧屏已播出“谍战”500多部,且此数目还在持续上涨。银幕上,继《风声》大作之后,《秋喜》、《东风雨》等“谍战”一拥而上,一时大小银幕上掀起了一股谍战热潮。 在“谍战”扎堆、观众有些审美疲劳的市场背景下,电影《听风者》打出一套“创意组合拳”:在谍战之外引入“心战”,以人物的内在关系和情
期刊
编者按:  视觉导向系统作为人与环境沟通的媒介,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科学、完善的视觉导向系统能够大大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经济效益、文化内涵。视觉导向系统需本着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科技便捷、融于环境的设计理念,在短时间内满足人们多方位需求,让人们迅速获取方位信息,同时赋予空间环境以独特的视觉识别性。从而,视觉导向在视觉整体设计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期刊发三篇相关研究论文,它们通过
期刊
作为诗歌新生代的代表,谢小青在诗坛崭露头角十分抢眼,其作品多次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等颇具影响力的刊物,并获得《星星》2011年度校园诗人,《西北军事文学》2011年度诗人,2010年度张坚诗歌奖,复旦大学2012年光华诗歌奖,《中国诗歌》2011年十大网络诗人等荣誉,成为青年诗群中耀眼的一颗明星。谢小青是某高校在读的一名法律研究生,她不是文学科班出生,这样反而多了一份理性思
期刊
廖静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散文创作。他的“资江”系列散文,如《纤痕》《船魂》《红帆》《过滩谣》《船夫号子》《资水魂》等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热中,他是游走在“文化大散文”边缘的“另类”, 不像当时散文创作的主潮那样,在对历史的检视中抒写大题材,表达大情感,体现大境界;而是以小见大,回到小人物鲜活的生命世界,书写的是资江上的船夫和为他们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家人,以及千姿百态形形色色
期刊
欧阳友权教授是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早在网络文学的发轫初期,他便对其中的发展前景有过深远的洞见。从前期对数字媒介下文学格局重构的关注与审视,再到当前文艺转型中的理路厘清,以及对文艺的未来走向进行反思和建设性展望,欧阳教授始终以寻求科学技术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共生为价值基点,从技术与人文的内在逻辑上考量文艺的发展脉络。他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系列著作中提出的“高技术与高人文”“诗意的祛魅与返魅”
期刊
“十四岁发表诗,十六岁投身革命,当过游击队的女政委,五七年被打成右派,还有和丈夫陈善壎的惊世爱情故事……哎呀,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1984年春天,湖南株洲某宾馆的阳台上,“年轻的布尔什维克”刘波向我如此介绍郑玲。我注意到,尽管同处一地且过从甚密,他的眼神和声调里仍然充满了不胜钦慕神往之情。好奇心瞬时冒出了小火苗,视野内灰突突乏善可陈的工业小城,忽然间也仿佛变得鲜亮灵动。  这就是语词和图象的魔力
期刊
德国十八世纪大音乐家乔·弗·亨德尔曾如是说:“如果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那我感到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高尚起来。”①尽管话说起来有些过满,不乏自负之嫌。然而如细绎其旨,倒是也可以由此及彼地推知艺术的本质——艺术并非只是“静观的愉悦”,即纯粹形式的审美判断(康德谓之曰“无利害性”),它多少带有几分“文化”的意味:艺术一方面映衬着时代的精神和人的主观体验,另一方面也以其特有的视觉形式影响、建构、推动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