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栖息地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kd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静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散文创作。他的“资江”系列散文,如《纤痕》《船魂》《红帆》《过滩谣》《船夫号子》《资水魂》等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热中,他是游走在“文化大散文”边缘的“另类”, 不像当时散文创作的主潮那样,在对历史的检视中抒写大题材,表达大情感,体现大境界;而是以小见大,回到小人物鲜活的生命世界,书写的是资江上的船夫和为他们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家人,以及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资水岸边善良淳朴的劳动者。资水汤汤,逝者如斯。廖静仁从散文创作的康庄大道上忽而转向,策划编撰了一系列发掘和弘扬湖湘文化的图书。如《千年湖湘胜迹图志》《百年湖湘工业图志》《千年诗经》《千年游记》《千年翰墨》《新时期湖南文学作品选》等。尤其是《新时期湖南文学作品选》,较好地把握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湖南文学的发展概况,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展示了新文学湘军的艺术成就,是一部难得的选本。
  近来,廖静仁重新回到散文创作,创作了《爷爷的联珠桥》《奶奶的寡妇矶》《我的胞衣树》。在这一组散文里,廖静仁接续了他中断多年的“资江”系列写作,深情回望生命的原点、精神的家园,找寻记忆深处的屐痕。资江岸边,有廖静仁的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他的儿时记忆、人生梦想、爱和恨、苦与乐、屈辱与骄傲,都植根在资江边的山野田埂河滩草地。资江犹如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既是廖静仁的文学世界,也是他的精神家园。他持续不已地写作,就是在找寻他的栖息地。
  在《爷爷的联珠桥》里,“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在资水畔度过,家门口的联珠桥上是“我”与伙伴嬉戏游玩的处所。及至“我”长大,才知道这座桥的来历。那是爷爷在他16岁那年立下宏愿,要带头在溪口上修建一座麻石双拱桥。爷爷是一个在资水上驾毛板船的船夫。驾毛板船是在风口浪尖上讨生活。“桃花水滔天,好驾毛板船;一年送一次,可挣大价钱;一旦船散板,须拿命来填。”爷爷整整21年玩命地挣钱,整整21年为建桥而操劳与费心,终于在他满37岁的那年冬天,在珠溪口建起了这座联珠桥。然而,就在桥建好后,他的毛板船在资水上触礁了,他走完了未满38岁的传奇人生,留下了这座福泽后人的联珠桥。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饱含深情地记叙了爷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三十八个年头的确不算长,但二十一度春秋冒着生命危险驾毛板船搏击风浪闯荡资江积攒银元,为了乡邻出行方便修砌石桥,怎能不名垂青史义薄云天?作者用朴实的叙述、简洁的文字刻画出一个伟岸的资江汉子。这是资水上刚毅勇敢勤劳善良的船工杰出的代表。
  《奶奶的寡妇矶》接续着爷爷的故事。爷爷的船在乱礁滩失事后,奶奶从悲痛中醒来,发誓炸除乱礁滩中的黑脸礁崖,修砌长堤,为后来者整修一条平安的航道。她以资水女人特有的坚毅倔犟和吃苦耐劳,带着两个儿子携篓挑筐走村串户筹集财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带领义工,花了八年的时间,终于清除了危害多少代船夫的乱石礁,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做了一件千秋功德的大好事。
  《爷爷的联珠桥》《奶奶的寡妇矶》和《我的胞衣树》,既独立成篇,又浑然不可分割。前两篇侧重于记叙撼人心魄的爷爷奶奶修桥、梳理航道的壮举,后一篇侧重于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在“我”的家乡,乡亲们把屋后右侧的山称作家山,人一出生下来,长辈就在这座家山中选择一棵树,把晚辈的生辰八字和血肉胞衣用竹篮装上挂在那棵树上,因此,家山又叫胞衣山。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带“我”走到家山中的一颗苦楝树旁,告诉“我”,那就是“我”生命的另一半,今后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得这座山,记得这棵树。“我”从失学到做篾匠,再到招工转干,进县城入省城,人生道路虽坎坷,但终于成了省城里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出有私车,住有豪宅。只是霓虹闪烁的都市生活使“我”渐渐淡忘了家山,淡忘了家山中那颗胞衣树,淡忘了爷爷奶奶用生命书写的精神遗产。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我”带着家人,重新回到家山中,找寻自己的栖息地。
  廖静仁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深刻有力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路架桥是积善行德、造福他人、功在千秋之事,是受世人敬仰的美德。不识字断文,身处社会底层,过着艰辛生活的爷爷奶奶都具有这种千秋意识功德情怀,他们尽其一生实现自己人生的信念。“我”作为一个文化人,在追求小家的富足生活中,却失去了文化的根,忘却了家山就是要让你记住“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并不是这个时代个体生命的偶然现象,在欲望喧嚣、道德失范的当下,及时享乐的世风已经麻醉了无数的灵魂。“我”的惊醒是对精神麻醉剂的抗拒;寻找栖息地,是接续文化传统的自觉努力。刘锡庆先生认为,散文在表现人、人性的深度上,大致有五个层面,即“实生活”层面,“情感”层面,“性灵”层面,“心灵”层面,“生命体验”层面。他特别赞赏这种个我独特而深刻的生命体验,认为这种文章是可遇而不可求。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成为当代散文的范本,就是将个体的生命体验、生存困境与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联系起来的艺术表现。廖静仁的这组散文无情地剖析了一个浸淫着湖湘文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裂变与回归。他从爷爷奶奶与“我”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的对比中,揭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镜像。文章中饱含忧患意识、天下情怀,凸显了湖湘文化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塑型。
  有论者认为,廖静仁的散文同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的作品很接近。这实在是一种误读。杨朔的散文精雕细琢,廖静仁的散文朴实自然;更为不同的是,在杨朔的散文里,叙述者是一个“观光客”,起着结构性的作用,在作品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作品的主人公是让“观光客”赞颂敬仰的“工农兵”;在廖静仁的资水系列散文里,叙述者是主人公之一,“我”是资水船夫的后裔,“我”与资水岸边乡村里的亲人、乡邻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世界。廖静仁的作品礼赞的是这方山水和世世代代生活其中的乡民。杨朔的散文写作,多是“现在进行时”,即对他生活的当下社会无限光明的颂歌;廖静仁的写作,多是“过去进行时”,即对往昔生活的眷恋回忆,礼赞乡人的善良勤劳勇敢坚韧、乡风的淳朴,多少隐含着对现实的质疑和不满。不过,这里涉及到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败、田园牧歌溃散的文化态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以城镇为中心的地区积聚,远离城镇的乡村的式微,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退场,如何吸收传统文明的优秀内核,重建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秩序,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的富足,人民从繁重的体力、艰难的生存状况中逐步解放出来,也从封建愚昧陈规陋习中逐步解放出来,这是今天的中国不争的事实;与此相伴而行,环境污染、精神虚弱、道德失范等社会病象也是许多有识之士忧虑的顽症。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陆路交通的发达,资水上拦江大坝的建造,资水后裔移民小镇唐家观或更大的城市经营生意,注定了资水船夫驾毛板船风口浪尖上讨生活将永远逝去,人们与大自然抗争与搏斗的激情终将演绎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廖静仁散文创作中的“虚构性”,突破了散文“描写真人真事”的传统。散文须写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和夸饰,这一直是散文界的权威观点。周立波在其主编的《散文特写选》的序言中说:“描写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散文特写绝对不能仰仗虚构。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在这里。”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文学创新的激流中,文体的疆界被突破,小说“散文化”和散文“小说化”的势头泛滥开来。王春林在评论史铁生的创作时,就明确指出像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蒙的系列小说《在伊犁》以及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具有散文化特征。③汪曾祺先生认为打破小说和散文的界限,就是要对小说的概念进行一次冲决。④与此同时,散文“小说化”的倾向也逐渐蔓延开来,散文作家有意识地突破散文的疆界,在创作中融入诗歌、小说、戏剧的因素,特别是小说创作中的“虚构与想象”对传统散文观念强调的“真实性”形成巨大的冲击。如贾平凹、余秋雨等人散文创作中的大量虚构性成分。巴金在谈到他的散文创作时说:“绝大部分散文里面的‘我’却全是作者自己,不过这个‘我’并不专讲自己的事情。另外一些散文里面的‘我’就不是作者自己,写的事情也全是虚构的了。”⑤读过廖静仁的散文集《风翻动大地的书页》的读者就知道,廖静仁的爷爷并不是一个穷困的船夫,家里颇有些田地。奶奶出生在富贵人家,幼时念过私塾。他的曾祖父还担任过廖姓家族的族长,在当地应该算一方士绅了。在这组散文中,对于爷爷奶奶的年龄,作者是这样叙述的:爷爷在37岁那年驾毛板船失事时,奶奶是本命年,刚好36岁。然而,廖静仁在《祖母》一文中确凿地说过,他的奶奶是28岁时守寡的。由此可见,廖静仁在这组散文中写到的“爷爷”“奶奶”,只能是他精神意义上的爷爷、奶奶,并不是血缘意义上的。据作者自己说,联珠桥的修建、寡妇矶的传说都确有其事,是当地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完成的公益性工程。他把这两项工程的领头人进行艺术加工,便有了爷爷、奶奶这两个血肉丰满撼人心魄的艺术形象。廖静仁从小生活在资水边,做过篾匠,当过泥水工,对劳动的艰辛和普通劳动者那种纯真的感情是有亲身体验的。这组散文里所记叙的事件是真实的,文中所描写的人物属于艺术加工,带有虚构性,但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舍身忘我修路架桥、疏浚航道的“爷爷”“奶奶”的情感是真挚的。散文创作中的“虚构性”拓宽了散文的视域,当然,若不能把握好度,也可能给散文这种文体以毁灭性的破坏。
  注释:
  ①刘锡庆:《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②周立波:《散文特写选(1959-1961)·序言》,《周立波选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王春林:《知青文学中的日常叙事——重读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名作欣赏》2011年第3期。
  ④何镇邦:《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⑤巴金:《谈我的“散文”》,《巴金全集》(第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38-539页。
  *本文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基地招标项目(项目编号:08jdzb15)、中国文联评论工程项目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文联)
  责任编辑 马新亚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城市空间规模的日益庞大,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各大城市都修建了地铁、城市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然而,我国对于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的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对视觉导向系统的研究也一直处于边缘性、零散性、附属性的地位,无论是建筑师、工业设计师,还是城市规划者、城市设计者都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对于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的研究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统化的解决措
期刊
人类文明的进步伴随着历史的阵痛与抽搐,人类有理由为了自己创造的灿烂文明而骄傲地自诩为万物灵长,但历史前进的脚步下无时无刻不徘徊着残暴的幽灵。启蒙主义者相信理性和科学会开启新时代的荣耀,洗涤文明程度不高的过去曾经犯下的罪恶,可鲜血并未减少。战争、暴政、种族灭绝,混乱和邪恶似乎从来没有离开人类历史黑暗的渊薮。一边建造,一边毁灭,这是历史进程中令人困惑的二律背反。不仅人为的残忍摧残着无辜的生命,还有意想
期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的不断丰富,物品的销售和展销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大型的专场展览、展销、订货会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销售模式和品牌传播的重要领域,且占有相当比重的市场份额。在大型的展览展销活动过程中,展台的风格造型以及展品的独特陈列是不同参展商为吸引买家和观众眼球的重要手段,而对于观众和买家来说,在众多的参展商、参展机构中能够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目标的商品和良好的参观路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向
期刊
中国画年鉴(以下简称年鉴):人类来自大自然。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共发展,即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否就是人类自身诗意的生存方式呢?征服自然、宰制自然、掠夺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既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也给人类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作为一个艺术家,您是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朱训德:伊索寓言中有个段子,讲渔夫们起网,网很沉,以为收获很多,哪知拉到岸上鱼不多,石头多,他们
期刊
新媒介革命对于21世纪的人类生活影响深远,它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时代。具体到文学而言,它对文学生态的巨大改变就是使作者不再是封闭的自我表达的写作,而是迫使作者重新思考和读者的关系,思考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以及自我如何被别人分享、消费。新媒介文学的典型代表是网络文学。而在当今中国,欧阳友权先生的网络文学研究非常值得关注。他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视角  他注重从学理的层面展开内质性和前
期刊
鸟的翔影滑过暮色渐渐弥漫的天空,彼岸的林子上空腾起一片欢快的鸣叫,可以想见一片光洁的羽毛轻盈的飘落于地。声声鸟鸣直如飘渺的炊烟给人以温暖的怀想。  这是朱训德先生的工笔画作品《暮光》描写下的暮霭村庄。那青黑的屋瓦、圆浑的茅棚,古老的窗牍,无不散发着幽古的清香和自然的气息。使人们在对原始、简朴以至寒沧而泛起淡淡的伤感时,也升起一阵阵的快慰。那敦厚的草垛、穿挂的瓜蔬,还有那庭前院后的果树,又给人带来丰
期刊
春节前的这场雪,下得及时,下得温馨,也下得诗意。且不说儿童少年面对天空飘舞的雪花和地上铺满的积雪是那般地兴奋、激动,全然不顾寒冷的侵袭而情绪激荡地在堆雪人或打雪仗,就连我这个已鬓染霜雪的来自乡下的农家子弟,也依然对雪满怀深深的依恋和崇敬。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江河湖泊的血脉,自然也是人类最圣洁品格的象征。  古人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将雪的精魂、意趣、形态写得何其绝妙呵!  正是窗
期刊
近年来,谍战剧以信仰的力量成为荧屏和银幕的新宠,继《暗算》、《夜幕下的哈尔滨》、《潜伏》等谍战电视剧持续火爆荧屏后,荧屏已播出“谍战”500多部,且此数目还在持续上涨。银幕上,继《风声》大作之后,《秋喜》、《东风雨》等“谍战”一拥而上,一时大小银幕上掀起了一股谍战热潮。 在“谍战”扎堆、观众有些审美疲劳的市场背景下,电影《听风者》打出一套“创意组合拳”:在谍战之外引入“心战”,以人物的内在关系和情
期刊
编者按:  视觉导向系统作为人与环境沟通的媒介,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科学、完善的视觉导向系统能够大大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经济效益、文化内涵。视觉导向系统需本着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科技便捷、融于环境的设计理念,在短时间内满足人们多方位需求,让人们迅速获取方位信息,同时赋予空间环境以独特的视觉识别性。从而,视觉导向在视觉整体设计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期刊发三篇相关研究论文,它们通过
期刊
作为诗歌新生代的代表,谢小青在诗坛崭露头角十分抢眼,其作品多次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等颇具影响力的刊物,并获得《星星》2011年度校园诗人,《西北军事文学》2011年度诗人,2010年度张坚诗歌奖,复旦大学2012年光华诗歌奖,《中国诗歌》2011年十大网络诗人等荣誉,成为青年诗群中耀眼的一颗明星。谢小青是某高校在读的一名法律研究生,她不是文学科班出生,这样反而多了一份理性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