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学习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K”可以激发学生内在潜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加思考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品质。运用“PK”,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掌握“自主探究”的本领,设计“自主探究”的体验性活动,运用“PK”组合,进行互动学习,推动教学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关键詞】“PK”;自主探究;互动学习
  “PK”,流行的词汇之一,“PK”是Player Killing的缩写,该词缘于网络游戏中的“Player Kill”,本为名词,后也可做动词,大约有挑战、搞掂、末位淘汰等多意。它虽跳脱出游戏和足球的范畴不久,但很多的时尚事件很是演绎了“PK”理念一番。譬如,十多年前如火如荼的“超级女声”,更是把“PK”之精神注入千万人心中。“PK”特点:1.“PK”把个体的优劣淋漓展现,高下立判;2.“PK”能够“人尽其才”,优秀便突出;3.“PK”真实、直观、明朗。如此一来,让我想到了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运用“PK”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互动学习,发挥“PK”的优势助教学一臂之力。运用PK激发学生内在潜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考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主、互动和创造性的学习品质。
  一、运用“PK”,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要在课堂实施“自主探究”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也曾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部的兴趣。”由此可见,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感兴趣了才能真正调动潜在的学习动机,老师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不断思考和观察,笔者设计并推行了“语文学习PK榜”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具体做法是:
  (一)设计“PK”规则:将全班学生按照每组两人进行“PK”。每次检测考试中,胜利者可以比对方少做一些作业,既是胜利者又达到老师给予的目标的同学奖励当天的作业不用做。累计赢对方三次以上的同学,老师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设计后的“PK”榜如下:
  (二)加强过程激励:为注重“PK”过程中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持久性,笔者设计了多条“教师寄语”。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你进步的基石,“PK”是你们前进的动力,希望每位同学平时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遇到不懂问题虚心请教老师和小组长”。又比如,“班集体是你们锻炼的沃土,你是班集体的主人,热爱这个‘家’吧!学习和生活上大家互帮互助,为整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郁的学习氛围而努力吧!”
  二、运用“PK”,掌握“自主探究”的本领
  “自主探究”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去从事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增进学习的创造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探究性过程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不再要求学生简单的接受知识,应给予学生学习方向,通过“PK”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的热情,摈弃传统教学灌输式教学模式,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于是,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8组,每组5人,进行组别之间的“PK”,不但要体现组员的默契和努力,更要学会自主探究的本领。
  下面就其中一个小组的介绍作阐述:
  小组分工:
  小组长:罗X莉,确保全员参与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讨论围绕主题进行,发现有成员不参与讨论或讨论跑题,要及时提醒。每学期末负责给本组同学写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100字左右),经本人认可后,记入个人成长档案。
  发言人:每人都要发言,负责向全班呈现本组观点。
  监督员:陈X晨,负责检查同学自学内容的完成情况。3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口头小结本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成员的特点提出一点改进建议,夹在组牌上,起到警醒的作用。例如,“小朗,请不要再沉默不语”“小辉,别懒!”
  “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充分合理地运用PK的优势,创设愉悦、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就会如虎添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必将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
  三、运用“PK”,设计“自主探究”的体验性活动
  上语文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后,运用“PK”的方式设计了一个“我是小小科学家——蛋的沉浮”的体验性实践活动,让学生两两组合,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说出自己的体验,哪个抢先发言就可以率先累积自己个人积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一致,充分理解了盐所含的成分可以让蛋浮起来,而糖和苏打所含的成分不行。寓教于实践,何乐而不为?
  四、运用“PK”组合,进行互动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性、互动的合作学习。下面是笔者拟定的另一个“PK”表格:
  
  (一)互动学习小组“PK”评比细则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发同学的团队意识,激励同学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特制定“互动学习小组评比考核办法”,每月一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作业完成评价:
  (1)研学案完成情况:全组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研学案里的内容,若一人没做,扣1分,若一人没完成,扣0.5分。
  (2)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扣分标准同上。
  (3)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采取招投标方式管理,视完成情况分别给予当事组以3、2、1分的加分。
  (二)课堂学习过程评价
  该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小组内互相合作;学生课堂学习、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发言的正确率;集体荣誉感等方面。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勇于表现自己并能够完成组长分配的任务,1至2号组员答对得2分,3至5号组员答对得3分,如果难度稍大的有组员同学答对得3分。(标准化题目理由陈述错误的不计分)另外,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一经发现减2至4分。
  合作:乐于与伙伴合作,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每帮助一个同学在考试中提高一至三个名次得2分,四至八个名次加4分,十一个以上名次加6分。
  (三)学习活动
  对班内和校外组织的语文学习活动和各类比赛的加分。如,校级:2分, 镇级3分,如此类推。
  (四)操作方法
  学习小组一月一评。每个人的打分一个星期一次,包括加分和扣分,一个月下来把小组里每个人的得分加起来就是本组的得分。上述各项中,第一、二项由语文老师进行登记,并上交学习委员汇总,于月底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考核统计。第三项两名班长负责统计,最后由班长根据班级“课堂教学评学记录表”及其他各项数据进行汇总,让各小组核对,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月度名次评定,然后向全班同学公布。
  五、成果总结与体会
  经过两年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体会到只要充分理解PK精神并与具体教学相结合,就一定会取得成效。通过“PK”方法,运用它的优势,拓展了语文学习教育教学的新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贯通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PK”方式给语文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互动学习,人人参与学习了,自然而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亦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回顾实践,有如下体会:(一)把握好PK精神核心。“PK”的核心是“人尽其才”,只要把握住核心,并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从发挥挖掘学生潜力和积极性去思考、策划、安排,就能做好互促互进,相得益彰;(二)精心策划实施方案。一个有吸引力的方案就成功了一半,在设计方案是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奇心重,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把方案设计得有趣、又简单明了,以激发参与积极性;(三)注重激励管理。實施“PK”方法时间较长,有时要长达整个学期,而小学生的耐心有时又不足,同时如“PK”中总是处于劣势则会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抓好激励,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提醒鼓励,特别是在气馁时更要为学生打气,在取得哪怕是小小进步时,也要大加鼓励,确保激励有效;(四)实施过程确保良性竞争。“PK”虽是两两对决,组别竞争,更是良性竞争,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好纠偏,避免相互嘲笑、贬低等行为发生,要多相互鼓励,多形成正面引导的“正能量”,推动“PK”活动达到最终目标。
  对于教学中推行“PK”精神,我虽做了些许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相信只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再完善、再实践,抓住教学契机,合理运用“PK”的方式,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时间还给学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就定能让他们自主探究,互动学习,推动教学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学友.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学生主体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2(8).
  [2]陆燕.追寻童年精神 锻造“生课堂”[J].江苏教育,2016年4月.
  [3]周一贯.警惕语文教改的“常态偏执”[J].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师,2016(5).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作文是衡量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老师,要引领学生去体会色、声、味、形、意,带领学生观察体会,培养他们的阅读与作文兴趣,摆脱掉内容僵化死板的弊病。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们养成爱阅读爱写字的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我手写我心”,调动他们表达自我的意愿;其次,培养他们
期刊
【摘要】“HPM”以其丰富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深邃的人文底蕴,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载体。立足“HPM”M,对数系教学做出优化和改进,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建构其正确的数学观的同时提升质量、彰显数学文化。  【关键词】HPM;数系教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文化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界定,核心素养系学生应具备
期刊
【摘要】该文主要论述了主题阅读法在初中名著导读中的运用和研究,以解决当前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处于瓶颈位置的问题;解决盲目阅读、不会阅读、不读名著的问题。经实践总结出主题阅读四步法,在运用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记录——探究——写作”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语文的阅读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实践证明:主题阅读法非常适合初中学生。主题阅读法易学易操作,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可以运用在阅读一本书中,也可以运
期刊
【摘要】近几年,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进入语文课堂。实践中,这种“一主题、多文本”的方式收到了超越预期的良好效果。传统单篇阅读的教学,正在面临群文阅读教学的挑战。群文阅读更注重的是学生阅读上的连贯性、自主性,这种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閱读速度和阅读量。当然,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要在四十分钟课堂里完成原来三倍以上的教学量,课前备课、课中上课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关键词】群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逐渐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满足了教学创新与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学生寻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前沿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提高质量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手段多样化,从而取得较
期刊
【摘要】在粤教版1-2年级科学教材中,一幅幅绘制精美、色彩鲜艳、情境丰富的“主题图”是其一大特色,这些“主题图”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以其色彩斑斓的画面、生动活泼的情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吸引着教师和学生,已被越来越多教师用作重要的教学工具,但大多只是浮于课堂表面,仅仅作为新课导入的素材被简单带过,很少教师会将“主题图”真正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何在课堂上利用好“主题图”,如何
期刊
【摘要】新时代的教育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育人的关键在于立德。新时代的高中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依循,努力探寻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有助于立德树人在我国高中基础教育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高中生;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
期刊
【摘要】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自己雕刻的表现心中理想女性的美女像产生了爱恋之情,在他深切的期待中,雕像变为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这虽是神话故事,但在现实中也有类似的例子。作为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一味地否定他,而是给他改变的机会,用行动或语言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让学生重塑自我、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关键词】表扬;鼓励;感激;温暖人心  教了很
期刊
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召开以“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教育领域专家围绕学生核心素养问题展开讨论。一时之间引起了语文界的震动,也引发了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国家称之为“21世纪技能”,有的称为“关键素养”,也有命名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达方式各异,但都表达了各个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期待。  国家的高考政策
期刊
【摘要】合唱是小学教学音乐课的一种主要形式, 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之一。新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也提出了在小学音乐中采取合唱教学的必要性, 因此, 在教学时, 音乐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开展合唱教学, 让学生在歌唱中享受音乐美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二声部合唱  近年来,小学歌唱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但风风火火的热闹过后,笔者总觉得似乎以二声部为基调的合唱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