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脱毒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un9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介绍了国内外草莓脱毒栽培技术发展概况,分析了江苏省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国内草莓脱毒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今后江苏省草莓脱毒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草莓;脱毒栽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S43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4-0044-02
  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草莓产业已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尤其是近年来,高新农业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草莓脱毒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优质高效的脱毒栽培技术对于草莓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正积极开展草莓脱毒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等方面的探索。
  1 国内外发展概况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温带地区的一种重要水果,原产于南美洲的智利,果实柔软多汁,外观艳丽,营养丰富,商品性和经济价值极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自20世纪后期以来,草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世界草莓栽培面积超过20万hm2、产量突破300万t [1]。但日本等发达国家草莓生产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栽培面积处于稳定甚至紧缩状态。草莓生产重点已由过去的增加面积、追求数量转变为稳定栽培面积、提高单产、改进品质,提高整体经济效益[2]。
  世界各国陆续在草莓脱毒栽培技术集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如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无病毒草莓植株的研究[3],现已建立了草莓脱毒技术及苗木繁育体系,并通过花药培养获得了正常八倍体脱毒草莓植株,脱毒率高达100%[4]。加拿大利用抗性资源杂交选育出了“全明星”“维斯塔尔”等30余个抗逆性强、产量高的草莓新品种。荷兰对引进的“埃尔圣塔”等品种资源开展了栽培技术集成与种质创新研究,推广生产的草莓品种具有长势强、产量高及成熟快等优点,并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产业化示范栽培。美国采用标准化种苗繁育制度开展了草莓生产繁育,建立了3级种苗繁殖体系,通过专业化的草莓资源圃建设,工厂化生产无病毒苗,提供给生产者使用。意大利利用组织培养等途径,对草莓优良无病毒苗快繁和品种复壮开展了研究,并通过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获得了大量新品种和无毒化种苗,促进了本国草莓优良品种推广和退化品种复壮生产。目前,许多国家在优质草莓新品种引进及脱毒栽培技术研究方面进展迅速,产业化栽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科技创新。依据不同地区的生产实际,已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于设施环境下的脱毒高效栽培。
  我国草莓产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和淮河及南岭地区周边各省,市场需求量极大,经济效益明显,部分地区草莓栽培平均净收入达30万元/hm2,极大地调动了种植者的积极性。我国对草莓新品种引进及脱毒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十分重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扩大特色果业标准园创建规模,加快特色果业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建设”的战略号召,为我国果树新品种引进及高效栽培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科研院所及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开展草莓脱毒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在草莓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热处理脱毒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利用草毒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花药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草毒脱毒研究,获得了一些脱毒苗,但并未形成产业化发展。山东农业大学对优异品种草莓脱毒栽培产业化技术等开展了技术攻关,建立了产业化草莓脱毒研究及生产技术体系,显著促进了我国草莓产业的发展[5]。中国药科大学应用分生组织热处理脱病毒技术,成功获得了特大果型优良品种的草莓无病毒苗,并进行了脱毒苗的克隆繁殖,供全国20个省(市)试种和生产,比同品种未脱病毒苗增产1倍,产量高达30t/hm2以上。目前,我国已选育了出长虹1号、硕露、香玉、泰山早红及石莓1号等大量优良草莓品种。据中国园艺学会草毒分会统计[6],我国草莓栽培面积8.6万hm2,年产量约130万t,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但年出口草莓5万t左右,仅占到世界草莓出口量的10%,與我国的草莓产量极不相称,且出口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此外,还存在果实偏小,品质较差,长势不齐及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草莓产业发展的瓶颈。
  2 江苏省草莓产业发展现状
  江苏省已成为我国草莓主产区之一,随着对草莓脱毒栽培生产技术的不断探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草莓栽培技术与示范推广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已育成“紫金四季”等优异品种,集成组培脱毒快繁技术,并制定了草莓脱毒苗栽培技术规程。江苏省园艺技术推广站针对草莓生产栽培中存在的连作障碍等问题,利用水旱轮作土壤消毒、太阳能高温土壤消毒等技术,使草莓栽培连作障碍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扬州大学通过子苗扦插移栽避雨育苗、架式穴盘基质避雨育苗等方法,开展了脱毒“红颊”草莓避雨育苗,并采用了穴盘限根、调氮、控水等栽培措施促进草莓花芽分化。淮安市农业科学院针对草莓在生产中品种退化,易感染病毒,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等现状开展了科学试验,总结出草莓组培苗生产、驯化及移栽等技术,并培育了大量优异的草莓种质及脱毒苗。江苏省还以国家、省科技项目支撑为导向,利用 “丰香”等优异种质为亲本,开展了草莓新品种选育、脱毒栽培等研究,在宜兴、徐州等不同产区建立脱毒栽培示范基地,积极开展脱毒苗繁殖技术实施及相关生产管理,并配合高标准建园、肥水管理和综合技术措施等,初步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草莓产业链。但由于缺乏优异新品种及脱毒栽培关键技术,江苏省草莓生产中仍存在植株易感染病毒,生长势不一致,果实产量低及品质差等诸多问题。
  3 国内草莓脱毒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种源材料无毒化 近年来,许多研究单位始终将草莓脱毒苗培育及生产推广作为立项研究的重点工作,如利用热处理、茎尖培养及花药培养等国内外先进脱毒技术对草莓种苗进行脱毒,还采用指示植物法、血清法、分子检测法等对脱毒后再生植株进行检测及鉴定,确保种苗彻底脱毒,并将新技术在生产栽培中给予推广应用,为草莓脱毒栽培技术集成提供了物质基础[7]。   3.2 繁育进程快速化 我国草莓栽培向优良品种、无病毒方向发展已成定势,如何快速大量地繁育无病毒苗现已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探索的关键技术。利用组织培养等技术繁育草莓种苗具有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等特点,还可消除种苗的某些病毒病,符合草莓生产向品种更新快以及无病毒栽培方向发展的需要,具有广泛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未来几年,随着草莓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等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研究愈加深入,将积极促进草莓产业快速化进程,并不断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3.3 栽培技术集成化 近年来,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在草莓脱毒繁育及栽培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尤其是草莓茎尖培养结合低温处理脱毒、脱毒苗繁殖及苗期综合管理等技术的使用,配合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技术,不断降低了草莓脱毒苗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商业化生产效率,具有广泛的产业化应用前景。随着脱毒苗繁育及管理技术不断地集成创新,草莓脱毒栽培技术正逐步向精细化管理模式发展。
  4 展望
  目前,江苏省针对草莓脱毒栽培关键技术等研究开展的较少,尤其在脱毒苗繁殖等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草莓种苗茎尖培养结合低温处理脱毒技术研究进展缓慢,很难适应当地草莓规模化生产的需要。通过培育适合江苏省栽培的草莓新品种,开展脱毒苗繁殖育苗试验,建立科学的脱毒苗繁殖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把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创新性集成,形成优质高效的草莓新品种引进及脱毒苗栽培技术体系,集中解决草莓新品种少、脱毒苗培育科技含量低、繁育速度慢及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为建立草莓脱毒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积极促进江苏省草莓脱毒栽培示范基地建设。通过草莓脱毒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动江苏省草莓种植业的发展,全面提高草莓生产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此外,标准化的草莓脱毒栽培和生产管理技术还可以减少农药、杀虫剂的用量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持续生产力及培肥地力,从而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增添城市绿色景观,对于生态涵养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天红,王嵐.中国草莓生产贸易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4(06):372-375.
  [2]叶正文.中外草莓产业发展趋势[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04):5-7.
  [3]王常芸,李晓亮,王建玲,等.草莓脱毒技术与开发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7(04):118-119,122.
  [4]查中萍.草莓花药培养作为脱毒途径的可行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5]胡淑明,张学英,李青云,等.草莓脱毒技术研究进展[J].河北果树,2007(04):1-2,5.
  [6]向发云,韩永超,曾祥国,等.鄂西山区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15(23):5930-5932.
  [7]肖君泽,黄益鸿,姜放军,等.草莓病毒病及其脱毒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08):88-90.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为了推动通海县烟草产业的发展提升,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实地观察等方法对通海县烟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问题,对构建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化烟草产业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烟草产业体系;现代烟草;产业融合;通海县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1-0046-
期刊
摘 要:昆虫与农业是息息相关的。为了使更多的学生科学、清晰地认识昆虫并与其和谐共处,也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农业院校开设昆虫学类校级公共选修课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一项特色内容。此类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既要保证科学、严谨,又要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并且生动有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作为昆虫学类校级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特开设了基础昆虫学课程,该文从实例运用、比
期刊
摘 要:面对新冠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国内各高校积极响应并开展执行线上教学。该文以园艺专业植物学在线教学为例,通过比较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阐述了在线教学“以变应变”教学策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优化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冠疫情;植物学;以变应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期刊
摘 要:以“新农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学教融合为课程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农事操作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在农科专业好感度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农科;课程思政;实践课程;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期刊
摘 要: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创造了历史毕业人数的新高,并且毕业生就业受到新冠疫情叠加的冲击,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传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依靠学校的招生就业办公室、各学院党政负责人、辅导员等专门的人员负责,常态化疫情的新形势使得高校就业工作难上加难,因而需要在以往就业工作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就业途径。专任教师在专业领域具有特殊的资源和优势,如何激励专任教师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积
期刊
摘 要: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实质上是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和优化问题。该文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内涵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演化遵循“孤环—网状”的演化路径;并以金华市管头村为案例进行了实地研究,从产业链提升和优化视角提出管头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链;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管头村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油松作为一种重要的绿化树种,对于北方地区人工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承德市七沟林场油松良种基地为例,分析了基地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油松基地发展的必要性和市场需求,从不同的管理角度对基地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华北地区油松的培育和种植提供依据。  关键词:油松;良种基地;建设;华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
期刊
摘 要: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县域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测算2003—2018年山西省107个县域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在此基础上识别制约县域耦合协调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2003—2018年山西省107个县域基础设施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均呈上升态势;(2)在空间上,山西省107个县域基
期刊
摘 要:针对安徽省倒春寒常发频发,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品质的现象,结合安徽省生态气候特点,根据多年大田栽培试验和人工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划分了小麦倒春寒的危害等级,集成了包含品种选择、种子精选、种子处理、灭茬与整地、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灾前防控与灾后减损等小麦倒春寒综合防控技術,以期为安徽小麦实现抗逆、稳产、优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小麦;倒春寒;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
期刊
摘 要:以品种绿优1号、徽两优882、银两优851共266个批次种子为研究对象,采取SSR分子标记技术和田间种植鉴定2种测纯方法,对2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鉴定方法间差异不显著,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424(绿优1号)、0.387(徽两优882)、0.397(银两优851),说明SSR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可用于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研究结果对于快速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