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辨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sw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专著《音乐教育的哲学》,结合中国的音乐教育现状,本文对书中的主要内容、观点以及音乐教育的思辨进行了系统的述评,特别针对该书所引发的音乐教育的功能及其与相关人文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借鉴、吸收以及争辩雷默先生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思想,将提升我国的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并推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1-0080-03
  
  对于音乐教育者来说,来自音乐教育价值的不同观点,就可能会左右我们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进而影响我们实施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下,如何正确、深入地认识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更显得十分重要。而从哲学的高度来阐释音乐教育与实践的理论著述,不仅能够使我们对音乐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思考,进而会引发深层次的理论探讨与争论,并且在这一思辨过程中又可能形成针对音乐教育的新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在多年从事音乐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各国音乐教育进行严谨的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上,出版了教育历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音乐教育哲学的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1],这给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对新形势下音乐教育哲学进行重新思考的机会,而我们对音乐教育理论的重新认识,将对我国的音乐教育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一、该书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依其写作框架,该书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七章),雷默教授基于美学中的思辨主义、形式主义和绝对表现主义理论,指出为什么音乐教育需要一种哲学,以及何种哲学可以成为音乐教育的哲学,进而论述了3种理论在艺术创作、艺术的意义和体验艺术中的不同,并阐述了这些不同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回答“为什么要有音乐教育的哲学”时,雷默教授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胜任自己的专业,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要在整体上卓有成效,那么某种哲学——即有关该专业的本质和价值的整套基本信念——则是需要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哲学则可使音乐教育工作者增强对音乐教育工作的信念和对自己专业价值的肯定,从而影响到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理解。“如果帮助音乐教育工作者形成一种有推动力的哲学,那么这个专业将会更加扎实,更加牢靠。”随后雷默教授对3种可以成为音乐教育哲学基础的美学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
  思辨主义认为,“艺术的价值以及从事艺术的价值都是非艺术的价值”,而且在思辨主义者看来,艺术的价值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是“使人变得更完美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思辨主义是一种他律论音乐美学的观点。形式主义则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音乐自身,这一理论坚持艺术的纯艺术本质,甚至否认艺术和情感之间可能存在任何联系。形式主义认为许多艺术作品的意义与其外界的参照“完全没有关系”,否定超艺术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它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为“致力于培养天才儿童的音乐技能”,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表现。而在绝对表现主义认为的艺术的价值,则是对前两种理论的综合,它最忠实于艺术本质的哲学观点,即“主张音乐提供有意义的认识体验”,“…看哪种理论最适合做一种哲学的基础,最适合我们系统地用这个理论作音乐教育的行动根据。”可以说这3种理论都在音乐教育中起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雷默先生认同的是绝对表现主义,主张音乐是一种有意义的感觉体验,是一种最忠实于艺术本质的哲学观点,并把它作为“音乐教育的哲学”的基本理念。
  该书的第二部分(第八至第九章)主要阐述了音乐教育哲学在实践(普通音乐课、表演课)中的体现,指出了美国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比如音乐课不是核心课程,音乐课仅仅重视技能训练并偏重于音乐之外的体验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改进方法。在该书的第三部分(第十章),雷默教授针对美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对美国音乐教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应当提倡艺术教育学科与人文艺术学科的合作,强调了艺术教育学科的人文方向转变。
  通读全书,可以明确地感知到作者的观点都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作者通过对音乐艺术的创作、体验、感觉和意义不同方面的论述,来倡导的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音乐情感教育哲学。下文将进一步针对雷默先生关于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和关于音乐与人文艺术学科的关系进行讨论。
  
  二、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与人文的思辨
  
  (一)关于“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
  雷默教授认为审美体验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并在该书中通过音乐创作、音响、风格等不同方面详细论述了在音乐教育中审美体验的重要性。然而本文对于雷默先生所倡导的“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观点并不完全赞同,这是由于对于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强调音乐审美功能的观念一点也不陌生。简略回顾近代中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最早在1912年,时任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就提出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基本理念。蔡元培提出这一主张是其留学德国期间受到康德及席勒的影响有关。而到2000年,我国新的音乐课标准则明确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这种教育哲学认为未来的音乐课程改革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通过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并且相应地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2]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见“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当今中国得到了实践。
  然而,该书过于强调“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而非审美的教育就不是音乐教育”会导致在音乐实践过程中用单一的目标强加于所有音乐,用单一的反应模式强加于所有音乐学习者和聆听者。因此本文认为,这样一种音乐教育理论存在将音乐教育禁锢在“审美的牢笼”中的可能,这是由于音乐生活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活动各领域息息相关,进而使音乐教育无法面向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向现实世界敞开的问题。如果音乐教育仅在于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乐感或音乐鉴赏力,那么对于受教育者而言,音乐教育则沦落为一种使之自我完美的手段而已,这无疑也是一种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其结果也必然是音乐教育中对感觉与经验的重视,而对知识与理性的轻蔑。这样就大大限制了体验者体验世界范围内音乐活动与音乐作品的多样性和音乐所能起到的功能。因此在当今文化各异的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具备普遍性的共性机制。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艾伦·P·梅里亚姆就认为音乐至少有情绪、审美、娱乐、传播、象征、身体反应、社会控制、服务与社会制度和服务与宗教仪式、文化延续、社会整合等诸多社会功能[3]。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音乐教育理念就非常注意“综合”,开始注意到音乐与启迪学生心智、和谐人类行为、开发心理能力、整合社会系统的关系等内容,如美国音乐教育强调“创造”,德国音乐教育注重“反思”的理念都可看到音乐教育超出美育的一面。如果我们的音乐教育忽视了音乐的认识作用,而仅强调美育或审美教育,这将使受教育者对音乐只有感悟和经验,这势必在一定意义上使音乐教育越来越倾向“德育化”和“智育化”而成为整体教育的附庸。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不应再一味地强调“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这一音乐教育理念已无法适应世界多元文化环境中音乐生活的实践与经验。尽管如此,本文也并不是否认审美的音乐教育,而是认为我们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这种音乐教育哲学的反思,从而形成与当代音乐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观。
  (二)关于音乐与人文艺术学科的关系
  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的最后一章中,雷默针对美国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音乐教育学科应与人文艺术学科合作”的观点,本文认为这一理念值得大力推崇。雷默以“我们可以在哲学上、政治上、心理上、实践上、专业上受益”这5点理由为依据,说明为何需要重视两者之间的合作。其中在谈到“我们可以在哲学上受益”时,作者写到“如果我们是在对人文艺术学科的重视中包容一切,我们就能够为它们建立一个哲学基础,它远比能够为其中任何一门学科单独建立的哲学基础坚实得多。”在谈到“我们可以在专业上受益”时,雷默认为:“当我们的目标变成将所有的学生引向所有人文艺术学科的丰富性时,我们对年轻人的生命质量的贡献就可以无限放大。”可见作者对此问题的看法是如此的严谨而深刻,把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向关于人生价值的更高层次。
  在此基础上,雷默还进一步指出“把不同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某种比任何一种单一的艺术更博大的东西”的看法是不对的,这只是“同盟人文艺术”,而“采用取自别的艺术领地的材料的作品,其实只有在添加的材料同主体艺术特有的材料完全融为一体的情况下,才可以算是成功。”可见,作者不但指出“音乐教育学科应与人文艺术学科合作”,还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实践。
  雷默先生提出的“音乐教育学科应与人文艺术学科合作”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中国音乐教育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就音乐教育而言,音乐艺术不等于唱歌、弹琴,音乐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学习,而是作为人文艺术学科的一部分,它不仅需要建构自己坚实的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在尊重每种艺术模式独特性的前提下与人文艺术学科合作,比如美术、舞蹈、戏剧等。实际上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在西方的古希腊时期,“音乐”一词的含义都比我们今天的概念要宽泛得多,其中都包含有所谓综合艺术的含义。这就说明在音乐艺术早期的发展中,它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分支。正如雷默先生所说:“与人文艺术学科合作,我们实际上不会有任何损失,却会有很多收益。”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音乐教学应包括音乐与舞蹈、影视、戏剧、美术等学科相结合,强调运用综合的教育手段来进行音乐教育,这与雷默先生的观点不无关系。
  而实际上,随着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音乐艺术需要通过与其它艺术学科合作获得养料为己所用,这必将呈现出与哲学、人类学、美学、传播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因此,把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以及发展和创造新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文化的视野去强调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将对拓展音乐教育学科范围十分有利,但这同时也对音乐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结语
  
  雷默先生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已经被翻译成几种语言并多次再版说明了其可贵的价值。因此,借鉴、吸收以及争辩雷默先生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思想,将提升我国的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并推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该书带给我们的许多启示,也的确值得引发我们对中国音乐教育现状的深度思考。正如雷默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如果本书哪怕只有一部分,也许有大部分,帮助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澄清了他们和我们都同样献身于其中的那门艺术——音乐——的信仰和价值观——即他们的哲学,那我就心满意足了”。此外,该书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还有雷默先生对职业精神的倡导:“人们对自己专业的价值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人就是他们毕生的作为。如果他们的职业在他们看来是重要的,他们对之报以尊重从而既丰富自己也丰富了社会,那么他们不会不感到自己的一生多半是重要的,值得尊重的,充实的。”这也使我们坚信,带着这样的信念,投入到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中,就一定能看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李姝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 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4):6-16
  [3]A.P .梅里亚姆.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探讨[J].巩海蒂译.中国音乐学,1994(4):133-141
其他文献
摘 要: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把钢琴和二胡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所表现的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西方音乐的碰撞和交融,使它的艺术定位达到空前的高度。研究和发展民族器乐与钢琴以及世界音乐的结合对创造我国的新音乐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碰撞;交融; 《二泉映月》;艺术定位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3-0044-04 
期刊
摘 要: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到2008年9月,已创办了25周年,共发行了100期。文章以2000—2007年的《音乐探索》为范本,从栏目设计、编辑方针、重点栏目的学术支撑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一些编辑学上的分析,认为《音乐探索》有着独具特色、不断探索的办刊特征。  关键词: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编辑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
期刊
摘要:引领潮流的华语流行乐坛,周杰伦歌曲极具现代意识又蕴含民族情致。对传统文化的张扬是用杰伦歌曲的制胜法宝,极具“中周风”的歌曲意蕴独特,其内容的文化魅力和音乐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关键词:周杰伦;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风”歌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1-0074-03    “风”者,风光、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也。从先秦《涛经》“风”诗
期刊
摘 要:本文由乐评之概念引发,作者试图从三个层面将之与音乐批评、音乐评论概念区分开来,进而对乐评人的从业属性给予分析厘定。最后从健全的人格、开放的思想、专业的修养和法律的意识四方面论述乐评的基本规范,最终归结出“敬意的批判”之学术命题。  关键词:乐评;概念;主体 ;规范  中图分类号:J6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3-0058-04    相较于音乐学的其他专业
期刊
摘 要: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自1983年创刊,迄今已出刊100期。25年来,该刊坚守着音乐学术品位,发挥地域特色,关注着音乐前沿理论,开展音乐学术争鸣,信守艺无止境,探索亦未有穷期的宗旨,为力求做到四个并重:区域音乐研究与传统音乐研究并重;音乐本体研究与赏析性研究并重;“热点”问题研究与学理性研究并重;本院作者与院外作者并重,不断探索进取。  关键词:《音乐探索》;100期;探索进取  中
期刊
摘 要:混沌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新兴学说。“混沌”也是近现代非常引人注目的热点研究,它掀起了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来基础科学的第三次大革命。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受到了混沌理论的支配。①经研究发现:音乐在很多时候也受到混沌理论的支配。音乐既然受到混沌的支配,而声乐属于音乐的范畴之一,必然在不同的各个方面理应也受到混沌的支配。笔者作为声乐教育的工作者与学习者,将试着用混沌的部分理论来
期刊
摘 要:我国的传统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对民歌的探源固然重要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近些年来,由民歌的源流而引发的有关民歌“版权”归属问题的争议此起彼伏。本文从《茉莉花》的传播谈起,就《茉莉花》很难找到确切的“发祥地”、民歌传播的无序性、民歌“版权”属于广大群众三个方面,重在阐述民歌的“流行地”并非都是“发祥地”,与其以“发祥地”为由头引发新的版权之争,不如更多地关注音乐本体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民歌;
期刊
摘要:本文是在对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历史史料做出一番历史巡礼以后,针对批评人物写出的一篇历史人物考析式的研究文论。在对历史现实和代表人物做出一番解析后,在结语中指出:立足社会看文本,透过文本看人物,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人物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因为,每个批评人物都是历史的产物,每段批评历史都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每个现实事件都是人物观念及其的产物。所以,当代音乐批评研究的三元素:文本、历史、人
期刊
摘要:陈田鹤是20世纪上半叶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创作体裁丰富,但最有影响的应是他的艺术歌曲,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音乐创作风貌和音乐思维。他在艺术歌曲创作中,运用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手法,从诗中捕获音乐的灵感,用音乐描绘诗词的意境,用伴奏营造想象的空间,使诗成为“音乐的诗”,使乐成为“诗化的乐”,从而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作曲技法的“诗性”。  关键词:陈田鹤;艺术歌曲;诗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萧友梅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国音乐向何处去”这一历史性诘问始终萦绕在音乐家的心头,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关系成为诸多战略命题的核心。萧友梅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之深厚学养和开放性国际视野,自觉承担起思考现实、研究对策和谋划未来的历史使命,非但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以及新型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诸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眼光且又十分切合中国实际的战略设计和系统构想,更以先行者、实践家的勇气和坚韧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