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视野下的《诸病源候论》与死亡原因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诸病源候论》是我国隋朝诞生的代表性医学典籍,围绕《诸病源候论》开展的医学学术研究历来不缺乏。本文从法医学角度研究死亡原因这一重要法医学课题在隋朝所达到的理论高度与实践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法医学史在隋朝阶段的研究空白。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 法医学 死亡原因
  中图分类号:D919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Book "General Treatise on the Cause and Symptoms
   ofDiseases" and Cause of Death under Forensic Medicine View
  TANG Qia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Schoo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0031)
  AbstractThe book General Treatise on the Cause and Symptoms of Diseases is a representative medical work completed in Sui dynasty. And many researches undertaken are based on this book.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that Sui dynasty go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n the cause of death. However, it fills the blank of forensic medicine research in Sui dynasty.
  Key wordsGeneral Treatise on the Cause and Symptoms of Diseases; forensic medicine; cause of death
  
  1 《诸病源候论》的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1.1 医学史上的《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又称《巢式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等,由隋朝太医博士巢元方于大业年间(公元610年)领衔编撰,该书是对隋以前所取得的医学成就的梳理与总结,对临床医学中涉及的各病症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引用、编纂,并予科学系统地分类。
  全书分五十卷,各卷数十论不等,总计记载证候一千七百三十九条,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各科病症,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与症候。部分症候附有养生、导引等防治方法,并对其他医学典籍中同类症候的论述进行列举。在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免疫学等方面更有不少精辟论述,其前瞻性与科学性与现代医学观点不谋而合。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外科手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1.2模糊的隋代法医学史
  中国古代法医学成就莫过于宋朝宋慈所著《洗冤集录》,其他还有秦代的《封诊式》,元朝的《无冤录》等,唐朝和清朝虽无法医学专著面世,但《唐律疏议 诈伪》、《大清律例》等成文法典也对法医鉴定方面严加规定。
  纵观各方面法医学史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对于隋代只有二世的短暂王朝,并无更多史学发现。这一现象有其历史原因,从三国、两晋到南朝、北朝,政权林立,更迭频繁,分多合少,政治的动荡必然影响百姓安居乐业,连年战乱也严重摧残了科学的发展。法医学的发展必然建立在法制完善、刑律严明的基础之上,由此看来隋朝并不具备法医学大放异彩的历史条件。因此,提到中国古代的法医学史,无一例外的选取秦、汉、唐、宋、元、明、清几个历史上的盛世王朝开展著述。
  笔者在阅读《诸病源候论》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该书不仅将隋朝时所积累的各代医学理论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且对后世法医学亦不失其可资借鉴取法的科学价值。
  2 《诸病源候论》对死亡原因的认识与分析
  2.1 死亡原因是法医学的重要课题
  凡涉及刑事案件的尸体都需要法医进行死亡鉴定。死亡鉴定能够确定死亡性质,从而确定死亡事件的性质,决定了刑事司法力量是否介入。因此,死亡原因的认定是法医执业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死亡原因按其性质分,可分为非暴力死和暴力死,非暴力死中包含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暴力死中涉及物理性、生物性暴力死、他杀死、自杀死、意外事故死。按死亡过程及程度分,可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性死亡。按各器官功能消失的先后分,可分为脑死亡、心脏死、肺脏死。
  《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记载了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著作,从该书所载的对于死亡原因的认识方面的内容看,当时的医学对于人类的部分死亡原因认识已经达到了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关于病理性死亡、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暴力死、自杀死、临床死亡、心脏死、肺脏死等内容。
  2.2 《诸病源候论》对死亡原因的具体分析实例
  (1)病理性死亡。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疮病诸候·甑带疮候》有云:“甑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搏于血气所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又云:此疮绕腰匝,则杀人。”甑是古代蒸煮食物所用器具,束甑的甑箍以桦树皮编织而成,围绕甑身一周。对于该症的死亡病理分析,中医理论的“风湿搏于血气所生”,以现代医学角度看,显然不能精确介绍该症的致死原因。但该病症的症候记载形象生动,也是病因学说在形态学上的一大进步。
  (2)物理性死亡。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金疮病诸候·金创内漏候》云:“凡金创通内,血多内漏,若腹胀满,两胁胀,不能食者,死。淤血在内,腹胀,脉牢大者生,沉细者死。”金刃创伤贯通体腔,造成腹腔内部大出血而死亡,这是关于机械性损伤致死的详细记载。
  (3)生物性死亡。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蛇毒病诸候·□毒候》云:“此是诸毒蛇,夏日毒盛不泄,皆啮草木,及吐毒着草木上,人误犯着此者,其毒如被蛇螫不殊。但疮肿上有物如虫蛇眼状,以此别之,名为□毒。”最为可贵的是,中此毒与蛇咬伤的症状极为相似,容易误判,该书特对两种伤口的形态指出了细微差别,被毒蛇咬伤的疮肿上可以看见有如虫蛇眼睛一样的东西。
  (4)意外死亡。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三·中恶病诸候·溺死候》云:“人为水所没溺,水从孔窍入,灌注腑脏,其气壅闭,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即泄沥其水,令气血得通,便得活。又云:经半日及一日,犹可活;气若已绝,心上暖,亦可活。”
  又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三·中恶病诸候·冻死候》云:“人有在于途路,逢凄风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气入脏,致令阴气闭于内,阳气绝于外,荣卫结涩,不复流通,故致噤绝而死。若早得救疗,血温气通则生。又云:冻死一日犹可治,过此则不可治也。”此时,亦涉及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的转化与辩证对待。
  (5)自杀死。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三·中恶病诸候·自缢死候》云:“人有不得意志者,多生忿恨,往往自缢,以绳物系颈,自悬挂致死,呼为自缢。若觉早,虽已死,徐徐捧下,其阴阳经络虽暴壅闭,而脏腑真气故有未尽,所以犹可救疗,故有得活者。若见其悬挂,便忽遽截断其绳,旧云则不可救。此言气已壅闭,绳忽暴断,其气虽通,而奔迸运闷故,则气不能还,即不得复生。又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则难治。此谓其昼则阳盛,其气易通;夜则阴盛,其气难通。又云:夏则夜短,又热,则易活。又云:气虽已断,而心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活也。”该书不仅介绍了自缢死的病理,更着重于千方百计挽救自缢者生命,介绍了各种民间说法,有的方法并不能保证适用于每个自缢者,但其对于生命的关怀仍值得后世医学尊重。
  (6)临床死亡。临床死亡是一种假死现象,病人的呼吸、心跳停止,各种脑反射消失,但并非个体的最后死亡,仍存有救活的可能性,不能进行尸体检验。在隋朝,这种临床死亡现象就已得到重视。
  如《诸病源候论卷六·解散病诸候·寒食散发候》云:“或死之后,体故温如人肌,腹中雷鸣,颜色不变,一两日乃似死人耳。或灸之寻死,或不死,坐药气有轻重,故有死生。虽灸之得生,生非已疾之法,终当作祸,宜慎之,大有此故也。”就指出,有的人形似死亡,但身体仍然温热,如同未死之人,腹中肠鸣如雷,此时应就艾灸方法予以救治,切不可草草判断误送他人性命。
  (7)心脏死和肺脏死。《诸病源候论》是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人体的重要脏器病症更是不惜笔墨详加叙述。对于心脏疾病致死的时间分析更有独特见解,十分具有传统中医特色。
  如《诸病源候论卷十五·五脏六腑病诸候·心病候》云:“于四时:病在心,愈于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待于春;起于夏。于日: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待于甲乙;起于丙丁。于时: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当人脸“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同理,在《诸病源候论卷十五·五脏六腑病诸候·肺病候》中,“于四时: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于日: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于时:下晡慧,夜半静,日中甚。” 当人脸“色赤白不泽,毛折乃死。”
  关于心、肺的死亡时间是古代从医者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语言充满韵律感,易于识记,可以想见对当时医学实践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3 《诸病源候论》的法医学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3.1 《诸病源候论》在法医学上的卓越成就
  首先,该著作对死亡原因的记载广泛而正确,论述了1739种病候;该书收载的疾病种类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对主要致死的症候进行了病理学分析,该书是对隋以前临床出现的各种疾病症候和人们对死亡症候进行的一次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其次,在病源认识上颇具科学性和独创性,如对致命传染病、毒虫的认识,是隋朝时法医昆虫学出现的零星萌芽。最后,该书对征候描述细致而准确。这些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总结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法医学史上的瑰宝。
  3.2 《诸病源候论》的历史局限性
  囿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医学知识的有限性来说,某些病症的致死病因是难以解释的,传统文化中的迷信思想也出现在了这样一部宏世巨著中,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蛊毒病诸候上·猫鬼候》记载,“猫鬼者,云是老狸野物之精,变为鬼蜮,而根据附于人。人畜事之,犹如事蛊,以毒害人。其病状,心腹刺痛。食人腑脏,吐血利血而死。”又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小儿杂病诸候二·卒死候》云:“小儿卒死者,是三虚而遇贼风,故无病仓卒而死也。三虚者,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时之和三也。有人因此三虚,复为贼风所伤,使阴气偏竭于内,阳气阻隔于外,而壅闭,阴阳不通,故暴绝而死也。”
  古代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将病因归责于“鬼神”、“贼风”等,可以理解。而认识到发病取决于内因,即所谓“阴阳顺理,营卫平和,神守则强,邪不干正”等,则是值得继承的优秀医学思想。
  综上,在梳理中国 古代法医史时,应该从各朝代医学典籍中广泛寻找突破口,发现散落在各种传世巨著中的宝藏,而不应只局限于几部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法医学著作中。如此研究的才是真正完整而丰满的法医学古代史。
  
  参考文献
  [1]张庆民.诸病源候论译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闵银龙.法医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3]王宏川.中国明以前法医学著述考略[J].公安大学学报,1990(6).
其他文献
独立学习能力是指个体独立面对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习能力是人持续发展必备的基本能力。独立学习能力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小学是学生接受正规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独立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小学是发展小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    1 独立学习能力是人的核心学习能力。  从人一生的学习角度来看,人的独立学习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不断
大学生红色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红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心理契约作为企业与员工关系的纽带,对员工工作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员工的工作投入和绩效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以一家国内知名人
Innova3100是GE公司在2004年最新推出的既适用于心脏,又适用于外周血管的平板探测器兼容机。从平板探器上直接获得的数字化图像,避免了传统影像链的多环节所造成的图像失真、
正值吃小龙虾的好时节。炎炎夏日,品尝小龙虾、畅饮啤酒已成为城区街巷的一道风景。红火的小龙虾生意带旺了哪些产业——$$ 去年,我省小龙虾产值已突破20亿元,未来5年有望实
报纸
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是时代的需要。形式多样的中职语文活动的开展,为中职语文教学搭建了一座通向应用能力培养的桥梁。它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绿洲。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小龙虾需求量的增加,大量的小龙虾要从原产地运往各地,运输过程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收益。而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采用汽车运输,一般3小时~5小时车程,在运输
报纸
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是目前儿科常见病症之一,我院根椐本院中医科研小组临床验方研制生产的羚贝七宝胶囊,经临床应用证明该药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功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鼻内镜手术具有直视、视野清晰,效果可靠,保护鼻及鼻窦生理功能,减轻术后反应等优点.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中常见疾病,治疗复杂困难.我院自2002年开始,至2004年1月,鼻内
4月12日,建湖县恒济镇的徐建和致电本报“渔技110”反映,他家小龙虾是藕田套养,前期生长得比较好,但在近期准备对小龙虾捕大留小上市的时候,发现将小龙虾捕起卖给小龙虾经销商后1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