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研究方法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翻译学研究中,研究方法是关键。翻译学已脱离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从早期的经验总结、归纳思辨等走向当今的跨学科研究;而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描述性翻译研究又渐渐兴起,作为实证研究的一种主要类型,它与理论研究方法中的规定性研究几乎完全背离。本文对翻译学中几种主要类型的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再具体对比描述性翻译研究和规定性翻译研究,并对新兴的描述性翻译研究作出理性分析。
  关键词 翻译学 研究方法 描述性翻译研究 规定性翻译研究
  研究方法是研究的关键部分,要使研究具有价值,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点同样适用于翻译学。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不再是依附语言学的状态,不应全盘采用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模式;应该具备自己的理论支柱,自己的研究对象、自己的内在体系和自己的研究方法,应强化以科学理性的方法论来指导翻译研究。
  一、翻译研究方法的选择
  要为翻译学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要了解翻译学的学科性质。翻译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翻译学的研究方法既要有科学性,也不能抹杀其人文性质。作为整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区别,除了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之外,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包含著研究主体对研究对象的价值评价。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语际转换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翻译研究同时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两重性质,过分强调其中一种而忽视另外一种是有失偏颇的。
  翻译学由于形成初期是和语言学紧密联系的,它的第一重属性是科学性,那么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翻译。由于翻译本身是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性质复杂的实践活动,以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的翻译研究也就具有了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的翻译研究方法类型有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而每种类型又有不同的具体方法,本文将会对两种类型中具代表性的方法进行分述、总结,使两种类型方法的特点能够较全面地展现。
  二、理论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方法是指运用一种已有的理论观点或理论体系对翻译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的方法。研究过程以理论假设为前提,以主观思辨为手段,通过理论性的阐释与分析产生或形成新的理论观点或体系。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解释、说明概念,阐释或重新阐释观念,引进新的概念或隐喻或理论框架,建立一般性原则,用以解释或预测翻译行为和作品等现象。理论研究的总体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多用逻辑推理或哲学思辨、演绎法进行,最终实现理论推进。需要注意的是理论研究方法中,一开始就存在一个理论原理,这个原理通过逻辑思辨的论证或者被否定推翻;或者得到支持或补充,从而丰富发展原有理论,产生新的原理(杨梅,2009:139)。
  理论研究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规定性翻译”理论。20 世纪50年代以前,国内外的翻译研究从一开始都是遵循经验归纳的模式,即“规定性翻译”模式。它的显著特点是:“定出一个规范(norm),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timeless),不分工作对象,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在他们的翻泽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若有违反,便叱之为不忠实或结构笨重(heavy structure)、误导读者(misleading)等等。”(林克难,2001:43)
  “规定性翻译”理论从微观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把翻译当作是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源语为中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原文文本,通过文本对照来探索语言转换的规律,并且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译文的优劣作出判断,再以此判断指导翻译实践。如泰特勒的“等效”,奈达的“动态等值”,严复的“信、达、雅”,许渊冲的“三美”,钱钟书的“化境”等,都是根据经验或者语言学的原理对翻译制定规范, 用以指导翻译实践。而在此模式指导下的翻译批评,“几乎全是枝枝叶叶的挑错儿”。(申连云,2004:38)
  理论研究方法中最为简单、初期形式的研究方法是经验总结法。研究者根据自身在翻译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对翻译技巧进行总结。采用该方法的研究者往往具有深厚的翻译功底,在研究中举例多且具体而生动,对从事翻译实践的人员来说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由于该方法重体验,故抽象分析不细、不深,缺乏较为严格的理论体系。而第二种早期普遍运用的归纳思辨法指研究者对翻译实践进行归纳思辨,对翻译的规律、翻译的原则和标准进行抽象总结的研究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论证及哲学思辨作出概念性的总结,重规约,轻描述,即注重翻译方法的规范化和翻译标准的制定, 轻视客观描述与解释。另外,语言学理论研究法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应用也比较常见。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几乎总是借用语言学的理论进行研究:如语言成分分析理论、句子结构理论、语篇理论以及语言系统功能理论。
  跨学科研究法是理论研究方法中比较新颖的一种。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持续时间并不长,甚至至今也不能说翻译学已拥有自己完全独立的理论体系,因为翻译学从一开始就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发展自身。就西方来讲,这种借助不仅表现在语言学,翻译学与哲学、美学、文学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随着历史文化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出现更多相通的领域,其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西方翻译研究更是进一步融合了信息论、心理学理论、解构主义等多种理论方法。这些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事实上跨学科研究往往是多种理论的综合,它为多种理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冲破了语言学理论研究封闭的文本结构体系,将文本置于社会文化的多元结构中,形成了翻译学互补、互动的系统结构。
  跨学科研究法这种将文本结构置于社会文化的多元结构中的思想,与实证研究类型中的描述性研究有着相似之处。实证研究方法是对译作、翻译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描写、分析的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不同,实证研究的模式是先提出一个理论假设,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实验获取新的数据和信息,在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下得出理论总结。实证研究中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和历史现象,在目的语社会文化这个大环境中研究翻译,考察翻译与译入语文化的互动关系。其着重点不在制定规范、作出价值判断,而在于客观地描述实际发生的翻译现象。   三、描述性翻译研究
  “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是针对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理论的不足而产生的。由于翻译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利用传统“规定性”的翻译理论有时并不能合理解释诸多翻译现象。规定性翻译理论从微观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把翻译当作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把对原文的忠实度作为评判译文的标准;而描述性翻译理论则与之完全相反,它从宏观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以译语或目的语为中心,以翻译的结果为研究对象,但并不指定某一特定的翻译规范;只是从客观事实出发,跳出原语文本把翻译放到时代中去研究,即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中去研究。(Tymoczko,1999:25)它研究翻译中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文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和译文的独立价值与功能。(方梦之,2004:55)
  描述翻译研究对西方翻译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我国的译学建设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包容性。
  描述性翻译研究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包容性。由于描述性翻译研究以客观描述为基础,对自然环境下、真实生活中产生的翻译现象或过程进行观察与分析,强调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不作干预;因此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翻译现象和翻译理论,在描述性翻译研究中都可以找到存在的空间。在此,翻译规范和标准上的不同不会给人带来困惑和争论。以传统规定性翻译理论标准去评判某一翻译现象,得出的结果可能不为人所接受,但如果从描述性理论的角度来衡量,只要能解释出其存在的理由,该现象在翻译中就是合理的。(周俊博,陈述军,2011:131)
  2、描述性翻译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翻译现象
  描述性翻译研究不再像以前规定性翻译研究那样将视野局限于静态、封闭的文本体系,而是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环境,探索翻译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翻译被看作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文化与历史的现象。这样,为了更系统、全面地研究翻译,就应该采取将其“还原语境”的方法,将其放回其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中,去研究与这一翻译行为有关的多项因素,进而对各种翻译现象做出解释。(韩子满,刘芳,2005:98)
  尽管描述翻译研究有着种种优点,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不可否认,就其现状来看,这种新的研究范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是我们在提倡描述翻译研究时不能忽略的。总体而言,描述翻译研究的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片面强调研究者的客观中立,过于避免价值判断。描述翻译研究主张研究者应该保持客观、中立,超然于研究对象之外。既然描述翻译研究的提倡者们坚信,翻译是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的过程与产物,译者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力量的操纵,无法超然于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之外;那么参与翻译研究的研究者就不可能抱着超然的态度完全客观地描述翻译行为而不附个人主观因素。翻译学本身同时具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就决定了翻译研究中价值判断的不可避免性。
  二是脱离翻译实践,过度提倡将不利于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描述翻译研究虽然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但同时也逐渐偏离了翻译活动本身,甚至混淆了翻译与其他文化活动的界线,长远来看必然会对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发展形成障碍。跨学科研究方法值得提倡,但部分学者关注翻译作品或翻译活动的文化意义,对原/ 译文转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则不太在意,他们所从事的翻译研究渐渐偏离翻译研究的主课题,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在他们的研究中实际上被边缘化了。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虽然不能像规定性翻译那样限定静态的文本框架,严格按照词句对应程度来衡量,但其质量确是有优劣高下之分的。过度关注于相关文化因素的讨论,不对译文质量作应有的评判,极有可能引起误导,使注意力转向文化层面而不是翻译本身,从而导致整体翻译质量的下滑。
  四、结语
  我们既要充分了解描述性翻译研究给翻译学带来的贡献,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局限性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该范式的特点及中国译学发展的状况来看,描述性翻译研究有着不容忽视的有点,的确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译界重点努力的方向,但研究者们不能盲从和一味接受。再者,虽然描述翻译研究是一定程度上对规范翻译研究的背离和反叛, 我们在客观承认描述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的巨大贡献的时候,也应该承认在规范翻译研究引导下,翻译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如林克难所指出的,描述翻译研究和规范翻译研究并不矛盾,“两者应该结合起来, 这样的翻译研究才能揭示翻译的全部。”(林克难, 2001: 44)
  参考文献:
  [1]Tymoczko,Maria.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M].St.Jerome Publishing,1999.
  [2] 韓子满,刘芳.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J].外语学刊,2005,(3):99.
  [3]林克难.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中国翻译,2001,(6):43.
  [4]申连云.翻译单位的描写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04,(3):38.
  [5]杨梅.翻译研究方法评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9,(4):139.
  [6]赵巍.翻译学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反思[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69.
  [7]周俊博,陈述军.描述性翻译研究简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7):130-131.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其他文献
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干部培养时曾说: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如果在工作中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没有经历过让人挠头的事情,就不会有明显的进步。这番话可谓经验之谈。犯其至
期刊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作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尝试,体现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些新趋势,的确不简单.但是,TPP也仅仅是众多区域自贸协定中的一种,其实际影响并无
建筑施工企业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对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越来越重视,而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动态管理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一
When I went into the Qingshan Gouge in Kuandian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the Manjiazai Village would come into my eyes and make me excited. The village stands
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制度是我国审计改革的产物,也是政府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综合制度的重要组成。根据公共受托责任,可将政府财务报告视为国家管理者对国家财产拥有者的年度报告,是政府与人民间重要的沟通协调手段,而对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是保证这份报告真实、有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政府报告几个方面进行报告审计制度的分析与探讨,思考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建立健全的重点和措施。
期刊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其所有权归国家,单位只有占有和使用权,政府负责监管。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中,除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外,剩余的开支基本上就是用于国有资产购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其所有权归国家,单位只有占有和使用权,政府负责监管。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中,除
人力资源是国企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影响着国企的发展方向,人才是国企创新发展的重点,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国企的管理效率,推动国企的创新发展,使国企向既定的发展方向
变压器是电网供电的核心所在,它是电网提供高质量以及稳定供电的根本保障.只有完善电力变压器的高压试验,才能从本质上改变变压器的功能与性能,进而可以及时的发现并解决故障
重复学习、空间距离感、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式等影响了《纲要》课教学效果。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