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与“秋月”孰实孰虚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选用了李煜的《虞美人》。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课练》有这样一道关于此词的练习题:对这首词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接着自叹:“往事知多少”,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
  B、“小楼昨夜又东风”,为眼前实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词人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实写,是词人想象中的“故国”图景,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D、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词人感情的深度。
  给出的答案是C,——不是实写,是虚写。愚以为,A也值得商榷。
  原高中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在“鉴赏要点”中这样说:“一开头就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景。”可见,此题是紧跟《教师教学用书》出的。
  《教师教学用书》之所以得出“这是实景”的结论,依据的是“眼前景物”。用古人的话叫“当前”。如此一来,问题就简单了:当前能既有“春花”又有“秋月”?不同时令的景象怎能并存于“当前”!“眼前景物”之说就分明欠妥。朱东润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注释:“春花二句:面对春花秋月,不可避免地会想起以往许多欢乐的生活,因而怕见它,故云‘何时了’。”应该也是不太准确的!
  “春花”与“秋月”虽然是“有者”,但并不能说都是“眼前”。就如同C项,虽然是想象的图景,算“虚”,却应该也是符合生活实际的推测,是实际的“有者”,也可算“实”。——如果联系作者写作的意图目的来选定角度,就不该会有这种混乱。
  那么,全词到底写的是春天(春花)的景象,还是秋天(秋月)的景象呢?
  首先从词的内容上看。可以肯定“小楼昨夜又东风”是实写,是“有者”,而东风实际上是春风的别称。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高级中学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等一些书籍中就明显地注释:东风,春风,泛指春天。再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春水”虽然是比喻的喻体,但这同《诗经》中的比兴一样,是借身边的事物就近取譬,即景入诗。这在文学创作上屡见不鲜。
  然后,看看该词创作的时间。《教师教学用书》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现在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只说是978年作,但具体时间是“春”还是“秋”,语焉不详。而模糊的表达之中容易让人感觉是七夕前写的。即使这样,也还没有到秋。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认为:“写于被俘入宋后的第二年(977年)正月。李煜于976年到汴京,距此词写作时间正好一周年。这首词可能是有意为南唐亡国一周年而作的。”还认为,978年的七月七日(七夕),只是在寓所命故伎唱唱而已。对比发现:虽然写作年份上与前说有分歧:一说是978年,一说是977年,但很清楚地说明写作的时间不是秋,而是春——正月!
  《历代各体诗歌精品千首·历代词精品百首》(綦文霞选注,周汝昌题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这样认为:“这首词是李煜入宋度过三个春秋的阶下囚生活之后写的,也就是978年的正月。”不仅肯定是978年,还肯定地表明是“正月”!
  可见,写作的时间和传唱的时间不能混同。这倒廓清了许多老师和学生的错误认识,这首词虽说是李煜的“绝命词”,却不是创作后就立刻获罪的。
  最后,我们从它的写作目的分析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认为是“周年而作”该是有根据的。不是有“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句子吗?“又东风”实际就是“又一年”的意思。就是说从住进这小楼到现在,时间又整整过去了一年。很明显又一年并非总共就只一周年,也可以是两周年!而周年的起点和终点标志就是“东风”。再看“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不是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又是什么?宋太宗怒而赐其死的原因不就是认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尚有故国之念吗!显然,说“有意为南唐亡国”而作也是准确的。那么,南唐究竟亡于何时呢?
  《二十五史》(三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5年7月第2版)第2369页:“开宝八年……十一月……乙未,曹彬攻克升州,俘虏江南国主李煜,江南平定。”又说“开宝九年春正月辛未,太祖来到明德门,在楼下接见李煜。乙亥,太祖封李煜为违命侯”。与其他书籍一样,李煜是在975年(开宝八年)末被俘的,但又明显地指出:976年的春天离开故国入宋做阶下囚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亡国“周年”的说法,大概是把入汴京(976年春)开始亡国奴的生活作为亡国的起点,而不是把被俘(975年十一月)作为亡国的起点。
  这都表明,此词写于正月,写的是作者春天月夜怀念故国的感情。
  如此,就可以肯定地说“春花”是眼前的景物,“秋月”不是!如此,文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月”就不是首句“春花秋月”之“秋月”了,而是此时此地实有的“春月”!言“秋月”是想象,或许是为了渲染凄凉悲伤之情。如此,《教师教学用书》的“眼前”、朱东润先生的“面对”就明显有些不当。
  虚实相生,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分清虚实,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其他文献
郁达夫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说到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荷塘月色》堪称典范。每次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篇文章中的“渐渐”“田田”“亭亭”“粒粒”“缕缕”“脉脉”“静静”“翁蓊郁郁”“迷迷糊糊”“曲曲折折”“远远近近”“隐隐约约”等等许多叠词,
期刊
元人小令是元代散曲的一体,时称“叶儿”。它是有别于散曲另一体——套曲而言的。近四千首现存元人小令中,有一部分系“无名氏”所作。这些无名氏作者有的可能是些艺人,有的可能是不愿写其姓名,他们不少都处于社会的下层。我们觉得这些无名氏作品,反映社会更直接、更真实,更具有民间小令那种直率、爽朗、朴直自然的风格,因而更有价值。本文拟就其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略抒浅见。    一    同署明姓氏的及其他元人小
期刊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的转变,成就了田园诗人陶渊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艺术关系的深化,更赋予了他的田园诗以物我交融的意境和平淡醇美的风格。而诗人的纯正心地,贵真秉性和出语的自然,使得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景与意会、物我合一的境界。而更深层中,陶诗还蕴含着深邃质朴的哲理,其《饮酒·其五》最能说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期刊
读过戴望舒的《雨巷》的读者,一定会被诗中弥漫的凄清、惆怅情调所感染。抒情男主人公“我”撑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和着雨中愁肠百结的丁香花,实在是一首“雨的哀曲”。  要探讨这种忧伤缘何而来,首先可以来考察作者戴望舒的个人遭际。雨巷创作的那一年——1927年,戴望舒被反动派通缉,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另外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施蛰存家。这期间他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雨巷》可能就源于作者的这段感情际遇
期刊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一些提到了他的故乡,所谓S城者也是,有的作品似乎是专门为故乡而写的,如著名的《故乡》。鲁迅对故乡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是一种交织着伤感的怀恋和惆怅的离弃的近乎矛盾的心情。因为故乡毕竟是他童年记忆中的一个乐园,虽然儿时的幻梦很快就因家道破落而失落,但回忆起来总还是有那么一点淡淡的哀伤与留恋。不过,在鲁迅的内心深处,温情的回忆却无法最终使他忘却故乡所加给他的打击和耻辱,特别是他所深刻记忆
期刊
想象作文是学生潜能开发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应如何开展想象作文教学呢?这个问题颇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尝试和探究。    一、与课本相结合,务求创新    想象离不开阅读。借助课本,把想象和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是想象作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我们应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充分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人生,放飞思想。读了林嗣环的《口技》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则可以抽出时间
期刊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已成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作文写作的主要形式,这虽然能给考生以相当自由度的发挥空间,但同时也对初中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语文教师和学生似乎找到了所谓的写作“捷径”。背诵套用、粘贴组装、广泛拈来等各种方法应运而生。有一些套用、组合的作文甚至躲过了阅卷老师的法眼,登上了满分作文的榜单。这样便出现了大量脱离学生现实生活、内容牵强乃至生搬硬套的文章。许多学生的写作能力非
期刊
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五册收录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诗为绝句,凡二十八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此诗不长,解读却也不易,关键是“思君不见”一句中“君”作何理解。此虽一字之微,却关涉对诗歌的创作意图和抒情主旨的把握,不可小觑,故于备课中反复斟酌,略有心得,在此不揣冒昧,提出商榷。  目前对《峨眉山月歌》的解读中,比较通行的意见认为它是一首思
期刊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在自己最熟悉的乡土地上”打出的一口“深井”。小说透过一幅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热情歌颂了京东北运河沿岸劳动人民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它既是动态的风景画、风俗画,又是一曲乡村社会人情美、人性美的颂歌。选自教材的虽是节选部分,但其充满乡土气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言,如荷花的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一、善用比喻和夸张    如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头顶着火盆子
期刊
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就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学生写作的典范。所以,怎样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探索与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阅读与写作之间如何找到一条有机的链接纽带,更是我们应该探求的。做好了,这条纽带就能够让学生在平常阅读教学中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