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何“真意”,何以“欲辨已忘言”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的转变,成就了田园诗人陶渊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艺术关系的深化,更赋予了他的田园诗以物我交融的意境和平淡醇美的风格。而诗人的纯正心地,贵真秉性和出语的自然,使得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景与意会、物我合一的境界。而更深层中,陶诗还蕴含着深邃质朴的哲理,其《饮酒·其五》最能说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的末尾两句,已涉及到了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在魏晋时期,“言意”之辨已然是当时士大夫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源头可上溯到老庄,《庄子·齐物论》中言:“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然而,陶渊明这首诗却无意于玄学上的辩解。作者只是有感于生活的体验,想言又觉不必言,不便言之后,于诗歌采用的含蓄的手法了。
  关于“言意”,王弼曾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而这首《饮酒·其五》中“东篱采菊,南山悠见;山气夕佳,飞鸟相还”可以说是象,而象是存意的,故有“此中有真意”。然而,此中的真意是什么?为何欲辨之而言已忘呢?
  诚然,陶渊明并没有说,诗人既已得到“真意”,也就大可“忘象忘言”了。但我们还是能从诗中的形象和陶渊明的生活状态中体会出诗人的真意。
  归隐的生命感觉有两个返回的对象,一是宇宙的“自然”,即山丘、田园、虚室、闲庭;一是人的“性本”,即内在的本性自然。只有内在的本性自然在生命感觉的进程中,契合于外在的宇宙自然,并最终合成自然的本性和本性的自然的“真”境后,二者才是合一的,归隐的生命感觉也才能真正找到皈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之一》开首和结尾分别有这样句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樊笼”返回“性本”的生命感觉的转变,刘小枫认为“是‘凉’心、中止‘热衷肠’、去情无累的过程。陶渊明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不真实的。‘凉’心并不是陶渊明的初衷”①,而是官场上的碌碌操劳,身心上受到的种种抑郁。那曾经的热情忧心的徒劳,当个体感到无力获取某种价值时,个体本然生命的欲念和意愿在求取无功中转为对价值本身的否定和诋毁。价值关怀也随之转变为价值盲和价值的虚无。
  的确,官场是一口残酷的井,陶渊明于其中感受和体味到的只是那无尽的黑暗。他决定从这无尽的黑暗的深渊中退隐出来,把精神的安慰寄托在农村生活的饮酒、躬耕和作诗上。想念着先师的遗训“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②,“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可谓是诗人一篇辞仕归隐的宣言。而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对他的影响,陶渊明没有普通秋士一般对整个人生社会的空漠。相反,于其中,更增添了诗人对人生、生活和社会的兴致: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道出的那份对自然和农民质朴生活的眷恋,陶渊明于此间找到了“归宿”和“安息”。也正于这种状态,陶渊明领略到了其中的“真意”,那是天地万物各得其位、各得其所,超脱任何局限,返回自身的自在之处。也是那生生不息,机趣盎然的生命本然。更是万物消长、运行、盛衰的生生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③。这是一种生命本然的自在自为,盈盈不虚。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就是“东篱采菊,南山悠见;美丽的庐山黄昏,飞鸟的缱绻归林”,也即为《饮酒·其七》“日入群动息,归鸟超林鸣。啸傲动轩下,聊复得此生”所营造的意境。“真意”的“真”,乃是魏晋玄学中所称的“自然”;“真意”即自然的意趣,就是生命本然的自在自为,盈盈不虚。故清人吴淇说此二句是“一篇之髓”(《六朝选诗定论》卷十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人生命本然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庐山一带傍晚的自然环境,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和融、浑朴,充满生机,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
  陶渊明徜徉于斯,感悟于斯。精神感觉与外在自然的叠合,在生命感觉的本身里,诗人在审美观照中所获得的美感,在审美观照中所获得的对于宇宙、历史、人生的感受和领悟。自然气象,都合于自然之道。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会妙合了。庄子有云:道无所不在,在于万物,人只有消除自己和外物的界限,物我合一,便能悟道,进而与道相沉浮。陶渊明采菊时的悠然,即是南山的悠然;鸟的倦而知返,也是陶渊明的倦而知返。此即王国维所云“以物观我,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也是陶渊明关照万物所悟到的“真意”,只是这真意只在于个人的心领神会。“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意”既已得,其余辩说都是多余的了;不然,或如《庄子·齐物论》说的:“辩也者,有不见也。”(“辩”与“辨”通)辩说愈多,“意”反而会被“言”“象”所淹没。陶渊明终于不再说下去。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结尾两句,既点破了全诗的意趣在一个“真”字,又留下不尽之意让读者去体味,王国维说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人间词话》)大抵就是如此罢了。
  
  注 释
  ①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178页
  ②《论语·公冶长》
  ③《道德经·四十二章》
其他文献
生成的课堂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旨在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单元效率及其综合效益。因此说,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
期刊
我国小说创作虽有久远的历史,但历来为封建正统的文学观念所轻视和敌视,所以相应的古代小说理论也大多不成体系,不很严密,不够完整。它散见于小说集的序跋中、笔记杂著中、目录学著述,以及宋以后的诗文中。当然,小说中也常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的小说理论观点,《红楼梦》的第一回和五十四回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第一回里的“石头说”:  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
期刊
《故乡的榕树》是香港作家黄河浪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获香港1979年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曾被海内外数十家报刊转载。毋庸置疑,这是一篇声色情味俱佳的精品。  本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的阴凉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的景物自然地想到“故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用贮满淋漓诗意的语言描写了有关的人物、事件和景物等等,抒发了蓄积在作者心头对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情感。这篇散文放得
期刊
白日沦西河,素月岀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知,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陶渊明《杂诗》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竹
期刊
《蜀相》是杜甫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安史之乱以后,公元759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抵达成都,在当地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西沙的西边,盖了几间茅屋,暂时得以歇脚。就在草草安顿的余暇,诗人怀着满腹深情,只身前往附近的一座诸葛武侯祠堂瞻仰凭吊。四川原是古代蜀国的地方,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史称蜀汉,而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所以人们称他为蜀相。《蜀相》是诗人初谒武侯祠时
期刊
传统观点认为,害死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是四条封建绳索,即政权、神权、族权、夫权。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认为,不管哪个时代的妇女,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权,那么往往难以逃脱被歧视被抛弃被扼杀的命运。在《祝福》的讨论教学中,我们分析课文中有关金钱的五次描写,不难发现,勒死祥林嫂的四条绳索上条条都刻有深深的金钱烙印。我认为,祥林嫂是被四条封建绳索完全剥夺了经济权以后才导致惨死的。生活在旧中国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妇
期刊
《神奇的极光》《空间和时间的旅行》是收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二版)第一单元的两篇自读课文。虽然是两篇旧课文,但金龙老师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却时时处处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尤其是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方面,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很好的思路。今不揣冒昧,试作点评如下。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三部分“
期刊
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故乡的食物》之节选),是一篇独具审美意蕴的优秀散文,其“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引导学生品味和鉴赏散文语言,充分开掘散文教学的审美意义,在新课程理念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1},实现语文教学人文回归的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理解《端午的鸭蛋》的语言艺术之美?如何深层诠释“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呢?鉴于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对本文语言的粗疏概
期刊
郁达夫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说到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荷塘月色》堪称典范。每次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篇文章中的“渐渐”“田田”“亭亭”“粒粒”“缕缕”“脉脉”“静静”“翁蓊郁郁”“迷迷糊糊”“曲曲折折”“远远近近”“隐隐约约”等等许多叠词,
期刊
元人小令是元代散曲的一体,时称“叶儿”。它是有别于散曲另一体——套曲而言的。近四千首现存元人小令中,有一部分系“无名氏”所作。这些无名氏作者有的可能是些艺人,有的可能是不愿写其姓名,他们不少都处于社会的下层。我们觉得这些无名氏作品,反映社会更直接、更真实,更具有民间小令那种直率、爽朗、朴直自然的风格,因而更有价值。本文拟就其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略抒浅见。    一    同署明姓氏的及其他元人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