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教育的一门艺术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ejo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深耕细作、精心呵护,更需要教师耐心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等待是信任和宽容的结晶;等待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赏识;等待是对个性的发现与助长;等待是生命的催化器。多一份等待,孩子们就会带给我们多一分惊喜。
  曾看过一个故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位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捧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去制止那个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校长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另一朵是奖给你妈妈的,因为她养育了一个像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就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用自己的那份耐心等待,明白了孩子纯洁的内心及对家人的关爱。等待,是一门艺术;等待,需要细致和细腻;等待,更需要耐心和耐性。生活需要等待,我们的课堂,同样需要等待。而对于简单的“等待”二字,有时我们却难以做到。
  时下的教育太过功利,很多教师在不经意间,已经漠视了等待,有的教师是拔苗助长,有的教师是急不可耐,有的教师是暴跳如雷,唯独缺少一种期盼的等待,一种欣赏的等待。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公开课前,自己总是认真地设计,反复地演练。到了上课时,总担心时间不够,于是背教案,赶速度,只顾教师的教,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后来经常去听别的老师的课,总算明白了,一堂好课不是把内容上完,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留给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和学生一起享受我们的课堂。由此可见,教师的确需要等待,学生一教就会,一讲就懂,一点就通,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等待不是无能的表现,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要用鼓励的目光,真诚的微笑,激励的话语,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每个学生都是一朵美丽的花儿,花儿的绽放有早有迟,我们应该有一种“花苞心态”,静静地等待每一朵花儿绽放。
  作者单位
  福建安溪县金谷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谷晓华◇
其他文献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功利色彩太过鲜明。要么“依样画葫芦”,机械地模仿;要么胡编乱造,“五子登科”——上车让位子、捡到皮夹子、上坡推车子、送迷路的小孩子回家、扶老大爷过街……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考高分,着力灌输作文技巧,过分追求表现形式,写什么,怎么写,由老师框定,还有的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而是让学生背一些“优秀作文”,学生的习作成了闭门造车的“做
期刊
一、缘起:“陌生化”与形式主义文论  “陌生化”又称“反常化”和“奇异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最早由俄国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陌生化”旨在“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知力恢复到新奇状态”,以“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
期刊
设计巩固应用的习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设计好巩固应用的习题,达到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其设计要体现以下“四性”。  一、目的性
期刊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最经常的活动形式,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数学作业的布置也要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兼顾巩固基础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双重目标,赋予数学作业新的生命活力,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作业内容:由单一走向多样 
期刊
教材分析:  《将相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它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赵国的将与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文章凸显了蔺相如、廉颇的人格魅力,赞颂了他们共同具有的优秀品质。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每个
期刊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视语言表达训练,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进行迁移重组,仿造练习。但语言表达训练只有把握好“度”,才能使训练更加扎实、有效。  一、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训练的难度  “自我有效感”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自信心的具体表现,它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也是影响学生参与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变量。因此,语言训练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他们的语言“最近发展
期刊
提到“讲”,有些老师习惯于和“满堂灌”联系起来,与“烦琐地分析”挂起钩来。有的老师把“讲”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应起来。有些负责教学管理与指导的同志,在进行优秀课评比、公开课点评、汇报课评价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讲”得多与少,作为评价课堂教学优者、教学理念把握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有甚者,在某些“评课标准”“评比规则”中标明:教师的“‘讲’超过15分钟不得评为好课。”于
期刊
一、生活需要我们用比较的眼光透视统计数据    这则消息,报刊、电视、网络皆有报道,其中的统计数据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据中的“环比”、“同比”,要求读者用比较的眼光来透视这些统计数据背后隐含的本质,从而在理陛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生活决策。  其实,生活已经先于数学课程将统计推到了每个人的面前。数据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学会处理数据信息,具有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信息且能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期刊
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和阅读教学规律,小学生阅读要通过内部的言语把阅读材料变成自己理解的内容,必须遵循这样一个思路:“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然而,纵观不少公开课,阅读教学几乎都跳过了“读通”、“读熟”这两个基础环节,而一步跨到“读懂”这个高度,形成一种悬浮状态。这种“悬浮式教学”是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
期刊
编者按:习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教学上供练习用的题目”,数学习题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习题的内容、形式以及习题的数量、批改的不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习题解答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进行习题解答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习内容“理解——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掌握”的过程,还是一个“拓展——应用”的过程。  习题是知识的载体,是技能训练的载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