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一、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一)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行、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二)激发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要使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心理品质之一,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创设发展的空间,通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善于创新,乐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性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①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②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③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
  ④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不足之处。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除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如进行小制作、小发明。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使学生善于创新。数学教师在讲解习题和例题时,可选择一些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题目,先让学生凭直觉猜测结论,然后依据逻辑思维给予证明。经过一次次的对比,总结,使学生的猜测一次比一次准确,这样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②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使他们乐于创新。在引导学生解题中应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变换角度思维,让学生思路开阔,时刻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
  教师须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让学生敢于对教材的内容质疑,对教师的讲解质疑,要经常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得,让学生积极联想,不受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干扰,全方位、多角度求解,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的关系。
  
  创新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的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创新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改变教法,更需要诱导学生改变学法,加快自身发展。激活主体,激发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获得亲身体验。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学生个性,逐步养成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笔者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参照国外英语泛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和自己的教学感悟,谈谈泛读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呈现选修课程的设计理念,提升泛读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一、课程设计的条件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所有学校都开设选修课,选修泛读的学生每周都有机会进行泛读训练;各校都有图书馆和网络设备,教学资料可以方便地获得;绝大部分教师能熟练使用网络等课程资源,具备泛读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当是人的发展的“学程”设计,而不单纯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程”设计。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撑,在教学设计时,应尽力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学习,那么,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类型有哪些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与社会、生产联系密切,生活处处涉及数学知识。利用学生最熟悉的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学习好的同学,总有一套学习的有效方法。而很多同学为自己记忆力不好而感到苦恼。高中化学学习,需要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第一,化学本身有着独特的化学用语,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部分必须记忆。第二,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必须牢记,否则无法应用。因此,化学课堂教学除了要有严密的逻辑外,还需
摘 要:物理教学与美育相结合有重要的意义,物理学中有丰富的美育素材,这是自然美与艺术美总的统一。  关键词:物理教学;美学;美育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0-01    利用中学生爱美、追求美的心理,将物理教学与美育相结合,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对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探究自然界的热情和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 要:本文重点谈论了新课程理念下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含义以及它的课堂中的应用,进而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能力。谈及主体参与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创造和谐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主体参与;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8 -0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
提及学校管理,作为学校管理者以往更多注重地是如何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去约束教职工。这当然是有必要,因为一般情况是:校长管理教职工,教职工管理学生,即校长—教职工—学生,这需要一定规章制度去约束。但随着由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机制的转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规章制度的约束已经不能成为学校管理的重心,因为我们看到了人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中心地位,人有七情六欲,所以,学校管理尚须以人为本,用人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学生的思维欠主动、欠深度、欠广度,然后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给学生以思维的武器”、“带着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强迫学生积极思维”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递进式的阐述,希望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减负增效;物理教学;思维;动脑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 要: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最为基本,它是有效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提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愉悦感情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阅读;创设情境;愉悦空间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一、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  美国著名教育家乔治波利亚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
1791年9月22日,英国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的铁匠家庭里。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   小男孩天资聪慧,是老师们眼中的“神童”。   他9岁那年。父亲去世。随着家庭经济的日渐窘困,初中还没有读完,他就不得不告别校园。进入当地一间私人书店当学徒,老板交给他的任务是,每天必须卖掉500份報纸。那一年,他才13岁。   一天卖500份报纸。的确是一份艰巨的工作。但和其他报童不同的是,小男孩并没有丝毫
摘 要:只有把握好历史教学与现实的结合点,才能抓准历史教学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意义、历史教学如何联系现实以及历史教学中联系现实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联系;现实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4 -01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