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学科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领域,同样也有其独有的素养,这些学科能够从各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锻炼和培养,其中语文这一学科的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可谓是十分远大的。语文素养不外乎六个层次,学习知识、充实语言词汇、熟练应用、学习方法养成、熏陶文化素养能够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使行为文明气质、姿态大方端正。语文是一门培养语言、文字技能的学科,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及培养其情操并且锻炼其口语表达和创作创新能力,这些技能和素质都是其未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以下就培养诵读经典习惯提高语文素养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诵读经典;语文素养;培养方法策略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久远而又漫长,在这过程中,无数奇才能人洒下各种精绝诗词作品,在文化传承的康庄大道上写满篇章,为后人留下启示和道理。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这些文人墨客作品的熏陶,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是离不开对经典文章的诵读。培养学生阅读、诵读经典可以扩充学生关于文言诗词的知识,可以陶冶熏陶其精神文化及情操,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也能够让学生对我们古今中外文化的魅力产生崇尚、尊敬之情。至此,培养诵读经典的习惯已成为教育路上之必然,教师应当将培养语文素养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当中。
一、学生养成诵读经典习惯的意义与必要性
由于社会在进步,顺应时代新风向,教育也应当进行改革,从一昧死读书死记忆的模式中创造出了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其中就包括经典诵读教学模式。诵读是阅读的升华,但二者必然相辅相成。此模式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欣赏和感受古今中外文化带来的魅力以外还能够直接地在诵读中将其具象化,比如在生活中见到月时想到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能够在看到花时,想到阴铿的“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能够在看到树时想到晏几道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诵读时对于文学经典作品的积累能够直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将这些诵读过的美好词句运用在生活的每个地方,并且能够在运用中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国家经典历史的魅力及文人墨客笔下不一样的生活场景。诵读能够使学生的心灵被文化养分充分地滋养和灌溉,从而使其能够培养出优秀品质的花朵和结晶,因此诵读对于培养小学语文素质的重要性无法替代,教师应当将诵读经典文章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充分贯彻实践语文素养培养,让知识与诵读结合,增强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传扬以及从中培养其对文字的认识理解与感悟。
二、学生养成诵读经典习惯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诵读兴趣,徐徐图之
凡事只要有兴趣,才能够使人能够自主去钻研研究事物。因此培养诵读经典习惯的第一步就是要引起学生对于此方面的热情和兴趣,才能够真正地使后面的其他方式方法所带来的作用达到最大化。很多学生会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尤其是诵读经典文言文时会觉得句子拗口难念,一句三顿,很多词句都不知其含义,使其觉得枯燥乏味。另有些类似《论语》《诗经》之类篇幅较长的文学著作,使学生更加反感厌倦。由此,教师应当从增强学生通读兴趣开始,徐徐图之,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我们在诵读《满江红》时,可以先给学生讲关于岳飞的英雄事迹,讲述他的不屈精神,使学生内心澎湃,充满对岳飞这个英雄的无限遐想与向往崇敬之心,从而可以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诵读诗句,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才能够使诵读过程马到成功。对于一些长篇内容类似《论语》《诗经》等著作,我们教师就应当徐徐图之,不能直接让学生进行全文的背诵。我们应当将其拆分开来,进行分段的诵读,一句一句的进行诵读,学生的压力也会相对减少很多,轻松又愉快地进行背诵,之后再由教师进行其他方式的巩固深化,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也能够使学生面对经典文学诵读时不再那么抵触,甚至会提高其诵读热情和积极性。
(二)游戏诵读,竞赛比拼
竞争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是因为有竞争意识的存在,才能导致国家的进步与富强,反之对于诵读经典习惯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用的。众所周知不管是在哪个学习阶段,学生们活泼爱玩的天性都不会彻底泯灭,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性格会越发成熟稳重,但是骨子里仍旧存在这样的天性。于是以游戏诵读,竞赛比拼的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于诵读经典的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定期在诵读课上组织学生进行“飞花令”的游戏,制定一个关于“花”的主题让各位学生积极参与起来,我们将学生根据座次等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说出关于花的诗句,不可超过七个字,回答不上来的队伍将要上台表演节目。于是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游戏,纷纷绞尽脑汁想着所学文章里带有花的诗句,无形中巩固了学生诵读的知识,使课堂氛围愉悦而又有趣,激发学生背诵乐趣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表达和应用出来,达到我们从语文素养出发培养其诵读习惯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爱上诵读经典,热爱传统文化。
(三)科学分析,积极评价
对于学生诵读的不同程度这样的差异性,我们教师应当进行科学的分析,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所谓科学的评价,就是指自己对学生培养诵读习惯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起了一定的作用,切记不要生搬硬套,徒于表面形式,忽略学生内在要求。同时我们应当也要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诵读过程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评价,比如诵读时存在的问题及改正的方法。在进行诵读活动之后,教师应当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和支持学生诵读,从而使学生热爱诵读,培养良好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诵读经典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并非是朝夕之事,切忌在培养途中“拔苗助长”,要徐徐图之,使用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逐步培养学生对于诵读经典习惯的养成,使其受益终生。诵读经典是学生从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及文学结晶的必要途径,让学生能够在日积月累的点滴诵读中得以融会贯通,能够在诵读中贯彻语文素养,学习到知识,丰富了辞藻,熟练了语言技巧,培养了良好习惯,了解了文化素养,修正了言谈举止,使学生得到高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小丽.培养诵读经典习惯提高语文素养[J].语文课内外,2020,(11):218.
[2]李京佩.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9):170-171.
[3]唐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经典诵读[J].教育,2020,(1):64.
[4]刘冬丽.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教育艺术,2019,(1):35.
关键词:诵读经典;语文素养;培养方法策略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久远而又漫长,在这过程中,无数奇才能人洒下各种精绝诗词作品,在文化传承的康庄大道上写满篇章,为后人留下启示和道理。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这些文人墨客作品的熏陶,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是离不开对经典文章的诵读。培养学生阅读、诵读经典可以扩充学生关于文言诗词的知识,可以陶冶熏陶其精神文化及情操,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也能够让学生对我们古今中外文化的魅力产生崇尚、尊敬之情。至此,培养诵读经典的习惯已成为教育路上之必然,教师应当将培养语文素养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当中。
一、学生养成诵读经典习惯的意义与必要性
由于社会在进步,顺应时代新风向,教育也应当进行改革,从一昧死读书死记忆的模式中创造出了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其中就包括经典诵读教学模式。诵读是阅读的升华,但二者必然相辅相成。此模式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欣赏和感受古今中外文化带来的魅力以外还能够直接地在诵读中将其具象化,比如在生活中见到月时想到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能够在看到花时,想到阴铿的“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能够在看到树时想到晏几道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诵读时对于文学经典作品的积累能够直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将这些诵读过的美好词句运用在生活的每个地方,并且能够在运用中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国家经典历史的魅力及文人墨客笔下不一样的生活场景。诵读能够使学生的心灵被文化养分充分地滋养和灌溉,从而使其能够培养出优秀品质的花朵和结晶,因此诵读对于培养小学语文素质的重要性无法替代,教师应当将诵读经典文章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充分贯彻实践语文素养培养,让知识与诵读结合,增强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传扬以及从中培养其对文字的认识理解与感悟。
二、学生养成诵读经典习惯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诵读兴趣,徐徐图之
凡事只要有兴趣,才能够使人能够自主去钻研研究事物。因此培养诵读经典习惯的第一步就是要引起学生对于此方面的热情和兴趣,才能够真正地使后面的其他方式方法所带来的作用达到最大化。很多学生会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尤其是诵读经典文言文时会觉得句子拗口难念,一句三顿,很多词句都不知其含义,使其觉得枯燥乏味。另有些类似《论语》《诗经》之类篇幅较长的文学著作,使学生更加反感厌倦。由此,教师应当从增强学生通读兴趣开始,徐徐图之,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我们在诵读《满江红》时,可以先给学生讲关于岳飞的英雄事迹,讲述他的不屈精神,使学生内心澎湃,充满对岳飞这个英雄的无限遐想与向往崇敬之心,从而可以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诵读诗句,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才能够使诵读过程马到成功。对于一些长篇内容类似《论语》《诗经》等著作,我们教师就应当徐徐图之,不能直接让学生进行全文的背诵。我们应当将其拆分开来,进行分段的诵读,一句一句的进行诵读,学生的压力也会相对减少很多,轻松又愉快地进行背诵,之后再由教师进行其他方式的巩固深化,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也能够使学生面对经典文学诵读时不再那么抵触,甚至会提高其诵读热情和积极性。
(二)游戏诵读,竞赛比拼
竞争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是因为有竞争意识的存在,才能导致国家的进步与富强,反之对于诵读经典习惯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用的。众所周知不管是在哪个学习阶段,学生们活泼爱玩的天性都不会彻底泯灭,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性格会越发成熟稳重,但是骨子里仍旧存在这样的天性。于是以游戏诵读,竞赛比拼的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于诵读经典的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定期在诵读课上组织学生进行“飞花令”的游戏,制定一个关于“花”的主题让各位学生积极参与起来,我们将学生根据座次等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说出关于花的诗句,不可超过七个字,回答不上来的队伍将要上台表演节目。于是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游戏,纷纷绞尽脑汁想着所学文章里带有花的诗句,无形中巩固了学生诵读的知识,使课堂氛围愉悦而又有趣,激发学生背诵乐趣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表达和应用出来,达到我们从语文素养出发培养其诵读习惯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爱上诵读经典,热爱传统文化。
(三)科学分析,积极评价
对于学生诵读的不同程度这样的差异性,我们教师应当进行科学的分析,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所谓科学的评价,就是指自己对学生培养诵读习惯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起了一定的作用,切记不要生搬硬套,徒于表面形式,忽略学生内在要求。同时我们应当也要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诵读过程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评价,比如诵读时存在的问题及改正的方法。在进行诵读活动之后,教师应当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和支持学生诵读,从而使学生热爱诵读,培养良好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诵读经典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并非是朝夕之事,切忌在培养途中“拔苗助长”,要徐徐图之,使用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逐步培养学生对于诵读经典习惯的养成,使其受益终生。诵读经典是学生从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及文学结晶的必要途径,让学生能够在日积月累的点滴诵读中得以融会贯通,能够在诵读中贯彻语文素养,学习到知识,丰富了辞藻,熟练了语言技巧,培养了良好习惯,了解了文化素养,修正了言谈举止,使学生得到高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小丽.培养诵读经典习惯提高语文素养[J].语文课内外,2020,(11):218.
[2]李京佩.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9):170-171.
[3]唐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经典诵读[J].教育,2020,(1):64.
[4]刘冬丽.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教育艺术,201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