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训研究30年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和繁盛起来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主要是指父祖对子孙、家人对家人、族长对族长的直接训示、亲自教诲,其主要内容是人生教育和伦理教育。[1]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传统家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关于我国传统家训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相关著作直到8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至今为止,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家训的辑录著述,多是从史书、典籍中爬梳钩沉,再现前人家训的内容,并对其加以汇编、注释。如史孝贵编著的《历代家训选注》(1988)、谢宝耿编著的《中国家训精华》(1997)、陆林主编的《中华家训》(2000)、喻岳衡《历代名人家训》(2002)等40余种,其中收集资料最为全面的是翟博的《中国家训经典》(2002)。这些书籍在内容、形式上大同小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为读者了解家训及史学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方便。其二,家训的研究专著,此类书籍已经开始从治史角度对家训进行理论性的研究,目前数量仍较为有限,共有徐少锦,陈延斌的《中国家训史》(2003)、王长金的《传统家训思想通论》(2006)、刘光明的《〈颜氏家训〉语法研究》(2006)三部。其中《中国家训史》可谓影响最大,堪称家训研究的集大成者,在家训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相比之下,有关中国传统家训的研究论文则出现较早,数量也较多,据此笔者选取1979至2008年间发表的论文,尝试探讨30年来传统家训研究的发展轨迹。
  
  一、总的分析
  
  (一)相关论文数量
  笔者以“家训”为主题检索词,搜索了CNKI中收录的1979年至2008年30年间有关中国传统家训研究的论文。据不完全统计,符合要求的论文共计273篇(详见表1)。其中,硕博士论文49篇,占论文总数的17.95%,其它论文224篇,占论文总数的82.05%。
  依据家训研究论文的数量增长情况,拟将30年按年代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含1979年),相关家训研究的论文共计12篇,此期刚值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传统家训的研究还未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处于刚刚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的变化,许多新因素都对家庭产生了影响,越来越多家庭问题的出现使得一些研究者把研究目光转移到传统家训上,希望能够借鉴其中的优良传统为现在所用,因此该阶段家训研究有了一定发展,论文数量增至46篇。进入21世纪,伴随人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此期家训研究受到更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论文数量呈现激增态势,共计215篇。由此可见,我国传统家训研究正沿着一条向上的方向稳步发展,这一趋势与我国对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史学研究的发展相一致。
  


  (二)相关论文的主要关注点
  就研究形式而言,家训研究论文大致可分为通论性的论文和个案研究论文两类。通论的论文是研究者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从整体上把握分析家训的。个案研究的论文则主要是针对我国家训中比较著名的某一篇或者某一历史时期、某一人物的家训情况来分析论述。
  具体言之,学者们比较关注和研究最多的主题内容主要有:《颜氏家训》、通论、家训的现代启示与意义、唐宋家训、曾国藩家训、魏晋南北朝家训等诸多方面,具体研究情况如表2所示。
  


  
  二、分阶段的研究
  
  以下笔者试图按照年代变迁,从研究论文的数量、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变化分析30年来传统家训研究的发展轨迹。
  (一)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阶段,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框架被打破,史学研究逐渐活跃,家训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研究论文方面,笔者共搜集到此期的文章12篇,其中10篇为对人物及其家训思想的个案研究,颜之推《颜氏家训》作为“古今家训之祖”,以其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全面详备的内容,务实切用、具体细致和便于操作的特点,当仁不让的受到学者重视,共有8位学者分别撰文加以研究。另有2文分别对包拯家训、陆九渊家族家规做了分析。剩余2篇为通论。分析此12文的共同特点是侧重从史料出发,精选、译著相关名人的教子书文、语录,简要加以分析与提炼。总之,此时的家训研究还仅属起步阶段,数量少,研究范围窄,研究视角单一是这一时期家训研究的主要特点。
  (二)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此时,各种学派的学术研究也已渐渐突破原有的框架和羁绊,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但是在研究范围逐步扩大的同时也促使了研究的更加深入。
  1.研究主题的多样化。
  第一,个案研究。首先,重要人物家训思想的研究。除了2篇对颜之推《颜氏家训》的研究之外,亦有不少学者对曾国藩及其家庭教育思想作了研究,如《曾国藩为政求学治家之道——读〈曾国藩家书〉》(1995)等相关文章共计6篇。究其原因,概与曾国藩极重视家训,家训思想丰富有关。后人整理编纂的《曾国藩家书》成为能与《颜氏家训》相比美的仕宦家训的成熟著作,是中国传统家训史上带有新时代特征的又一座丰碑[2]。其次,断代家训研究的出现。此间对一个时期家训的研究也开始展开,主题范围涉及秦、魏晋南北朝、唐、明、清5个历史时期的家训,共计8篇。研究者多以较为宏观的视角对某个历史时期家训做鸟瞰式分析,从而得出这个历史时期家训特有的独到之处。再次,商贾家训的研究。商贾家训是作为父兄的商人对其子弟的教诲、训诫,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中国古代商贾家训探析》(1998)追溯了古代商贾家训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商贾家训对商德建设的价值》(1998)从商德建设的角度关照了商贾家训的价值。
  第二,对传统家训的起源、时代特点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如徐少锦《试论中国历代家训的特点》(1992)是第一篇对传统家训特点加以研究的文章,该文对传统家训特点的概括较为精准和完备,具有开创性意义。有关传统家训起源的话题争论也在此期开始,主要观点有四种:(1)家训发肇于两汉,正式形成于魏晋(2)自从产生了家庭,也就出现了家训(3)家训伴随着宗法制度的确立而逐渐形成并发展。[3](4)周公开中国传统家训之先河。[4]
  第三,传统家训的现代启示及意义分析。此期一些学者不单单仅仅侧重于对传统家训进行理论研究,他们已开始把焦点转向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上。如《传统家训的中国 “仁爱”教化与21世纪的道德文明》(1998)、《传统家训及其现代意义》(1998)等,这些论文为我们了解传统家训、借鉴传统家训的精华都有很大帮助。
  第四,对传统家训作通论研究。此方面研究较80年代大为增加。如《中国古代家训论要》(1995)、《中国古代家训文化透视》(1998)等共16篇论文。这些从整体角度对家训做概述的论文虽然能让我们大体了解家训情况,尤其是家训中的优良传统和糟粕,但难免局限于文章篇幅而显得粗糙和片面,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2.此期的研究视角开始走向多元。较多学者仍从教育学、教育史视角简单梳理传统家训的历史发展,考察传统家训的基本问题,分析家训的优秀传统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但与此同时研究视角也已经有了多元发展的倾向和趋势。如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家训的《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学意义》(1994),以心理学视角为切入点的《〈颜氏家训?教子〉的家庭教育心理学思想探析》(1998),另有从法律视角进行研究的《中国古代家法与国法的相关性探析》(1997)。这些论文为研究者开辟了新的关注点和思考点,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对家训的研究意识的增强。
  3.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受限于传统家训的性质,此方面研究方法的运用仍较为单一,只是采用了文献法、演绎法、历史法和个案分析四种。如《试论中国历代家训的特点》(1992)就是在参考家训文献并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对历代家训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也有论文是在梳理家训发展背景、文献概况和思想内容基础上采用演绎的方法分析家训的社会影响,如《中国古代家训论要》(1995)、《中国古代家训文化透视》(1998)。在上述几篇论文中,历史的方法也得到贯彻,如此才形成了对传统家训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规律的认识。个案分析法在此期研究中也有体现,对《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等具体家训的专门考察研究都应用了该研究方法。
  (三)21世纪以来
  进入21C后,随着现代家庭问题的凸显,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更加广泛开展起来,鉴于传统家训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当今世界对家德家风建设、家国重新整合以及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呼吁,学者们对传统家训的研究更加热烈起来。有关家训研究的论文大量出现,其中相关硕博士论文也陆续登场。
  1.研究主题进一步扩展
  第一,该阶段对《颜氏家训》的研究无论从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剧增态势。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共计57篇,占该时间段传统家训研究论文总数的26.51%。研究内容方面,研究者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1)对《颜氏家训》基本思想的解读。解读视角众多,尤其是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出发涌现出了很多论文,如《〈颜氏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及其意义》(2006)等。(2)探讨《颜氏家训》对现代的启示、意义的文献也较多。如《〈颜氏家训〉对于当代家庭教育的意义》(2002)、《〈颜氏家训〉对儿童教育的意义》(2008),可见学者们已经开始注重借鉴传统家训思想为现代教育发展所用。(3)对《颜氏家训》与国外家庭教育名著的比较研究,有《〈颜氏家训〉与〈母育学校〉比较研究》(2004)、《〈教育漫谈〉与〈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比较》(2005)、《〈颜氏家训〉与〈儿童教育讲座〉的比较研究》(2005)三篇。
  第二,对家训的个案研究范围扩大。曾国藩家训思想研究依然是热点之一,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如《论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2003),相对全面的介绍了曾国藩家训思想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及其启示意义。较90年代以介绍曾国藩家训史实故事和教育理论为主研究论文,该阶段研究重心已经转移至分析曾国藩家训的当代价值此外,亦有对《朱子家训》、《袁氏世范》等家训范例的研究,如《〈朱子家训〉的现代文化教育功能》(2008)、《〈袁氏世范〉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2005)等。另有少许论文选取司马光、孟母、范蠡等人的家训作为研究个案加以探讨,如《论司马光的家训及其教化特色》(2001)、《孟母家教原则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08)、《范蠡治家思想浅探》(2008),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家训研究的成果,显示了此期家训研究者们选题的多样性。
  第三,断代家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数量上有了明显增加(详见表4)。其中尤以对唐宋时期家训的研究最为热门,这与唐宋时期是我国传统家训的成熟与繁荣阶段有关。另外,这一阶段断代家训研究论文有了更多的分析成分,研究者们开始注意把某一时期的家训与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背景联系起来。
  


  第四,传统家训的现代启示及意义研究。从伦理、德育入手探讨传统家训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一类的文章依然很多,这与传统家训的主要内容是人生教育和伦理教育是一致的。然与90年代侧重研究传统家训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21世纪的道德文明等较为宏观、抽象问题的启示、意义不同,此期研究者更多从微观、具体出发,探讨传统家训德治理念对当代家庭道德建设、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个人品德建设等方面启示和意义。诸如《试论我国古代家训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当代功用》(2004)、《中国传统家训对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启示》(2008)等。
  第五,传统家训起源、功能、特点、发展历程研究。此期,关于传统家训的起源,又有学者提出了异同,《论中国家训的起源——兼论儒学与传统家训的关系》(2000)提出中国家训的起源归根到底源于上古之时人们父子相传、口耳相授的生产生活实践。《家训的起源和功能——兼论家训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2004)认为尧舜是中国家训的创始人,开创帝王家训的先河。此外,《历代家训与古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2002)、《中国古代家训的价值取向初探》(2005)对中国古代家训历史沿革、主要功能、价值取向等问题作了分析。可以说,此期经过研究者们的研究,我们对传统家训的基本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第六,传统家训通论研究。此期通论性质的家训研究论文数量不在少数,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研究论文都是从比较新颖和独特的视角出发对传统家训进行研究的,笔者在下文会举例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第七,书评。传统家训研究专著的发行,带动了一些研究者撰写相应的书评。徐少锦、陈延斌编著的《中国家训史》从家训教化实践的视角出发,清晰勾画了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过程,对家训中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重要原则、具体方法以及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是我国第一本真正的家训研究专著。该书一经问世,便有读者撰文对该书加以评论,如《传统家训研究的补白之作——读〈中国家训史〉》(2003)、《新故相资而新其故——读〈中国家训史〉》(2003)。另有《家法族规与传统文化研究——读〈中国的家法族规〉》(2006)从文化视角对费成康主编的《中国的家法族规》进行评论并对家法族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书评的出现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中国传统家训本身及其研究著作的了解。
  2.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更加注重从多角度考察分析传统家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视角下的传统家训研究主要有:(1)从伦理学视角切入研究传统家训的文章大量涌现,这主要得益于传统家训中的伦理教化的原始资料非常丰富,如王长金的《传统家训的德育观》(2005),2007年传统伦理思想研究者戴素芳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分别探讨传统家训所蕴含的伦理教育、人生伦理、消费伦理、政治伦理等理念。(2)社会学视角下的传统家训研究,如《中古家训的社会价值分析》(2006)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中古家训的价值与影响,还有硕士论文《由〈颜氏家训〉看南北朝社会》(2007)等。(3)经济学视角下的传统家训研究,如《宋代家训中的经济观念》(2002)、《略论宋代社会经济观念的变化在家训中的反映》(2007)、《宋元明清时期家训中的理财思想及其经济性质》(2007)都是在经济视角关注下分析家训中的经济理念。(4)从语言学角度探究传统家训尤其是《颜氏家训》。如《<颜氏家训>语气词的基本面貌与过渡性质》(2006)、《从<颜氏家训>看骈文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影响》(2006)、硕士论文《〈颜氏家训〉句法研究》(2008)等。这些论文对语言学研究贡献较大,但在教育学、史学等方面意义不大。(5)生态学视角下的《论清代族规家法保护生态的意识》(2007)。(6)随着对女性史研究的重视,从关注女性的视角出发研究女训的论文也增多起来。如《中国传统女训的当代审视——以班昭〈女诫〉为例》(2001)、《中国古代女训的精华及其当代价值》(2005)运用举例归纳的方法总结了传统女训的内容;硕士论文《中国古代女训中的女性道德教育研究》(2007)和《宋代家训中的妇女观研究》(2008)更是在依据史料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分别考察了中古女性的道德教育、宋代女性的生活状况。
  3.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突破。此期传统家训受到了更多研究生的青睐,他们选择这一主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带动了传统家训研究方法的进一步突破。主要表现在:(1)综合法的运用。如博士论文《中国传统家训研究》(2005),研究过程既注意表面现象的揭示,又注意内在原因的探究;既注意总体分析,又注意个案研究;既用解剖的方式分时段解析,又用通论的方式进行总体把握。(2)比较研究的方法。该阶段运用比较研究法的论文较多,不同研究者选取不同的比较对象或从纵向或从横向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它们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如前文提到的《颜氏家训》与国外家庭教育名著的对比研究;硕士论文《论宋朝家训》(2006)比较了宋代人和现代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异同;博士论文《汉唐之际帝王、士大夫家训研究》(2004)对两汉、魏晋南北朝与唐三个时代家训进行了纵向关照,对同一时代不同社会阶层家训也作了横向比较。(3)量化分析的方法。笔者搜集到的资料中,该方法仅在博士论文《唐宋家训研究》(2007)得到运用。该文对唐宋家训文献进行了量化分析,主要从家训作者的身世、家训的主要内容、家训的体裁方式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数字化分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地对唐宋家训有着初步的清晰的认识和了解。(4)系谱学方法。这一比较新颖的方法在硕士论文《中国传统家训的系谱学》(2007)研究中得到应用。作者运用系谱学的方法和原理来研究家训形式上的变化及背后的原因,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总而言之,此期在传统家训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对方法运用的意识已经加强,已经有了主动探索、勇于尝新的特点。
  
  三、结论与反思
  
  通过以上叙述和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0年来,我国传统家训研究走着一条不断成长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较大成就。从80年代仅有的十多篇论文发展到21C以来的二百多篇论文;从对传统家训的单一理论性、介绍性研究,发展到近年来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有探索尝试的研究,家训研究文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对传统家训的进一步重视,以及史学研究的发展繁荣。
  然而,纵览传统家训的研究成果,无论从专著还是论文来看,学者们对传统家训的研究还局限于偏重文献的整理分析,谈不上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可以说整体上我国传统家训研究依然处于尚未成熟阶段,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总体数量偏少。相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它门类,我国传统家训研究的文献数量依然偏少,其中不乏文学类论文的存在,实际参考价值不大;更甚者也有一些论文属于“新瓶装旧酒”,大大降低了学术价值,真正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非常缺乏。
  其二,研究主题上的缺憾。从通论角度对传统家训进行概述的研究成果不少,但传统家训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研究者往往无法很好地加以整体把握,因此这些通论性研究成果尤其是论文多存在片面、空洞之嫌,并非真正完全意义上的通论。此外,对断代家训和家训范例的研究较为丰富和全面,但研究时段仍需进一步拓展,现有研究多集中在魏晋、唐宋阶段,秦汉、元、明清时期的家训研究则相对薄弱和冷清。并且,对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家训进行比较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和意义,有待引起研究者进一步的重视和关注。而对家训范例或专人家训的研究则也应关照《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之外的其他家训如《袁氏世范》、《温公家范》、古代帝王的家训等等,从其中挖掘更多值得当今社会借鉴的科学理念和教育方法。
  其三,研究方法的局限。近年来传统家训的研究虽然已经涌现出不少新颖的研究方法,但是许多研究方法也仅仅是在个别论文中得到体现,并未得到大量推广和深入运用。绝大多数研究论文还局限在运用文献学方法对传统家训史料进行简单归纳和演绎,所得出的结论略显浅薄与粗糙。另外,多个视角、综合方法也应该更多在传统家训研究中得以应用,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了解传统家训的平台。总之我国传统家训研究还有待于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期待更多系统性、深层次家训研究成果的出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注释:
  [1] 戴素芳.传统家训的伦理之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
  [2] 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737.
  [3] 曾凡贞.中国传统家训起源探析[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4):21-23.
  [4] 徐少锦.周公开中国传统家训之先河[J].学海,1999(2):22-28.
其他文献
2007年8月8日晚间,我在电视新闻里看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正为北京奥运倒数一年而跳跃欢呼,这群孩子的影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晚夜深人静时,心底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在今日中国迈向全世界、与国际接轨之际,我们下一代的形象会是什么?我想了很久并没有清楚的答案,因为真正的答案在我们这一代父母身上:如何教育他们孩子成为什么样的新世纪主人翁?  9月,在北京,当我把自己一些想法向几个志同道合的教育同仁提
期刊
1.自闭症概述及基注意力特征    1.1自闭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展障碍,是以明显的社会和沟通技能缺陷及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为特征的(D.J.Cohen&Vilkmar,1997;S.l.Harris,2000)。其正式定义是1943由精神病学家Leo Kanner首次提出的,而且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描述;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他观察到一个5岁的男孩唐纳德,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症状:这个孩子似乎
期刊
一、家园共育概述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和家长之间本着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协同教育的原则,共同担负起培育幼儿的责任,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双向性、经常性、全面性的伙伴性质的合作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共育改变了以往幼儿教育以幼儿园为主,家庭为辅的局面
期刊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的主要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认识到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合力的必要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促进儿童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校外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是大教育框架中的组成部分。本文中所说的校外教育机构主要是指隶属于妇联系统的
期刊
家庭教育是一种决定个体稳定的发展素质所必需的社会行为,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优劣,关乎教育的成败,关乎整个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此,我们需站在民族素质的提升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其战略位置。这里只谈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现有的形势下承担此项职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一,家庭、家长对家教指导的渴望,是家庭教育援助的前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
期刊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一、有关教育病理的概念    教育病理一词是从医学病理以及社会病理这些概念借鉴过来的,教育病理是社会病理的一种,家庭、学校作为教育的“现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受到社会各种各样的影响。[1]学生、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员,同时又是社会的一分子。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等要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制约。正因为如此,教育病理的产生,与社会的状况有着密切的联
期刊
一 、无为思想的阐释及对教育的启示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与善,是古今中外人们所景仰、崇拜,极力追求的境界。我们标榜至善的人生哲学,追求至美的生活与行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必然鼓励孩子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鼓励孩子追求至善至美,必定首先为他们建立起一个何为善、何为美的幻境,然后再让
期刊
前言    对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两大主体。那么是什么导致有如此多的青少年走向犯罪的道路?尽管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但是治标要治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能幸福地待在家庭里生活,不能安心地待在学校里学习,却选择了还不是很适合他们的社会而成了一个又一个罪犯?为什么这些温暖的家庭留不住这些孩子们的心,为什么这些可爱的学校看不住孩子们的身影呢?是不
期刊
1、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世界各国离婚率急剧上升,据我国民政部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2004年我国获准的离婚总数是161.3万,离婚率达到19.3%;2005年我国共有178.5万离婚夫妇,离婚率高达21.7%,比2004年高了2.4个百分点;2006年的离婚夫妇则达到了191.3万对。这其中67%的离异家庭涉及到孩子。①目前在美国,离异家庭儿童占全国儿童人数的2
期刊
儿童期是人的性格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期,而此阶段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特别是作为人生启蒙教育的幼儿家庭教育。在这种形势下,总结近年来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了解研究的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的方法,以见载于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影响最为深广的三种刊物《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幼儿教
期刊